文/婉君
26歲的生日,你是如何度過的?
或許你正與朋友聚在一起,享受難忘的狂歡Party;
或許你依偎在父母身邊,享受溫馨的家庭氛圍裡;
或許你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與愛人共沐浪漫燭光;
又或許你在加班,或許今日與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
但是,你絕對不會像26歲的小雨一樣,沒有戀人,沒有朋友,甚至沒有「正常的」親情。
26歲生日的前10分鐘,她被窒息式的母愛壓得喘不過氣。
不!
26年來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她都被獨自撫養她長大的媽媽監控著,痛苦,壓抑,無處傾訴。
想逃,逃不掉;想死,也不敢死。
因為,她是媽媽的「唯一」。
1.「出軌的是爸爸,傷害我的是媽媽」
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的第二集《許願》裡,26歲的女孩小雨(楊紫 飾)揭開了她鮮血淋漓的原生家庭。
小雨媽在26歲那年生下了小雨,與其他媽媽滿懷著希望迎接新生命不同,小雨的來臨是不被期待的,甚至,根本就是一場災難。
小雨爸在妻子身懷六甲時出軌了,這讓小雨媽幾近崩潰,她發誓要讓丈夫名聲掃地,遭人唾棄。
生下孩子後,她抱著襁褓裡的小雨四處奔走,大哭大鬧,終於迫使小雨爸被單位開除。
至此,她仍不罷休,她希望出軌了的丈夫悔恨一輩子。滿懷恨意驅使她騙小雨喝下農藥,想抱著女兒共赴黃泉。
說起這段往事時,小雨雙手握在身前,不斷摩擦著自己的手指,眼神裡寫滿了恐懼,「那幾年的回憶,我一直都不想再想起,可現在,它就好像噩夢一樣,一直出現在我腦子裡,讓我不由自主地想」, 仿佛自己還是二十幾年前那個弱小、無助的小女孩。
在這段慘敗的夫妻關係裡,過失方自然是小雨爸,無疑。但對於小雨而言,帶給她最深傷害的卻是自己的母親。
本該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媽媽卻讓小雨看到了親密關係裡最慘烈的一面,讓她生活在動蕩家庭矛盾中,也在稚嫩心裡埋下了一顆缺乏安全感的種子。
2.「錯過與父親的唯一一次交流,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自殺失敗後,媽媽帶著小雨遠走高飛,但她對於女兒的傷害,卻從未休止。
經濟困難的時候,媽媽告訴小雨:「我們現在受的所有苦,全都是因為你爸爸」。
她恨小雨身上一切與出軌丈夫相關聯的地方,以至於旁人說了一句「小雨長得像爸爸吧?」小雨媽就和這個人斷交了。
間接的關係不能有,直接的聯繫自然也斷得徹徹底底。
有一年小雨爺爺病重,姑姑找到小雨媽,希望她能讓小雨見爺爺一面,滿足老人在生命最後的心願。
媽媽拒絕了。
又一年,小雨的奶奶也走了,同樣也沒能見到小雨的最後一面。
初二的某一天,剛滿14歲生日的小雨放學走出校園,一眼就認出了站在人群裡的父親,他渾身髒兮兮的,黑瘦黑瘦的。
小雨的第一反應是轉身就走,全程低著頭不認也不理父親,而爸爸就一直跟在她身後。
後來,爸爸喊了一聲「小雨」,小雨站在原地淚如雨下,卻依然倔強地沒有回頭。
許久,她轉過身,爸爸已經走了,只在地上留下一個鐵盒子,裡面裝了厚厚一疊錢,兩萬五千六百七十五塊,那是小雨爸外出打工多年攢下的全部積蓄,還有一封信,告訴小雨千萬別記恨媽媽。
兩個月之後,父親去世了。
原來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找到小雨,不是為了認親,甚至也不是為了救贖,而是留下父親對女兒最後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叮囑。
12年過去了,小雨仍深陷後悔與自責中,「如果當時我知道爸爸身患絕症,我想我一定會轉過身抱抱他,喊他一聲爸爸。」
世上沒有後悔藥,小雨也無法挽回那唯一一次與父親交流的機會。
媽媽可以斬斷與丈夫的所有聯繫,也可以讓小雨不認父親,但她沒辦法切割父女之間的血緣關係,更無法阻止女兒心底裡對父愛的渴望。
3.「我沒有友情,更不配擁有愛情」
從小到大,只要小雨做得有一點不如媽媽的意,就會遭到傷害人格的辱罵。
罵完女兒,小雨媽又會抱著她哭,「我只有你,我做得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不允許女兒對她有半點恨意。
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小雨戰戰兢兢,更可怕的是走出了家門,她也依然無人傾訴。
小雨沒有朋友。
從小到大,唯一稱得上「朋友」的小夥伴是媽媽的間諜,媽媽每個月都會給這個朋友一筆零用錢,條件是她必須向小雨媽匯報小雨的一舉一動。
為了逃離母親24小時的全方位監控,她拼命努力考去了離家很遠的大學。
奈何,她就像逃不出五指山的孫猴子,每一個小時,媽媽都會給她打一個電話,寄存自己那無處安放的安全感。
手機關機?沒信號?媽媽會打電話給小雨身邊的每一個人,同學、老師、同事……讓她無處遁形。
小雨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懂她,疼她,願意愛他的男孩子,正準備學習如何好好愛一個人,小雨媽從中挑撥,告訴那個男孩,「你配不上我女孩!」
多年後,當小雨再次遇到那個男孩時,他已經是別人的丈夫與父親了。
媽媽多年以來的行為,與其說是保護小雨,讓她不受一點點情感上的挫折,倒不如說是折斷了她的翅膀,讓她徹底失去自由,徹底與友情、愛情隔離,活成了媽媽的傀儡。
26年前,一個幼小的女嬰呱呱墜地,那一天是小雨媽的「受難日」。
因為一場婚姻裡的背叛,控制欲極強的母親又把小雨的每一天變成了新的「受難日」。
小雨的經歷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在夫妻感情破裂的情況下,無辜的孩子難道不配獲得幸福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丈夫和妻子的關係,可以靠一本離婚證割裂的徹徹底底;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卻無法被塗抹得毫無痕跡。
推薦這本《與原生家庭和解》,讓處於原生家庭困擾中的你,獲取更多的解決辦法和生活的力量,只需要一杯奶茶錢。喜歡點開下方連結了解:
今日話題
當夫妻關係出現裂痕,你認為父母應該為了孩子不離婚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