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放榜後,全省70名屏蔽高分考生受到萬千矚目。其中,廣州11人進入理科前50名,4人進入文科前20名。日前,信息時報記者採訪了這個學霸「天團」,其中11人的學習秘訣,引起廣泛關注。
眼下正值高考填報志願,學霸們選擇了什麼學校和專業?信息時報記者回訪了8名學生,其中有4人填報清華大學,4人填報北京大學。專業方面,以化生類、數學、經濟類、計算機類為主。對於未來規劃,不少學生計劃讀研讀博,走科研道路。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劉悰(理科前50名)
清華大學理科實驗班類,計劃選生命科學讀博
「最忙碌的三天,以最簡單的方式告一段落啦,未來見!」7月26日晚,填報志願的第二天,劉悰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配圖是志願填報頁面。只見上面只填報了清華大學唯一一個學校,專業是理科試驗班類(化生),不服從調劑。
劉悰透露,被清華北大老師「約談」,又諮詢學長學姐,充分了解學校氛圍、資源後,最終決定去清華,「跟父母一起選的,我們意見比較一致。」他告訴記者,自己填報的專業是按大類招生,大二會分流,到時計劃選擇生命科學專業,計劃讀到博士,以後做生物學科方面的研究或到企業工作。
「我一直對生物感興趣,在生物上也有擅長的地方。」劉悰說,自己從小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和看《動物世界》,等到初中、高中真正學習生物時,覺得這是一門挺神奇的學科,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可以去探索。目前,劉悰正在學習吉他,接下來計劃出遊,提前學習一下大學課程。
邊昱佳(理科前50名)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打算學化學做科研
「清華和北大的老師都談過,他們都在瘋狂安利學校哈哈!」邊昱佳笑了笑。她告訴記者,自己的目標一直是北京大學,之前也去過北大夏令營,又通過網絡和諮詢在清北的學長學姐,了解了兩所學校的優勢、資源,最終選定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其實我認識的很多學長學姐和網友也在北大,這樣我們見面比較方便」, 邊昱佳笑著說,「選學校主要是我一個人選,家人沒有幹涉太多,都很尊重和支持我。」
邊昱佳表示,自己看中元培學院很大程度是因為第一年先學習通識課,第二年再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我一直都是搞化學競賽,之後應該也會選化學類專業,不過在大一我會接觸一下物理、生物這些學科,再作決定。」
談及未來規劃,邊昱佳說自己是一個熱血之人,一直想為祖國做貢獻,計劃讀研、讀博,想走科研道路,方向是化學類。「化學是我的興趣所在,而高端材料、製藥這些又是國家比較需要的,所以我想學好化學貢獻一點力量。」
霍苑桐(理科前50名)
清華大學化生類專業,「要學更多知識再做選擇」
被清華北大「約談」,按照原來制定好的計劃,霍苑桐填報了清華大學的化生類專業,「清華留給我比較深刻的印象,因為之前參加過一個清華的暑期夏令營活動」。至於專業,霍苑桐表示是根據個人興趣和高中學習的經驗來做出決定的。「我是生物競賽生,所以比較傾向於生物學科,而且也比較喜歡做化學實驗,所以就選了化生類專業。」
對於未來規劃,霍苑桐說肯定會讀研,到時候再看情況是否讀博,將來可能會從事科研類工作。「現在要先學更多的知識,才能更加了解自己喜歡的是什麼,將要面對的是什麼,才能做出合適的選擇。」接下來,霍苑桐打算和高中同學去聚餐玩耍,再學自己感興趣的技能,比如吹竹笛,「我學了很久還沒學會。」
馮宣瑞(理科前50名)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一切隨遇而安」
熱愛國學的馮宣瑞填報的是北京大學數學類專業。填志願前,馮宣瑞聽了一些學長學姐的建議,關於數學專業要學習的內容和發展方向,「清華北大老師也有給我介紹各自的優勢專業,不過我原本就比較傾向於北大數院,所以沒有過多考慮,家人也是讓我自己選。」
馮宣瑞坦言,自己還沒有認真考慮過大學生活的總體規劃,「就好像之前剛讀高中的時候也沒想過高三會怎樣,現在對大學也是剛剛了解,一切隨遇而安就好。」接下來的暑假,他打算跟高中同學一起出去玩,並預習一下大學專業課的學習內容,提前適應大學學習生活。
廣東實驗中學
肖舒凡(理科前50名)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對未來既要高瞻遠矚又要因時制宜」
在被北大「約談」後,肖舒凡在填報志願時選擇了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理科試驗班類。此前,他透露自己想報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學習醫藥化學專業,最後綜合北大老師的建議和家人的意見,決定報元培學院。
談到未來規劃,肖舒凡說既要高瞻遠矚,又要因時制宜。他告訴記者,自己有讀研和讀博的計劃,但具體讀什麼專業,需要到學校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對專業和自己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決定。「現在沒法預測未來研究什麼、從事什麼工作,後面根據情況來重新評估。」
現在,肖舒凡開始計劃接下來的暑假生活,計劃出遊。「暑假嘛,旅遊必須要安排一下,到附近的幾個省份去玩玩,比如說湖南,去觀賞一下名勝景點,不僅能放鬆身心,還能開闊視野。」
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程安琪(理科前50名)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大學希望跟社會多接觸
經濟與金融、自動化、能源與動力、電子工程等專業都曾是程安琪考慮的專業。在父母的建議下,考慮到經濟類專業更需要數學方面的知識,而數學恰好是自己喜歡並擅長的科目,之前又參加過由清華舉辦的暑校,程安琪最終決定報考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專業。
對即將來臨的大學生活,程安琪希望自己能跟社會接觸更多一點,多交一些朋友,多一些社會經驗。目前,她打算上舞蹈班和盡情地玩,「我從小學習芭蕾,一直都很喜歡舞蹈。高一時和同學一起參加過達人秀,有過五場表演。」程安琪笑著說,「接著和不同的朋友去不同的地方玩,放飛自我哈哈!珍惜和同學相處的機會。」
劉丹暘(文科前20名)
清華大學新雅書院,暑假提前看書上慕課
劉丹暘表示,這次高考自己是超常發揮,沒想過能填報清華北大。「兩邊都是很好的選擇,清華先來跟我聊,再經過了解,跟家人一起分析後,決定報清華新雅學院。」
劉丹暘告訴記者,新雅書院大一第一學期進行通識教育,再進行專業分流,自己可能會選PPE專業(政治經濟與哲學)或經管專業。「我現在對大學生活沒什麼概念,要先上學深入了解才能定下未來規劃,做長遠打算。」劉丹暘說,「學術方面肯定越走越遠越好,所以會讀研,至於專業以後才知道。」
在暑假,劉丹暘打算練好英語口語,再學習日語作為第二外語。同時,她還找了新雅書院的學長學姐拿到了書單,準備提前看書,並在大學慕課上看導讀課,做好準備工作。興趣愛好方面,她正在練網球和吉他。對於大學生活,劉丹暘滿懷欣喜,「我一直生活在南方,對北方的整個地域風情、生活習俗都非常期待。」
廣州市真光中學
張林海(理科前50名)
北京大學計算機類專業,暑假準備閱讀古籍
清華和北大都曾是張林海願望清單裡的一員,帶著家長和老師給的一些建議,張林海最終填報了北大計算機類專業。雖然是理科生,但張林海喜歡寫詩,嚮往人文,他覺得「北大既有理性,又有人文情懷」,所以更傾心北大。他坦言,自己原本打算學數學,選擇計算機類專業一方面是因為其發展前景比較好,另一方面也擔心北大數學專業的錄取分數比較高。
這幾天,張林海寫了許多高三各科複習的經驗,以及在家上網課的感受,為學校的師弟師妹們提供複習幫助。暑假準備幹什麼?學!張林海打算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學英語和閱讀古籍。他表示,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基礎並不是很牢固,計劃到北大的網課平臺上學習相關課程。同時,他準備閱讀一些古籍,如《莊子》和《世說新語》,以及一些相關的講義。」張林海說,自己擁有一顆嚮往人文的心,對傳統文化也有著非常濃鬱的興趣,「這是一種人生愛好。」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丘敏華 實習生 黃雅靜 盧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