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美、產業美、人文美 打造鄉村振興「蔡巖模式」

2020-12-15 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12月5日消息(記者舒隆煥 通訊員趙曄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如今,走進西安市藍田縣小寨鎮蔡巖村,道路乾淨整潔、各色綠植盡情舒展、民居建設規整有序、文化底蘊深厚,伴隨著美麗村莊建設的步伐,蔡巖村的華麗蝶變正在徐徐開啟。

近年來,在西安市新城區委組織部幫扶組和小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按照生態美、產業美、人文美的建設總要求,多管齊下、重點突破,紮實開展「三美」工作,全面推進鄉村環境整治、大力開展產業發展、涵養人文底蘊,美麗村莊建設水平顯著提升。

生態美繪就生活畫卷

如今,走在村上五組的主幹道上,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岸綠景美,景色宜人。談起如今的變化,家住五組的王平安笑得合不攏嘴。作為土生土長的蔡巖人,大半輩子就生活在這方熱土上,也親眼見證了蔡巖村由後進邁向先進,由髒亂差蝶變為淨齊優。最讓王平安感受深刻的就是現在村上設置專門的垃圾收集點以及垃圾分類點,同時安排垃圾收集車定期來村收集生活垃圾,一改往日的隨手扔、就近扔的不良習氣。

村裡環境改善了,現在外出務工的村民回鄉後更直觀感覺就是道路平整、環境整潔,在談婚論嫁的事情上更是能挺得起腰杆兒了。以往村上環境髒亂差,村民生活習氣不好,再加上村子在附近的名氣也很一般,到了談婚論嫁的年輕人很難訂到媳婦,訂婚難、結婚難成了困擾群眾的新問題。隨著近幾年村子美麗鄉村創建的穩步推進,來到村子的人總感嘆於鄉村面貌的改善。家住六組的侯維良便是出門務工的年輕人之一,苦於訂不到媳婦的他,今年初的時候結婚,現如今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生活幸福美滿,對未來更是充滿希望。

鄉村環境面貌的提升,既要破舊更要立新,又要夯實鄉村環境衛生基礎,還要提升環境品質整體水平。藉助美麗鄉村建設的有利政策,明確工作思路,蔡巖村上下同心,咬定目標,針對村上陳年雜物堆積、危舊房屋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組織黨員、保潔員以及熱心群眾清運垃圾120立方米、拆除危舊房6戶,破除了困擾村上環境的頑疾沉痾。以主幹道提升為主體,種綠植200多株,鋪設草皮500平方米,綠化面積3400平方米,進一步營造出恬靜和諧、生機盎然的蔡巖風貌。蔡巖村後續將加大整治村主幹道河道環境狀況的工作力度,清除雜物、補種綠植,營造出流水潺潺、綠樹成蔭、岸綠景美的祥和畫卷。

產業美鼓起群眾腰包

產業支撐發展,鞏固脫貧成果。坐落於蔡巖村三組的麵粉廠,靜靜地矗立在群山環抱之中,坐北朝南,地理位置優越,截至目前麵粉廠銷售額已達150萬元,收益已達26萬。脫貧攻堅以來,蔡巖村以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為總思路,採取「黨支部+集體經濟+貧困戶」模式,實行了產權制度改革,成立藍田縣小寨鎮蔡巖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註冊了「藍玉鮮」商標,主要產品有石磨麵粉、現榨純香菜籽油、自磨包穀珍、各種農家自產豆類、土雞蛋、雜糧等產品。同時,加大在短視頻直播宣傳推廣上的工作力度,現已錄製60多條短視頻,進行了4場線上直播,持續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家住七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唐均武,身著白色的工作服正在生產車間忙碌的操作著機器設備,當問起今年來的生活變化時,他說,「自從村上麵粉廠建成以來,再也不用出遠門務工,在家門口的麵粉廠每月就有兩千多元的收入,再加上各項政府補貼政策,現在的生活越過越有勁兒。」

類似於唐均武情況的不在少數,麵粉廠成立以來,始終秉持帶貧益貧的良性機制,全村有14戶貧困戶入股村麵粉廠,2020年每戶已經分紅1000元;解決村剩餘勞動力8人就近就業,並與建檔立卡戶37人籤訂臨時用工合同。現在每逢節假日前夕,麵粉廠訂單應接不暇,廠區的廣場上便是貨運車輛和村內群眾繁忙工作的可喜場景,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鼓足「腰包」,群眾的美好生活未來可期、生活可盼。

人文美涵養淳樸民風

清晨時分,家住五組的李海民便來到廣場上的健身器材晨練,各種器材他現在把玩得異常熟悉,提起村上近些年的變化,他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以前村上沒有文化廣場、健身器材、休憩涼亭,群眾的業餘生活總是跟麻將、閒逛交纏在一起,村上風氣不好,生活習慣更是不值一提,主動健身鍛鍊的還會被另眼相待。閒暇午後,廣場的涼亭之下成了周圍老人們的歡樂場所,老人們用象棋消遣慵懶時光,不時便散發出陣陣喜慶熱鬧的歡笑聲,祥和之聲響徹蒼穹;夜幕降臨,廣場舞上便張羅起一場場群眾自發組織的廣場舞,舞姿柔美、賞心悅目,用嶄新的生活方式頌揚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培育鄉村文化,涵養人文底蘊。村委會文化廣場外側,設置了更換一新的12面脫貧攻堅宣傳展板分別從黨員承諾、脫貧幫扶、黨建發展等方面展示著脫貧攻堅以來的成果。廣場內側的長亭裝配了從「村史村情」「村規民約」「善行義舉榜」「文化展示」等6個方面村情村貌的情況展示,二者相互映襯、相輔相成,不僅打造出了村文化廣場的整體風貌,更是對群眾文化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

今時不同往日,近年來,在新城區委組織部幫扶組的幫扶下,在藍田縣的大力支持下,駐村工作隊、村幹部主動作為、愛心企業慷慨捐助,村上已經建設小型休閒廣場4座、繪製文化牆700平方米、創建美麗庭院10戶、沿路兩邊圍擋花牆3400米、文化長廊3處,亭子2座。

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響起,蔡巖村將奮勇攻堅、務實進取,以敢做善成的闖勁、時不我待的幹勁、一抓到底的韌勁堅決做好鄉村振興工作,讓蔡巖村天更藍、山更綠、民更富,書寫新時代新農村發展的新畫卷。

相關焦點

  • 茶人分享: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
    鄉村的振興發展離不開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保障,要注重鄉村人居環境的整體整治,強化汙染源管理,正確處理生活垃圾和汙水,做好美化、綠化及潔化工作,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 鄉村的產業發展要把握好大局,統籌兼顧,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確保產業鏈的生態環保性,在環保建設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產業發展,達到生產空間的高效性,體現出山清水秀的生態鄉村空間。捨棄那些未達標的生態環境功能、布局要求等,堅決杜絕不符合生態環保要求的企業和項目,這主要體現在嚴格控制鄉村的能耗,確保排汙體系的環保性。通過環保體系促進企業產業鏈的發展,形成有效的生態環保體系,體現出生態宜人的鄉村經濟發展模式。
  • 臨沂臨沭縣鄭山街道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之「臨沭樣板」
    市級美麗鄉村建設埠前片區定位「一村一品」,深挖地域特色、民俗歷史、紅色文化、孝文化傳承等,打造了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三美」、宜居、宜業、宜遊「三宜」的美麗鄉村,推動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之「臨沭樣板」。堅持黨建引領,築牢戰鬥堡壘。
  • 生態美 產業興 鄉風淳 安吉:以綠鋪底 綻放融合之美
    從落後小山村一躍成為「中國十佳小康村」,魯家村的蝶變是美麗鄉村發展的生動實踐。曾經,「七山一水兩分田」是安吉發展難以迴避的困境。如今,通過多年綠色發展的探索,安吉的「綠水青山」正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2019年,安吉成為省大花園示範縣創建唯一優秀縣,美麗鄉村、美麗縣域做法,分別成功入選全國十大改革案例,中國最美縣域駛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 廣州舉行「鄉村振興璀璨夜」活動
    鄉村振興璀璨夜」系列活動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活動內容精彩紛呈,包括廣州市「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授牌、「廣州最美村莊」評選活動頒獎、廣州鄉村振興重大項目籤約、投產儀式以及「美麗鄉村遊」黃金線路發布、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訂貨會開幕、京東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特產旗艦店上線、2020廣州世界觀賞魚珍品大觀開幕等,充分展示廣州農業農村發展和探索超大城市鄉村振興道路的豐碩成果。
  • 海寧市鹽官鎮聚力美麗城鎮「產業美」 建設鄉村振興發展示範基地
    當前,海寧市鹽官鎮以「黨建引領·村村聯社」為著力點,深入推進農合聯黨建工作,圍繞「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民發展是關健」的發展宗旨,打造鄉村振興發展示範項目和示範基地,實現以點及面,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全域美麗的新格局。
  • 日照山海天安家村一村:向美而行 奏出鄉村振興鏗鏘樂章
    水聲潺潺,整齊劃一的生態養殖池編織起村民的致富夢,勾勒出鄉村振興的美麗底色。 安家村一村位於兩城街道駐地以東四公裡處,東臨黃海,南靠日照國家海濱森林公園,交通十分便捷,該村立足沿海沿河優勢,按照「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的要求,積極探索海洋文化,發展海洋經濟,走出了一條漁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 奉賢區舉行青村鎮鄉村產業振興招商推介會 共同打造「青村質造」
    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昨天,奉賢區青村鎮舉辦的長三角「鄉村振興」論壇暨青村鎮鄉村產業振興招商推介會在上海寶華喜來登酒店順利舉行。推介會吸引了國盛集團、中車城市交通、浙江同源康醫藥等44家企業參加。圖說:長三角「鄉村振興」論壇暨青村鎮鄉村產業振興招商推介會昨舉行。
  • 潮州鄉村美產業興百姓樂,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近年來,潮州市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以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為抓手,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逐步實現農村產業提質增效、村容村貌翻新變樣、鄉村文化繁榮發展、基層組織堅強有力、貧困農民脫貧增收。
  • 【鄉村振興】「四好農村路」美村富民——固安縣高質量打造農村...
    【鄉村振興】「四好農村路」美村富民——固安縣高質量打造農村交通路網新格局工作綜述 2020-10-21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聚焦聚力生態扶貧產業,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實現生態產業多重覆蓋,讓群眾端起「綠飯碗」,吃上「生態飯」,鼓起「錢袋子」。記者:南召縣是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請問劉書記,南召縣是如何把「山地劣勢」轉化為「脫貧優勢」, 實現山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
  • 產業興 活力足 鄉村美
    「十三五」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於「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牽引,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為動力,全市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展明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局良好,農村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穩步提升,農村改革持續深化,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產業興、活力足、鄉村美,書寫了亮麗的「三農」答卷。
  • 中村唱響鄉村振興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春分過後,天氣轉暖,在烏蘭縣柯柯鎮中村,村民曹生榮和妻子忙著收拾農家樂,準備過幾天開門營業。依託村裡的能人經濟協會,曹生榮借款5萬元,開了農家樂。經營管理得不錯,生意非常火爆,每個月都有1萬元左右的收入。
  • 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考察美麗鄉村「魯家村模式」
    為深入學習美麗鄉村轉化美麗經濟的實踐經驗,感受魯家村鄉村振興建設的豐碩成果。12月10日,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院長李源帶領團隊的核心成員到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魯家村考察學習,魯家村相關工作人員對考察團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 產業矩陣連片 鄉村風光無限
    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產業振興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處於基礎位置,一頭連著農民群眾的「錢袋子」,一頭連著鄉村振興的動力後勁。啟動產業振興引擎,夯實經濟基礎,鄉村振興就將駛向快車道。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鄉村美 產業興 顧村鎮沈楊村鄉村振興有實招
    作為第三批鄉村振興示範村的顧村鎮沈楊村利用自身地域優勢,大力推進產業提質、生態提優、治理提效、底色提亮,走出了一條具有沈楊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上海沈楊花卉苗木基地是顧村鎮沈楊村作為第三批鄉村振興示範村的一個重點項目,佔地面積約55畝,建有2萬平方米的大棚和一個商貿中心。大棚內可容納56家花卉苗木企業進行展示交易,目前已經入駐的超過30家,這既給附近喜歡花草的市民帶來了便利,也可以每年為村裡新增500萬元的收入。
  • 徐州打造鄉村振興升級版:一村一特色 一院一盆景
    原標題:一村一特色,一院一盆景 加快構建「48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徐州市踐行新發展理念,打造鄉村振興升級版,在不斷轉型中,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展現鄉村振興新氣象。
  • 廣州鄉村振興碩果纍纍 點亮璀璨之夜
    立足於2019年首屆廣州「最美村莊」評選的基礎上,廣州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獨闢蹊徑,創新視野,聚焦「創新美」、「環境美」、「生態美」、「風尚美」、「小康美」等五美,對全市1144個行政村發動總徵集,輔以矩陣式深度報導聯動「最後一公裡」。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為鄉村設計,還要發揮設計整合、協同創新的作用,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用設計將鄉村的發展資源轉化為生命力,繪就鄉村美好圖景。巧用鄉土資源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 鄉村振興看這裡——正定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模式研討會召開
    來自北京的三農領域專家學者,媒體代表,以及河北當地領導、就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模式進行了深入研討,大家認為塔元莊.同福鄉村振興模式在鄉村振興中很有特點和創新,核心是圍繞城郊型經濟和市場需求,村企合作,發揮所長,產業支撐,建立機制,取得了初步成效,實現了多方共贏,是新時代鄉村振興中值得總結和借鑑的一種路子,也是鄉村振興中一道靚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