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和後來的我們

2020-12-21 美妮愛娛樂

沒有任何懸念,這就是一部關於愛情的片子。男女主人公從偶遇開始,回憶與現實兩條線並行,回憶用彩色,現實卻用了黑白,籍此區分和表達。回憶之中,男女主從偶然相遇到慢慢熟悉,然後就是走到一起,又因為瑣事再分開,等到偶遇和現實重疊,故事也就講得差不多了。當然,雪鄉的美景為故事增色不少。

慢慢深入,也慢慢回過味來,這又是一個關於奮鬥的故事。男女主經歷和遭遇的雖然不同,但留在北京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紮根、生存、賺錢、買房,目標有一致性,也有一些分歧,只是未來到底是大房子還是大夢想上,分歧得不是那麼巨大,但在對未來堅守北京的意念出奇的堅定。

在對未來如何定位和對男主是否堅信的過程中,兩個人的感情卻慢慢出現了分歧,有了爭吵,女主走開,慢慢若即若離,直至最後就成了各自飄飛的風箏,飛舞在不同的天空裡。

幸運的是,男主成功了!不出意外地成功了!因為受過高等教育,因為堅守,因為信念,因為才能。然後就是大房子,有了婚姻、孩子,衣冠楚楚,儀表堂堂。

而女主自然沒有那麼順利,因為沒有受過好的教育,因為東一榔頭西一棒,最後雖然也是錦衣玉食,但還是租住在小房子裡,孑然一身。

只是這樣的一次偶遇,和對一段曾經的感情的回顧,把男主經營的婚姻、家庭貶低得如此虛偽和一錢不值,仿佛男主一直是個套中人,天天戴著假面具,與妻兒虛與委蛇,潛伏人生。真不知道編導如此苦心孤詣,到底是宣揚怎樣的價值與認同?難道是對整個社會、全部婚姻的嘲笑?

整部影片,他們甚至吝嗇得連多一個鏡頭都不想給到男主的妻子,只是在電話裡、旁白中,喋喋不休地講述著家裡煤氣停了、孩子要上最好的學校、保姆走了生活不能自理等等的雞毛蒜皮,如此這般去詆毀不見的就是不優秀的一位妻子的品行。試問,難道男主如此優秀,會隨便找了一個女人,湊合著就走進了婚姻?假如男主女主後來結合了,他們的婚姻生活就不需要柴米油鹽?他們就能經受住一切瑣碎的考驗?

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鼓勵奮鬥勵志的?關於愛情和堅守的?還是討論愛情和婚姻的?我揣測隱藏在最深處的,還是在訴說「逃離北上廣」的陳舊話題,其它愛情之類的都是不得不戴上的裝飾品。

男主女主是兩種討生活的階層代表,他們一樣出自鄉村但又大不相同,還有賣碟者、擺攤人等等,男主的同學一個個逃離,逃離成為家鄉的公務員,某一行業的成功者,反正都是「北上廣」的變節者,又都是逃離的成功者。

至於,為了襯託女主不羈的青春,找來的幾個在大城市有房有車,體面卻相當不堪的「公務員」、國企能管房分房的「中層男」,都是他們嘲笑和鄙視的對象,也是他們一時想逾越卻又難以逾越的門檻。

其實,大城市「居不易」不是今天才有的話題。早有記載的當是唐·張固《幽閒鼓吹》:「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謁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試想,白居易在成名之前居長安尚且不易,況乎常人?想要「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不但需要能力,還會需要特別的機遇,這不僅僅是靠奮鬥就能得到和收穫的。

人生當然需要奮鬥,不奮鬥哪來的鮮衣怒馬、事業有成?但從古至今,能存活在大城市,並如男主一般的會有幾人?十之一二夠嗎?寥寥而已。絕大多數不都是掙扎在夠或不夠的邊緣,差強人意罷了!丟不下又離不開,沒有最好,只有剛剛好,如此而已!

於是,覺得這個故事也就是這麼個故事,有些三觀不正,有些漫不經心,還有些麻木不仁,一味去嚼別人嚼過的饃,味道肯定好不到哪裡去。整個影片的人物既不夠生動,故事也不夠炫目,只是在痛和苦的掙扎中,或多或少能夠讓人照見這樣或那樣的青春,進而抓住了一些年輕並且驛動的心,然後就是在男主堅守過後驟然成功的巨大激勵之下,找到內心的一些安慰,於是就一再堅信,下一個成功的一定會是後來的那個我!

奮鬥艱辛,也一直與淚水相伴,但奮鬥者始終拒絕淚水,即使成功了,那淚水也只是對往日不堪的盡情洗刷,不代表喜悅、激動、感恩或是別的什麼情感。

其實,有時候不一定要鼓勵成功,或者說鼓勵出賣一切而獲得的成功,因為後來你無論如何的功成名就,都會陷入無盡的不堪和悔恨之中。

經年過後,很多人都會在內心拷問,付出如此艱辛換來的那些,到底算不算得了是種成功?在年復一年對原鄉的惦念,和在都市的排擠和融入之間蹂躪著,是不是就是一種人性的撕扯和割裂!那錦衣玉食包裹和餵養著的,到底是不是一顆平靜、安詳的內心?

再痛苦或是再輝煌,都會成為過去。過去已去,將來正來。那麼現在呢?站在自己內心最真實的那一塊淨土上,你會在哪一首歌裡吟唱?後來的我們,故事又該向誰,在哪一陣風中去訴說、去傳揚?

後來,後來的故事太多太多。

無論發展到什麼時候,永遠會有奮鬥還是享受、堅守還是逃離的質疑和取捨,關鍵還是看你自己,看你具備不具備選擇和質疑的資格,然後就是去狠狠地愛,就是去盡力地拼,不要再等到什麼後來,因為後來又都是越來越年輕的故事,一代代上演,又一代代落幕,無關你我,也無關風月!

相關焦點

  • 《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沒有了後來
    愛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態,在一起時都憧憬著未來,卻經歷不了現實,最終還是誰錯過了誰,而我們也變成了「你」、「我」,再後來沒有了後來。《後來的我們》採用插敘,回憶與現在交叉,講述了一場遺憾卻又現實的愛情。兩個人偶然的相識,北漂,陪伴,奮鬥,相愛,失望,離開;再次相遇,卻已物是人非。
  • 電影《後來的我們》賞析:後來的我們沒有後來,也沒有我們!
    然後男女主角就因此分開了,十年後的他們,命運總是會眷戀人的,又再一次讓他們在飛機上重逢,但是後來的他們並沒有後來,男主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女主卻沒能再投入一段新的感情。《後來的我們》用故事發展的順序和時間順序的講述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劉若英第一次在導演的路上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二、人物形象特點鮮明
  • 後來的你,後來的我,沒有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電影裡是這麼說的,感情是有緣分的,只要不負彼此就好,想要不負此生真的很難。延伸的意思是不是在說∶感情是有緣分的,緣分會讓你遇到你的另一半,卻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人,我們努力做到不辜負彼此,卻負了自己的一生。。。前段時間偶然又碰到昔日男友,時隔幾年,容貌未變,仿佛時光停滯般,仍然是記憶中少年的模樣。
  • 《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不必如此,後來的我們能有更好的結局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在百忙之中觀看小編的文章,小編感激不盡,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叫做《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一片譁然。和當年的那部《前任3》一樣,引起了很多青年人的共鳴。在愛情面前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卻也很偉大。
  • 後來,我們還是離去,期待《後來的我們》能快樂
    《後來》X《後來的我們》X《我們》奶茶劉若英在歌手、演員的圈子裡不斷摸索學習,終於誕生了她在導演界的處女作品,也就是4月28日即將上映的電影《後來的我們》。提到劉若英最火的一首單曲,莫過於《後來》,這首歌從上世紀一直唱到現在,不僅在ktv裡唱著朗朗上口與朋友合唱也別有一番情懷。作為五月天的師姐,劉若英的這部電影取名《後來的我們》帶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講述五月天那首同名歌曲裡的故事,但最終又找來Eason陳奕迅來演唱電影主題曲,取名為《我們》。
  • 《後來的我們》,多麼希望後來不要來
    直到看「後來的我們」MV的時候,很多人一起唱這首歌,喊出那個最愛的人的名字的時候,眼淚就像打開的水龍頭,不停地往下掉。我以為,如今的我不會這麼脆弱,最終還是沒崩住。後來的我還是那麼愛哭,後來的你已經不再在我流淚的時候給我遞紙巾,然後吻著我的額頭說,別老看這些悲慘的,我們一定是幸運的,這輩子除了你,我誰都不娶。
  • 直到後來,我們才真正讀懂了「後來的我們」
    一直以來很喜歡周星馳,因為在那個年代,他演繹的無數小角色,在曾經,都為我們帶來了無數歡聲笑語,但是時至今日,回頭再去看那些電影電視劇,卻淚眼婆娑,究竟我們看的是電影,還是我們看的就是電影中的自己,卻早已早早地分不清,我們曾經以為是喜劇,但是裡面卻是一個又一個的悲劇和無奈。
  • 只期待後來的你,能快樂!後來的故事—《後來的我們》
    今天小編為大家解說一部文藝片《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主角當然是「我們——見清和小曉」,見清和小曉在回鄉過年的途中相遇,一張火車票把兩條平行線拉扯到一起,一對男女開始了命運的糾纏。火車因大雪天無法前進,只能停車等待,叛逆、灑脫的女主角提議要下車走回家,一行人一拍即合,下車步行回家,在漫漫雪地中留下了「我們」的痕跡,你也恰好留在了我的心底!見清在北京上學,大學畢業後要留在北京創業,開始有兩個室友一起打拼,夢想是豐滿的,可是現實是骨感的,毫無社會經驗、背景的畢業生在創業的途中怎麼會一帆風順呢?
  • 後來的我們林見清和方小曉結局在一起了嗎 後來的我們結局竟是這樣
    後來的我們林見清和方小曉結局在一起了嗎 後來的我們結局竟是這樣時間:2018-04-29 11: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後來的我們林見清和方小曉結局在一起了嗎 後來的我們結局竟是這樣 後來的我們結局在一起了嗎 據悉,電影《後來的我們》結局應該是沒有在一起了,影片主要講述的就是一個後來沒有後來的故事
  • 《後來的我們》只希望後來的你能快樂
    漫漫的長假的第n天,宅了一天之後,一個人重溫了《後來的我們》兩個小時的時長,轉走了我一個多小時的眼淚。時光易逝愛哭,淚點低的毛病始終沒變。不得不承認裡邊那些臺詞正戳中了,有故事的我們的淚點。收入不多的時候,兩個人過的滿足甜蜜。
  • 《後來的我們》又拋出一首歌,萬人合唱《後來2018》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 有多少我們,聽著聽著《後來》就成了「後來的我們」,這是劉若英的金曲《後來》總能撩撥心弦的原因。由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製,井柏然、周冬雨和田壯壯主演的《後來的我們》將於4月28日公映。
  • 錯過------《後來的我們》影評
    當時還沒有網絡,也沒有上傳,我怕這小說遺落,在電腦裡備份了再備份,還備份在兩張3.5英寸軟盤裡,後來,換了電腦,再後來搬家,我的第一篇小說還是丟失了。小說應該沒有現在寫的好,但給我留下了驚豔的印象。made,這種感覺怎麼和初戀一模一樣?
  • 【夜讀】後來的我們
    這一次,他為劉若英指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獻唱主題曲《我們》,歌聲清清淺淺,去訴說那些關於愛情裡的遺憾。歌詞中那句「我最大的遺憾,就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讓很多人都黯然心傷。曾經的我們以為愛上一個人能彌補許多遺憾,就像電影裡,時隔多年後重新相遇的兩位主角,一個問,「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一個說,「如果當時你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如果當初,其實就是再也沒了當初。如果當初,我們中的一個人能先留住我們的青春,是不是你的遺憾就不會與我有關?
  • 《後來的我們》:雖然人生有了後來,但是我們卻不在一起
    《後來的我們》:雖然人生有了後來,但是我們卻不在一起《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是由劉若英的小說改編拍攝的,而且也是由她本來來親自指導的首部電影。大家也都清楚她除了會演戲,會唱歌,還會寫作之外,現在還當起了導演,所以很多人都說她是個才女。
  • 電影《後來的我們》經典臺詞,不是「後來沒有了我們」而是這句話
    電影《後來的我們》經典臺詞,不是「後來沒有了我們」而是這句話現在熱播的電影《後來的我們》,深入人心的經典臺詞應該是「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可是沒有了我們」,其實小編第一次去看電影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感慨,後來又去看了一次,這次一個人去影院看這部電影,讓小編掉下眼淚的不是兩個人沒有在一起,而是林建清父親寫的那封信,以及子電影中父親這個角色給了小編很多的感觸,其實生活中的父愛都是深沉的
  • 《後來的我們》——後來卻不再是我們,不負此生便好
    今日又看了一遍《後來的我們》,沒有所謂的淚流滿面,有的,只是那一聲嘆息。當然,以下言論,僅限於這部影片以及劇情需要的感情抒發,與本人無關。因為一向認為,寫小說和拍戲一樣,唯有代入角色,設身處地,才能寫出好文章。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一男一女,在北漂過程中,相識相知再到相戀。
  • 《後來的我們》電影歌曲盤點 彩蛋出現《後來》全場淚奔
    電影後來的我們終於要上映了,關於該片,音樂是不得不提的重要因素,很多人去電影院就是奔著音樂去的,劉若英後來的我們電影裡的歌曲都有什麼呢?第一首歌是田馥甄《愛了很久的朋友》,2015年,一首甜爆少女心的《小幸運》唱到街知巷聞,引發了一代女性的集體回憶,當田馥甄為女生們唱出心中的感慨「與你相遇好幸運」時,我們都知道,這是回不去的青春。今年到了《後來的我們》,《愛了很久的朋友》田式情歌的情緒感染力有增無減。如果說《小幸運》是少女們的青春驪歌,那麼《愛了很久的朋友》則是成人們的告別儀式。
  • 談談電影《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為什麼沒有走到一起?
    最近可能大家都會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我們。這部電影講述了男主角周冬雨扮演的曉小,以及井柏然扮演的男主角見清,在北京北漂的青年們而發生出來的愛情故事,他們相遇遲到相愛又錯過又重逢,然而到了最後卻是遺憾的。
  • 從歌曲《後來》到電影《後來的我們》,這些年劉若英經歷了什麼?
    近日,由劉若英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眼下正在各大影院熱映,由劉若英主創的電影筆記書《後來的我們》與電影同步上市。電影《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截止4月27日19時,首日預售成績依然在不斷刷新著愛情片的歷史記錄,票房突破了1億,也成為了唯一首日預售破億的愛情片,進入影史預售票房前十。《後來的我們》是劉若英執導,張一白監製的一部青春文藝電影,由井柏然、周冬雨主演。最近,網絡上想看這部電影的人數也繼續創造新的歷史記錄,已經超過了九十萬,觀眾對這部五一檔期唯一的一部愛情電影的期待值絕對火爆。
  • 電影《後來的我們》經典臺詞
    5.為什麼從來沒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呢?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那我不想跟你之間發生什麼故事了 …… 你見過愛情放過誰?6.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7.如果沒有如果,後來沒有後來,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