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來源於一期一會和食研究中心
這次給大家介紹的和風洋食是肉香四溢的漢堡排。漢堡包也許大家並不陌生,美式快餐的代表。但漢堡排卻是日本人原創的日式西餐。靈感來源於漢堡包裡的肉排,但實際料理要複雜的得多。
ハンバーグ編(漢堡排篇)
先通過視頻來領略一下漢堡排的魅力吧:
漢堡排主要是由ミンチ,即挽肉(絞肉)、調味(調味)、ドミグラスソース又稱デミグラスソース(混合醬汁)、つま(配菜)四個元素組成。而調理方式也分為煎與燉兩種。燉的漢堡排稱作:煮込みハンバーグ。另外,把漢堡排以カツ(炸排)的方式調理的話,就變成了另一品料理——メンチカツ(炸肉餅)。本篇文章暫不介紹最後這種。
ミンチ(挽肉)
漢堡排的本體是由兩種絞肉混合而成的,以牛肉:豬肉,7:3的比例混合而成。當然,這裡說的是主流配比,純牛肉的漢堡排在日本也很受歡迎。而選肉的原則為,依個人口味選擇脂肪含量多少的部位。牛肉比較主流的選肉為バラ(五花),也可以選擇ロース(裡脊)。豬肉一般都選用豚トロ(豬頸肉)。無論牛肉還是豬肉,原則上避免使用純瘦肉。不然成品的口感會比較柴,誘人的肉汁也很少。
兩種絞肉以7:3的比例混合後,還要加入洋蔥。這個在調味裡介紹。
調味
只有肉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要對絞肉進行初步的預調味。首先,是必不可少的玉蔥(洋蔥)。漢堡排的調味,每個家庭或餐館都有獨自的配方,口味上會有細微的差別,但洋蔥是不可或缺的。洋蔥也有很多的品種,比較適合漢堡排的參考以下幾點原則:多汁、甘甜、儘可能地減少辛辣。
極品的洋蔥可以直接生食,一口咬下去仿佛在吃梨子,多汁清甜。完全不會嗆鼻和辛辣。當然這種品質的洋蔥可遇而不可求。在菜市場買的洋蔥就不要嘗試生吃了。挑選時儘量選外觀周正,份量沉重的,這樣的往往會比較好。而在漢堡排中洋蔥最佳的混入方式為生熟結合。把一部分生洋蔥沫加入,以增加爽脆的口感。而另一部分用鍋炒至變色再加入。洋蔥和大蒜一樣,加熱後原本的辛辣盡失,而且會變成甜味,並且柔軟多汁。
除了洋蔥之外,另一樣就是雞蛋。雞蛋雖然並不是必加。但主流的製作方法一般都會加入。雞蛋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粘度與風味。
雞蛋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新鮮的就好。
另外,還有一種主流調料!猜猜是什麼?三二一時間到,答案是:パン粉(麵包粉)。麵包粉的主要作用不是調味,而是調和口感。用新鮮的土司現搓的溫潤麵包粉最好。沒有的話,可以用買來的麵包粉加一點牛奶也可以。麵包粉有粗細之分,根據用途還有專門的外用麵包粉(作為油炸面衣)。當然我們要加的不是這種外用的。
其它調味就比較複雜了。每個家庭或餐館各不一樣。有些會加蔥沫和姜沫。也有不加的。有鹽、胡椒派的。也有醬油、味醂派的。有些會直接在肉餡裡調味後再製作肉餅的,也有製作完肉餅後再在表面撒鹽和胡椒的。這個根據個人喜好自行選擇就OK了。作者本人是在肉餡內加鹽、胡椒和味醂,而且還會加入一點美乃滋。因為美奶滋的主要成分是蛋黃、油和醋,加入一點兒後,會讓肉餅粘度提高,而且煎過之後會更多汁。當然,主流必加的洋蔥、雞蛋、麵包粉肯定是加了。如果不知道鹽和胡椒該如何配比,日本有賣配好的鹽胡椒。
另外,調味方面真是十人十色。還有加入鮮奶的。也有在製作肉餅時,用芝仕夾芯的。這個完全可以自由發揮。只要調出自己最喜歡的味道就可以了。
ドミグラスソース(デミグラスソース)
漢堡排的醬汁也是各種各樣的。依個人口味,可以調出風味各異的混合醬汁來。如果很在意那個日文名稱的話,我就簡單解釋一下。
由法語demi-glace譯音而來。正確的發音為ドミグラスソース。而英文發音為デミグラスソース。一般正式場合下都會使用正確發音,而民間則偏向於後者。兩種同為一物。
下面我隨便選幾種配方和大家分享一下:
配方一、番茄醬、中濃ソース(這個不好翻譯,是日本一種由多種果蔬熬煮出來的濃醬。估且稱它為果蔬醬吧,按字面直譯的話就是中濃醬。)、紅酒
配方二、番茄醬、ウスターソース(一種英國的辣醬油)、味醂、生奶油
配方三、番茄醬、中濃醬、牛奶、蜂蜜
配方四、醬油、味醂、檸檬汁(大量),這是一種比較稀的汁醬,如果想增稠,可以加些蜂蜜。
以上為家庭中簡單的配方,而餐館中,為了追求口感與口味,會有複雜得多的配方。有興趣的話,我也挑兩種介紹一下:
複雜配方一、黃油、培根、裡脊火腿、洋蔥、胡蘿蔔、芹菜、蘑菇、小麥粉、香檳、波爾特甜酒、蜂蜜等……
複雜配方二、黃油、牛筋、仔牛小腿帶骨肉排、番茄醬、番茄鮮果、洋蔥、胡蘿蔔、芹菜、大蒜、小麥粉、雞精、紅酒等……
其實餐館的配方只是自製中濃醬,使用新鮮果蔬現熬,而不是使用工業生產的中濃醬罷了。自然口味更佳。
其它還有很多種配方,但不難看出,出場率最高的就是番茄醬了,其次是中濃醬和紅酒。如果感覺醬汁讓你很撓頭,那你完全可以買現成的。各種口味的都能買得到哦~
ツマ
當一切完成之後,該說說配菜了。
與漢堡最搭的配菜有:馬鈴薯(焗或蒸)、南瓜(烤或蒸)、胡蘿蔔、蘆筍、西蘭花等。但這些都是以裝飾為主,真正的主角配菜是:半熟煎蛋。把蛋放置在肉排上,一起切開。半流質的蛋黃汁淌下,流在肉排的斷面上,混合溢出的肉汁,實在讓人無法抗拒。
當然,這個也是個人喜好問題。不加煎蛋的漢堡排我們也不能否定。只是本人比較喜歡罷了。
介紹完主要元素之後,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製作要領。
一、肉餡在預調味時要充分攪拌。要讓牛肉、豬肉、洋蔥、雞蛋、麵包粉以及其它調味料充分混合,平均分布。
二、在製作肉餅時,要反覆倒手拍打,完全擠出裡面的空氣。
三、在煎制時,要使用小火。直接煎熟的話,對火候與時間的把握要求比較精準。過火了就會把裡面的肉汁烤乾,而且表面容易糊。推薦採用多次加工法。即只煎表面,成型後放入烤箱烤熟。這裡不推薦使用微波爐,因為微爐加熱由內至外,會鎖死肉汁。如果沒有烤箱的話,可以採用三次加工法,即煎—蒸—煎。先煎好表面定型,上鍋蒸熟後,再重煎表面以保證口感。
就連小仙也喜歡吃漢堡排呢!看看小仙她們是如何製作的吧!
是不是很誘人呢?
煮込みハンバーグ
最後,還是要介紹一下燉漢堡排。燉漢堡排只是比普通煎漢堡排多了一道功夫。也是要先煎好肉餅。但不急著裝盤,而是在鍋內加入混合醬汁,連同配菜一起把醬汁燉進去,更入味!更誘人!
文字的描述是蒼白的,下面通過小視頻看可以更直接感受燉漢堡排的魅力。
看到這裡的你是不是已經食指大動了呢?
大家動起手來,一起來吃漢堡排吧!!!
實戰篇:
以下是本人試做的,賣相不好,請多包涵
關注一期一會和食研究中心,獲取最專業最全面的日料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