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唐明輝 胡培明
12月19日,2020第二屆中國(臨清)桑黃產業發展大會開幕。此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臨清市人民政府、易 菇網主辦,中國菌物學會桑黃產業分會、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臨清清源正本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 辦。來自北京、山東、陝西、湖北,廣東、吉林、浙江、河南、河北、江蘇、上海、福建、山西、安徽、廣西、內 蒙古、吉林、湖南、遼寧、四川、雲南、貴州等20餘個省、市、自治區的300餘名專家學者、企業家、桑黃產業從 業代表等前來參會。
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郭良棟,歐洲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張友明,易菇網總裁趙雄,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秘 書長孫志剛等專家學者,聊城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長華,聊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魏天山 ,聊城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越軍,臨清市委副書記、市長祁學蘭,臨清市委副書記雷啟軍,臨清市副市長淳 悅忠等出席開幕式。
臨清市委副書記、市長祁學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第二屆中國桑黃產業發展大會在臨清的舉辦表示祝賀,並簡 要介紹了臨清市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情況,她指出,近年來,臨清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 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的基礎上,重點培育形成了蔬菜、林果、畜牧、水產四大優勢產 業,打造了系列知名農產品品牌。本次會議的召開,必將推動臨清市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助推桑黃產業做大做強 。懇請各位業內專家、企業家傳經送寶解困惑,指點迷津促發展,為臨清桑黃產業發展提出寶貴意見。下一步臨清 市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充分挖掘黃河故道古桑樹群農業資源,努力開拓桑黃產業發展新路徑,為推進桑產業、中 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本次大會得到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導,為表達對本次大會的關心和支持,特地發來祝賀視 頻。
臨清市委副書記雷啟軍主持開幕式領導嘉賓致辭環節。
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郭良棟介紹了桑黃產業發展情況,他指出,桑黃在中國流傳了近兩千年,現代醫學研究證 明,桑黃菌具有較高的食藥用價值,是一味極具開發潛力的藥用菌。臨清是黃河故道,擁有獨一無二的古桑樹群資 源,產業優勢得天獨厚,未來必將成為推動桑黃產業發展的一股新興力量。希望大家以本次大會的召開為契機,充 分交流成果、溝通信息,增進共識、加強合作,為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氛圍,創造和諧繁榮的產業環境而努力。
聊城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陳長華,聊城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魏天山,聊城市科技局黨組 書記、局長王越軍,歐洲科學院院士、山東大學教授張友明,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文杰先後 致辭。
開幕式上還對「全國桑黃行業先進單位」、「全國桑黃行業先進工作者」的獲獎單位代表和個人進行了頒獎。
會議舉行了授牌和《中國菌物藥》圖書發布儀式。該書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包海鷹共同主 編的我國第一部關於菌物藥的專著,是一套全面、完整、系統的介紹我國蕈菌資源分類及生產加工等原理與技術的 高文典冊。
本次會議現場達成多項桑黃項目籤約合作協議,並進行了現場籤約。
今天,大會還舉行了巡展、主旨報告、桑黃研究學術交流會以及桑黃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企業家圓桌會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臨清市現有古桑樹群1500畝,300年樹齡以上古桑樹2萬餘株。這片古桑林被聯合國授予「全球農業文化遺產」,具有不可複製性,該區域產出的野生桑黃,經過多部門、多專家檢測,評定為 正宗桑黃,抗癌成份含量遠遠高出其他區域產出的楊黃、暴馬丁黃等。臨清黃河故道古桑樹群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 現實樣板。數百年的古桑樹依舊根深葉茂,冠幅達10米,即使是千年老樹依然碩果纍纍。目前臨清古桑樹群除桑葚 鮮果採摘外,其深加工應用領域也極為廣闊。終端產品有桑黃、桑葉茶、桑葚蜜餞、乾果、桑葚膏、桑葚酒等。經 過千年的發展演變,臨清黃河故道古桑樹群已經與當地生態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集農、林、牧為一體的農 業系統結構。現如今古桑樹群區域內的古樹、沙丘、河流、村莊相得益彰、協調發展。古桑樹群豐富的農業生物多 樣性、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和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為目前所倡導的生態農業、循環農業、低碳農業提供有益借 鑑;同時對於彰顯農業的多功能特徵、傳承地方文化、開展科學研究、保障食品安全等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