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農業原產地直供門店模式在日本非常成熟,日本大概有1.7萬個產地直銷所分布在日本的各個地方,這些產地直銷所採用的都是原產地直供模式。如果讓日本農民賣小龍蝦,他們一定會用這樣的方式把小龍蝦賣得更有農民自己的風味。今天帶大家具體分析一下它的模式:
第1種模式:農場自建的直銷所。
農場在消費者所聚集的地方,自己去投資建設門店,形成原產地直供的模式。店面經營形式是多樣的,可以是餐飲店、可以是生鮮店,其目的主要是讓農場產品可以跨過中間商直接進入消費終端。這是實現農產品差異化經營和增值非常好的方法。
第2種模式:日本農協建立的直銷所(日本農協是日本最大的農業組織)。其運營方式有三種:
①由農協直接負責運營管理。全國各地形成的農協原產地,直接供到的各個地方的線下門店,這種模式有點兒類似於農協的直營門店。
②由農協負責投資,提供基礎的設施建設。由女性部和青年部門來負責運營,有點類似於合伙人門店的模式。
③由專業的第三方商業團隊進行運營。有點類似於國內的批發商向生鮮連鎖店提供產品批發。
所以說從整體來說日本的這種原產地直銷所模式大部分還是農場自己建設或者農協建設。
這裡值說明的是日本大多數有消費力的顧客不太在乎價格,他們更看重原產地生產的無農藥、放心買、安心吃等產品因素。直銷所基本都會對每一款銷售的產品標註產品是屬於誰種植的、是屬於誰加工的,滿足顧客對農產品健康安全的訴求。
以上的方式「琦嵐子」更推崇用直供餐飲的形式來建立農場在市區建立直銷場所。
在日本很多餐廳的農產品都是產地直供,餐廳命名和文化都是用原產地的文化來打造,比如說東京一家叫「山內農場」的餐廳,就是以它的產地名字來命名的。
這一家山內農場的產地就是鹿兒島縣的山區,那麼他們對原產地直供是怎麼運作的呢?
第一,他們的產地直供模式是採用實體線下門店+原產地直供食材的運營模式。整個餐廳裡面的很多農產品都是由他們山內農場的產地直接供應到東京門店。
第二,他們餐廳可以直接販賣原產地的產品,用戶在餐廳吃到他們喜歡的農產品,可以在餐廳裡面直接下訂單,通過物流把食材送到客戶的家裡面去。
第三,在餐廳全面的展示農場的種植者和管理者的姓名,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示農場的種植情況,讓消費者對餐廳和農場都充分信任。
第四,在餐廳用餐的顧客可以申請去農場體驗,線下餐廳成為農場體驗報名的入口,非常精準地帶動了客流。
這種模式非常值得我們中國的農場特別是在城市周邊的農場去學習和借鑑,如果我們城市周邊的農場在城裡面開設幾個的比較有意思、有特色的農場直供體驗餐廳,不僅讓城裡面的客戶體驗了農場直供的農業模式,還可以帶動城裡的客戶去周邊的農場做實地體驗,如果再加上成熟的網際網路引流方式,一定會產生更有意思的商業模式。
中國農民一定要學會使用更多的模式為農產品增值。
關注我,了解更多農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