寮步人身邊的守護神!他們的名字叫「社區民警」

2020-12-13 瀟湘晨報

「最近學習成績怎麼樣,有沒有乖乖聽奶奶的話?」近日,石龍坑社區民警韓麗茹拿著點心和水果來到石龍坑村崗頭一出租屋,看望小龍(化名)兩兄弟。自從父母離婚後,小龍和弟弟跟著父親和奶奶一起生活,由於父親常年在外,兩兄弟由年邁的奶奶負責照顧。在一次入戶走訪中,韓麗茹發現了這個情況,之後便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看望小龍兩兄弟,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

紮根村(社區) 守好責任田

今年4月份,從警15年的韓麗茹調至石龍坑村擔任一名社區民警,在泉塘派出所,韓麗茹是唯一的女社區民警,巾幗不讓鬚眉,擔任社區民警以來,韓麗茹和男警官一樣參與巡邏,維護社區治安穩定。石龍坑村約有1800多棟出租屋,是全鎮出租屋最多的村,村內流動人口量大、治安情況較為複雜,工作量大、管理壓力大,針對治安特點,韓麗茹組織莞邑聯防隊伍每天在村內開展巡邏工作,用雙腳丈量轄區大街小巷,為平安社區守好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事情有大有小,社區民警就是哪裡需要哪裡搬,辛苦,但是幸福。」韓麗茹說,剛開始到社區的時候,每天都在轄區內巡查,走一天下來腿腳酸疼,現在走多了,就習慣了,能紮根基層,解決民生「大小事」,有種幸福感。

韓麗茹是寮步社區民警的一個縮影。筆者了解到,目前寮步鎮29個村(社區)共配齊了36名專職化社區民警。社區民警必須「有志於紮根村(社區)、善於做好群眾工作」,專門耕耘好自己的警格「責任田」。這批社區民警紮根於基層,專職於解決群眾的「大小事」。「責任田」裡有6大項36小項職責任務,涵蓋了治安態勢管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莞邑聯防」群防群治、「二標四實」基礎信息採集、治安管理和消防監督檢查、校園安全防範宣教等基層基礎工作。

石龍坑社區民警韓麗茹帶隊在轄區內巡查

社區民警專職化是適應社區警務建設而提出的一項基層警務工作新舉措,專職化的實現有利於社區與警務的有效融合,切實做到警力下沉、警務前移,努力實現「案發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目標。據悉,今年1-10月份,寮步治安環境取得明顯好轉,寮步公安分局接警大廳接報違法犯罪警情9724宗,同比2019年1-10月份12103宗下降19.7%,低於全市同比升降幅平均值。違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43.3%,其中市民特別關注的盜竊類警情同比下降46.4%。

創新防詐宣傳方式 守住群眾的錢袋子

「有問題,找警察!」在村(社區),群眾只要碰到困難,總會打電話給村裡的專職社區民警,下嶺貝村警務室社區民警劉汝朋說,「希望群眾都能加我們社區民警的微信,有問題難題找我們,只要能幫助他們,就是我們最幸福的事情。」

今年以來,針對電信詐騙爆發,為有效防範市民上當受騙,守住群眾的錢袋子,社區民警劉汝朋對轄區電信詐騙的發案進行分析研判,案件類型主要為:刷單詐騙、網上購物和貸款詐騙,受害者主要分布在工廠企業、臨街店鋪和出租屋,加強電信詐騙安全防範迫在眉睫。防詐宣傳如何才能讓群眾耳目一新,讓群眾喜聞樂見?劉汝朋想到了假如防範宣傳結合地攤模式,會怎麼樣呢?說幹就幹!地點選擇在夜市步行街,攤位擺放「招牌」(防詐騙宣傳展牌)、放置移動音箱,來往群眾都駐足圍觀,在這個另類的攤位前認真傾聽宣講,劉汝朋意想不到第一次「練攤」現場人氣十分火爆!針對群眾現場提出的各類問題,劉汝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答疑解惑,通過發放宣傳單、用近期的鮮活案例為素材以案說法等方式,提醒廣大群眾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不輕信涉及銀行帳號和密碼等情況的電話、簡訊和連結,如果遇到自身不能辨別真偽信息時,應及時報警,謹防上當受騙。有了第一次成功經驗後,劉汝朋開始堅持「擺攤」式防詐宣傳。今年7月14日上午9時,在下嶺貝村開展「擺攤」式防詐宣傳時,劉汝朋與一名被群眾舉報過的詐騙嫌疑人擦身而過,「火眼金睛」的劉汝朋憑看過照片便一眼認出,隨後將嫌疑人帶回警務室進一步調查,後該男子對詐騙手機的事實供認不諱。

市民給社區民警劉汝朋送錦旗

以此同時,劉汝朋還創新「聯盟式」防詐宣傳、「大喇叭」防詐宣傳、「微信講座」防詐宣傳,今年上半年,下嶺貝村警務室轄區有效違法警情數對比去年同期下降32.8%,電信詐騙警情38宗,同比去年46宗下降22.9%,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80多萬元。

為了讓群眾更好地了解、預防電信詐騙,嶺廈社區民警匡黎帶隊入企業開展「以案說防」活動,通過發放防電信詐騙宣傳單、播放防詐騙音視頻、張貼防詐騙海報、在微信群分享「受騙案例」等方法,主動出擊,以此形成全民防電信詐騙的意識,守護好大家的錢袋子。匡黎基本每周要進一家企業宣傳防電信詐騙知識,今年上半年共發放防詐騙傳單1000餘張,張貼防詐騙海報300餘張,播放防詐騙音視頻120餘小時。

社區民警匡黎幫市民找回錢包

「社區民警在身邊」 增強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

社區民警梁慶文所在的橫坑社區共有3個民警,管著10多萬人口,日常工作中,為了更快速的解答民生問題,梁慶文將自己的手機和微信公開,有需要的群眾可直接通過手機和微信找到他。「有問題,找警察,我們社區民警就是要讓群眾真切的感受到,我們在他們的身邊,增強他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梁慶文的的手機裡,共設有46個微信群,只要群眾在群裡有問題,不管時間早晚、事情大小,梁慶文都會第一時間進行回復。

今年7月初,橫坑社區臨街商鋪兩相鄰的鋪位因所飼養的狗只隨地大小便引起糾紛,在微信群裡吵得不可開交,看到信息後,梁慶文及時上門協調,經過耐心勸說,緩和了兩家店主的鄰裡關係。梁慶文說,社區民警就是要在工作中每時每刻都讓群眾真切感受到「社區民警」在身邊,才能真正提高社區群眾滿意度和安全感。

社區民警梁慶文進行防詐騙普法宣傳

「轄區群眾安居樂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打造警民互動良好的和諧社區、平安社區是社區民警工作的目標和宗旨。」為全面保障社區居民安全,社區民警匡黎帶領社區警務力量,在社區進行常態化清查,對轄區內麻將檔、網吧以及出租屋每周至少3次清查行動。同時,帶領警務室警務人員承擔著幼兒園的上、下學護學任務,守衛祖國花朵的安全。為有效遏制犯罪的發生,嶺廈警務區治安隊24名巡邏隊員,分為3班輪換,一天24小時在大街小巷巡查,使警燈長鳴,震懾不法宵小之輩不敢為非作歹。

「用真情和服務,為基層群眾解決難題,提升群眾幸福感。」寮步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民警專職化在打擊違法犯罪、促進警民關係的改善、維護基層治安秩序的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請記住他們的面孔,東莞石碣15名社區民警集中亮相了!
    (15名社區民警集中亮相)為進一步增強警民聯繫,提高社區民警知曉率,推動社區警務工作,全面加強石碣鎮公安基層基礎建設,6月1日上午,石碣鎮舉行社區民警集中亮相活動。鍾惠洪同志宣讀了關於15名社區民警的任職決定,並逐一介紹了社區民警的相關情況。隨後,社區民警代表鄭玉國同志作了表態發言,對黨和政府、對轄區人民作出了鄭重的擔當決心和工作承諾。接著,公安分局局長羅志強同志代表分局作了發言。
  • 社區民警在身邊(119)|劉照明:希望我的用心,能夠讓群眾收穫安心
    「我最想看到群眾在社區裡生活得平安、快樂、家庭幸福。」東莞市公安局厚街分局陳屋社區民警劉照明的美好願景。劉照明已在東莞警隊服務逾十八年,一路以來,他對公安事業的熱誠,默默堅持和奉獻,守護著社區安寧,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社區民警張志明「撒豆成兵」
    「金豆」激勵盤活群防群治位於城郊接合部的金沙社區曾是各種社會矛盾衝突的交匯地,特別是金沙小區歷來有「髒、亂、差」、案件高發等情況,曾被市公安局掛牌整治。2015年張志明調到金沙警務區工作,開啟了社區民警和綜治站站長雙重角色模式。轄區面積大,外來人口多。
  • 松山湖社區民警蘇東陽:「鐵嘴」民警「鐵腿」跑社區
    上午8時,松山湖公安分局理工警務室社區民警蘇東陽準時出現在東莞理工學院門口,宣傳防詐知識,「今天第一批學生返校,我來把好反詐首道關卡。」一邊協助學生搬運行李,他一邊替自己打起了「廣告」:「我是理工警務室社區民警蘇東陽,遇到困難隨時找我幫忙!」
  • 12星座鬱悶來自哪裡,12星座未來對象解析,12星座的身邊守護神
    又到了杜樂樂說星座的時間了,今天來和大家說說12星座鬱悶來自哪裡,12星座未來對象解析,12星座的身邊守護神是誰?看看其中有沒有你吧,喜歡的別忘了給小編點下關注!大家要輕點吐槽哦!白羊座:朋友當中金牛座:同事中間雙子座:志同道合的好玩伴巨蟹座:最中意的親胖好友獅子座:只要看上眼都行處女座:聚會認識的人天秤座:耀眼的人是他們的最佳獵物~十二星座身邊的守護神是哪個呢?
  • 【警察故事126】韓學安:這位穿「白襯衣」的社區民警超「接地氣」!
    在廈門市公安局湖裡分局金山派出所,有這樣一位穿著「白襯衣」的社區民警,他是農民工討薪的「好幫手」,是轄區百姓的「萬事通」,是企業員工的「防騙達人」。今年9月,他就要退休了,依然堅守在社區這片責任田。他就是金山派出所民警韓學安。
  • 天雷在守護——記右安門派出所玉林西裡社區民警傅天雷
    他叫傅天雷,1983年出生,2017年轉業到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現為右安門派出所社區民警兼任右安門街道玉林西裡社區黨委副書記。傅天雷負責轄區面積0.54平方公裡,總人口2204戶6004人。社區內有老舊樓宇23棟,6家市屬企事業單位和2家中央企業,其中包括首都醫科大學國際學院及佑安醫院兩個重點內保單位。既有新管肺炎定點醫院,又有重點防疫社區。
  • 最美基層民警(上)他們用點滴行動詮釋「最美」含義
    溫熱的名字,鮮活的面龐,動人的故事……作為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的主力軍,作為服務人民群眾的貼心人,他們似朵朵浪花匯聚成最美的蔚藍海洋,他們似點點星辰匯聚成最美的耀眼銀河,他們將涓涓大愛灑向人間。他們是基層民警中的先進典型,他們是全國「最美基層民警」。
  • 社區民警賈誼:積極開展社區群防群治工作
    賈誼作為大朗公安分局大井頭社區民警,讓社區群眾人人認識他,認可他的工作,是他的工作目標。賈誼1993年入伍,2015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工作期間,賈誼繼續發揚部隊雷厲風行的作風,踏踏實實做社區工作,任勞任怨,在社區警務活動和為群眾服務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 快來為他們打call!雅寶社區警務室與民警陳錦彪入圍廣州市「楓橋式...
    秀全派出所雅寶社區警務室與社區民警陳錦彪入圍全市129個候選對象,快來為他們投上寶貴的一票吧!2021-01-032021-01-09 23:59:59每個微信號每天可以投票30次,每天可為同一候選對象投票10次秀全派出所雅寶社區警務室積極開展「標杆警務室」創建活動,深入踐行「借力、嵌入、融合」理念,全力打造實戰型、智慧型
  • 樓上夜夜發出噪音,樓下業主無法安眠,社區民警多方努力「請走...
    揚子晚報網9月19日訊 (記者 張凌飛 通訊員 田帆 周宗江) 近日,連雲港市海州區恆潤鬱州府業主李先生一家三口專門趕到新東派出所,給社區民警顧加勤送來了錦旗、鮮花和糖果,以此表達他們全家對民警不厭其煩消除樓上噪音的認真負責態度表示感謝。
  • 酒泉:敦煌市公安局社區民警紀實
    酒泉:敦煌市公安局社區民警紀實 2020-12-21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密雲一名社區民警的防疫日記
    王新宇是密雲城關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也是賓陽北裡社區和御東園社區的黨支部副書記。他負責的社區有4000餘戶、1萬多的居民,其任務量可想而知。10點左右,王新宇來到了社區志願者曲大媽家樓下。「曲姨,聽說您執勤時候把手凍壞了?我來看看您」還沒見面,喊聲就響起了。曲大媽是社區的黨員志願者,多年來對工作認真負責,用王新宇的話說:社區的大事小情,就沒有她不知道的。
  • 警民魚水情,社區民警李亮亮待民似親!
    李亮亮,萊西市公安局夏格莊派出所渭田社區一名默默無聞的民警,他在平凡的基層崗位上,憑著對群眾的滿腔熱情,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用愛心溫暖一方群眾,用堅守維護一方平安,書寫著一名社區民警的大愛,贏得了轄區群眾的真心擁護和信賴。
  • 東高地派出所社區民警黃定雄 的「硬核微信群」
    他與他的「硬核微信群」黃定雄 東高地派出所社區民警兼任東高地街道萬源南裡社區副書記黃定雄的社區面積0.4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236戶、5255人,流動人口426萬源南裡社區確診病例1例後,涉及76戶107人要居家隔離觀察。黃定雄建立了「南裡互助」微信群,隨時了解隔離人員的情況和需求。小小微信群,保證了隔離人員「足不出戶」生活無憂。黃定雄與社區工作人「承包」了被隔離家庭的送餐、代購、繳費、集中收取生活垃圾等基本生活服務保障,居民們笑稱他們是社區的「生活大管家」。
  • 「這裡的每位村民,都能準確的叫出我們民警的名字!」
    2019年12月13日,豆壩派出所成立,有民警8人,輔警1人。豆壩派出所成立後,轄區道路交通事故和治安案件明顯減少,轄區無盜搶案件發生,25個村零發案,為創建「八無村社」打下了堅實基礎。
  • 爺爺叫秋日,爸爸叫秋天,母親隨口給孩子取名,民警連連稱讚
    關於取名字這件事,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有人覺得取名字關乎孩子的一生,因此一定要叫的響亮動聽,對孩子將來有好處。但是也有的人比較隨意,覺得名字不過是一個代號而已,只要能夠區別身份就行,因此給娃取名也比較草率。
  • 太原市社區民警武慧娟:「穿上警服,就不能怕!」
    「李大爺這幾天不要鍛鍊了,注意安全」……每天上午,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嶺分局敦化坊派出所社區民警武慧娟都帶著輔警到轄區開展防疫巡查和宣傳。剛開始,她發現社區的居民對疫情不重視、不理解,特別是一些老年人照常聚在一起聊天、晨練、下棋等等。深知疫情形勢嚴重的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社區民警鄭明燭:把群眾的"雞毛蒜皮"放心上
    當人們沉浸在老街的驚喜時,昆明市公安局五華分局護國派出所社區民警鄭明燭已經帶領輔警、春城治安志願者為這片地方保駕護航。 鄭明燭,是護國派出所景星社區的一名社區民警。 從警27年,一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先後擔任過內勤、刑偵、治安、巡邏、社區民警。
  • 爺爺叫秋天,爸爸叫秋日,媽媽給娃取的名字讓民警直誇:有文化
    孩子的取名非常重要,因為名字等同於我們的一張名片,如果孩子的名字取得好的話,不僅在人際來往當中會非常有利,孩子也能因此獲得一個較好的人格的發育機會,然而,有些父母卻因為姓名的緣故,很難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