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一個「二十多歲還喜歡看動畫片」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單第39位。說實話,關於成年人該不該花時間去看動漫的問題,一直被輿論給裹挾著。
人民網就「長大後你還愛看動畫片嗎?」發布了一個「網絡民意調查」,投票的人有2.1萬人,其中一萬人成年了還堅持看動畫片,而九千多人偶爾會看動畫片,還有一千多人不愛看動畫片。
可見在網絡輿論上,大部分網民還是能科學客觀地看待動畫片的。但是在現實中,如果我們被父母長輩同事甚至同齡人發現自己看動畫,往往會被歧視為幼稚不務正業。為什麼動漫在網上和現實中的待遇會完全不同呢?
我認為原因是這樣的。
1、網絡活躍用戶以年輕人為主,現實中則是中年人佔據輿論主導地位。
經常在網絡公開社區發言的基本上都是十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年輕人。他們緊跟潮流,觀念與時俱進,更加認同動漫的益處。而現實中那些認為動畫是糟粕的,基本上都是中年人或是局限在自己小圈子的年輕人,他們陳舊的世俗觀念如同頑石一般很難改變,這些俗人卻往往在社會輿論中興風作浪。
2、中國的動漫文化依舊非常小眾。
中國動漫尚未形成健全合理的生產鏈,而且比起經濟建設,中國的精神文化建設也相對落後。動漫文化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環,國內政策對它的支持極為有限。因此,中國仍然有不少人將動漫、遊戲、網絡小說等捆綁在一起視為毒害青少年健康的洪水猛獸。
綜上兩點,中國之所以有不少人對動漫有偏見,是歷史遺留問題。中國要解決這個難題,需要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建立和弘揚健康有序的動漫文化,提高國民素質。
各位漫迷們,你們平時看動漫是光明正大地看還是瞞著周圍的人看呢?你會堅持看動漫到多少歲?歡迎各位在評論區中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