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多年的索尼旁軸式全畫幅相機A7C終於在今天發布了,它的體積與重量說明了它就是索尼用來迎接小型化全幅MILC 戰役的全新產品,將A7 III 的影像核心技術,注入Axx 系列尺碼的機身,這次A7C 同時推出黑銀與純黑雙色,在設計上有了那麼一絲復古氣息,看來這將有機會吸引到女性用戶的青睞。此外,A7C 的另一改變就是加入了側翻式屏幕,可以滿足自拍與Vlogger 的錄影需求。
索尼A7C 主要規格:
Exmor R CMOS 背照式感光元件
有效像素2420 萬
每秒連拍10fps|支持AF/AE
混合式對焦系統:693 點相位式對焦點/ 425 點對比式對焦點
標準感光度從ISO 100~51,200,可擴展至ISO 50~204800
機械快門支持到1/4000s,電子快門可達到1/8000s
全新開發的小型化五軸五級防抖
92.1 萬點的側翻式觸控屏
3840 x 2160 30fps 影片記錄能力,採用全像素讀取無像素合併技術
FULL HD 畫質支持到120fps 的高速影片,可製作4 倍或5 倍慢動作影片
三圍124 x 71.1 x 59.7(mm)
重量509 克
搭載NP-FZ100 鋰電池
續航力高達740 張靜態影像
A7C 的銀黑配色與全黑配色相比,多了點文藝氣息,乍看之下也有點松下或富士MILC 的味道,不過從它的握把材質不難猜出它的產品定位,質感甚至還略遜自家的APS-C 旗艦機A6600, 整體來說塑膠感稍重,但相對也是輕量化的關鍵,話雖如此A7C 還是採用鎂合金結構且支持防塵防滴。
上圖是A7C、A6600與A7 III的外觀比較,有趣的是A7C的機身雖然比A6600稍厚一點,不過A6600的握把卻比較粗一些,握感相對也比較好;此外在機頂位置A6600及A7 III多了C1/C2自定義鍵,在操控方面自然更有優勢;不過A7C維持自家全幅MILC的傳統那就是設有獨立的「曝光補償轉盤」。
坊間似乎都會戲稱觀景窗在機背左邊的機種為「旁軸式」,當然這是不正規說法,因為RF旁軸相機的光學觀景窗設在同樣的位置,A7C這樣的設計與Axx系列如出一轍。
A7C的體積雖小卻是五臟俱全,繼承A7 III主要的影像核心,搭載24MP感光元件,原以為體積縮減會將IBIS閹割掉,同時內置五軸五級機身防抖,並且是專為A7C重新設計的小型化防抖結構,同時4K無裁切錄影也同樣保留,可以說是誠意十足。
為了迎合A7C小型化的機身尺寸,原廠也特別為它推出專屬的Kit鏡「FE 28-60mm f/4-5.6」,接近餅乾鏡的外形卻擁有28-60mm的變焦能力,它採用伸縮式結構,意指鏡頭未伸出前無法正常工作。28mm起跳的廣角端的確無法迎合現今玩家的胃口,畢竟24mm已經是基本款了,不過為了與鏡頭體積做出妥協這也沒辦法的。
機頂設有開關鍵、拍攝模式轉盤、曝光補償轉盤、快門鍵以及電源開關,獨立錄影鍵同時也移到了機頂,而且按壓面積也變大;A7C的重新設計的快門結構,因此回饋感不像過去的A7或A9那麼Q彈,比較淺反而接近A6xx系列的手感。
最初我拿到A7C的時候壓根沒發現它機背搭載的是92.1萬點側翻式屏,就如同自家的ZV-1一樣,當然前陣子發表的A7S III也是採同樣的設計,側翻式屏的優勢除了自拍之外,也十分適合Vlogger工作者使用。
小細節上,Menu鍵移向中央位置,這讓我們在用單手拍攝時,右手拇指無法在安全的狀態下操作Menu鍵,這時用雙手會比較保險;至於體積相仿的A6600就沒有類似的問題,單手拍照外加Menu鍵的操作完全沒問題。AF-ON鍵不論在任何對焦模式下,只要按下它就能立馬啟動連續自動對焦,包括臉部/眼部追蹤對焦,十分的便利。
機背的電子觀景窗為236萬點,放大倍率約0.59倍,機背屏幕則是92.1萬點,不過從工程機的體驗感受來說,都存在明顯的色偏,尤其是機背屏幕有明顯偏黃的情況,EVF預設值則是偏亮且放大率不足,用EVF取景會顯得很吃力。
A7C的傳輸接口均集中在機身左側,而內存卡則是支持單槽的SDXC UHS-II,另外還設有3.5mm的麥克風與監聽用的耳機孔,機身充電支持Type-C格式。
機身右側是A7C的握把,表面並無包覆A6600或A7 III那樣類似橡膠蒙皮的材質,因此整體質感也沒有那麼優秀。保留NFC的感應裝置,同樣支持NFC的設備靠近後就能喚醒指定的APP,藉此達到快速傳輸或分享的目的。
機底可以看到索尼A7C的產地來自泰國。
A7C最重要的是採用了一塊NP-FZ100鋰電池,續航力比過去的NP-FW50要提升許多,對於戶外長時間拍攝有一定的幫助,不需要頻繁更換電池。
這次原廠提供的鏡頭組合除了FE 28-60mm f/4-5.6 Kit鏡之外,還有另外一顆平價大光圈鏡頭SEL35F18F,這兩個組合加起來算是能勉強應付生活所需的拍攝題材,鏡頭體積若不設限的話,原廠的SEL24105G可是相當值得投資的旅遊鏡;另外副廠鏡頭我則是強力推薦Tamron 28-75mm f/2.8 DiIII RXD(Model A036),同焦段之中最輕巧的f/2.8大光圈鏡頭,過去它接在A7 III或A7R III身上我一直覺得它鏡身實在太細太輕了,若能搭配A7C我想會是很棒的組合!(via.mobil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