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商旅人士、創業者、還是仰慕者,到了矽谷,Airbnb勢必在多數人的參觀計劃裡,去體驗「家氛圍」的工作環境。前不久,Airbnb東京辦公室全新開放了。他們邀請了Suppose Design Office建築事務所參與設計。在動工之前,Airbnb對東京員工進行訪問,基於員工提出的需求,再請設計師融入設計想法。
這個500㎡的空間,坐落在東京繁忙的新宿區,在人員流量、活動密度大的新宿,他們選擇鬧中取靜。室內從接待區到咖啡區,相互連接,一氣呵成。會議室用Airbnb高識別度的企業元素進行內飾。
針對員工的反饋,室內納入了「自然」主題設計。來到工作室,人們首先經過一個「露天咖啡館」形式的接待區,其中,中庭有雙層高度的窗戶迎取自然光,也為在室內的人減少與戶外的隔絕感。設計中有一個關鍵概念叫「engawa」,高架平臺覆蓋日式傳統的榻榻米,員工或是客人可以脫掉鞋子,走動欣賞周圍環境。空間裡也引進了當地的白橡木、宣紙薄膜,以此構成日本傳統茶館模式。為員工創造在辦公室環境中喘息的機會。
「小組研究討論」是Airbnb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從當面討論,到初步的概念化,再到平面圖,都需要開放式布局完成協助,為此,公共餐桌、可調節高度的辦公桌、私人/半私人電話亭,以及休息室和咖啡屋,都為即時展開討論而設計。
對於設計團隊,最大的挑戰之一是關於天花板的設計:通過東京固有的、低高度且單一的天花板,使空間變得更大、更明亮,再利用黑色天花板緩和低高度的照明。東京本地製造商New Light Pottery負責了整套照明設計。其中包含室內浮動燈、壁燈和自定義燈光等等。和其他Airbnb工作室一樣,東京的工作室具有對世界文化特色的包容性,飾品來自世界各地。
窗邊卡座、戶外感桌椅,開放廚房式的茶水間,以自然生活為主題,每個功能區域都設有符合人體高度及適合視線高度的窗子,除了採光方面的設想,也便觀景。主設計師分別是Makoto Tanijiri和Ai Yoshida,他們相信:每種事物的假設都是對生活條件的願望,不斷被滿足,對新事物就越渴望。人與宇宙因建築而得到互動。
設計師希望牆壁不僅僅起到分割功能,也保持整個辦公室空間的連續性。他們希望通過戶外風格的家具和燈飾,激發日本傳統建築裡的人們,去享受多樣化的景觀,讓Airbnb的員工在工作、社交、生活三者之間得到恰到好處的融合。
Xing / text
PERIPHERY / photo
點擊☞招募☜查看日和手帖團隊招募信息
更多關於居住空間的生活方式,
點擊「閱讀原文」
直達《每間屋子都是一個小宇宙》下單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