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的「七年之癢」

2020-12-23 和訊保險

√?網際網路保險企業成立後都經歷過高增長。目前,眾安在線在「有質量的增長」策略下,從高增長進入到穩定增長,泰康在線及安心財險仍保持高增長。

√?網際網路保險企業都曾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眾安在線於2019年已經實現保險業務盈利,目前是最接近整體扭虧的一家;其他三家仍離盈利較遠。

√?在消費者投訴方面,由於產品特點,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的億元投訴量高於傳統險企,而萬張保單投訴量相對較低。

√?網際網路保險企業依賴線上開展業務,較傳統險企更具「技術」屬性。規模較大的網際網路保險企業將技術能力輸出變現,但目前「保險」仍是主業。

在網際網路金融較「火」的2015年前後,相繼有四家企業獲批網際網路保險牌照,分別為眾安在線(6060.HK)、泰康在線、安心保險及易安財險。它們依賴線上開展業務,不設分支機構。後來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監管趨嚴,監管層至今未發放新的網際網路保險牌照,這四家企業是目前僅有的持牌網際網路保險企業。

從2013年眾安在線第一個拿到保險牌照,至今有7年時間。這7年來,這個新的細分行業並不容易。四家企業中,僅眾安在線有望扭虧,並且已經在香港上市,其他三家仍面臨虧損的問題,其中易安財險在2020年7月被銀保監會公布接管。

表1:四家持牌網際網路保險企業成立時間及發起股東情況

數據來源:零壹智庫

四家網際網路保險企業在成立後均經歷了高增長,但不同的股東構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資源稟賦,眾安在線擁有保險企業股東,以及能提供渠道資源的網際網路巨頭股東,目前保險業務規模最大,也最接近盈利。泰康在線擁有保險企業股東,業務發展也較快,保費規模排在第二位。而安心保險及易安財險缺少保險企業及網際網路巨頭股東背景,兩者在業務規模上相對落後。目前,在業務增速上,四家企業已經出現分化,表明在其在發展階段上也已經出現差異。

一、眾安在線進入穩定增長,泰康在線及安心財險仍保持高增長

四家網際網路保險企業在成立後均經歷過高增長,目前,體量最大的眾安在線增速有所放緩,易安保險在2019年出現了負增長,而安心財險及泰康在線仍保持著較高增速。

從2018年以來的保費收入看,眾安在線在追求「有質量的增長」策略下,保費收入從高增長進入穩定增長階段。2018年,眾安在線的保費收入破百億,達112.6億元,增速達89%;2019年保費收入146億元,同比增長30%,增速明顯放緩;2020年上半年,眾安在線保費收入59億元,同比增長14.6%,增速進一步放緩。在體量上,眾安在線是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保險企業,在2019年,其保費收入幾乎是排在第二位的泰康在線的3倍。但是,泰康在線在「奮起直追」。

表2:四家網際網路保險企2018年以來保費收入(億元)情況及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各企業年報,零壹智庫

從2018年以來的經營情況看,泰康在線一直保持較高增速。2018年,其實現保費收入29.5億元,同比增長77.7%;2019年保費收入51.3億元,同比增長73.7%;2020年上半年,泰康在線加速擴張,實現保費收入49.2億元,同比增長兩倍多,規模直逼眾安在線的59億元。如果保持上半年的增速,2020年泰康在線的保費收入有望破百億。

安心財險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5.3億元、27.2億元及14.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92.6%、77.7%及62.8%,增速逐期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較高水平。

易安保險在2018年實現了保費收入超3倍的增長,但在2019年出現負增長,在行業保費收入正增長的情況下,其保費負增長說明其經營可能出現問題,而被接管則驗證了這一點。2020年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對包括易安保險在內的六家機構實施接管,接管期限為一年,如果接管工作未達到預期效果,接管期限依法延長。被接管意味著有可能出現了違規經營及償付能力不足,影響到保險當事人的權益。可能受此影響,易安保險未發布上半年償付能力報告,所以無法獲取上半年保費收入情況的數據。

二、速度與質量的抉擇:眾安在線之外的三家仍離盈利較遠

根據各企業年報,四家網際網路保險企業均經歷了程度不同的虧損。而除了眾安在線,其他三家尚沒有扭虧的跡象。

在保險行業,綜合成本率(綜合成本包括費用及賠付支出)接近100%時或略高於100%時,依靠投資收益能夠相對穩定地實現盈利。A股上市的幾家財險公司的綜合成本率均在接近100%的水平:根據2019年財報,平安產險為96.4%,太保財險為98.4%,人保財險為98.9%。

表3:四家網際網路保險企2018年以來虧損(億元)情況及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各企業年報,零壹智庫

四家網際網路保險企業中,有兩家披露了綜合成本率。其中,眾安在線在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為133.1%、120.9%及113.3%,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目前,眾安在線是唯一有望扭虧的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眾安在線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由於投資收益增加及承包虧損收窄,保險業務已經實現盈利,2020年上半年預盈1.9億元,而此前的2018年及2019年,眾安在線分別虧損17.97億元及4.54億元。根據媒體報導,國泰君安國際分析師預計眾安在線在2020年全年實現承保盈利,即綜合成本率低於100%。

安心財險在年報中披露,2019年的綜合成本率有明顯改善,較2018年下降了22.39個百分點至153.57%。可見其綜合成本率仍處於較高水平,距離100%尚有較遠的距離。

易安財險在年報中未披露綜合成本率,其2019年前5名險種中僅意外險及家庭財產險實現了承保盈利,而責任險、健康險及保證險則出現了承保虧損,其中保證險的承保虧損達1.85億元,承保虧損表明這些險種的綜合成本率高於100%。另外,整體上的虧損說明當年投資收益未能覆蓋承保虧損。

表4:易安財險2019年前5名險種經營情況(元)

資料來源:易安財險年報

根據年報,2019年泰康在線綜合成本率從135.3%降至121.55%,距離100%仍存距離,但保險業務首次實現了毛利潤率轉正。

三、億元保費投訴量高於傳統險企,萬張保單投訴量相對較低

在2019年年報中,眾安在線及泰康在線均披露了消費者投訴的情況,而安心保險及易安財險均未做相關披露。

眾安在線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2019年,眾安在線的監管投訴量為3728件,無一起重大消費投訴,未影響主流媒體及行業對公司的正面評價」。

泰康在線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2019年,共收到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轉辦保險消費投訴1422件,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合同糾紛投訴1397件,同比下降1%,理賠糾紛投訴1019件,同比下降7%」。

以億元保費投訴量來衡量,目前網際網路保險企業高於傳統險企。根據銀保監會的通報,財產險公司中,四家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的億元保費投訴量居前,其中,易安財險119.51件/億元、安心財險60.61件/億元;泰康在線27.72件/億元;眾安在線25.59件/億元,分別位列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位。

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的億元保費投訴量高於傳統險企,有可能是因為件均保費較低,即在相同的保費收入規模下,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的保單數量較多,從而投訴量相對較多,以眾安在線為例,2019年實現保費收入146億元,保單突破80億,平均每單保費僅僅約1.8元。

從萬張保單投訴量來看,77家財險公司中,安心財險0.66件/萬張保單,排名第33,易安財險0.33件/萬張保單,排名第52,泰康在線0.01件/萬張保單,排名第73;而眾安在線約0.005件/萬張保單,排在第76位。網際網路險企的萬張保單投訴量相對較低,應該也與產品特點相關,在保費較少的情況下,消費者缺少投訴的動力。

四、技術輸出賦能行業,目前「保險」仍是主業

網際網路保險企業開展線上業務,對技術的依賴更強,較傳統的保險企業更具「科技」屬性。目前,兩家規模較大的網際網路保險企業眾安在線及泰康在線均開展技術輸出業務。其中,眾安在線已經成立科技子公司作為技術輸出平臺,而泰康在線在集團內部實現了技術輸出變現。

眾安在線早在2016年即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眾安在線科技作為技術輸出平臺。2019年,眾安在線實現科技輸出收入2.7億元,同比上升139.9%。2019年籤約客戶近260家;除了國內市場,眾安在線的科技輸出還觸達東南亞及日本等市場。根據公開信息,眾安在線的科技輸出尚未貢獻盈利。目前來看,雖然已經貢獻了較大營收規模,但與超百億規模的「主業」保險相比,技術輸出在業務結構中佔比仍然較小。

2018年1月,保監會批准泰康在線在業務範圍中增加「與網際網路保險相關的技術服務和諮詢服務」。泰康在線在2019年報中的關聯交易部分披露:「本公司對泰康人壽提供與網際網路保險和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相關的技術支持服務,並使用自營網絡及第三方網絡平臺展示其商品及服務信息」,該關聯交易形成的「其他業務收入」為1.25億元。可見,泰康在線的技術輸出及變現已在母公司內部實現。2018年泰康在線也在技術外部輸出方面有所部署,但在變現方面尚未有其他公開信息。

End.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零壹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亦斐 HF063)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中小機構迎大考網際網路企業需持牌
    強調持牌經營中小險企迎大考「其實這個辦法徵求意見稿的時候我們就開了好多會逐條做了研究,公司內部目前覺得對我們影響不大,甚至可能還有一些利好,因為我們是持牌機構。」某頭部保險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銀保監會表示,將另行規定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銷售保險產品的險種範圍和相關條件,將及時頒布相關政策,保障政策有效銜接。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和網際網路企業納入監管近年來,不僅是保險機構加速布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賽道,銀行、網際網路企業也試圖在該領域跑馬圈地。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 持牌經營公司有這些(附名單)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持牌經營有這些(附名單)今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辦法規定,自2021年2月1日起,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賣保險,需要取得所屬保險機構授權。此外,網際網路企業也不能隨意搭售保險產品。
  • 1月16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網際網路保險監管加碼 多家持牌保險機構...
    網際網路保險監管加碼 多家持牌保險機構為違法往事埋單沒有取得業務許可資格的機構開展保險業務要受到處罰,同時,持牌機構與不具備資格的第三方平臺合作,同樣要受到處罰。近期,保險監管機構發布的幾起處罰公告表明,其正在加大對網際網路保險的監管力度,不僅第三方平臺要確保合法經營,持牌機構在選擇合作夥伴時也要小心,否則將同樣「罰你沒商量」。《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無論是仍在徵求意見的《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徵求意見稿)》,還是部分地方監管機構的相關通知,都在強調持牌、人員持證的重要性,第三方平臺必須重新作出發展路徑選擇。
  • 從「七年之癢」到「五年之癢」越來越容易疲憊...
    《2015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婚後3年至5年,夫妻雙方的幸福感、婚姻滿意度都達到最低值,「七年之癢」已經縮成「五年之癢」。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抓住「投保」劃清業務邊界
    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的不斷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作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深刻影響了保險業態和保險監管。《辦法》明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是指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包括保險公司、各類保險中介公司及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七年之癢是什麼意思
    都說七年之癢,到底七年之癢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很多家庭都說忍受不了七年之癢?七年之癢是什麼意思?七年之癢」是一種婚姻現象,意思是經熱戀而結婚,婚姻進入第七個年頭時,隨著夫妻雙方的熟悉,浪漫與瀟灑隨著生活的壓力而蕩然無存,婚姻進入第一個危險期。 七年之癢變為三年之痛。婚姻諮詢師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特別指出,大部分問題婚姻都是因為夫妻雙方溝通不夠而導致的,尤其這種聚少離多的夫妻,更要利用機會多做溝通,著力解決問題,防患於未然,才能避免離婚。
  • 網際網路保險駛入規範快車道
    此次《辦法》正式推出,意味著網際網路保險發展和監管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不斷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作為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為保險行業帶來了明顯的增量市場。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網際網路保險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然而,創新與風險總是如影隨形。隨著網際網路保險的興起,「奇葩險」也層出不窮,如違章貼條險、熊孩子惹禍險、忘穿秋褲險、美廚娘關愛險、痘痘險、吃貨險等,可以說無奇不有。前不久橫空出世的「鹿晗戀愛險」,實際上就只是網絡保險平臺和粉絲之間的一場對賭遊戲。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出臺
    信息時報訊(記者 李晶晶) 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昨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明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持牌機構經營條件、非持牌機構禁止行為等一系列標準,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婚姻中的「七年之癢」,到底癢在哪裡?
    所以,不管是愛情還是婚姻,註定不會是一路平坦的,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七年之癢,說的就是愛情和婚姻在七年後,會因為種種原因進入一段危險時期,它最早源自於195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七年之癢》。七年之癢,其實也是愛情和婚姻當中的一道考驗,褪去了激情和新鮮感的親密關係中,暗藏著各種各樣的危機,有些情侶或夫妻能夠處理得當,化險為夷,而有一些人卻只能在不斷的爭吵中不歡而散,將「癢」變成了「痛」!
  • 理清行業邊界、劃定剛性底線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起實施
    劃持牌持證「準入門檻」與此前幾度意見徵求一樣,《辦法》除了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外,還圈出了行業「邊界」,並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設置了準入「門檻」。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介紹稱,「目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銀行、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等一般都能持牌持證經營,但是一些其他小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持牌持證率不高,個人在網際網路上提供保險銷售與服務幾乎都是無牌證的。」「新規出臺也是落實嚴監管的需要,響應所有金融業務都應持牌經營。這將會規範網際網路保險市場,推動其高質量有序發展。」對於新規強化持牌持證將帶來的影響,李文中如是表示。
  • 婚姻裡的「七年之癢」,到底「癢」什麼
    難道真的是7年之癢嗎?我不相信,可是又不得不懷疑。 現在的我們生活基本沒有交集,白天各忙各的,下班回家接娃、帶娃,哄娃睡覺。然後各自玩各自的手機,他不過問我的生活,我也不會過問他。即使很累,都不會向對方抱怨,也許是沒有心情和精力吧! 表面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我知道我們之間真的出現了問題。
  • 打破七年之癢常規的獨家秘籍
    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浪漫想像與嚮往,年輕的戀人們紛紛脫下婚紗,走進了充滿未知深似海的婚姻之門。曾幾何時,我們也許想像過,戀愛時的花前月下將永遠延續,或許以為戀愛時的甜言蜜語也將永不消失。
  • 如何度過夫妻的七年之癢
    結婚幾年後,所有夫妻都會面臨七年之癢的門檻,很多家庭中的夫妻,就因為感情矛盾過不去這道坎,而造成了離婚,這非常令人惋惜。我與妻子婚後的七年之癢期間,也曾為一些瑣事常常爭執得不可開交,那段時間兩人感情矛盾波動很大,差點破碎了家庭。但再矛盾的頂峰彼此冷靜地進行了溝通,我發現爭執的全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老婆主要是因為對生活現狀不滿而產生的焦躁情緒,於是我商量著退讓一步,自糾正自己令對方的不滿之處,儘量容忍對方的情緒。
  • 監管新規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不能隨便賣了!
    相比之前僅有30條內容的《暫行辦法》,本次新出臺的《管理辦法》「升級」為5章83條,可以看出內容變化很大,這也將會對整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經營以及監管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可以說,網際網路保險的遊戲規則,已經變了:網際網路保險不能再隨便賣。
  • 網際網路保險監管加碼 多家持牌保險機構為違法往事埋單
    同時,擅自設立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經紀人,或者未取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從事保險代理業務、保險經紀業務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處5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的罰款。值得注意的是,不僅網際網路保險平臺受到處罰,也有保險經紀公司受到行政處罰。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落地: 慎重主動向消費者推產品!持牌經營是硬...
    新規除了給出持牌經營的硬指標外,還指出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要慎重向消費者推網際網路保險產品。  這是一份關乎近3000億元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的規範性文件,也是橫跨人身險、產險、保險中介、網際網路企業等多個領域的綱領,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  網際網路保險的快速發展,為傳統保險行業帶來一股清流。
  • 平安福20「新艦下水」:憑什麼跨越七年之癢?
    這不禁讓人好奇,這一款誕生於2013年,銷售超過2000萬件,累計賠付超過10萬件的「國民級」保險產品,是如何先後七次迭代,整合健康管理與廣域保障,跨越七年之癢的呢? 一、保險意識之崛起書到用時方恨少,保險也一樣。
  • 水瓶座--腦洞、創新與七年之癢
    「水瓶座創造了人類的自由」--水瓶座必須主動接受自己的命運:一個被放逐者,跟她所處的社會永遠持不一致的價值與動機。 水瓶座的資源就是「天才」。 【水瓶座、天王星、創新與七年之癢】 有些人不是水瓶座,但是卻很像是水瓶座,這可能是受到了天王星的影響。天王星是太陽系裡的一顆外行星,它是水瓶座的守護星。天王星與水瓶座的共通之處就是創新、個性。天王星的自轉與其它行星相反,難怪它那麼有個性!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正式施行機構稱準備就緒
    經過前兩輪徵求意見,12月14日,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實施。《辦法》共5章83條,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辦法》實施後,將直接利好於保險公司、中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及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對不具備資質的機構負面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