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乎看到一個問題,說是《總之就是非常可愛》在豆瓣被一些評論罵得很慘,那麼它的真實水平到底如何?
比如這樣的評論。
看到這個問題,院長第一反應是:在評分中尋求認同是否搞錯了什麼?
如果只是為了開心,大可以只看高分評價,沒必要剝奪別人作出負面評價的權利。
提問者似乎認為豆瓣罵《總之就是非常可愛》很不客觀,應該是豆瓣用戶不懂欣賞,那麼看看bgm上的低分評論。
和豆瓣低分評論的畫風相差無幾。
這些評論真的很不客觀嗎?
丨評分必須力求客觀?
其實,主觀上的喜歡和客觀上的評價不是一回事。所以,哪怕是評分只有1分的作品,也會有它的受眾,有真正被它觸動的觀眾。就算是廣受差評的作品,只要合乎口味,也能寫個幾千字來論證是哪些要素令人如痴如醉。
同樣,評分再高、評價再好的作品一樣會有討厭它的人,會有打1分的觀眾。
這些感受都是真實存在的。
我們或許會因為他人的評價、評分決定是否開始看一部作品,但支撐我們一直追番的,還是作品是否合自己口味,自己是否喜歡。
而且,我們看到那些無腦低分、黑不到點子上的評論可能會覺得憤怒可笑,覺得他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和審美去客觀評價一部作品。
但與此相對,每部作品下也都有無腦滿分的評論,他們也說不出具體好在哪裡,但因為主觀上很喜歡、看得爽就打了高分。
都是表達自己的追番體驗,二者有什麼區別嗎?
我們最大的偏見,就是認為只有自己沒有偏見,那些和我們意見不同的人都心懷偏見。
高分低分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打評分還真不要求必須達到某種知識水平。
那麼《總之就是非常可愛》的真實水準到底如何?
丨各大網站及同類型作品對比
想要了解真實、客觀的水準,那就不能只看具體分數,還要有橫向和縱向的相互比較。
先看網站評分。很多人說豆瓣二刺螈濃度不夠,評分沒法看,那就看它在國內二刺螈濃度較高的動畫評分網站bangumi的成績。
671人打分,評分6.5,歷史排名4009。實打實的人下人。
有人說bangumi現在魚龍混雜,打分人數少,婆羅門多,喜好傾向重,那再看看歐美的動畫評分網站MyAnimeList。
212103人打分,評分8.03,排名495。看起來挺不錯。
和排名490的《好想告訴你》同為8.03分,打了個旗鼓相當。
但先別高興得太早,因為MAL的評分比豆瓣還要混亂和沒有說服力,甚至出現過《異種族風俗娘評鑑指南》一躍成為歷史第二的情況,當時沒有截圖,下面是現搜的相關報導。
那麼進行縱向比較,看看同類型的《月刊少女野崎君》在MAL的情況。
評分7.98,排名556,看來比《總之就是非常可愛》還要菜。
《赤發白雪姬》就更菜了,7.8分,813名,慘不忍睹啊。
看來這幾個在MAL都打不過《總之就是非常可愛》。
先別急,我們再看看上面幾部戀愛喜劇在國內評分網站的成績。
整理成表格如下(加了個阿B的評分,僅供參考)
可以看到,在國內的B站、豆瓣和bgm上,《總之就是非常可愛》都是分數最低,排名墊底。這4部作品在國內3個網站上的排名趨勢也是一樣的。
歐美宅則和我們品味不同,在MAL上,《總之就是非常可愛》位列第一梯隊。這也不足為奇,畢竟在國內飽受詬病的《紫羅蘭永恆花園》在MAL可是排到歷史第58名(結合圖表,今天真是狠狠黑了一把MAL)。
以上信息至少可以證明,《總之就是非常可愛》在國內的評價不是很高。
丨個人角度的評價
如果拋開評分網站和他人評論的幹擾,僅從個人角度來評價《總之就是非常可愛》,那麼我對它的評價是:一部定位和受眾都十分明確的低成本小眾戀愛喜劇。
對於低成本作品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資源分配,只要保住核心賣點,也就是多發糖、女主角不崩,就是成功。
它當然存在非常多的缺點,作畫差,畫面貧窮時有崩壞,人物略顯模板化、符號化,劇情邏輯也比較簡單無腦,所以那些傾向高質量作畫、高深度劇情,複雜多變的角色的觀眾,可能會討厭這部作品。
但是,那些學習工作後身心俱憊,已經不想思考太多深奧的道理,也不想看到任何發刀的情節,只是想看部輕鬆舒適的戀愛喜劇,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二十分鐘的觀眾,可能會喜歡這部作品。
最後,追番的事,開心就看,不爽就棄。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的需求,沒必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
動畫瘋人院
————————————
看點動畫,寫點東西,瘋言瘋語,真情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