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產第一劇?8年寫完劇本,78集《大秦賦》值得你熬夜追

2020-12-13 光影鋪子說

你知道什麼叫印象深刻嗎?

你說,是看了一眼就忘不掉,是過了幾十年就像昨天才發生。

嗯,都對,但不夠具體。

我看《亮劍》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橋段。

李雲龍攻打縣城,日本軍人綁著秀芹威脅,但是李雲龍一句「開炮」,徹底徵服觀眾,再也無法忘記。

這就是印象深刻。

還有就是昨晚看《大秦賦》,裡面也有類似橋段。

趙國平原君以嬴異人(秦始皇的爹)的妻兒為人質要求嬴異人在談判中妥協,放棄城池的索取以換取妻兒性命。

但嬴異人拒絕了,他含淚但鏗鏘地說道:

「我王知我為救妻兒性命,是不會責怪我的,可是我姓嬴,大秦太子的嫡子,今代秦王行事,豈能置國置王於不顧……

王命不可違,將士不可負,國事更不可誤……

今日你若殺我妻兒,來日我一定親率秦軍,攻破邯鄲,毀你宗廟,你趙氏全族上下一個也休想活,凡天下趙氏之人,皆要為我今日死去的妻兒償命。」

看完這段,我立刻想到李雲龍炮轟縣城,印象深刻,我大呼過癮,好看!

這一看不要緊,我連夜看完《大秦賦》已播出的15集,我又從開始看《大秦帝國》系列三部曲。(真愛.JPG)

《大秦賦》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主演,也叫《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

你還記得嗎?

《大秦帝國之裂變》以商鞅變法為核心,描寫秦國由弱到強的過程;

《大秦帝國之縱橫》,秦國張儀為相,連橫破縱,在反擊中尋求發展的過程;

《大秦帝國之崛起》,秦國以範雎為相,起用戰神白起,逐漸確立了超級大國的地位的過程。

這一次《大秦賦》,分為《大秦賦之東出》和《大秦賦之天下》,主要講述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等人輔佐下,通過鐵腕政治,橫掃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

此前三部《大秦帝國》的評價都很高,《大秦賦》豆瓣僅8.3分,顯然低了,後期會上升,因為無論從劇情、從服化道,還是從演員演技,你挑不出毛病。

首先,我先給你說說劇情。

你一定不知道,該劇編劇團隊光對於劇本的打磨,就用了長達8年的時間。

該劇以倒敘手法展開。張魯一扮演的秦王緩緩走向高臺,在獨白中緩緩開啟了故事的大幕。

秦王朝的故事你應該很熟悉,但是即便你已經知道結局,依然會被一波三折的起伏吸引。

你看,《大秦賦》的開篇就是如此,嬴異人的出逃與邯鄲之戰融合,交叉剪輯。

宏大的戰爭場面沒有速戰速決,而是來回來拉鋸,死生無限,盡顯出這部古裝劇的氣質與風格;

而同時贏異人出逃戲,更是險象環生,也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

這才是好作品應有的魅力。

你說,劇情是好看,但歷史真的是這樣嗎?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大秦賦》作為一部歷史正劇,遵循「七實三虛」,所謂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所以,該劇尊重基本的歷史時間、歷史事件,人物的刻畫也符合歷史規律和歷史邏輯,同時不滿足於陳述舊事,更注重彰顯秦始皇時期鮮明的秦人品格、歷史精神。

就像《亮劍》裡有亮劍精神,那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李雲龍炮轟縣城,是哪個歷史環境下的歷史人物該有的思維邏輯和行動準則。

而《大秦賦》裡有大秦精神,那是「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幹,死不休戰」。贏異人直面平原君的威脅,就是如此。

其次,來再說服化道。

從《大秦賦》公開宣傳文獻上看:

該劇的場景制景團隊,為了展現壯美山河和先秦美學,場景設置達1000餘處,內外置景及改造面積達113000平米 ,劇組更是跨越5000多公裡到新疆取景,在雪域高山、戈壁草灘等地方實地取景拍攝。

還有,該劇造型團隊為劇中各諸侯國、各階層不同身份的角色設計和製作服裝11000餘套、盔甲4000餘套,光秦始皇嬴政一人的服裝就多達80多套。

劇組還將將都勻秦漢影視城所有牆體進行了大改造,力求將牆體外貌貼近歷史記載,呈現更為原始的戰國氣質。

也因為有了這些,《大秦賦》保持著這部歷史系列劇一貫的高水準。

第三,我給你說說演員。

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這一連串的名字放在一起,想不碰撞出火花都難。

在一次採訪中張魯一坦言,飾演中國古代「第一狠角兒」,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他說表示,「儘可能地探索他的各個面,以求人物是相對完整的,相對真實的。而等電視劇播出的時候,不同的觀眾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我看到的是,張魯一飾演的秦始皇,單憑一個眼神,就不怒自威,霸氣側漏。

殘暴,是後人給他的表層,而內裡卻還有一個字,那就是——忍。

相比而言,段奕宏飾演呂不韋更難,因為這個角色本身就很複雜,所以演員不好演。

從「奇貨可居」的卑賤商人,到大一統的尊貴丞相,角色的轉變,考驗的不僅僅是演技,更是對歷史對人性的深度把握。

《大秦賦》是段奕宏時隔五年重返螢屏之作,戲痴如他,為了演好呂不韋,段奕宏閱讀了大量與秦始皇、呂不韋相關的史書,還前往秦始皇陵。

我看有網友調侃評價,張魯一、段奕宏,兩人演秦始皇和呂不韋,感覺他們要私奔。

哈哈,我認為這恰恰說明,他們演出了皇帝與丞相,惺惺相惜、相互扶持的精髓。

還有,飾演李斯的李乃文,據說,李乃文因為劇中的李斯角色臺詞量巨大,從而導致嗓音嘶啞。

而演員朱珠,因為要演繹趙姬的複雜命運倍感壓力,在組裡一直向各位戲骨前輩們學習。

你看,沒有功勞有苦勞,相比某些國產劇,找替身、不記臺詞全靠後期配音、摳圖修圖一大堆,我只能呵呵,至少,《大秦賦》的演員都很賣力。

總的來說,《大秦賦》是一部誠意之作,作為一部歷史證據,秉承「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將秦始皇時期鮮明的秦人品格、歷史精神,展現出來。

從劇情、到服化道,再到演員,通過他們的演繹,你不僅能從螢屏上讀到一段歷史,更能從跌宕起伏的情節,和對歷史的藝術再現中看到那個時代的格局和氣象。

有人說,《大秦賦》會超越《沉默的真相》,搶奪2020年國產第一劇的位置,

最後,八年打磨劇本,78集的《大秦賦》值得你熬夜追!

相關焦點

  • 長達78集都不夠看,2020年重磅大劇終於開播!
    12月1日,2020年重磅大劇《大秦賦》終於開播,首播之日的直播關注度就衝上了1%,熱度也快速攀升。《大秦賦》是一部歷史正劇,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主演,也叫《大秦帝國之天下》,是《大秦帝國》系列的收官之作。
  • 一口氣看8集!《大秦賦》還原的歷史劇,讓我們看到國產劇又行了
    這段時間的電視劇,可以說是爛劇扎堆,就連改編劇都能翻車。比如最近的《鹿鼎記》、《情深緣起》就因為改編離譜,在豆瓣上得到了觀眾的集體質疑。不過有爛劇,當然也會有好劇,就在不少觀眾都對國產劇不抱希望的時候,《大秦賦》出現了。
  • 《大秦賦》評分跌至6.3分,原作者孫皓暉2017年就打算重拍
    「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作為國產歷史劇的天花板,本就廣受關注。《大秦帝國》系列最終章《大秦賦》的關注度,更是空前的高。《大秦帝國》這個電視劇系列IP,我想很多觀眾看過或者了解過,這部劇從2009年首播至今,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 《大秦賦》毀掉了直男「最後的浪漫」?
    當一部國產劇引領全網熱潮,且豆瓣評分處於8.0左右時,居然還被質疑合不合格?這個看似偽命題的現象,卻發生在熱播的歷史劇《大秦賦》身上。普通劇迷看來,《大秦賦》是一部無流量明星加盟、由多位演技派領銜主演、製作精良的歷史劇,初始對他們的吸引力並不強,但隨著劇情深入,這批劇迷卻逐漸被《大秦賦》中「神劇必備俗套公式」所圈粉,其內容包含戲劇張力飽滿、服化道考究精良、戰爭場面恢宏、電影質感強烈、全員演技在線等多個好評維度。部分觀眾將其譽為「2020年最佳古裝國產劇」,並逐漸破圈於女性、非歷史劇迷圈層觀眾。
  • 崩成這樣的《大秦賦》都被如此追捧,國產劇觀眾有多饑渴?
    《大情婦》,哦不,《大秦賦》的豆瓣評分,終於降到8分以下了,劇評人們都吹早了。雖然《大情婦》這個名字是網友手滑不小心打出來的「別名」,不過倒是還挺符合這部劇的,有多少網友之所以看下來,都是因為想要看朱珠飾演的「大情婦」趙姬和嫪毐的故事?
  • 這才是國產好劇!終於盼來《大秦賦》,一群糙漢也能這麼好看?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一年中影視行業遭遇寒冬,優質的電影電視劇屈指可數,不過在這一年快要過去的時候,終於出現了一部值得全民追劇的國產劇——《大秦賦》!這部電視劇其實已經是整個系列的第四部了,而且這一系列主打「歷史正劇」風格的作品時間跨度已經達到10年以上,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還是在2009年播出的,而且近5年中僅完成了2部。
  • 《大秦賦》引發追劇風潮 網臺數據雙線飄紅
    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主演的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和騰訊視頻熱播。作為大秦系列史詩劇的收官之作,該劇憑藉在創作上的匠心精製,以品質實現破圈,成功掀起了一波追劇風潮。
  • 瑪麗蘇、小甜劇橫行的年頭,《大秦賦》這樣的正劇值得五星褒獎!
    ——《大秦賦》文丨舊故麻袋∨2020年只剩下二十幾天了,回顧今年的國產劇市場,除了幾部懸疑劇尚可一誇之外,其他就跟鬧著玩似的,能入眼說道說道的幾乎乏善可陳這種失望延續至12月,終於迎來了曙光,一部歷史正劇的空降讓爛劇扎堆的2020年國產劇市場看起來並非那般落寞,總之,這部劇概括成一個字,就是「穩」,有多穩?即便它長達78集,我也會一集不拉的把這劇追完。
  • 《大秦賦》更新時間什麼時候播出 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
    硬核史劇《大秦賦》12月1日開播,講述了秦始皇嬴政的崛起之路,全劇共有78集,從追劇日曆上來看要到12月26日大結局,每天更新3集還是非常耐看的,下面帶來《大秦賦》追劇日曆和時間表。  《大秦賦》更新時間什麼時候播出 每周几几點更新幾集  CCTV-8黃金強檔首日20:30播出兩集,次日起每晚19.30三集連播。
  • 央視八套《大秦賦》今晚與你共閱風雲
    電視劇《大秦賦》海報。大秦系列史詩劇收官之作、78集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將於12月1日20∶30在央視8套播出。這是繼電視劇《裝臺》之後,近期登陸央視的第二部陝西影視精品。《大秦賦》由著名導演延藝執導,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實力演員主演,以宏大敘事的藝術手法,講述了始皇帝嬴政順應歷史潮流、帶領大秦奮力東出、掃滅六國統一天下、奠定中華文明根基的故事。作為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該劇歷時8年完成史料考據和劇本創作,經過235天的艱辛拍攝,於2019年3月殺青。
  • 古裝戰爭史詩劇!我們終於有了《大秦賦》
    隨著《大秦賦》的開播,網友關於劇中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再到還原的服化道都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其中前幾集的戰爭場面,更是深受網友們的好評。伯光群看完前幾集過後,可以確定的說:《大秦賦》是繼2019年的《長安十二時辰》過後,在戰爭場面和動作設計上又一部講究的國產古裝劇。但兩部古裝劇的動作設計風格是完全不同的。
  • 豆瓣評分高達8.5,《大秦賦》憑什麼被稱為國產劇之光?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大秦賦》?在如今國產劇爛片成堆的時期裡,它的出現就宛如晴空裡的一聲「驚雷」。一出手,就驚豔了四座,妥妥的今年歷史正劇一把手位置。如果你不經常關注一些國產歷史電視劇的話,估計你會對這個名字感到極為陌生。
  • 追《大秦賦》之前,我還不信網友的評價,看完之後,我被打臉了
    追完《大秦賦》更新的劇集,我只想說,我應該相信網友的評價!最近用了兩天時間,我快進把《大秦賦》更新的劇集看完了。追劇之前,在網上各處,確實看到了不少關於《大秦賦》的吐槽,指出了這部劇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光從各處流散的劇照上看,覺得這部劇各方面質感都不錯。
  • 12月好劇連臺,《裝臺》《大秦賦》,你都在追哪一部呢?
    相比較於11月份,12月上線的國產劇明顯質量都比較高,看點十足,你都追了哪一部呢?第一部《裝臺》,改革年代劇,由張嘉譯和閆妮兩大老戲骨主演,還有宋丹丹、秦海璐等老戲骨加盟,陣容非常的豪華。除了演員有看點外,這部劇的質量還很高,製作精良,場景、道具、穿衣打扮都很有時代氣息,也將西安獨特的美食、美景都展現出來,很接地氣。第二部《大秦賦》,《大秦帝國》系列劇第四部,前面三部都是口碑收視齊飛,這一部延續了之前全老戲骨陣容,鬥智鬥勇,非常的精彩。隨著劇情推進,張魯一飾演的第一男主「秦始皇」也將閃亮登場,跟段奕宏的對手戲很讓人期待。
  • 《大秦賦》登上電視劇熱播榜首,好的作品應該得第一
    目前這部劇已經更新到了12集,我相信很多觀眾都已經被這部劇吸引,沉浸在觀影的樂趣之中。目前已經更新到了12集從2009年《大秦帝國之裂變》、2013年《大秦帝國之縱橫》和2017年《大秦帝國之崛起》。這部劇從2009年首播至今,已經過去了十一年。十一年的時間很漫長,有些人,有些事會隨著時間改變,但是這部劇沒有變,還是那麼的高標準,高製作,目前本劇豆瓣評分高達8.8。
  • 《大秦賦》:電視評分降到7.6,也證明了影視圈的一個鐵律
    不過最近熱播中的眾多古裝劇中,有一部古裝劇可是一開播就飽受好評,追看這部作品的觀眾,不僅僅只是限制於女孩子,就連不少男孩子也都非常愛看,這部作品就是《大秦賦》。大秦賦開播後口碑收視率俱佳相信有追劇的觀眾應該對這部作品都比較熟悉了吧?
  • 《大秦賦》豆瓣開分8分,久違的歷史正劇還是市場寵兒嗎?
    從2009年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開播算起,電視劇「大秦系列」先後走過了《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走到2020年的《大秦賦》,已經過去了十一年。作為極為少見的國產系列劇,歷史題材劇《大秦賦》在央視八套開播後豆瓣開分即達8.0分,雖然不及該系列平均分8.5分起的高記錄,但多少是個不錯的開始。
  • 20年最令人失望的8部電視劇,《大秦賦》《巡迴檢察組》均在列
    2020年過去了,今天我們推出「盤點2020年」最後一個專題——「本應該是王炸,播出後卻讓人大失所望」的8部電視劇。—8—《在劫難逃》豆瓣6.1分丨開播即巔峰,立馬跌谷底2020年9月,《在劫難逃》開播後給人巨大的驚喜,本劇由懸疑劇金牌製作人五百執導,王千源和鹿晗搭檔主演。
  • 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今晚登陸央視8套 彰顯大秦美學
    大秦系列史詩劇溯源華夏精神  近年來中國電視劇百花齊放,但歷史正劇極度稀缺。大秦系列長篇歷史史詩劇作為目前唯一一部展現「秦變革圖強一統天下」的歷史正劇,自2009年第一部《裂變》播出產生巨大反響以來,社會各界好評如潮。
  • 又一部陝西大劇來啦!《大秦賦》明晚央視8套黃金時段開播
    大秦系列長篇歷史史詩劇作為展現「秦變革圖強一統天下」的歷史正劇,自2009年第一部《裂變》播出產生巨大反響以來,社會各界好評如潮。該系列前三部劇不僅斬獲了飛天獎、金鷹獎等多個國家級大獎,更作為中國影視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作之一享譽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