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掐指一算
小編已經半年多沒去過機場了
今天看到了張機場「近照」
它依舊那樣霸氣、帥氣、大氣
令人心動
但…
總覺得有哪不一樣了
(大家一起來找「茬」啊)
發現了沒?
T3航站樓的北側(圖中的正後方)
出現了一座「X」形的建築
這個「X」形的建築物
是個啥東西呢?
據小編多方求證
它就是拯救我們漫長轉機之路的
「深圳機場衛星廳」有了它
我們將大概率告別機場暴走+狂奔
優雅候機不必慌
近日
機場衛星廳又喜提了一波建設進展
#深圳機場衛星廳#
建設進展
近日,隨著最後一根桁架鋼梁緩緩起吊、精準拼接,深圳機場衛星廳鋼結構工程實現全面封頂,為明年啟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衛星廳是航站樓的配套設施, 與航站樓一體運行。
坐標深圳機場衛星廳,位於T3航站樓北側,機場一跑道和二跑道中間,是深圳機場新一期擴建的核心項目之一。
啟用後,將通過捷運系統(小火車)與現在的T3航站樓相連。
衛星廳總建築面積約23.9萬平方米,由中央、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指廊組成。
屋蓋鋼結構投影面積約7.6萬平方米,大約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屋蓋最大跨度達到90米,屋蓋鋼結構約1.1萬噸。
設計在造型設計上,衛星廳採用「X」構型設計,最大化利用空間。
衛星廳共設地上四層、地下一層。
其中地上首層到四層分別主要用於行李裝卸、國內到達、國內出發和「兩艙」候機;地下一層主要為捷運站臺、行李分揀機房。
有朋友問,機場已經辣麼大,為什麼還要建衛星廳?這…先來看兩個數據��
2019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5293萬人次,而設計吞吐量僅為4500萬人次。
5293萬人次 VS 4500萬人次
數學好的朋友都看出來了
這明顯超出了原有的設計容量
為容納更多的飛機和旅客
深圳機場啟動新一輪擴建
其中衛星廳已於2018年12月底開工
功能作為T3航站樓的「血脈」,衛星廳主要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
而旅客的始發終到手續,包括值機、託運、安檢、行李提取等仍將在T3航站樓完成。
建成之後,衛星廳將通過捷運系統與T3航站樓相連接。從T3航站樓乘坐捷運到衛星廳僅需3分鐘,大大縮短旅客的步行距離。
深圳機場衛星廳是深圳市和全國民航重點建設項目,面對今年疫情影響,深圳機場聯合參建單位爭分奪秒,把失去的時間進度搶回來。
率先實現復工復產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率先在全市實現復工復產,組織人力、物力等資源趕工期。
千餘人參建衛星廳西南、西北等五大區域同時施工,5臺大型履帶吊車、60餘臺汽車吊車、1000餘名建築工人投入建設,有效保障了衛星廳鋼結構工程的施工進度和質量。
率先使用新技術施工建設中,深圳機場在國內機場中率先應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進行管理,解決鋼結構施工技術難點,為衛星廳項目又好又快施工有效助力。
深圳機場衛星廳鋼結構封頂後,各施工關鍵節點也在加快推進,各項運營準備工作正同步進行。
機場衛星廳將於明年竣工啟用今後,除了能體驗超快的中轉服務
還能享受「一站式」吃喝玩購
內容來源:深圳交通、深圳機場發布
原標題:《深圳又多一個「航站樓」,明年啟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