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點滴聚愛 匯集成河——記哈尼族巾幗志願者楊麗娜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難。在景洪市,有一支閃耀著光芒的公益團隊:西雙版納水滴計劃公益團隊,成立3年來,團隊多次資助患病兒童、貧困大學生、貧困村民,讓點滴愛心匯聚成汪洋大海,滋潤西雙版納大地上的貧困群體,點燃傣鄉貧困孩子的希望。
水滴計劃公益團隊負責人楊麗娜是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曼外村婦聯副主席。她是一位直爽、熱心的哈尼族婦女幹部,助人為樂,熱心公益事業。2017年,楊麗娜被西雙版納州文明委授予「西雙版納好人」,被景洪市授予第二屆「景洪好人」「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稱號。
創立團隊 投身公益
「父親是我公益路上的啟蒙者,他用行動做出了榜樣,讓我感到幫助別人可以快樂自己!」楊麗娜說。
楊麗娜的父親楊文孝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楊麗娜年幼時,父親經常帶著她去給同村的孤寡老人背水打柴,收拾房屋,打掃衛生……力所能及的幫助,換來了老人們欣喜的笑容,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楊麗娜心裡。在父親的薰陶下,楊麗娜幼小的心靈早早種下了公益的火種。
2003年,因家庭原因,楊麗娜前往深圳打工。在深圳的日子裡,通過朋友帶領,楊麗娜開始加入義工行列,照顧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開展環境保護宣傳、到民工子女學校進行幫扶。通過一系列義行,楊麗娜得到了精神上的升華。也是從那時起,她愛上了公益事業,常常參加各種志願服務活動。2006年,楊麗娜被評為「深圳優秀義工」。2009年,為了更好地照顧家人,楊麗娜回到了家鄉西雙版納,並開始和丈夫一起救助、幫助身邊的貧困村民。在丈夫的支持下,2015年5月,楊麗娜成立了西雙版納水滴計劃公益團隊。楊麗娜的愛心和善舉也影響著身邊人,周圍的朋友在得知其組建公益團隊後,紛紛加入公益隊伍、參加公益活動,甚至陌生人了解水滴公益團隊的活動後,也主動打電話要求參與。3年時間,團隊成員從剛成立時的27人,發展到了如今的400餘人,其中巾幗志願者佔團隊成員總數的70%以上。
點滴公益情 傳遞正能量
「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滴水,給予需要幫助的人滴水之恩,不求回報。」楊麗娜說,她想讓涓涓細流匯聚成海,讓愛心灑滿傣鄉。
在楊麗娜的帶領下,水滴公益團隊的巾幗志願者們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宗旨,積極投身到關愛婦女兒童、扶貧濟困等志願服務中,身體力行弘揚巾幗志願服務精神。
水滴公益團隊救助的第一個對象是景洪市勐旺鄉瑤家大寨的盤生。盤生5歲時被火燒傷,因家庭貧困,未能及時救治,導致手臂和胸口皮肉粘連。原本活潑開朗的盤生因此變得自卑,身心承受著其他同齡兒童無法體會的痛苦。經州人民醫院燒傷外科醫生評估,盤生的手術費需要12萬元以上,而盤生家卻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2015年7月,知曉盤生的情況後,楊麗娜和水滴公益團隊決定救助12歲的盤生,但只募捐到5萬多元,與需要的手術費相差甚遠。後來,楊麗娜得知福華國際醫療隊可以做這種手術,她帶領團隊成員多次找到醫療隊,向其講述盤生的家庭情況。在楊麗娜和水滴公益團隊的努力下,醫療隊同意免費為盤生做手術,而募捐到的5萬元善款將用於盤生的後續治療和生活費。如今,經過4次手術的盤生,不僅生活能夠自理,還順利入學讀書。
和盤生一樣受到幫助的貧困孩子還有很多。水滴公益團隊組建3年來,共資助了52名貧困孩子。為了讓更多的困難群眾得到幫助,楊麗娜和水滴公益團隊開始學習如何利用微信、網絡等新媒體開展公益、傳遞愛心。
家人齊上陣 同走公益路
楊麗娜的善舉,照亮了他人,也感染了家人。
由於長期參加和組織各種公益活動,楊麗娜的花費非常大,用於公益活動的資金甚至超過家庭正常開銷,家裡常常是入不敷出。但值得慶幸的是,楊麗娜的家人都非常支持她的公益事業。錢不夠用,丈夫從來沒有埋怨過;她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丈夫就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丈夫還經常帶著兒子、女兒陪著楊麗娜一起走進貧困村寨,參加公益活動。
「我其實沒做什麼,只是沿著父親的路繼續走下去,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成為帶著陽光的人,去溫暖別人。」楊麗娜說。
巾幗志願服務事業是一項偉大而崇高的事業,它凝聚著廣大婦女群眾的力量,傳遞著人間真情。從事公益事業15年,楊麗娜個人捐款超過10萬元。楊麗娜和丈夫還認養了一名失去母親的農村孩子,資助了10名貧困孩子讀書。一件件解困事,一臺臺愛心事,楊麗娜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無私無畏、無怨無悔的善行,打造了基層巾幗志願服務品牌,更書寫了動人的樂章。(記者 陳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