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4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用兩個字來表達南京如何確保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我寫下的是『寧』和『新』。」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告訴記者。
韓立明介紹,「寧」是因為唐代詩人元稹有句詩,「各各人寧宇,雙雙燕賀巢」,描繪的是燕子歸巢、人人安居的祥和安寧之景;而「新」則讓她想到杜甫的名句「今朝漢社稷,新數中興年」,更是高歌出一闕氣象開闊、追求復興的心曲。「這兩句寓意美好、體現奮進的詩句,契合此刻的南京。我們走過春寒料峭,迎來初夏蓬勃,身姿傲然挺立,步履鏗鏘穩健,筋骨愈加強壯。」
經過疫情洗禮,讓更多人對「寧」有了更深的認識。韓立明說,作為南京的簡稱,「寧」不僅寄託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也體現了對守護百姓安康、城市安寧的孜孜以求。
「『康寧』是我們對於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鄭重承諾。」韓立明介紹,南京認真落實習總書記「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堅持「四早」「四集中」,全面築牢醫療救治防線,疫情防控取得重要成效。2月19日起,南京連續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3月8日,南京93例確診病例「清零」並實現「零死亡」。全力支援武漢、黃石保衛戰,派出7支醫療隊、490名醫護人員,承擔了近300名重症患者救治任務。境外疫情暴發後,南京作為12個「第一入境點」之一,全面紮緊外防輸入管理閉環,接收轉運入境5800多人,至今未出現境內關聯病例。
「寧」是「康寧」,也是「安寧」。在韓立明看來,「『安寧』,是我們對特大城市有序運行的不懈堅守。」該「管起來」時能夠迅速地「管起來」、該「放開」時又能夠有序地「放開」,這考驗的是特大城市的治理能力,檢驗的是精準施策的水平。疫情發生後,南京率先構建「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防控模式,在1.2萬個網格,3.1萬名社區工作者和網格員立即行動,全體市民眾志成城,守護著共同生活的家園。從迅速踩下「急剎車」到實施小區封閉管理,再到分區分級精準防控,南京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而堅實。
「寧」諧音「您」,韓立明說,這個「寧」又多了一層意思。「『惠寧(您)』,是我們對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執著努力。」放大政務服務「寧滿意」品牌,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十條措施」,各級惠企政策已兌現資金151.9億元,定期召開企業家早餐會、座談會,全方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4月份,除消費外,主要經濟指標均恢復正增長。戰「疫」保發展,民生最根本。南京確保居民生活必需品貨足價穩,確保水電氣等城市「生命線」保持暢通,逐步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復工復業,保障市民生活需求。
「新」,則是南京的精神面貌與奮鬥姿態。韓立明說,「我們有信心危中尋機、化危為機,以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新動能,用過硬的『雙勝利』成果開闢高質量發展新境界、邁開『強富美高』建設新徵程。」
「新」是南京最近的高頻詞。4月11日,南京舉行「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布會」,正式發布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等四個行動計劃。韓立明對這個「新」字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立足當前,落實「四新」行動新舉措。堅持以「六保」促「六穩」,加快推進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努力實現全年主要目標任務。「新基建」著眼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和薄弱環節建設,力爭年度投資860億元;「新產業」聚焦新一代數字經濟、新醫藥與新健康等五個方向,確保全年規模超4000億元;「新消費」聚力提質擴容,培育壯大網絡零售以及數字商業等新型消費,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新都市」把城市更新、民生改善和經濟增長有機結合,力爭全年投入1200億元。
厚植優勢,積蓄「創新名城」新動能。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力度,確保今年淨增高新技術企業140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5%以上。以全新機制建設紫金山實驗室和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深化開發區和15個高新園區去行政化改革,促進新型研發機構和「城市矽巷」提質增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辦好2020南京創新周,持續深入開展「生根出訪」和「百校對接」,打造高端創新資源和人才集聚「強磁場」。
牢記囑託,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託,聚焦「經濟強」,著力打造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五大地標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深入排查和解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努力建設更有質感的幸福都市;堅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加快建設一江兩岸「九大城市客廳」,不斷增添南京生態美的靚麗底色;紮實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文明城市創建,邁出「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堅實步伐。
來源: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黃歡/文 楊曉瓏/美編
原標題:《南京市市長:戰疫守「寧」安 啟「新」再出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