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的法國攝影師,街頭攝影拍攝了最美的聖彼得堡,技巧總結

2020-12-10 光影匠

很多電影中都有攝影或者是拍照的情節,比如《上帝之城》中,主人公就是拿著相機時時刻刻拍攝記錄黑幫少年成長的歷程。而把攝影拍攝出一種電影感的畫面,也是很多攝影師的創作策略。

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是一個專注於街頭影像創作的攝影師,他是一個法國人,常年生活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用攝影拍攝記錄創作自己熟悉的異國城市。

聖彼得堡作為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城,有豐厚的歷史人文積澱,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把鏡頭對準街道,掃描城市的建築,街道,行人和車輛。通過獨具風格的構圖形式,敏銳的觀察視角,在作品中顯現了一幅幅色調濃鬱,情節豐富,地域性明顯,具有電影般質感和敘事性的街頭攝影作品。

那麼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是通過那些觀察方法和拍攝製作技巧,創作出了這樣的街拍作品呢,從他的作品中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以下六個拍攝街頭攝影的技巧。

1.電影感首先來自於畫幅

我們之所以能夠感覺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的作品有著很強烈的電影感,先不從攝影語言和內容結構去看,單從照片的外觀尺寸上,就已經打下了「電影畫面感」的基礎。

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作品有很多在比例尺寸上採用了2.35:1的尺寸,這個尺寸是電影畫面的尺寸。有些同學會說,這個尺寸有啥區別?

舉個例子,我們很多同學用的單眼相機拍攝的照片畫幅比例大多數是4:3或者是3:2的比例,這個比例更趨近於標準的矩形。

通過上面畫幅比例的區分,我們就可以鮮明的感覺到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的照片濃濃的電影風和畫面感首先在畫幅比例上就已經是電影標準了。

這個改變畫幅的方法其實並不少見,很多攝影大家在創作的時候經常也會改變常見的攝影畫幅。

比如在膠片時代,相機的畫幅從135到120再到大畫幅有太多的畫幅比例可以應用。紀實攝影大師約瑟夫·寇德卡在積極的創作中就使用過135比例,120中的617比例等等。

所以畫幅的選擇就為後面作品的綜合表現做了鋪墊。

我們同學在拍攝創作的時候,可以在後期二次構圖的過程中嘗試改變畫面畫幅比例,看看自己的作品在畫幅改變之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2.膠片色調與質感

所謂電影感,就離不開電影的畫面,畫面中最早被視覺感知的,就是整體的色彩與質感。電影的色調與質感的理解,來自於我們對電影的觀看和感知。

電影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利用膠片來拍攝的。與攝影中的膠片是相同的,不同的膠片有著不同膠片的物理特性,不同的膠片有著不同色調傾向和顆粒質感。這些在數字電影時代依舊被沿用和設計出來。

今天的電影依舊會在色調和質感上花大力氣設計,比如很多電影偏青色,渲染一種濃鬱的復古風格,很多電影偏黃色,映射出復古懷舊等等。

在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創作中,充分的調動影像的膠片質感和色調傾向是他的街拍作品電影質感的法寶之一。他的作品中,有著明顯的統一的色彩傾向,比如整體偏綠或者整體偏洋紅的色調。這就模仿了柯達膠片的某些特性。

在色彩應用和處理上,畫面上注意對比色的應用,通過大小面積的色調對比,形成色彩視覺衝突。或者是主體呈現某一單一色調,降低其它色彩的飽和度,抑制多餘色彩的呈現。這些方式使得畫面整體色彩統一和諧,整體上也接近了電影色彩的處理方式。

3.情節感與敘事性

電影與攝影的不同,在時間維度上,電影有著極大的優勢,在線性的時間中,可以容納大量的故事情節。由於攝影是二維平面的,作為時間切片,信息容量是攝影的短板。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街頭攝影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在攝影畫面中對情節感和敘事的追求,更多的融入故事信息,使之趨向於一種電影感。

在這種理念指導下,在畫面中,利用幾個方法增加敘事性,一個是開放式構圖,儘可能的尋找有故事有意味的拍攝對象,給觀眾更多的聯想和想像的空間,進而在觀看上增加情節。

另一個是主觀鏡頭,所謂主觀鏡頭也是在視頻拍攝中的一種方法,比如在車中拍攝外面的情節,我們觀眾的視線也需要通過方向盤穿過風擋玻璃看相向外面的人物。整個過程就好像光中自己在探索。

街拍攝影的主要空間是戶外街頭,攝影評論家顧錚說城市中每走10步就有驚悚。

可見,街拍攝影需要攝影師和拍攝者的視線巡航,搜尋每一個瞬息而過的生活細節和日常情節,在每一個細節中拍攝街區畫面,每一個畫面就擁有了敘事性,這種敘事就是每一個觀眾描述感受的側面。

4.天氣與觀看情緒,增加內容質感

街拍攝影,大多數在戶外進行,天氣條件和光照條件決定了拍攝作品的基本樣貌,影響著創作者的創作方式。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的創作在俄羅斯的聖彼得堡,高緯度的具有古典風格的城市,每年大部分時間在寒冬中度過,大量的陰雨天,短暫的夏日有著明媚的陽光。

這些就是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創作的天氣基礎。不得不說的是,更多的陰天和雨天,往往是電影感和畫面質感的效果的良好基礎。

我們知道,在陰天和雨天,光線的散射和折射一般會形成大面積的柔光,整體的光感會更加柔和,過度更加自然。另外,雨天的拍攝,雨水會增加畫面的情緒氣氛,雨水造成的反射和鏡面的折射效果,會形成更多的畫面的空間感。

很多電影也會在陰天和雨天拍攝,也是為體現一種情緒和增加氛圍的目的。而且,在陰天拍攝,更小的光比,使得畫面中高光部分更加有密度,也就是更小的細節損失。

如果在晴朗的天氣,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的作品也會選擇夕陽或者是晴天中更加多雲的天氣進行拍攝,目的同樣是獲得更多的層次細節和更多的色彩氛圍。都能夠起到烘託情感氣氛的作用。電影感也就從這些細微之處自然生成了。

5.地域符號

圖像中有很多細節能夠提示特定的信息,視覺符號系統中,很多具體的形象和色彩就是提示地域信息的關鍵。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作品中電影感的由來與畫面中很多能夠體現集體地域信息的符號有關係。

在電影中,很多空鏡頭會拍攝一個地點的畫面來提示一個地區。拍攝油田,我們會知道這個是中東,拍攝故宮,我們會知道是北京,拍攝大本鐘,我們會了解是倫敦。同樣的,在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的照片中,出現了很有俄羅斯特點的汽車,這些汽車的造型基本上屬於蘇聯時代的款式,加上外觀的黃色,形成了獨具地方特點的視覺符號。

我們在平時拍攝街頭攝影,或者是具有電影感的街拍畫面,能夠發現拍攝地點的獨特的文化符號,就成為成敗與否的關鍵。每個城市,每個地區,生活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習慣,不同的習慣就會有不同的風俗,就會呈現不同的面貌,這些特徵,就是我們在街拍創作中需要捕捉的。

6.更多的結構性構圖

雖然我們一直是在說電影感,敘事感,而不要忘記最基本的,就是街頭攝影成立的核心和關鍵,就是那些精妙和多變的,能體現結構性和秩序美感的構圖。

構圖這個概念是一種既能夠籠統的說又能夠細緻的講的概念,能夠從大體上把握,在創作中運用,仔細觀察,強化實踐,是攝影創作提升的可靠方式。

維克多·巴拉格爾(Viktor Balaguer)的畫面中,有著很紮實的攝影構圖基礎,通過綜合運用決定瞬間理論,光影對比,大小對比,突變,色彩矛盾等具體方式,呈現了一幅幅精緻有趣,靈動活潑的影像。

所謂他的個人風格,電影感和敘事性,皆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基礎的構圖能力,拍攝方法和觀察方法上的。所以回歸到基礎,我們的街頭攝影和街拍創作,還是需要更多的具有創意的和獨特觀察角度的結構性的構圖來支撐。

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內容絕不讓你失望!喜歡的同學不要忘記關注、轉發、點讚。

如果你認同光影匠上述內容的觀點,可以加個關注,我會分享攝影文化和攝影技巧,可以關注我更多的作品。

相關焦點

  • 芬蘭攝影師拍攝的日本街頭,為啥這麼好看?因為5個街頭攝影技巧
    來自芬蘭的攝影師Lasse Erkola,作為一個遊戲視頻雜誌的藝術編輯和導演,異於常人的喜歡與迷戀日本,他自己說,自己會經常迷失在日本的街頭,拍攝照片。他的攝影作品可以歸類為街頭攝影,無論是創作形式還是作品內容,Lasse Erkola的創作用溫柔的目光掃視著日本社會,為我們呈現出一幅幅充滿溫情的街頭影像浮世繪。
  • 街頭攝影拍不好?專業攝影師教你街頭攝影的7個拍攝技巧
    即使對於任何攝影新手來講,街頭攝影也是一種極為輕鬆的攝影方式;另外街頭攝影對攝影設備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有一部可以進行拍攝的設備,同時掌握了相對基礎的攝影技術理論,你就可以進行攝影創作了。只要你找到了合適的時機和主題,就是用手機相機也可以輕鬆完成街頭攝影的攝影創作。但是需要你走出自己的家門,穿梭在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街巷中。
  • 用芬蘭攝影師拍攝日本街頭告訴你,5個街拍攝影技巧,拍出好照片
    我們通過觀看Lasse Erkola作品,總結出5個街頭攝影創作的方法,通過這些技巧,我們可以發現Lasse Erkola為什麼這麼好看。1.關鍵在於把握街頭文化精神街頭攝影,內容來自一條條街道。每一條街道,來自不同的地域,每一個地域就會有自己國家或者地區的文化狀態。
  • 俄羅斯攝影師的唯美芭蕾舞者肖像,提示了2個人像攝影的核心技巧
    Xenie Zasetskaya 是一位傑出的肖像畫家,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18歲攝影師,電影製作人和藝術家,來自俄羅斯的莫斯科。Xenie 主要專注於肖像畫和生活方式攝影。她拍攝了很多街頭風格,時尚,戶外和美容肖像攝影。
  • 攝影構圖有技巧,英國攝影師街頭拍攝,6個方法畫面「幾何」感
    街頭攝影是很多愛好攝影創作的同學創作的主要領域,街頭攝影的主要內容來自於不同城市與鄉村的街道,來自於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群的生活,這就意味著街頭攝影的內容是千變萬化的,是豐富多彩的。
  • 拍照技巧:黑白攝影,總結了那些獲獎黑白圖片的拍攝方法
    攝影技巧:相比彩色照片的豐富色彩,黑白照則顯得有些單一,但也正因為少了色彩的幹擾,才具有更高度的抽象表現力,讓人一下子就能直擊主題。像是Monovisions黑白攝影大賽,就吸引了眾多攝影師的參與,每年都會展出優秀的攝影作品。
  • 認識攝影:如何才能看懂攝影師拍攝的照片?教你攝影作品分析技巧
    在攝影藝考中,有攝影作品分析這類題,是藝術考生的難題。對於普通人來說,想要看懂別人拍攝的照片,也要學會分析攝影作品,這就是專業攝影師和普通愛好者的區別,看懂照片的內容,也無法提高自己的攝影技術。大體上要圍繞著攝影作品的主題去構思,主體是攝影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一幅作品的靈魂,要找出圖片背後的故事和意義。例如布列松拍攝的許多街頭紀實攝影作品,單從照片的內容看其實很普通,就像是隨手拍的照片一樣,看到標題後也讓人誤以為是生活照,但結合畫面的內容再去解讀,就能看到新聞攝影作品的主題思想與內涵。
  • 俄羅斯的「薇薇安邁爾」,離世17年後,世界才發現了一位隱世的攝影師
    Masha Ivashintsova是1960-1980年代期間活躍的藝術家和戲劇評論家,她多次參與了列寧格勒(現稱:聖彼得堡)的詩歌和攝影地下活動。她喜歡攝影,但大家從沒有看過她的作品,直到她於2000年去世後,她的女兒Asya Ivashintsova-Melkumyan在整理閣樓時竟發現了多達3萬張照片,這麼多的照片,從不曾見母親展示過大家。
  • 街頭攝影的小技巧~
    事實是,與諸如運動或音樂之類的更有條理的追求不同,實踐街頭攝影的想法似乎難以纏住人們的頭。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通常應該建立最佳實踐方法。街頭攝影也是如此-拍攝一個小時:這是實踐。您可以通過常規練習獲得啟發並進行改進。這很有趣!但是,有一種更完善的方法,通常稱為「故意實踐」。刻意練習是指您有意識地努力有針對性地練習非常具體的技能。它還包括反饋和一致的規則或一組約束。讓我們分解所有這些。
  • 攝影藝術眼養成——構圖技巧,攝影師必學的構圖技巧
    常見的構圖技巧在前面幾篇文章中講了一些攝影的構圖理念,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往前翻看,當然光有這些是不夠的,作為一名攝影師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基本的、實用的構圖技巧。這樣才能在實際拍攝中發揮最好的效果,今天這篇攝影藝術眼養成的文章就來給大家講解常用的構圖技巧。
  • 如何在晚上拍攝街頭攝影
    攝影作為捕捉光線被視為一種學科,通常在白天陽光普照,一切都光線充足的時候完成。當剩下的光線很少時,夜間街道攝影怎麼可能?當陽光均勻照射時,它很容易工作。隨著紀錄片攝影師亞瑟「WeeGee」Fellig推出的「f / 8並且有規則」,你可以在正常的時間裡去,並且不必擔心曝光或焦點。夜間街頭攝影對您的攝影能力提出了其他挑戰。
  • 這4點街頭攝影創作理念,支撐攝影師拍攝出我們印象之外的維也納
    攝影師亞歷山大(alexander zalokar)來自於奧地利,他的個人作品內容主要是歐洲和美國的街頭,拍攝形式以街拍為主。 在攝影創作上,相當多的攝影師喜歡街頭拍攝,一方面街拍的過程是充滿不確定和令人激動的,另一方面在拍攝過程中也是對攝影師觀察能力的一種鍛鍊。
  • 夜晚街頭拍攝有什麼技巧
    有時周五晚上下班走出去也會看到很多有戲劇張力的畫面,能提供給街頭攝影師相當豐富的題材。  在白天或大太陽下拍攝,光線通常不是問題,但在夜晚拍攝光靠路燈或是店家裡的燈是不夠的,不過有些方法可以解決夜間光線不足的問題。下面是幾個在夜間進行街頭攝影的技巧。  1.
  • 用鏡頭捕捉俄羅斯奇特,有趣的日常事物
    對許多人來說,俄羅斯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國家,充滿了獨特的傳統、風情,甚至還有人民。他們似乎生活在不同的現實中,這就是為什麼看到他們日常生活的一瞥總是很有趣的。謝爾蓋·科裡亞斯金給我們的就是他那不可思議的照片。
  • 人像攝影的拍攝技巧
    人像攝影是所有攝影場景中最簡單也最難的一項拍攝,說它簡單是因為人像攝影其實就是給人拍照,人人都會,說它難是因為,人像攝影想拍的好很難。以下幾點人像攝影拍攝技巧可以讓你的作品更有靈氣:1、 合理的構圖會讓你的作品增色不少拍攝人像作品構圖是關鍵,根據拍攝場景的不同,可以選用的構圖方式有:三角形構圖、井字形構圖、對稱構圖、框架式構圖法、開放式構圖、黃金分割構圖等。
  • 中國攝影師獲獎,2020 iPhone 攝影大賽結果公布!
    大賽最終有六幅出色作品脫穎而出,攝影師分別來自中國(1名),印度(1名),西班牙(1名)和俄羅斯(3名),恭喜本次中國攝影師張雨(ericube_23)獲獎!Bescos (西班牙)從左至右依次為:Rustam Tomrus (俄羅斯);Andrei Manuilov (俄羅斯);Mitsun Soni (印度);中國攝影師張雨作品
  • 街頭攝影色彩感怎麼拍?義大利攝影師作品提示6個方法,太好用了
    攝影中的色彩讓很多同學,尤其是初學者同學摸不到頭腦。如何讓自己的照片色彩豐富或者調性統一,確實是一個需要過程來學習和總結。這個過程包括對光線的理解和色彩原理的認知等等。如果你想特別快的獲得一個比較好的攝影色彩或者是色彩視覺效果,其實還真有比較直接的辦法。只是這個方法經常受到外界環境的限制。
  • 硬貨 街頭攝影小技巧
    來 自 sparklehorse 的 Homecoming  Queen十個實用性街頭攝影小技巧1. 輕裝上陣很多人可能覺得攝影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只管按按快門就好了。然而,作為一個嚴肅的街頭攝影師,我可不這麼認為喔,我一直覺得街頭攝影是體力活──我出去掃街掃一天走個十幾二十公裡是很正常的,雖然我現在走路沒有以前走的那麼多了(在同一個地方拍照可以節省體力),但終究還是有點累的啊。所以,我認為輕裝上陣是很重要的。我現在掃街的話帶的東西也不多,曾經有段時間我還試過不帶相機包出去,不過最後還是決定帶回相機包,為什麼?
  • 人像攝影,如何拍攝最美的特寫鏡頭?人像特寫的拍攝訣竅
    所謂「細節見真章」,人像的拍攝少不了特寫鏡頭的拍攝,「特寫」的運用可增強視覺衝擊力,放大人物情緒和細節,增強畫面表現力等。▲「特寫」的運用可豐富和增強畫面的表現力。很多人以為特寫就是將鏡頭拉近,「咔嚓」一聲,其實不然,特寫更是你揚長避短的完美一擊。那麼,人像特寫,怎樣拍才最美?
  • 俄羅斯攝影師為中國戰艦拍藝術照
    7月中旬,中國海軍編隊前往俄羅斯聖彼得堡,參加中俄海軍「海上聯合2017」演習和俄「海軍節」閱艦式。由於中國海軍編隊的174號合肥艦、571號運城艦過於先進,與老舊的俄海軍戰艦形成鮮明對比,因此關於中國海軍編隊的所有報導都被刻意淡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