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王上公廁,便秘,拉了好久都拉不出來。
這時隔壁房間有人衝進來,剛蹲下就噼裡啪啦一頓拉得好不暢快,老王幽幽地說道:「夥計,真羨慕你呀,拉得這麼痛快」
隔壁哥們罵罵咧咧地說:「艹,有啥好羨慕的,褲子還沒脫呢……」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這生活呀,就像尿褲子,冷暖自知。
有些人,表面上看著挺體面,其實啊,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好——有些事情,誰苦誰知道。
這幾天,那位「非清華男不嫁」走紅的初代網紅鳳姐,又火了一把。
原因很簡單,在赴美生活了十年之後,她終於體會了人生奧義,跟網友感嘆:美國夢難做,自己生活很不如意,「可能還不如狗」。
鳳姐,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
十年前,鳳姐從一檔相親欄目走上大眾舞臺,她曾經豪言:
「以我的智商和以我的能力的話,往前推三百年,往後推三百年,總共六百年之內不會有第二個人超過我。」
憑藉類似的驚人之語,鳳姐一躍而成中國初代網紅之一。
不誇張的說,從影響力上來講,現在很多所謂的網紅比起鳳姐起碼差了500年。
在實力鼎盛時期,鳳姐紅遍大江南北,她的很多話都成了網絡語錄,地位相當之高,跟當年的芙蓉姐姐並稱「南鳳姐,北芙蓉」,名氣直逼幾百年前的南帝北丐中神通。
成名之後,鳳姐選擇離開她紮根的這片土地,到美國生活。
當時因為這個,網友還把她稱作勵志典範。
畢竟沒有什麼基礎的她,能憑藉一己之力把自己「出口」到美利堅,是個不小的成就。
而且當時的美國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聖地,能去美國是光宗耀祖、揚眉吐氣的事兒。
在某一段時期,不少人眼裡中國這個貧窮的家鄉,比不上美國一口新鮮的空氣。
鳳姐曾經豪言「去了美國就沒有打算回來」。
這幾年,不時有認識鳳姐的人在美國街頭發現鳳姐的行蹤。
看起來,在美國呼吸了十年自由新鮮空氣的鳳姐,除了身體膨脹了不少以外,命運並沒有多少改變。
起碼,美國的夥食會「好」一些,這點兒顯而易見
現在的鳳姐,據說在美甲店(足浴店)打工,生活在底層,月收入好像只有1000多美金。
鳳姐還坦言,這種工作風險很大,做長了容易生病(汙染)。
曾經立志於打入美國上層社會的鳳姐,夢想的肥皂泡破滅了。
1000美金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大概也有6、7千,在國內算是不錯的收入(相比起一二線城市平均上萬的工資來說,還算低的)。
按照美國的消費水平,1000美金除去生活必備開銷,這點兒錢估計也剩不下幾個。
關鍵是,以鳳姐的名氣和「能力」,如果在國內,隨便開個直播或者網紅店,一天6、7萬是不是都嫌少?
其實,在出國前鳳姐已經是國內的高級流量網紅了。
我記得那時候有很多廠商請她做活動,出場費、通告費也不少。
能跟蒼井空同臺,這工作履歷也算是牛逼克拉斯了。
所以很多人想不懂:明明在國內能吃香喝辣,為啥拼了命也要去美國吃苦受罪?
就因為那邊的空氣比較香?
我覺得,鳳姐以及一部分網友,對國內可能有些偏見(有些人甚至對祖國充滿了鄙視)。
覺得中國很落後,處處不如人。
然後又覺得國外的月亮特別圓,對美國充滿盲目的憧憬和嚮往。
有些人大概電影看多了,以為國外都是自由和幸福,生活到處充滿了新鮮和刺激。
如今,在美國紮根的鳳姐,體驗了底層社會的真實情況後,終於幡然醒悟,發出了人不如狗的感嘆。
看著國內的網紅後輩們一個個混的風生水起,不知道她內心裡是否後悔當年的這個決定。
同樣的努力,鳳姐如果留在中國發展,不見得比在美國差(應該可以肯定的說,比在美國好很多)。
不可否認,美國有很多先進的地方,科技發達,景色優美,部分地區的空氣香甜怡人。
但也不必厚此薄彼。
中國曾是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但是這些年的發展和進步有目共睹。
有機會的話,大家不妨坐下來,想想三十年前的中國,看看現在的中國,再想像下三十年後的中國會成什麼樣子。
我聽過最豪橫的廣東話
你可以到發達國家享受他們優越的條件和環境,也可以留在家鄉跟同胞們同舟共濟,充分利用時代進步的福利。
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和自由,但是記住一點:
不管人在哪裡,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可以稱做家。
除了這個家之外,所到之處皆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