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視臺製作的四部經典電視系列短劇,包括《外來媳婦本地郎》

2020-12-21 粵一簫

一,《萬花筒》

1986年播放的《萬花筒》是國內首個真正把系列短劇作為一個獨立的電視劇藝術樣式來經營的、有大批量生產、有全國性影響力的短劇欄目。主要圍繞著廣州一個叫「萬花巷」的地方,記錄生活在這裡的市民,喜怒哀樂與各種矛盾,劇情針砭時弊,對白有趣,貼近生活。該劇推出時可以用萬人空巷來形容。魯牛扮演的阿昌,孔憲珠扮演的勝伯,吳元標扮演的王醫生,陳碧姬扮演的嬌媽,林星雲扮演的阿昆,關曼莉扮演的阿冰,關曼莉扮演的阿冰等等。至今仍然讓觀眾難以忘懷的經典角色。

二,《笑話百出》

該劇是由國家一級編劇何篤忠根據收集的我國古代精彩的民間故事、傳說、笑話,或吸收於現代社會生活題材,從各個角度反映人生百態寓言所編寫。由孔憲珠、張悅楷、盧海潮、陳小莎、胡涓涓、黃俊英、孫業鴻、鄧志駒、梁淑卿、何篤忠等人主演,於1996年開播。據省電視臺總編室的收視調查,1996年10月28日晚播出的《笑話百出》,收看觀眾人數竟多達1100萬人。節目極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厚深的粵語文化內涵,體現嶺南深厚的文化底蘊。劇情幽默輕鬆、畫面生動活潑,的確老少鹹宜、喜聞樂見。

三,《孫秀才傳奇》

《孫秀才傳奇》由《笑話百出》當中的原班人馬打造,不同的是劇中圍繞葉丹青飾演的孫秀才的內容展開。很多觀眾對於當中的主題曲仍然記憶猶新,「古時有個孫秀才,不是瘋癲,不是呆……」葉丹青可謂把那個木訥、迂腐、生搬硬套、生活之中到處處碰壁的既可憐又可笑的窮酸秀才刻畫得惟妙惟肖。因為《孫秀才傳奇》而大火的葉丹青在那個年代可謂是無人不識的明星。據說甚至還有老闆說出資給葉丹青開一家「孫秀才酒樓」,不過葉丹青沒有同意。2014年08月05日,葉丹青在廣東省人民醫院病逝,享年81歲。

四,《外來媳婦本地郎》

《外來媳婦本地郎》播出20年至今早已成為了廣東電臺的招牌了,至於是不是像該劇的編劇說的那樣的「金字招牌」就讓大家去探討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該劇肯定是廣東觀眾印象最深的一套劇,因為近二十年以來,除了《外劇》之外,大家都不知道廣東電視臺還製作了什麼電視劇了。據說如今的《外劇》主角已經換成了阿嬌的五條化骨龍,在這裡,只能向仍然還堅持看《外劇》的觀眾致敬!向這部堪稱為播出時間最久、播出集數最多、影響力最廣、同時段同類型節目收視率最高、經濟效益最好的電視系列情景劇致敬!

相關焦點

  • 廣東電視珠江臺六大長壽電視節目,《外來媳婦本地郎》僅排第四
    六,《萬紫千紅》 14年 對於廣東的年輕觀眾來說,對珠江臺最深的印象非《外來媳婦本地郎》莫屬了,然而對於老觀眾來說,最經典的永遠都是《萬紫千紅》。該節目於1981年4月開播,那時候甚至還沒有珠江臺。作為國內第一檔綜藝節目,《萬紫千紅》的播出可謂是點燃了廣東人的每一個周末。
  • 廣東電視臺不同時期製作的八部經典電視劇,你最喜歡看哪一部?
    當中包括具有本土氣息的都市劇《萬花筒》,具有濃濃的鄉村味道的《冷暖兩心知》等;有也全國觀眾都喜歡的《公關小姐》、《情滿珠江》等。下列小編盤點一下廣東電視臺最為經典的八部電視劇,看看你最喜歡看哪一部?一,《蝦球傳》1982年,廣東電視臺製作了國內第二套電視劇《蝦球傳》。
  • 《外來媳婦本地郎》當中的香蘭、康嬸,廣東觀眾心目中的模範婆媳
    2000年廣東電視臺推出的系列短劇《外來媳婦本地郎》如今已經播出20年,不管觀眾對該劇的評價如何,但不可否認它對於廣東人來說是最深入民心的電視劇,沒有之一。劇中的康嬸王玉蓮和大嫂香蘭更是獲得觀眾好評最多的兩個形象。如果現實中有這麼理想的一對婆媳,我想廣東男人睡夢中都會偷笑。
  • 「盤點」廣東電視臺十大經典影視節目,你都看過哪幾部呢?
    其實早在八九十年代時候,廣東的影視製作水平在國內可是數一數二的,無論是系列短劇、電視劇還是綜藝節目,在當時國內都屬於領先水平。廣東電視臺製作的《外來妹》、《公關小姐》、《情滿珠江》、《英雄無悔》、《和平年代》等這些片子,幾乎每一部出來,都能在國內造成不小的衝擊,在90年代初的中國,廣東電視劇與京滬電視劇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 廣東電視珠江臺《外來媳婦本地郎》中康家所有成員現實中的另一半
    柴九哥有一句經典口頭禪:「人生有幾個十年」。然而,《外來媳婦本地郎》直到今天一拍就是20年。更讓觀眾無奈的是,現在還沒有人知道它的終點竟然在哪裡。在今年該劇的第4000集中,已經淡出劇組的康伯康嬸再次現身,很多觀眾都感嘆說:「康伯康嬸真的老了。」然而,有不少網友回覆說:「何止他們老了,我都老了。」
  • 《外來媳婦本地郎之春暖花開》於12月8日播出
    由廣東廣播電視臺出品的廣東本土情景喜劇《外來媳婦本地郎》,由2000年開播至今陪伴著廣州人成長,成為廣州人的一種集體回憶。該劇於2018年打造全新系列——春暖花開,並引入新女主角,於5月在廣州正式開機,12月8日上線播出,共計60集。
  • 《外來媳婦本地郎》當中的羅飛雁扮演者劉瑩瑩,康家真正的美女
    今年5月份,《外來媳婦本地郎》當中的羅飛雁扮演者劉瑩瑩自2019年11之後再次回到劇組參加《外劇》20周年特輯的錄製和合影。她帶有半開玩笑半抱怨的語氣對《外劇》的編劇丁小鼠說:「粉絲都說了,已經大半年沒有看到我了,你看能不能在劇本上多寫寫我嘛」。
  • 《外來媳婦本地郎》當中婉玲扮演者黃慧頤,廣東知性美的女演員
    黃慧頤於1968年2月出生在廣州,《外來媳婦本地郎》當中的婉玲扮演者。劇中的她飾演的是祝師奶的女兒,職業是一名護士,與康家兄弟在昌盛街從小玩大,溫柔善良、大方得體的她與昌盛街數一數二的「八婆」祝師奶相比從性格上有著天淵之別。
  • 90年代珠江臺經典電視連續劇《冷暖兩心知》主要演員大盤點
    《冷暖兩心知》是90年代初由廣東電視臺和佛山電視臺共同製作的電視連續劇,於珠江臺播出。該劇以70年代到改革開放初期廣東農村為背景主線。其製作水平雖然算不上十分精良,但是其濃濃的廣東舊時鄉村味道與貼合農村生活的故事情節,讓無數從農村出身的70、80後們回味無窮。
  • 珠江臺《外來媳婦本地郎》中康家媳婦們現實中的老公大盤點
    《外來媳婦本地郎》從2000年11月4日開播,目前,該劇已經播出將近20年,集數超過3000集,成為我國播出時間最長、集數最多的「長壽劇」。這個關於「康家老少」的故事從剛開始深受觀眾追捧到近年面臨愈來愈多的吐槽與質疑。不管觀眾喜好或是厭惡,它對於廣東人來說確實可謂深入民心。
  • 珠江臺《外來媳婦本地郎》洗剪吹扮演者鄺祖樂,劇中的第一帥哥
    在《外來媳婦本地郎》當中,說到劇中的帥哥很多人第一反應便是康祈耀扮演者彭新智,然而卻有更多觀眾認為是洗剪吹扮演者鄺祖樂。只是鄺祖樂在劇中飾演的不起眼甚至不大討好的角色埋沒了他的顏值。身材高大、外形俊朗、夾雜幾分儒雅氣質的鄺祖樂論顏值真可謂長得一副一線小生的臉。
  • 廣東珠江臺《外來媳婦本地郎》中康家男人們的現實中的老婆大盤點
    《外來媳婦本地郎》自2000年播出以來,一直被廣東電臺視為金字招牌,也許當年確實是這樣。然而時過境遷,它卻被無數觀眾吐槽為阻礙電臺發展的神主牌了。不管觀眾喜歡與否,反正電臺的領導和製作人員還是對該劇自娛自樂。
  • 《外來媳婦本地郎》康伯的退出,傳統思想的終結
    《外來媳婦本地郎》可以說是廣東人的集體回憶殺!《外來媳婦本地郎》由陸曉光、王崗、劉衛平、楊甲年、王勝起執導,龔錦堂、黃錦裳、蘇志丹等主演的廣東本土情景喜劇,於2000年11月4日在珠江頻道播放。該劇主要講述了廣州老城區西關一個有著四個兒子的大家庭,娶了天南海北的四個外地媳婦,由於生活習慣和文化背景的碰撞,產生了一系列的喜劇故事。康伯名叫康而壽,綽號「財神康」。康家四兄弟的老爸,他為人正直、有社會正義公德,具有社會責任感,熱心社會公益、居委會和鄰裡關係;遇到社會不公正,不良現象,能夠大膽批評和揭露。因而在整個昌盛街和家裡都具有絕對權威。
  • 「二佬」康祈宗:《外來媳婦本地郎》的靈魂人物,13年仍未被遺忘
    身為一個廣東90後,我童年的「拌飯」好劇就是一部家庭情景劇《外來媳婦本地郎》。每當「生仔未必就是福,要娶媳婦要分屋,老屋飛來外來雁,雞同鴨講眼碌碌,眼碌碌……」這些南腔北調一鍋粥的歌詞響起,我就會急急忙忙衝到電視機旁,螢屏上這個全廣東人氣最旺的「康家」也成了當時我最嚮往的家庭。
  • 史上最失敗的接拍,《外來媳婦本地郎》「新二哥」康祈宗
    提起《外來媳婦本地郎》這部電視劇,廣東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外來媳婦本地郎》以廣州老城西關一戶姓康的人家的家庭生活為背景,以老兩口,四個兒子和四個"外來媳婦"之間的矛盾和碰撞為故事主線,展開了一系列輕鬆詼諧,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
  • 20年《外來媳婦本地郎》:康伯康阿姨沒玩過,四個人了
    在廣東中,有一個伴隨一代人的青春在中國大陸,自推出以來,已經製作了4000集。這張唱片在內地影視界獨樹一幟,就是《外來媳婦本地郎》!《外來媳婦本地郎》具有很強的廣東本地文化,自其播出以來已成為家庭劇的流行歌曲。雖然這部歷時的話劇已經失去了原汁原味,但仍有不少熱播劇。
  • 《外來媳婦本地郎》四個媳婦來自哪裡,看了這麼多年還不知道吧?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一部情景喜劇,該劇的宗旨是將外來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碰撞體現出來,通過康家的成員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趣事而體現出來。四個外地來的媳婦和四個本地丈夫及康伯康嬸等人發生了有趣的故事,從而突顯了廣東文化的博大精深。
  • 《外來媳婦本地郎》黛安娜扮演者郝蓮露,一個多才多藝的美女學霸
    郝蓮露這個名字可能對於觀眾來說比較陌生,然而一提到《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康家四嫂的黛安娜,在廣東可謂幾乎無人不識。劇中的黛安娜雖然是一名受過良好的教育的英文教師,然而卻總是只認死道理,守規矩,原則性強,凡事也容易較真。因為文化間的差異卻總與丈夫和其他康家成員衝突重重。
  • 劉濤變巨星,康天庥變歌手,回望《外來媳婦本地郎》20年曆程
    想寫一篇關於《外來媳婦本地郎》20周年的內容。 在正式開始前,得重溫整理一下這個中國內地最長壽電視情景劇的歷程才行。 2000年11月4日,《外來媳婦本地郎》第一集在珠江頻道播出,從此成為了廣東人茶餘飯後常看的電視節目。 第一集講的是一家之主康伯生日,幾個兒子準備要帶著自己的女朋友去生日宴會上賀壽。 生日前一天,康家一家人吃飯。老三給康伯吃廣東菜,揭開了康伯排外的觀念。
  • 《外來媳婦本地郎》康伯的退出,是他那代人傳統思想的終結!
    《外來媳婦本地郎》一部長達二十年之久的連續劇,它陪伴著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年頭,可以說該劇不僅單純的本土劇了,它更是廣東人的一種青春的回憶!《外來媳婦本地郎》由劉衛平陸曉光、楊甲年、王崗、王勝起執導,龔錦堂、黃錦裳、蘇志丹等主演的廣東本土情景喜劇,在2000年11月4日,《外來媳婦本地郎》帶著本地特色,在珠江頻道首播,播放後被廣大觀眾所喜愛。原來,廣東本土也有屬於自己的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