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點,他很有可能是個「天才」

2020-12-18 雙胞胎孕媽小依

生活中當我們談起天才時候,很多父母都會感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不是天才呢?其實,如果你想區分一個孩子是否是「天才」,這很簡單。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將來發展成什麼樣子,其實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看出來了。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發現:

哈佛大學教授曾經在一次課堂上講述了自己的育兒經驗:孩子智商高不高,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你以為不重要的細節,卻恰恰能暴露孩子是什麼樣的人。

哈佛研究教授發現,如果你家裡有一個好奇寶寶,他總是喜歡向父母問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就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父母不應該限制自己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有很強的好奇心好奇和專注力。

尤其是在孩子6歲之前,如果你家的孩子有這些特點,說明你家孩子的智商發展的很好,他極有可能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天才,那麼你家的孩子有這些特徵嗎?

「天才」孩子具備的三大特徵

1、喜歡模仿大人的表情、動作

當孩子2、3歲左右時,就會進入模仿的敏感期。這時,孩子會不斷模仿父母的行為和語言表達。尤其是當你和孩子交談時,孩子即使不會說話也會積極回應。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和表情,那說明他們的大腦發育非常快,尤其喜歡與父母互動。他們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孩子的智力雖然與生俱來,但父母不應忽視後天的培養。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改變他們在孩子面前的壞習慣,樹立好榜樣。

2、孩子記憶力非常強

記憶主要是指人對事物的記憶功能。記憶力強的人往往有先天的優勢,特別是在學習上,他們可能會比較放鬆,因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他們可以很快記住一切。

我以前認識一個「神童」。他的記憶力很好。比如,一篇課文,人們需要讀幾十遍才能記住,但他只需要讀三四遍,背誦時他很有信心。當孩子們有很強的記憶力時,他們在學習上會有很大的幫助,即使他們將來投入到工作中,他們也能做得很好。

3、做事認真,注意力集中

要說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有哪些,那最重要的當屬專注力了,老師經常都會跟家長反應說你家孩子注意力不夠,班上的尖子生有很強的專注力,課堂上決不會出現走神或分心的情況。課後,他們也知道如何鞏固自己的學習,不會受到周圍人的幹擾。你說這樣的學生有什麼理由學習會不好呢?

相反如果一個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差的話,那麼他做事肯定是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的,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這時候家長應該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了,因為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工作上,專注力都是必不肯少的能力之一。

那在孩子的成長期父母該如何激發孩子的大腦呢?

其實在國外有很多父母就為孩子準備了打造的思維訓練書籍《瘋狂大腦訓練營》,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想像力等等,旨在全面開發孩子的大腦。

一本書的好壞關係到孩子一生教育的問題,瘋狂大腦的編寫團隊非常的專業,都是教育界的專家參與編寫的。就像我國的兒童心理發展專家白雪,她對這本進行了審定,這本書完全是根據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進行編寫,對內容來說是非常嚴謹的。

一、近30種題型,400多到題目

瘋狂大腦注重對孩子大腦的開發,書本含有400多道題目,包含30多種題型,能夠全面開發孩子的大腦,其中就包含貼近生活的推理題:老是會調到哪個水箱裡面,這就需要根據傳送帶行進的方向進行觀察和推理。

書中的每一道題不僅僅是一道無聊的數學題,而是在娛樂中鍛鍊了孩子的綜合能力的提高。

就像螞蟻吃麵包問題,看似非常簡單的問題,其實包含了對孩子空間像能力的考察,孩子要有很強的空間想像能力,通過觀察螞蟻的位置,才可以計算出最短路徑。

即使是數字計算遊戲也能鍛鍊到觀察力、辨別力、專注力。

二、融入豐富的課外知識

另外,這套《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還融入了豐富的課外知識:機械、建築、動植物、生活常識等等都融入其中,在提升思維力的同時,也擴充孩子的知識儲備。

例如,尋找不同的遊戲涉及許多世界地標和世界文化,如復活節島上的石雕、美國自由女神像、馬裡的多貢人、金字塔等等。

還有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分類、錢幣面值認知,也可以一邊練習題目,一邊學習起來。

3、 左右腦同時開發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左腦管理理性思維,右腦管理感性思維。與其他思維訓練書籍不同的是,這套書籍著眼於兒童全腦的發展,培養影響兒童生活的12種能力。

在皮亞傑的理論中,幼兒發展的過程就是「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孩子在學習新知識的方式是很特別的,他們的學習是在現有的知識網絡上去調整,很簡單的一個例子,隨著孩子長大,他們就會發現原來方向不僅僅只有左右之分,還可以表示為東西南北,就像下面的箭頭一樣。

所以瘋狂大腦是從多角度去幫助寶寶去認識和理解方向的,就像傳送帶問題中,小孩子是需要通過刺蝟的行進方向去判斷傳送到往那個方向運動的。

數學老師反覆強調:「數學沒有捷徑,只有多練習,多練習!」 思維訓練是一樣的,《瘋狂的大腦》它擁有高達400多道的題目類型,孩子只需要每天訓練10分鐘,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孩子的思維能力將會大大的提高起來。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對有遠見的家長。

相關焦點

  • 哈佛教授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個特徵,他可能是一個天才
    哈佛大學霍華德·加德納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在他看來,每個人的能力都是很豐富的,一般人都是在很多領域小有成就,而天才是在某一個領域大有作為。天才與普通孩子的表現,家長很多時候是不能清晰分辨的,但是天才在某一方面會比其他孩子表現得好一些,細心一些,這時需要家長多關注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並積極培養。哈佛大學教授研究發現,孩子具有以下三個特徵,就需要父母格外注意啦,因為你的孩子很可能就是一個天才,下面我們來看看究竟是哪三個特徵。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如果孩子有這3個特質,他也許是一個天才
    不難發現,總有一些孩子對事物有超強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他們看著總是比其它同齡孩子更聰明。我身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在其它孩子2+3還弄不明白的時候,他已經可以進行20以內的加減法,而且家長並沒有特意教,大多是靠孩子自己理解。我們都說這個孩子可能是個天才。
  • 哈佛教授研究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八大智能,可能是位天才
    提到「天才」這兩個字,很多人覺得遙不可及,其實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天才並不是根據智力或分數來決定的。加德納教授在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與研究後發現:大腦部位與人的具體能力確實存在著很直接的聯繫,並且相對獨立互不影響。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讓3歲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早教,有3個特點
    0-6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父母都想抓住這段黃金期,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到底怎麼學、學什麼,千萬別聽培訓機構忽悠,一不小心成了韭菜,來看看哈佛教授伯頓懷特怎麼說。伯頓懷特曾在哈佛幼兒園主持過一個13年的研究項目,他發現那些快樂並且優秀的孩子,都有自己明確喜歡的事情,而且有忙有閒,時間充裕。伯頓懷特對這些優秀孩子研究一番後發現,他們得到了好的早期教育,但不是大家所想的上早教班、興趣班。
  • 哈佛大學最新發現:孩子擁有這3個「怪癖」,長大多半都很有成就
    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天分的,著名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曾經說過:如果把成人的能力與兒童相比,他們只需3年就能完成的事,而我們成人則需要60年的努力。但並不是所有的「天才」都有機會在成年後保留他們的天賦,因為孩子們的許多天賦表現在父母看來都是怪異的。
  • 哈佛大學:右腦發達的孩子通常有這三個特徵,是個學習的好苗子
    我曾經有一個願望:就是我的寶寶未來數學一定要好,因為我的數學太次了,不想讓孩子步我的後塵。所以我特別注重孩子的大腦發育,我也因此去研究過,很多家長都為了孩子可以更上一層樓,而做各種「訓練」,甚至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去「腦開發」的訓練班。
  • 哈佛大學教授:右腦發達的孩子有3個明顯特徵,是學霸的好苗子
    大腦訓練重點被家長錯過:哈佛大學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專家理察教授經過了長期的研究後發現,兒童大腦發育的重點在右腦。換句話說,就是兒童們的大腦訓練重點應該也固定在右腦。但是很多家長執著於訓練孩子做題,錯過了右腦的開發最佳時期。這也就導致了,孩子接受了大腦訓練,但是成績上面也沒有領先到哪裡去。因此哈佛大學的另一位專家瓊斯教授直言,右腦對孩子的智力開發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 研究發現:兒童有這4個特點,是潛在的「天才」,父母要好好培養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學習的那塊料,學習的「天才」只是少數的存在,但是根據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天才」都有這4個共同的特點,父母們要留心。02研究發現:兒童有這4個特點,是潛在的「天才」特點1:好奇心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人士在童年時期,一般具備這5個特點
    哈佛大學做過一個主題為「一個人的成功是否與童年有關係」的研究。結果發現薪資高出平均水平30%的人,完成大學學業的有85%,家庭環境相對更幸福,且童年時期一般具備以下5個特點。
  • 哈佛大學教授:右腦發達的孩子常常有這三個特徵,是學霸的好苗子
    右腦之所以在寶寶的智力發育中產生這麼大的作用,其實和右腦的兩個特點脫不開關係。1)右腦自身的特性研究證實,右腦的儲存量是左腦的一萬倍。這是因為右腦中含有大量的神經元突觸和腦部溝壑,使得右腦具有比左腦更大面積的大腦皮層。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人士的童年時期,大多數都有這4個特徵
    美國哈佛大學曾抽樣1萬人進行樣本統計,並對他們的家庭環境、父母、親人進行走訪,又抽樣調查了1000名25-45歲的成年人,分析後得出一個結論:一個人的成功與童年經歷有直接關係。整體調查結果顯示:在童年時期出現以下這些特徵的孩子,完成大學學業的佔85%以上,成年後工資超出平均工資30%,而且家庭幸福。
  • 哈佛為了留下這名中國天才,打破諸多慣例,最後他加入了美國國籍
    他出生於198年應該算是最早的一批80後了吧,而他的家境環境也十分優越,因為父母都是出生於名牌大學的人才。而且在這樣優秀的家庭裡基本上大致分為兩種情況,要麼是繼承雙親的優秀能力成就斐然,要麼就是一條路走到偏,而尹希則是前者,是一個極為優秀的人才。從小的時候開始他就開始展露出了卓越的物理天賦,在這些高等科技方面更是有異於常人的特點,學習成績也是屬於那種頂級學霸之列的存在。
  • 哈佛教授:快樂孩子有「六個共性」,3歲前有兩次培養機會
    哈佛教授:快樂孩子有「六個共性」,快看看你家娃中了幾個?美國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長達37年的跟蹤研究,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美國兒童心理學家伯頓·L·懷特,選擇了一千個美國家庭作為實驗對象。他對家庭中的嬰幼兒進行跟蹤調查,每個月80次、每天2-3次進入這些家庭中,實地觀察父母及孩子的成長情況,在將近40年的研究過程中,伯頓見證了這些家庭的寶貝的成長,也總結出一套從0歲開始培養孩子的理論與有效方法。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高智商的孩子有3個共同點,跟遺傳沒關係
    那不是靠遺傳,這些高智商兒童有什麼共同點呢?這個問題引起了一位心理學家的興趣,他就是斯坦福比納量表(智力測驗題)的設計者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於是他找到了1500個孩子,用時長達幾十年,進行跟蹤調查。
  • 哈佛大學:家裡這三個地方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家長別亂勤快
    其實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孩子房間亂並非都是壞事,特別是這三個地方,父母可不要收拾錯了。哈佛大學:家裡面這3個地方亂,孩子長大後越聰明,父母別亂勤快一、桌面亂哈佛大學一位兒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房間亂的孩子比房間收拾的整潔規範的孩子探索和創新能力方面比較強。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的人士的童年時期,大多數具備這5個特徵
    哈佛研究發現:成功人士在童年就有相似之處:美國哈佛大學曾抽樣1萬人進行樣本統計研究,並且對他們的家庭環境、父母、親人進行走訪調查,然後又抽樣調查了1000名25-45歲的成年人,分析研究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一個人的成功與童年的經歷有著直接的關係。
  • 哈佛大學研究:成功人士在童年階段,一般都具備5個共同點
    每一位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期望都各不相同,有的渴望孩子有個平平淡淡的一生,而有的家長則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有一些成就。即使達不到王健林、馬雲那種級別,也可以有所成功,這也是培養孩子的一種方向。哈佛大學研究:成功人士在童年階段,一般具備5個共同點:美國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研究,主題為「一個人的成功與他的童年是否有聯繫」。這個研究共抽取了1000名25歲到45歲的創業成功的人士。
  • 哈佛研究:有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就能看出端倪,以下特徵很明顯
    其實不然,兒童專家們表示,智商並不只含有智力,更多的是代表孩子各項能力的智能發展。智能發展水平高的孩子,才可以稱的上是真正的天才,未來才會有出息。而這個理論正好與哈佛大學著名教授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相對應。這個理論在1983年發表,並且被心理學領域與教育領域廣泛的運用。
  • 世界教育奇書《卡爾威特的教育》:如何把孩子培養進哈佛大學?
    這個孩子叫卡爾威特,他7歲時可以熟練運用5國語言,9歲時收到萊比錫大學的入學通知書,10歲時進入哥廷根大學學習,14歲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後來成為一位極富盛名的大學教授 。這本教育奇書曾在當時風靡一時,但在二戰期間,所有版本均被付之一炬,唯一珍藏在哈佛大學圖書館的藏書倖免於難。二戰後,這本書被發現,再次流行發行,至如今,全球銷量兩億冊。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成功人士在童年的時候,大多數具有這4個特徵
    21世紀是高新產品的快速發展的時期,哈佛大學的教授通過對一些高技術人才的童年對比,發現他們在童年其實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哈佛大學一段時間對全球五百強的企業家以及一些地方相比較出名的企業家的童年進行了研究對比,發現他們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的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