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溼的人有狐臭:那些你所不知道的耵聹事

2021-02-12 果殼病人

幾乎沒有人喜歡在正式場合探討耳屎,像對付其他的分泌物一樣,我們只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清理它們。然而,對很多人來說,耳屎有著非常神秘的一面。

古時候,人們常用耳屎作為潤唇膏或者治療刺傷的藥膏。實際上它的功效可不止這麼點,最近有研究表明,耳屎能顯示出身體內汙染物累積的程度——甚至能被用於某些病症的診斷。

下面是五條你很可能還不了解的耳屎知識:

耳屎是怎麼被排出耳朵的

外耳道示意圖。圖片來源:bbc.com

耳道內的細胞是十分獨特的——它們可以遷移。 「你可以在鼓膜上放置一個小墨點,幾周後再觀察,會發現它有一些位移,這種位移是隨著耳道內細胞的運動而實現的。」倫敦國家級皇家耳鼻喉醫院的沙克爾·賽德(Shakeel Saeed)教授說道。

如果細胞不會遷移,那麼耳道這個小小的死胡同,很快就會被皮膚新陳代謝所脫落下來死細胞堆滿。這種運動過程順道會把耳屎也帶出去,耳屎就是耳道內經過改造的汗腺的分泌物。像吃東西和聊天這種能帶動下巴運動的行為,也能促進這一過程。

賽德教授還指出,當我們上了年紀,耳屎的顏色也會加深。一些男性歲數大了之後,耳毛會愈發明顯,有時候毛髮之濃密甚至會把耳屎困在耳道裡。

耳屎有抗菌功能

耳屎(耵聹,cerumen)裡含有一些蠟質油,大部分是角質細胞,即皮膚死細胞。剩下的成分是一些混合物質。大概有1000到2000個腺體能分泌抗菌肽,這些靠近耳毛細胞的皮脂腺分泌的混合物包括醇、一種叫做角鯊烯的油性物質,以及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由耳道腺體分泌的耳屎。圖片來源:bbc.com

耳屎的產量和性別、年齡沒有太大關係——但有個小研究表明,耳屎中甘油三酸酯的含量從11月到次年7月是依次下降的。

耳屎中還含有溶菌酶——一種能破壞細菌細胞壁的抗菌酶。但另外一些研究人員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耳屎是細菌生長的絕佳溫床。

人種決定耳屎的類型

費城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學者們發現,亞裔和非亞裔分泌耳屎的類型不同。位於16號染色體上的基因決定耳屎是「幹」還是「溼」,其中決定溼耳屎的是顯性基因。基因ABCC11的突變與幹耳屎、中日韓三國國家的人的狐臭減少有關。

耳屎的性狀受遺傳因素影響。圖片來源:bbc.com

美國一項研究則對東亞人和白人耳屎中的12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濃度進行了檢測。在這12種化合物中,有11種化合物在白人中含量更高,這使他們的耳屎具有氣味。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凱特·普裡格(Kate Prigge)說,對於耳屎氣味的研究,是確認它們能否被用於疾病檢測的第一步。

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研究了一種叫做槭糖尿病(maple syrup urine)的罕見遺傳病,發現這種可以很容易地通過耳屎的氣味進行診斷。與基因測試相比,挖耳屎顯然簡單得多,也便宜得多。

普裡格博士知道她的研究聽起來有多麼奇怪。「如果你告訴人們你的工作是研究人的體味,他們會笑話你。但在你解釋過這項研究有多麼重要、能得到多麼關鍵的信息後,大家通常也就理解了。」

清除耳屎:抽吸比衝洗更有用

凱莉·羅伯茨(Carrie Roberts)今年四十歲了,耳屎的問題困擾了她很久。她曾在社區醫院用熱油軟化耳屎,但沒有成功,這導致她現在兩個耳朵都堵住了。羅伯茨太太決定尋求顯微技術的幫助——用一個像小吸塵器一樣的設備來清理耳道。

相對衝洗療法,賽德教授更推薦這種療法。「在衝洗時,醫生的視線可能會被針筒擋住。而且如果用水的話,先要將水注射到耳道裡,才能把耳屎帶出來。這時耳道裡要是沒有足夠的空隙(比如被耳屎堵死了),那就不要強求。衝洗過程中導致鼓膜破裂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在顯微療法的全過程中,醫生都通過顯微鏡觀察耳道的情況。凱莉覺得治療過程「基本不疼,只是有點吵,而且非常快」。她還補充說:「這就像是牙醫用工具把你口腔裡的液體都吸走,但它發生在耳朵裡,這太神奇了。」

醫生在顯微鏡的幫助下通過小真空泵吸除耳屎。圖片來源:bbc.com

凱莉成為了抽吸療法的擁護者:「我現在每次都去那兒。它比衝洗好多了,我不再感到眩暈和虛弱。整個過程很快,我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每次衝洗要提前一周用橄欖油軟化。」

耳屎——身體毒素檢測器

像身體其他部位的分泌物一樣,耳屎也能顯示出身體裡特定有毒物質的蹤跡,比如重金屬。然而,觀察耳道這個方法有些奇怪,其結果也並不比一個簡單的血液測試更可靠。

耳屎可以反映一些罕見的代謝紊亂。最近有個值得注意的相關發現:一頭藍鯨的耳道裡發現了一條24釐米長的耳屎。濾食性的鯨不像人類那樣,不斷代謝排出耳屎和死細胞。它們的耳屎會留存下來,像樹木年輪記錄旱季澇季那樣記錄著其一生中的事件。

那頭藍鯨的耳屎。圖片來源:Trumble, S. J.,et al. (2013) PNAS.

薩沙·約森克(Sascha Usenko)是一名環境學家,就職於德克薩斯州韋科市的貝勒大學。他和他的團隊通過研究耳屎發現,那頭12歲的鯨接觸過多達16種包括農藥在內的汙染物,這些汙染物含量在鯨出生的頭一年達到頂峰——這說明了汙染物是從母親的子宮或乳汁中獲得的。當藍鯨性成熟,也就是到了把求偶擺在第一位的時期,其耳屎中還會呈現高濃度的皮質醇激素。

相關焦點

  • 為何有些人耳屎很乾,有的人卻是溼的?油耳朵的人都有狐臭?
    掏耳朵是我們經常會做的事,沒事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掏一掏耳朵,就算沒有掏耳勺,也會用指甲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物品掏耳朵,每次掏耳朵,總能掏出耳屎。每個人掏出的耳屎還不一樣,有些人是幹的耳屎,這種耳屎不沾手,有些人的耳屎比較溼,掏出之後,會粘在手上,看著就很噁心,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為何耳屎有的是乾性,還有一些是溼的?
  • 耳屎是溼的,一定會有狐臭?溼耳屎還能變幹嗎?
    不過,耳屎也是有區別的,有的人是溼的耳屎很油膩,有的人是幹的耳屎。在中國絕大部分人都是幹耳屎,而在國外溼耳屎的人比較多。人們在生活中見到有溼耳屎的人,多數是有狐臭,國外是溼耳屎的人體味也比較重。這也導致人們以為,有溼耳屎的人一定會有狐臭。耳屎是溼的人,一定會有狐臭嗎?眾所周知,有狐臭的人因為身上大汗腺比較發達,油脂分泌物也比較多。
  • 平時到底該不該掏耳朵呢?陳年耳屎和狐臭又有什麼關係?
    但是有的人天天都要挖耳朵,而有的人幾十年來從沒挖過耳朵。曾經有這麼一個新聞,一位婦女時常覺得耳朵沙沙作響,耳道不通暢也聽不清楚,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忍了多年後終於去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耳朵,已經被耳屎堵得嚴嚴實實的。這位婦女承認自己已有二十年未掏耳朵,當醫生最後把她陳年耳屎掏出時,她說自己從來沒想過能聽得那麼清楚。
  • 為啥有人耳屎是幹的,有人卻是溼的?溼耳屎的人一定會有狐臭?
    看上去好像是沒什麼用處,其實在人體當中也有好的作用,它可以減少灰塵或蟲類進入人體,還有一些外來的侵略物,減少身體產生一些問題,對健康也是有保護作用的。有的人就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有的人耳屎是幹的,還有的人耳屎則是溼的,有如此差異是怎麼回事?哪個更好呢?為何有人耳屎是幹的,有人耳屎是溼的?原因有幾個,可以了解看看。
  • 為什麼有人耳屎是溼的,有人耳屎是幹的?耳屎是溼的人都有狐臭?
    而有的人掏出來的耳屎卻很黏膩,看起來有些潮溼,耳屎的顏色特別黃。幹耳屎被我們稱之為「糠耳」,溼耳屎被稱之為「油耳」,那麼為什麼有人是油耳,有人是糠耳呢?不妨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有人是油耳,有人是糠耳?有些人耳朵內部的汗腺和油脂腺比較發達,分泌出的耳屎還來不及被風乾,耳朵內部的汗液和油脂就分泌出來了,結果耳屎中的油脂和汗液變得比較充盈,耳屎就很溼很油。哪個是正常的?在我們大家看來,幹耳才是正常的,油耳是不健康的表現。其實這樣想就錯了。油耳和幹耳都是正常的,油耳也是健康的。在我國和東亞地區,幹耳比較常見,但在歐洲和非洲等地,油耳是比較常見,幹耳是比較少的。
  • 為何有些人耳屎很乾,有的人卻是溼的?
    為何耳屎有的是乾性,還有一些是溼的?看到耳屎的第一反應就是髒,尤其是看到溼耳屎的時候,覺得很噁心、很髒,怎麼會有這樣的耳屎。其實耳屎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髒,它就是身體正常的代謝物。耳屎是耳朵中的細菌、耳道上脫落的黏膜以及空氣中灰塵混合而成,它的名字叫做耵聹。耳屎的存在,主要是有保護耳道,阻隔小蟲子的作用,避免有大的顆粒物進入耳道中。
  • 為何有的人「耳屎」是溼的,有的人卻很乾?可能和這件尷尬事有關
    為何有的人「耳屎」是溼的,有的人卻很乾?
  • Science • 重口味丨你的耳屎是幹的還是溼的?這是科學問題,嚴肅點!
    左側為溼耳屎、右側為幹耳屎其實在關注耳科趙醫生之前,小編並不知道還有溼耳屎這回事;而小編的某同事說,和老婆結婚後才知道,原來耳屎還有幹的。幹耳屎的朋友有時也會有溼耳屎的情況,那可能是進水、上火、發炎等導致的。
  • 為啥有人耳屎是幹的,有人是溼的?原來溼耳朵還和「狐臭」有關係
    耳屎的乾濕,是和人的皮膚有關,比如油性皮膚的人,就很容易產生溼耳屎。不過除了皮膚,溼耳屎還和飲食有關,比如經常吃一些油膩的食物,也會讓耳屎變溼。如果想改善耳屎狀態,那麼就要從飲食方面入手,多吃一些清淡的,耳屎慢慢就會恢復到正常狀態。
  • 為什麼有的人耳屎是幹的,有的卻又溼又油?油耳朵預示著狐臭?
    但有很多人給自己掏耳朵或給別人掏的時候發現,耳屎竟然是溼的,而且還油膩膩的,這正常嗎?跟健康有沒有關?聽說,耳屎又油又溼的人,往往都有狐臭,這是真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答案或許並非跟你想的一樣。為什麼耳屎有幹有溼?哪種正常?在洗臉和洗澡的時候,耳朵比較容易進水,但又沒有到影響到正常聽力的地步,所以很多人都沒在意。
  • 為什麼有的人的耳屎是幹的,而有的人的是溼的?你清楚嗎?
    在生活中,我們將耳朵內部滋生的細菌和髒東西統稱為耳屎。耳屎是生活中比較通俗的稱法,它在醫學上有比較專業的稱法,耳屎在醫學上被稱作耵聹,想必了解相關知識的應該都知道。耵聹的主要成分是皮脂代謝分泌的物質、灰塵以及皮屑等,當這一類物質在耳朵堆積後,耳朵會感覺到痒痒的情況,這是比較正常的情況,只要及時進行清理即可。
  • "為何有的人「耳屎」是溼的,有的人卻很乾?可能和這件尷尬事有關"
    耳屎的形成主要是耳朵皮膚長時間的分泌物,加上一些從外界進入耳道裡面的灰塵和顆粒。雖然現在的人都有喜歡掏耳屎的習慣,但是很多時候因為方式或者是姿勢不正確,不但沒能將耳屎從自己的耳朵裡面掏出來,同時還會導致其越來越多,最後對聽力造成影響;有的人甚至長時間沒有清理,導致耳部炎症的出現。其實耳屎這個東西對我們的身體也不是只有壞處,少量的耳屎存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有好處的。
  • 為什麼有人耳屎是幹的,有些人耳屎是溼的?
    耳屎和體質有關,油性皮膚的人,皮膚出油比較厲害,耳朵內的油脂腺也比較發達,出油比較多,所以耳屎比較油,而乾性皮膚或中性皮膚的人,耳朵油脂腺不太發達,出油比較少,耳屎就是幹的。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耳屎是幹的還是溼的,還和環境有關,人長期居住在氣候乾燥的地方,耳屎會變得比較幹,長期居住在氣候潮溼的地方,耳屎會變得比較溼。
  • 耳屎,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幾乎沒有人喜歡在正式場合探討耳屎,像對付其他的分泌物一樣,我們只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清理它們。然而,對很多人來說,耳屎有著非常神秘的一面。古時候,人們常用耳屎作為潤唇膏或者治療刺傷的藥膏。實際上它的功效可不止這麼點,最近有研究表明,耳屎能顯示出身體內汙染物累積的程度——甚至能被用於某些病症的診斷。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耳屎為什麼是溼的?
    很多人就會有這樣的疑問:耳屎為什麼是溼的?是不是耳朵有疾病?  耳屎呈酸性,具有抑菌作用;其粘性性狀還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粘附外來物質(如灰塵、小飛蟲等)的作用;此外,它還可清潔、潤滑外耳道。如果把耳屎清理得太乾淨,就會失去天然的保護,破壞耳道內環境。耳屎清理乾淨後,因外耳道乾燥,人有癢感,便反射性掏耳朵,且很容易形成習慣。
  • 油耳朵的人,通常會伴有狐臭,是怎麼回事?別自卑,告訴你答案
    每個人的耳朵裡,都會產生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耳朵中出現耳屎,就會不自覺的想要去掏,會覺得耳屎是髒東西。其實並不是,耳屎也有其作用,可以保護外耳道皮膚,還能沾附外物,保證耳道健康。可是,有的人就是手閒不住,沒事的時候,就想掏耳朵。掏出的耳屎,也有不同狀態,有的人耳屎是幹的,有的人卻是油膩的,就比較溼潤。耳屎較為油膩的人,被稱之為油耳朵。有人就發現一件事,就是油耳朵的人,往往也會伴有狐臭,這是什麼情況?下面我們就來好好了解一下。
  • 耳朵裡是油耳屎的人,也會有狐臭?油性耳屎能轉變成乾性嗎?
    生活中我們掏耳朵的時候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耳屎往往是油狀,而且有些時候摸摸自己的耳朵外側也往往是油油的狀態,不過也有些人耳朵是幹狀耳屎,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出現不同性狀的耳屎呢?有人認為油耳屎的人也有狐臭,這是真的嘛?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如何正確的清理耵聹(耳屎)
    想必大家一定都掏過耵聹(耳屎)吧,那你真的了解耵聹嗎?如何科學的掏耳屎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吧!我們想看看耵聹的作用吧耳屎是人體耳道內耵聹腺產生的油脂性分泌物,呈黃色,又名耳垢,學名「耵聹」。它能保護鼓膜,起屏障作用。鼓膜比蟬翼還要薄,非常嬌嫩,猛烈聲波,直衝耳道,會損害到鼓膜,甚至造成破裂。
  • 為什麼有人耳屎是幹的,有人是油的?油耳朵跟狐臭有關嗎?
    當耳朵裡耳屎太多的話,我們就會去掏耳朵,掏出耳屎,但為什麼有些人的耳屎是幹的,有些人的耳屎卻又油又溼?哪個正常?有人說油耳朵的人往往都有狐臭,是真是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一般來說,掏出幹的耳屎是正常的現象,成薄片,顏色多為白色或淡黃色,掏出來很容碎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