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5日訊 為進一步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提升「網際網路+交管服務」水平,按照公安部交管局和省廳交管局的工作部署,青島市自4月25日起,正式啟用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憑證。
2019年7月份開始,青島交警積極回應社會期盼,試點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電子化,自主研發了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電子證照發放系統,通過青島公安微警務為申請電子證照的車主發放「青島版」電子標誌,在全國率先實現檢驗標誌電子化。截至目前,已經發放機動車檢驗合格標誌電子證照1萬餘個。本次推行的檢驗標誌電子化是「全國版」的檢驗標誌電子憑證。
推行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化,是公安交管部門通過全國統一的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交管12123」手機APP發放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憑證,為機動車所有人、駕駛人以及相關行業和管理部門提供電子證照服務。
檢驗標誌電子憑證的發放範圍:公安交管部門在辦理機動車登記、核發檢驗標誌業務時,對所有機動車發放檢驗標誌電子憑證,包括汽車、摩託車、掛車。
檢驗標誌電子憑證的便利性:推行檢驗標誌電子化,一方面,將減少紙質證明憑證,免去群眾粘貼(去除)檢驗標誌的麻煩,更加方便通過手機等方式出示使用;另一方面,將更加便利在車輛租賃、二手車交易、保險理賠等領域應用,方便群眾企業辦事,更好服務企業發展。同時,檢驗標誌電子化是機動車牌證電子化的創新探索,是推動公安交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積極實踐。
檢驗標誌電子憑證的安全性:檢驗標誌電子憑證通過全國統一的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核發,通過統一的交管電子證照資源庫進行驗證管理,具備統一性、唯一性、安全性的特點。同時,還採用了專用的加密防偽二維碼,保證電子憑證唯一、可靠和安全使用。
檢驗標誌電子憑證樣式顯示內容包括:號牌號碼、車輛識別代號(部分)、檢驗有效期和二維碼等信息。其中二維碼內嵌檢驗標誌信息和數字籤名,通過「交管12123」APP掃描二維碼可以識讀和顯示檢驗標誌相關信息,驗證內嵌數字籤名合法性,獲知檢驗標誌電子憑證的真偽。電子憑證可用「交管12123」APP實時顯示,也可用電子圖片或文檔形式保存、列印。
機動車所有人可以註冊登陸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www.122.gov.cn)或「交管12123」手機APP,申領、使用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憑證。
1、辦理機動車註冊、轉移、變更登記、核發檢驗標誌業務時,公安交管部門列印檢驗標誌紙質憑證交申請人,系統自動生成、自動推送檢驗標誌電子憑證。機動車所有人可登錄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或者「交管12123」手機APP,直接查看、下載使用。
2、對六年內免檢車輛,機動車所有人可以直接通過網際網路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或「交管12123」手機APP申領檢驗標誌電子憑證。紙質憑證由申請人自主選擇是否申領;如需領取紙質憑證的,可選擇郵寄送達或到車管所自取。
3、對在檢驗有效期內的車輛,公安交管部門將統一生成檢驗標誌電子憑證,機動車所有人可以直接上網下載使用。
4、對檢驗標誌紙質憑證丟失、損毀的車輛,無需辦理補領檢驗標誌業務,可直接在網上下載使用。申請人自主選擇是否補換領紙質憑證;如需領取紙質憑證的,可選擇郵寄送達或到車管所自取。
檢驗標誌電子憑證分為在線出示、離線出示和列印出示3種方式,便利機動車所有人、駕駛人在不同場景應用。
1、在線出示時,可以直接登錄「交管12123」手機APP,實時在線查詢、出示本人名下或本人已備案機動車的檢驗標誌電子憑證。
2、離線出示時,可以提前將檢驗標誌電子憑證下載並存儲於手機中,使用時直接出示。下載的電子憑證也可以轉發、分享,使用時可直接出示。
3、列印出示時,可以通過網上下載檢驗標誌電子憑證後,列印為紙質憑證出示,與電子憑證具有同等效力。
機動車檢驗標誌電子憑證與紙質憑證具有同等效力,可適用於執法管理、公共服務、經濟活動等多個場景,為機動車所有人、駕駛人帶來更多實惠便利。
◆ 執法查驗時,已領取檢驗標誌電子憑證的車輛,不需要再粘貼紙質標誌,駕駛人可以主動出示檢驗標誌電子憑證,民警核查電子憑證有效性和機動車狀態。對機動車在檢驗有效期內的,公安交管部門不以未放置(粘貼)檢驗標誌為由進行處罰。
◆ 事故處理時,對當事人可以自行協商處理的財損交通事故,當事人可以通過查看對方車輛檢驗標誌電子憑證,確認車輛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
◆ 保險理賠時,可以向保險公司出示檢驗標誌電子憑證,用於辦理車輛保險理賠相關手續。保險公司理賠人員可以通過「交管12123」APP掃描車輛檢驗標誌電子憑證二維碼,確認車輛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
◆ 租賃機動車時,承租人可以要求租賃公司提供車輛檢驗標誌電子憑證,並通過「交管12123」APP掃描檢驗標誌電子憑證二維碼,確認車輛是否在檢驗有效期內,避免駕駛逾期未檢驗車輛可能造成的法律和安全風險。
◆抵押、交易車輛時,可以出示檢驗標誌電子憑證,證明車輛檢驗狀況,便利群眾企業辦事,保護當事人雙方合法權益。
閃電新聞記者 孫楊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