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乍寒還暖。漫步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綠洲街道亓堂村,一排排白牆黛瓦、別具風格的兩層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新修的水泥公路縱橫交錯,房前屋後秋菊怒放、花香襲人……只見村容村貌整潔,到處一派恬靜悠閒的美麗景象,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令人陶醉。
亓堂村位於民權縣城西部,原是一個經濟落後、村貌髒亂的小村。近年來,為改變亓堂村的落後面貌,綠洲街道積極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在亓堂實施整村推進項目。目前,該村80餘戶群眾已入住新建社區,改變了以往生產生活落後面貌。亓堂村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局面得到進一步優化提升,現代化新農村雛形初現。
曾經的偏僻小村,到如今的「小江南」,亓堂村是民權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民權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林田湖草一體化治理,結合實際,務實重幹,積極作為,邁出了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取得了新成效,鋪開了新畫卷。
扶貧大棚番茄喜獲豐收 屈小磊 攝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
民權縣把大力發展鄉村主導產業作為推進工作的重點,以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為抓手,以推動「四優四化」發展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農業產業發展「淤地種糧沙地果、兩合土壤種瓜蔬、背河窪地蟹稻荷、畜禽養殖上規模」的總體思路,逐步形成了「百萬生豬三萬牛,南蔥北菌西果油,麵粉花生葡萄酒,三產融合帶旅遊」的農業產業格局,積極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
民權縣常年種植糧食作物面積在165萬畝以上,總產達80萬噸以上(其中小麥100萬畝以上,玉米58萬畝)。該縣不斷推動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目前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4個,省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8家,「三品一標」產品達到37個,被評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縣畜牧業產值達到22.31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3%。全縣規模養殖場(區)發展到154個,畜產品加工業正在興起,牛肉及產品加工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禽蛋製品等產業逐步發展。民權花生、山藥、蓮藕、大閘蟹、葡萄5類農產品榮獲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民權還被授予「全國生態原產地保護示範區」「國家級果蔬質量安全示範區」。民權是全國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河南省休閒漁業示範基地,河南省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擁有中國河蟹之鄉、休閒垂釣之鄉等美譽,利用莊子鎮、北關鎮背河窪地規劃了黃河故道有機農業示範區,引領全縣綠色有機農業持續發展。
民權縣花園鄉趙洪坡村一角 朱建軍 攝
鄉村振興,文化鑄魂是關鍵
民權縣是莊子文化之鄉,境內有莊子陵園、莊子文化館等多處文化遺存和紀念地;境內「河南塞罕壩」——申甘林帶是平原地區最大的人造固沙森林帶;也是商丘市轄區內黃河故道水域面積最大的縣。
近年來民權縣著力挖掘莊子文化、黃河故道生態文化、「虎」文化、申甘林帶等文化魅力,培育了一批文化特色小鎮,發展生態特色遊,促進文化旅遊業跨越發展,被授予「國家森林休閒體驗基地」「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等榮譽稱號。
「趙洪坡原是一個貧困村,民房破敗,雜亂無章,坑塘汙水橫流。這個村子民間文化積澱深厚,這幾年鄉裡結合這裡的文化進行了綜合開發,將這裡打造成了民俗文化村。」該縣花園鄉黨委書記張玉棟介紹說。
目前該縣花園鄉趙洪坡村、北關鎮王公莊村和白雲寺鎮白雲寺村被認定為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人和鎮葡萄主題公園被認定為省級休閒觀光園區。
在大力開展全域旅遊、重點推進鄉村旅遊的同時,民權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注重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全縣529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孝善理事會,在全縣形成家庭孝心養老、社會行善敬老的濃厚氛圍。大力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全縣各個行政村全部配備「一約六會」,持續開展孝善敬老活動和「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2020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省級文明村鎮3個,全國文明村鎮5個、市級文明村鎮29個。
民權縣美麗鄉村 朱建軍 攝
鄉村振興,群眾幸福是目標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民權縣委、縣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作為工作的目標。
圍繞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民權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堅持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2020年以來,全縣19個鄉鎮(街道)集鎮區汙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529個行政村日常保潔全覆蓋、農村戶廁改造全縣完成85%以上。建成24個國家森林鄉村,數量居商丘市第一位。截至目前,已創建「四美鄉村」51個、「美麗小鎮」10個、「美麗庭院」19393個。
該縣紮實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和群眾性自治組織建設,突出黨建引領,大力實施「黨建+一中心四平臺」建設,全面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群眾水平,提高了社會治理工作質量和服務群眾水平,使便民服務實現常態化,社會管理能力高效能,進而激發基層組織活力。加強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持續開展了鄉村平安創建活動。
民權把群眾生活富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根本,以改善提升農村民生保障水平為宗旨,不斷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通過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建成了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全縣529個行政村全部建成農村電商服務中心。建成縣級金融扶貧服務中心1個、鄉鎮(街道)金融扶貧服務站19個,村級金融服務部529個,實現了信息共享,三級聯動,金融網點覆蓋率進一步提高。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大力改善辦學條件,規範辦學行為,不斷加快農村學校均衡化、信息化建設步伐,順利通過國家均衡縣驗收。通過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工返鄉創業,成功獲評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2020年,該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120元,同比增長10.2%。
順應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民權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設美麗宜居村莊。如今,越來越多的民權人感覺到村容村貌變美了,富民產業發展起來了,群眾的生活更幸福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百姓樂居」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在豫東大地上徐徐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