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女孩打造微縮景觀還原老成都記憶 組圖

2021-01-15 新華網

  上世紀90年代家喻戶曉的小霸王遊戲機,當你把手指伸向它,遊戲手柄竟然只有指甲蓋那麼大;那臺用旋鈕調頻道的黑白電視機,根本不能播放……縮小到原來的1/12,甚至1/20,那些搪瓷臉盆、三腳架,老式電扇、檯燈,讓你想提起來的雙喇叭錄音機,全都是黏土、塑料、木板等做出來的迷你物件。

  而製作這些懷舊場景的,是一個95後成都妹子。從5歲見到第一個微縮景觀模型開始,就沉迷於這個迷你世界,自己摸索著做出了《遊樂園一角》《小區副食店》《外婆的家》《父子水餃》等充滿成都記憶的微縮景觀。這些有代表性的文創作品,還曾在西博會上展出。

  迷你「情結」

  從小喜歡袖珍物件 五六歲照著模型做微縮景觀

  妹子名叫周子倩,從小在成都高升橋一帶長大。她一直對很小的東西情有獨鍾,買芭比娃娃,只喜歡裡面的小配件;養狗,就選最小的吉娃娃……2001年的某一天,爸爸媽媽在公園裡順路給她買了一個「袖珍客廳」回家,更是讓她喜不自禁,她找到了最愛的迷你世界。

  一套布藝沙發、落地燈和老式座機……當時五六歲的周子倩就在父母的幫助下,自己照著模型,動手做了一套微縮景觀。現在看來略顯粗陋,卻珍藏至今。

  轉眼十餘年,長大後的周子倩仍然放不下這個「迷你」情結,在沒有任何相關教程的情況下,全靠在社交平臺搜集的一些製作片段,動手操作、自己摸索。初期,她做過公主風的房間,構思並不完善;留學義大利期間,她帶著對家鄉的思念,做出一個又一個成都範兒的微縮景觀。

  成都記憶

  老舊物件消失增加難度 一個玻璃杯研究近半年

  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成都遊樂園,是成都,乃至全川80後、90後的童年回憶,園內高空觀覽車是錦江畔一大標誌性景觀。高空翻滾列車、勇敢者轉盤、瘋狂的老鼠、激流勇進……讓小朋友們玩得意猶未盡。

  遊樂園關閉很多年了,但它在周子倩手上又「活」了過來。她的《遊樂園一角》裡,最親切的小火車、電瓶車,還有孫悟空抬轎子,要坐就去售票亭「買票」吧,黏土捏的機器人在旁邊舉著牌子——120cm以下兒童謝絕乘坐 成都市遊樂園。

  童年時《外婆的家》,綠色牆壁、黑白電視,書桌玻璃下壓著照片,那一臺木頭風琴曾伴奏著一個小女孩唱唱跳跳;《小區副食店》是童年饞嘴的地方,不管是掛在牆上的小零食,還是放在冰櫃裡的冰淇淋,都讓小朋友流連忘返;蒼蠅館子《父子水餃》是老成都美食的代表,一家人經營了多年的好味道,同時代表了老成都的一種生活態度。

  周子倩說,每一套成都記憶作品,最大的困難是很多物件看不到了,沒法現場量數據比尺寸,只能網上搜羅照片,找親朋好友打聽。沒有模仿對象,每一次都是首創,經歷一次又一次失敗。 比如《外婆的家》一個玻璃杯,她就研究了近半年。在材料上,先後淘汰了玻璃、黏土、膠板,最後確定為塑料;做模子、烤變形、壓模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實驗、練習。再加上求學期間無法全身心投入,這一套微縮景觀製作耗時半年。

  留住文化

  用作品留住兒時印記 將繼續做微縮模型保存本土回憶

  「電視上的遊戲機,沙發邊的痰盂,路邊店的雪糕……每個人都有一個充滿深刻回憶的小時候,會聽到,會聞到,會眼裡有光,會滔滔不絕,會看見老舊的物件就充滿細節」,周子倩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她認為,微縮模型是比照片和錄像更能生動地保留過去回憶的方式,是一種文化保護。在成都長大的童年回憶,是她的創作靈感,她試圖用作品留住逝去的時光、兒時的印記。

  據她了解,日本最早流行微縮模型這種袖珍藝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批量生產微縮模型,主題是所有日用品的縮小版,並創立了知名品牌,深受外國人喜愛。歐洲也很多,極具本土特色,所以她想到做成都特色,保存本土回憶。

  「大家在影片中會時常見到,無法做特效的物件常用到微縮模型,還有袖珍瀑布、坍塌的樓房……」,她舉例說,奧特曼和小怪獸打架,為什麼奧特曼那麼大,因為房子是微縮模型。今年年初,周子倩去米蘭袖珍藝術展觀摩,與義大利本土藝術家交流,受益匪淺,「希望國內也有更多的愛好者可以一起交流」。

  目前,周子倩已從義大利都靈阿爾貝蒂娜美院畢業,準備回到成都,因為「根在成都」。「大學學的舞臺設計,以後還是想從事設計類的工作」,但她堅定地說,袖珍藝術永遠是她的心頭好,會繼續做微縮模型,走懷舊風,延續老成都記憶。最近,她盯上了IFS上的爬牆熊貓,準備做新的嘗試。(成都商報記者 嚴丹 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95後中國美少女把外婆的家縮小120倍,用微縮藝術留住童年回憶,引來54萬人圍觀,還讓外國網友都點讚
    沒想到這個記憶中的外婆家,是一個95後女孩創造出來的微縮世界。95後的周子倩是個成都女孩,她像大多數這個年紀的年輕人一樣,喜歡追星,會被創造101裡追夢的女愛豆們打動。但她也早早獨立,確定了自己的目標,高中畢業,她就獨自一個人踏上了去義大利求學的道路。
  • 來畫攜手西博打造時尚新IP 用「新」追尋專屬於你的成都記憶
    在以「中國新時代,西部新作為」為主題展開的第十七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上,由西博會組委會與成都來畫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手繪創意互動抽獎區在「一帶一路」合作館全域開放(8號館)驚豔亮相。DIY小賣部、廚房、火車站等各色文創微縮景觀,帶你回到成都舊時光。
  • 兄弟倆製作200件微縮模型勾起80後記憶,網友專程定製還原兒時場景
    山東德州的李壽升和趙永旭兄弟二人,從2012年開始做微縮建築模型。8年來,兩人用微縮模型還原了近200件八九十年代的建築,這些逼真的建築模型被發到網上後迅速走紅,網友紛紛表示滿滿都是童年回憶。這個留著鬍子的「糙漢子」從事的是微縮模型製作,在他和團隊成員的手下,一處處唐代古城建築和院落被重建起來。在此前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備受稱讚的靖安司內唐長安城微縮景觀就是由他們製作的。此前,陰先生製作的古建模型受到關注。2019年9月25日,陰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大學時他學的是影視動畫專業,畢業後和同學成立微縮模型工作室。
  • 捧在手上的鄉愁 懷念回不去的故鄉,他用微縮雕塑還原記憶中的老屋
    14日,在位於印象濟南·泉世界的個人工作室裡,李義中手捧近日剛製作完成的「微縮版」窯洞。李義中用微縮場景製作,還原許多人記憶中的故鄉老屋。新時報記者王樂濤 趙曉昕攝生活在濟南,李義中始終懷念回不去的故鄉。
  • 74歲大爺6年打造微縮景觀園
    小院前的70米花園裡,成都西嶺雪山、重慶合川大橋、雲南石林地址公園、理縣桃坪羌寨等景點被製作成「微縮景觀」納入。2013年開始,74歲的胡定國,花費4萬多元,加上撿來的廢棄材料,持續6年打造出這座「富強中國 美麗四川」主題景觀園。花費4萬元改造荒坡「長出」雲南石林、桃坪羌寨等景點紅碑村三組的水泥道,可以一直通到胡定國家的花園。
  • 北京一微縮景觀公園,開業26年如今閉園,「還珠格格」曾在此取景
    文/打卡旅行官(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旅遊不在乎終點,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還有那些美好的記憶和景色。微縮景園是在昌平的紅泥溝,與北京有著38公裡的距離,在1994年的時候進行了開放,公園的佔地是40公頃的面積,公園整體分為三個區域,可以盡情遊覽的微縮景觀,一個是展現京華傳統風貌的地方,以及一個進行表演。
  • 將西嶺雪山、雲南石林「搬」進自家花園 74歲大爺6年打造微縮景觀園
    小院前的70米花園裡,成都西嶺雪山、重慶合川大橋、雲南石林地址公園、理縣桃坪羌寨等景點被製作成「微縮景觀」納入。2013年開始,74歲的胡定國,花費4萬多元,加上撿來的廢棄材料,持續6年打造出這座「富強中國 美麗四川」主題景觀園。花費4萬元改造荒坡 「長出」雲南石林、桃坪羌寨等景點紅碑村三組的水泥道,可以一直通到胡定國家的花園。
  • 成都記憶:老成都的補碗匠、剃頭匠
    成都記憶:南門外的跳傘塔民國時期的老成都剃頭匠剃頭匠:老成都曾經有一句諺語叫「剃頭擔子—一頭熱」,說的就是老成都的剃頭匠。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歷史變遷,時光流轉,歲月更迭,剃髮方式隨之而改變。然而,這個古老職業卻喚起了人們對這座城市的久遠記憶。
  • 「95後」女孩微觀還原「同福客棧」 向經典電視劇致敬
    「95後」女孩微觀還原「同福客棧」 向經典電視劇致敬 發布時間:2020-09-03 18:45: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高雨晴
  • 揚州瘦西湖「水系微縮景觀園」建成開放 顯古城精緻本色
    揚州瘦西湖「水系微縮景觀園」建成開放 顯古城精緻本色 2016-04-08 11:47: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圖為水系微縮景觀園,盡顯古城精緻本色。
  • 樂高微縮場景MOC拼搭指南
    我們看到漂亮的大型樂高模型會讚嘆不已,例如這些樂高TOP10套裝,但小巧精美的微縮場景模型同樣會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小酷也非常喜歡城市天際線系列,很多樂高愛好者自己也在嘗試做一些有趣的微縮MOC。
  • 95後女孩手工還原《武林外傳》迷你版同福客棧,向經典致敬
    近日,來自山西太原的95後女孩郭姍姍,用手工以1:30的比例還原曾經電視劇《武林外傳》中佟湘玉、郭芙蓉、白展堂、呂秀才等人居住過的同福客棧,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
  • 為祖國慶生,揚州父女聯手打造「微縮天安門」獻禮!
    今年51歲的陳志康,家住廣陵區曲江街道五裡廟社區,是一名「揚州燈彩」代表性傳承人,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他與女兒聯手獻禮,手工打造了一盞「微縮天安門」燈彩,供居民感受祖國的繁榮富強。這一舉動,也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 用谷歌地圖搜索也能做出來的微縮小世界!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來自東京的微縮景觀攝影師Satoshi Araki就真實的創造出了一座城市。微縮景觀的設計師我們之前介紹過很多位了,這位來自日本的設計師和攝影師有什麼不同的優勢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的微縮世界!
  • 四川發現·老成都記憶|簸箕街的城隍廟
    舊時,簸箕街為老成都乾菜貨業的集散地,經營地方土特產和幹的海產品。那時商家又多叫這條街為貨棧,臨街的小鋪子有不少小倉庫,倉內有從河上運來的棉花、麻布、紅糖、黑木耳、幹菌子……有些書上還記載簸箕中街還建有迎恩樓,為清代地方官跪迎詔書之處。然而,簸箕街讓我最難以磨滅的記憶還是城隍廟,老成都稱為「北門城隍廟」。成都歷史上有五座城隍廟。
  • 3D列印「明清襄陽城」 還原建築上百間
    2020年8月24日,湖北省襄陽市,襄陽城牆文化展示館用3D列印的襄陽古城微縮景觀再現了明清時期襄陽城的格局。(圖片來源:人民視覺)近期,襄陽城牆文化展示館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了襄陽古城微縮景觀,呈現出襄陽王府、襄陽府學宮、鹿門書院、鐵匠鋪、民居等建築上百間,基本還原了明清時期襄陽城的格局。據了解,為3D列印這座城,幾名創作人前後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創作人隗鵬介紹,起初他們也想用雕塑的形式再現襄陽古城,因為景觀太小,有些建築僅有幾毫米高,再好的刀功也難以雕刻完美。
  • 在壩壩頭找回「老成都」
    不過,就算在成都,也能有壩壩裡的吃喝玩樂,體驗老成都獨特的煙火氣。昨日,以李劼人筆下的老成都市井生活場景為中心,傾力打造的特色市井文化體驗+網際網路街區的東門市井,迎來首屆啤酒美食節暨民俗遊園會活動,吃小龍蝦、喝冰啤酒、看壩壩電影、體驗老成都民俗,你「口」中的成都又回來了。
  • 【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
    【方志四川•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城隍的出現,大約在漢代,後梁時始有封號,明代各州縣皆修建城隍廟,按地盤大小,各級城隍皆一律封爵晉位。大明皇帝曾明確宣布:「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臺灣城隍廟的城隍神像 清代沿襲明代舊制,城隍廟的修建更為普遍。
  • 6年打造「世界最小」機場、精準復刻水城風貌的打卡地,你知道嗎
    6年打造「世界最小」機場 「90後」戴小姐曾連著兩年兩次前往德國漢堡旅行。第二次面籤時,籤證官向她提出了疑問:為什麼又是漢堡?戴小姐的回答很簡單:因為那裡的微縮景觀世界!
  • 攝影超神之路:教你拍出如小人國般的微縮世界(多圖)
    不知道小白們有沒有見過這樣的照片,將現實世界扭轉為模型般的「小人國」,那些真實世界裡的建築、人物,在照片裡全都變成微縮模型,行走著的路人猶如僵硬的造型人偶,高樓大廈就像一塊塊積木,停在路邊的汽車也變成了玩具。這樣的照片叫做「微縮景觀」,如此有趣又可愛的景觀立馬能讓你的照片變得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