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詩人顧況與宮女的紅葉傳情

2020-12-16 閒花詩話

紅葉詩——顧況

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

伴著一聲春雷的啼哭,伴著一串春雨的滋潤,洛陽的春天又開始撩人了,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大好春光,當然要與杏花相伴。

這日大唐著名詩人顧況來到洛陽,攜三倆詩友,嗅著暖風裡微醺的草木清香,遊於宮苑之外,欣賞這神都之美。

路經上陽宮外一下水池,牆邊有一御溝,流水匆匆的從宮內流出,仿佛夾雜些不高興的情緒,連倒映在水裡的藍天白雲都變得破碎了。

忽然間,詩人發現了一抹與這季節不相宜的紅色,竟是一片桐葉在潺潺水流中浮泛而來,樹葉躺下,在水中的藍天白雲中靜靜穿行,重新以平等的姿態與藍天對話,很是驚豔。詩人不禁心生疑竇,這樣的時節,怎會有桐葉染紅?於是他帶著好奇俯下身去拾起那片紅葉,略一端詳,發現這落葉之上竟題著一首絕句:

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顧況看到這片紅葉上的題詩,不禁感慨萬千。同時心中更是升起一個疑惑,這詩是何人所寫呢?難道是這深牆之內的宮女麼?

拈著這枚微溼的紅葉,詩人心緒難平,他仿佛看到了一個窈窕清純的女子,靈慧多才,且有一份異想天開的小女兒旖旎心思,但是卻正被深宮深鎖限制著自由,無法追求自己的幸福,只能通過這一枚紅葉來寄託自己的渴望,一半明媚、一半憂傷。風過無痕,花開有音,想到這,詩人不禁有些動容了。

於是,第二日,詩人跑到這條溪流的上遊,在同樣的紅葉上寫下一首詩:

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

寫好後,詩人按捺住心中的激動,將這枚紅葉再次放回水流中,一直到看著這片桐葉載著自己的心意流入了宮牆,還捨不得離開,他相信如此聰慧的女子,一定會明白他的用心,並給他回復,這不是僥倖,不過是遵循了自己的情感罷了。

有一份憧憬和期待,這等候的時光,寸寸都是美妙難言的。

時間隨著流水緩緩而逝,天漸漸黑了。但詩人仍然堅持站在那裡等著。他忽然有一種感覺,他會遇見,他這一生中最重要的女子。

然而,隨著夜色的湧起,水流最終沒有帶來那枚期待的紅葉,詩人不禁有些失落的拈起一縷溪水,幽幽的嘆了口氣。

數日後,有人在東苑遊玩的時候,在水中又撿到一題詩紅葉,由於知道之前有顧況紅葉題詩的事,便把這枚紅葉帶給了顧況,詩云:

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顧況小心的捧著這枚紅葉,將這首詩讀了一遍又一遍,禁不住,醉了、痛了。他明白心中人在慨嘆自己的命運尚不如那水中飄零的梧桐葉,尚能乘著流水,來到有緣人的手中。那種對衝破牢籠的希望、那種對身受幽囚的憤懣、那種對情感的歸依。他感到自己的心靈和另外一顆心是相通的,茫茫人海,他遇到了她,能夠靈魂相契的愛人。

自此以後,顧況和這位宮女二人經常憑藉紅葉傳送愛戀的心聲。不久「安史之亂」爆發,洛陽失守,顧況在亂世流離,最終找到了心上人並攜手外逃,結為連理隱居於山野。因為顧況葉上題詩的佳話,「紅葉傳情」便被當作愛情的寓意象徵,作為洛陽下池軼事,廣為流傳。

相關焦點

  • 唐代宮女紅葉題詩,美好的嚮往,一生悲慘誰知
    宮女在深宮與外界隔絕,又沒有可以親近的人,有怨言也不敢向人道,感情更無處寄託。後來有宮女開始題詩紅葉,拋於御溝,通過流水送出宮外,以寄懷幽情。自那之後,便有無數宮女爭相效仿。於是,常常有宮外的人會撿到題詩紅葉的詩,也因之有了許多傳奇的故事流傳。
  • 紅葉題詩:一葉題詩出禁城,寄予有緣人
    紅葉題詩,紅葉傳情,由此在深宮中展開了一幅奇妙的畫卷。關於紅葉題詩的故事,最早是在唐代。而唐代有兩個傳說故事。一個是中唐詩人顧況的故事。另一個是發生在開元盛世。顧況曾有詩云: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相傳在唐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天,身在洛陽的年輕詩人顧況拾得從皇家宮女所居上陽宮水道流向下水池的一片紅葉。
  • 唐朝男人的浪漫,紅葉題詩,勝於女子!
    紅葉題詩的典故,有一些美麗的故事,流傳最廣的是中唐肅宗時代,年輕的詩人顧況在洛陽時,秋天與詩友在洛陽的上陽宮附近遊玩,看到宮牆流出外面的流水上,飄來了大片的梧桐葉,上面寫了詩。 「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
  •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深秋霜濃時節,遍山紅葉噴薄如熾,賦予了華山另一種神奇的美。紅葉是詩之葉,是詩人筆底的情感意象。紅葉曾經催發了詩人們多少詩思。流水何必如此匆匆,我深坐宮中每天都如此悠閒,此刻唯有殷切地希望,這紅葉能隨著這自由的流水,到人間好好地走一遭。於佑細細地將詩讀了幾遍,又小心翼翼地把紅葉帶回住處,妥善地放在書箱中。自此,他經常把這枚紅葉拿出來吟誦欣賞,越來越覺得這紅葉美豔可愛,其上的題詩清新意深。於佑日夜對著紅葉百般思慮,人也消瘦了許多。
  • 《唐詩鑑賞辭典》第四百六十七首《題紅葉》(宣宗宮人)
    據《雲溪友議》、《本事詩》等書記述,天寶年間,一位洛陽宮苑中的宮女在梧葉上寫了一首詩,隨御溝流出,詩云:「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詩在民間遂得傳播。詩人顧況得詩後曾和詩一首:「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過了十幾天,又在御溝流出的梧葉上見詩一首,詩云:「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 古代宮女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一入宮門後結局大多很悲慘
    宮女,真的不容易。沒有自由,寂寞一生是常事宮女不同於嬪妃,民間常說的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三千佳麗」,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指的是皇帝的妻妾,而三千佳麗則指的是宮女。宮女的數量,各朝各代都是不同的,三千佳麗只是一個虛數,三國時吳王孫皓,有宮女五六千名,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則增長到一萬多名。
  • 同主題筆會|紅葉|安徽詩人之家第177期
    紅葉(新韻)李嫦文蜀山秋水岸,有幸覓知音。羞色如霜葉,相思日日深。紅葉右土秋盡冬寒至,風催葉正紅。欲題詩何寄,唯見遠帆空。紅葉犁轅嶺上生紅葉,霜寒色愈濃。香山紅葉草民霜侵落葉隨風去,盡染層林幾片同。若問香山何景美?誰人不識是紅楓。紅葉寄懷胡啟能霜染丹楓映日彤,殘秋高詠更情濃。歸鴻無影書何寄,研墨臨窗寫意冬。
  • 【詩者聯盟2508期】義賢居紅葉吟精選
    9紅葉寄中秋齊建輝霜天盡染使爭紅,浸透雲山百壑楓。一葉相思誰在寄?他鄉客旅月明中。10卜算子*紅葉文/齊建輝眺目在秋山,憔悴西風路。悵望悠悠幾度旋,又恐林聲誤。紅葉弄相思,欲掛簾鉤處。片片流丹浪卷中,卻有輕愁妒。
  • 2021京考考前衝刺:90條高頻常識考點(上)
    2021京考考前衝刺:90條高頻常識考點(上)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1京考常識,2021北京公務員考試,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美麗江景令人流連忘返,詩人動情寫下:聽唱菱歌晚,回塘月照沙
    《江上》【唐】顧況江青白鳥斜,蕩槳蘋花。聽唱菱歌晚,回塘月照沙。顧況,字逋翁,號華陽真逸,蘇州海鹽(今浙江海鹽縣)人。善畫山水,工於詩,以杜甫為師承,是新樂府運動的先驅者。性戲謔,因作詩嘲諷權貴而遭貶謫。
  • 許渾這首詩表面寫景,實則卻怨而不怒,印證了顧況對白居易的戲言
    這個詩題的大致是說詩人有朋友從外地來長安想找一棲身之地,幾經周折之下卻事與願違,無奈只好漫遊於汧山隴水之間。許渾有感於朋友的遭遇,因而以詩寄寓,寫下這首託諷詩。「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長安是如此繁華的長安,初唐詩人駱賓王寫的《帝京篇》描寫道:「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桂殿嶔岺對玉樓,椒房窈窕連金屋。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
  • 《甘山讀葉》作者:何東升
    有人提議說:「下來步行吧,既能觀賞紅葉,又能呼吸新鮮空氣。」行走在盤旋的山路上,領略大自然的鐘靈造化,感受紅葉的詩情畫意,藍天、白雲、紅葉,勾勒出一幕幕觸動情思的秋景。只見山頂紅得透亮,山腰紅得豐實,山底紅得莊重,遠看是一道風景,近觀是一種風韻。一葉便能知秋,何況這裡層層疊疊、遠近高低都是紅葉。這秋色真美,是一種可以觸摸、能夠讀懂的美!
  • 怨婦上聯:「獨立小橋,人影不隨流水去。」遠遊丈夫該如何應對?
    怨婦思夫:「獨立小橋,人影不隨流水去。」遠遊丈夫該如何應對?「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 」真的是寫宮怨嗎?錯,元稹是在指桑罵槐!中國從古至今都是盛產詩歌的文明之邦,在詩歌的發展歷程中,曾經出現過一類產量頗高的詩歌種類,那就是閨怨詩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