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即有影,對於中高端的攝影用戶而言,光線的搭配不僅可以有效的降低拍攝暗部所帶來的噪點問題,同時還兼顧著烘託整體畫面氣氛,模擬不同環境下的重要效果。我們經常在拍攝的過程中會估計到抖動、構圖、白平衡等等參數,卻對光線的搭配並不是很在意,很多人認為只要夠亮就行。這次我們就結合一些電影的拍攝畫面,更為直觀的向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關於數碼攝像過程中光線的運用技巧。
相信不少網友在論壇或微博看過一張名為《每一個風騷的照片背後 都有一組精密的布光》照片,讓我們很真切的感受到,一張被認為是完美的光線影片背後的一系列布局細節。當然,看起來複雜的布光環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簡單的手法來實現。而我們此次文章中索要告訴大家的布光技巧,就是通過簡易的手段達到儘量令我們滿意的效果。
照片成品 及 拍攝時的燈光布局
光線與構圖、色彩、運動、景別、角度是攝影的六個重要元素,光線有著烘託氣氛、營造心裡場景的重要作用。每個鏡頭的畫面信息都是通過光線來進行表達的,通過不同的光源和不同的光線角度,來強化視覺效果,只有靈活的運用到此類技術,才能讓我們的拍攝顯得更加專業。
PS:因為主要講解光線布局,以下介紹的光線布局大部分可使用家用型數碼攝像機拍攝。照片部分來自網際網路。
·三點式基本打光法
在一般的室內拍攝過程中,我們通常使用三點式打光法。隨著越來越多攝影師使用了三點式打光法,他也就逐漸成為了一個業界公認的最基本光線布局模式。三點式打光法主要包括主光、布光和背光三個方面。
拍攝現場的光線布局
眾所周知,主光就是在一個鏡頭拍攝時主要被攝物的關鍵光源。一般情況下主光是放置在攝像機的45°角位置,左右皆可。主光也是所有光源中最亮的一個,在打亮被攝物主體的同時還會產生陰影,可以保證被攝物的紋理得以體現。當然我們所說的主光不是單一的人造光源或者說某一盞燈的光源,例如在室外,太陽就經常被設成為主光源,而室內則視環境而定。上圖我們看到的燈光就是作為主光源來應用的。
視頻成片截圖
相對於主光而言,補光則是用來補充和柔和主光源打在被攝物上所造成陰影區域的亮度。補光源通常是通過柔光罩或者反射光來進行補光操作的。例如第一幅圖中地面上的反光板,和環境周圍的頂燈以及白色牆面的漫反射。
三點式打光法圖示
最後我們來說說背光,其實這也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光源。通常我們在拍攝時針對一些特寫鏡頭,特別是頸部以上的特寫拍攝時,若沒有背光補充的話,一些諸如頭髮等細節都會和背景混為一體,看起來並不是很明顯。而背光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突出被攝物的整體輪廓,讓被攝物可以從背景中凸現出來,一般背光主要安放在被攝物的背面進行照射。
·高低光照和對比度
上面我們說到了主光源是最主要的光源,而在主光源使用時還可以分為高光照和低光照兩個方面。高光照是最為主要的光源。他給予畫面完整的光照,從而導致儘量低的陰影展現。在室內影棚拍攝時通常來表現白天的感覺。一般在牛奶廣告視頻創作中表現較為明顯。
高光下的牛奶視頻拍攝
拍攝方法:用兩盞以上的強光打在被攝牛奶的正面和背面。搭配側面45°角輔助燈。
低光照的拍攝主要是運用空氣透視的方法,利用光線所產生的陰影來渲染拍攝的氣氛,經常被用於恐怖、驚悚的視頻拍攝中。主要表現形式為畫面中存在大面積的陰影區域。
電影《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片段展示低光照效果
拍攝方法:不採用主光進行拍攝,採用輔助光和背景光進行拍攝,輔助光放在相對物體45°—90°之間角度,打在背景光來勾勒出被攝物輪廓。
高光照的運用直接關聯到了對比度的問題上。對比度主要是指最高光亮度和最暗部分的差異情況。對比度在視頻拍攝運用中,通過構圖比例可讓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到一個特定區域。此種拍攝手段可以營造出很有戲劇性的畫面,更多的採用到了恐怖、驚悚等題材的影片拍攝中。
影片《閃靈》片段展示高對比度效果
拍攝方法:利用右側光源作為主光,不採用補光。後方採用背光,從而增加對比度。
《幽靈鬼屋》中採用低對比度拍攝
拍攝方法:採用主光、輔助光源拍攝。整體亮度降至30%左右。從而降低對比度。
相對應的高對比度拍攝而言,低對比度拍攝一般情況下用到的很少,通常沒有過多的亮色區域,只有大片大片的灰色,通常觀賞者無法把視覺集中到一點,雖然此類拍攝表現的較為平淡,但是在一些低落的心理鏡頭描寫方面有著不錯的表現。
·光照方向
除了我們所說的主光源在攝像機45°角擺放以外,還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來表現視頻的基調。光源可以從正面、側面、背面、上面和下面幾個方向來進行處理。當然所表現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下面我們就向大家通過電影拍攝中的實力來解讀一下。
《笑的大天使》中採用正面光源進行拍攝
拍攝方法:在攝像機正上方採用強光進行拍攝,兩側採用輔助光進行輕微補光。即可保證面部不會產生陰影。
正面光源其實並不是只為了打亮被攝物,因為採用正面拍攝時被攝物是沒有陰影的,這就容易失去陰影所帶來的質感,讓畫面表現的平淡。正面光源更主要的是來控制所拍攝時的色溫及顏色。影片的基調是偏暖還是偏冷,都是靠正面光源來進行處理的。
《黑客帝國》中的側面光源應用
拍攝方法:主光放在攝像機70°—90°方位,背景光可以不打。主要是用側面光線來讓人物面部出現陰影.
側面光源是用的比較多的一個拍攝光源,利用高光和陰影的對比,可以表現出三維效果,增加電影畫面的立體感。側面光源經常性的把被攝物的另一面隱藏在陰影中,從而更能體現出影片被攝物的紋理和細節,視覺衝擊力較為明顯。
《殺死比爾2》中的剪影畫面
拍攝方法:採用逆光拍攝,光源從後方通過被攝物打在攝像機鏡頭上。攝像機採用背光亮度曝光值即可。
背面光源一般主要運用於類似剪影的拍攝手法,主要是通過把主體從背景中突出出來,從而營造出來一種縱深感。因為這種拍攝手法無法看清被攝物的細節,只能看到輪廓,所以在拍攝武打片或者即將公布主角的時候會營造出一種神秘感。
《電鋸驚魂》中的下方光源畫面
拍攝方法:拍攝時讓光源在被攝物的下方往上打光。我們看到的就是鼻子的陰影通過下方光源籠罩在了人物的臉上。
下方燈源是一個較為有戲劇化的燈光效果。一般都是通過在被攝物的下方進行打光,把人或物的下半部分打上強光,而上半部分則是被下半部分的陰影所覆蓋。通常我們會在恐怖和驚悚電影中經常看到此類光線的運用。
·較為複雜的光線布局
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給位已經對光線的拍攝角度和布局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怎麼才能把它們展現的更具備現實感和戲劇感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
《黑客帝國》中陰暗的光線反映出敵對方的心理
拍攝方法:利用多種燈光效果,包括一系列頂光、兩盞主光和四盞輔助光進行拍攝,靠主光來營造主色調的氣氛。
戲劇感光大量的使用了光和影的強烈對比度,來暗示電影中不同角色的心理狀態,相對於現實感光而言,戲劇感光可以說是一種造型手段,經常用於加強人物內心的情緒反應。
《哈利波特》的現實感光線展示
拍攝方法:利用大數量的實際燈光和窗外的模擬燈光,來營造一個真是的氣氛。主要採用了屋內的實體光、頂燈、45°角主燈。
現實感光主要就是為了讓畫面顯示的更加具備真實感,讓觀眾認為光線的表現是自然發生的。 運用得較多的光源主要為燈、蠟燭和爐火等等。在《哈利波特》的拍攝過程中,利用室內的吊燈和模擬窗外的光線,給電影一個真實感、現實感的基調。
《黑天鵝》聚焦燈光突出被攝主體
拍攝手法:作為舞臺上聚焦的一點,通過舞臺聚焦頂燈來打亮人物。從而突出人物特點。
在實際拍攝中,光線一般都要充分的體現鏡頭畫面的空間性及透視性。一般情況下我們拍攝不全是固定的光線布局,而是在實時變化的。具有氣氛的光線效果往往是與畫面中的人物息息相關的。通常情況下光線區域分為變化性和區域性,變化性是指畫面中的光線、光效是多變的;區域性是指畫面中的光線、光效是分區域的,不同區域會有不同的呈現狀態。
總結:
其實光線的布置有很多門道,就拿文章來說需要很大的篇幅才能講明白。我們此次只是找出來幾個基礎的布光技巧,當然對於入門級攝像用戶來說還是有些高深,而對於攝影發燒友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拍攝技巧分享。光線的運用可以在有限的基礎上拍出更為出眾的視頻內容,攝像機在拍攝時只是一個硬體因素,而光線則可以說是豐富了這個硬體的拍攝內容,讓我們更加感受到畫面所傳達出來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