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會被「懶死」,走路太累,吃飯要餵,父母去世後23歲被餓死

2020-12-13 水墨書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懶人,8歲時還沒有下地走過路,吃飯一直讓人餵著吃。父母去世後,跟著堂哥生活,卻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最後23歲時被凍死在家裡。

父母溺愛的孩子

出生在河南信陽一個農村家庭的楊鎖,是父母的老來子。從小的時候,就非常的溺愛楊鎖,從來不讓他跟任何事情,給他起名字叫鎖也是想要將他一直鎖在自己身邊。

除了不讓楊鎖幹活外,夫妻兩個人對他還特別的溺愛。據說直到八歲的時候,楊鎖甚至沒有自己走過什麼路。小的時候總是走不了兩步路就讓父母抱著,年紀大了抱不住甚至讓父母用擔子挑著他。

同年齡的孩子都早已開始幫助家裡做事情了,楊鎖自己連碗都不端。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是楊鎖的父母一點這種意識都沒有,對楊鎖,從來不讓他幹任何活計,甚至吃飯的時候還餵飯給他吃。

楊鎖到了上學的年紀,夫妻倆本不願讓他離開身邊,但我國實行的是九年義務制教育,上學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必須去上學。年紀大了的楊鎖,拖了幾年,還是去上學了。

據老師說,楊鎖其實非常聰明,但是由於懶惰,不願意動腦思考問題,而且父母太過溺愛孩子,阻礙了楊鎖的成長。在學校,楊鎖一點都不肯學習,也不願意做作業。

只要對他稍微嚴厲一點兒,他就馬上回家向父母告狀,聽到楊鎖所說的話,夫妻二人無條件的相信他,第二天就會去學校找老師的麻煩,這樣,楊鎖通過學習成長的道路就這樣被斷絕了

長大後的楊鎖,也曾經嘗試過要幫著幹活,但是只要他一上手,就會被父母趕走,讓他一邊去玩兒,怕他勞累。就這樣,在父母的極度溺愛下,楊鎖成為了一個「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

父母在的時候,當然可以無條件的寵愛他。但是,其他的人不是楊鎖的父母,他們沒有這個義務這樣對待楊鎖。父母去世後,楊鎖的日子急劇變化。

不願做任何事情的楊鎖

13歲的那年,楊鎖的父親因為患上了肝病而去世,家裡的生計全落到了楊母一個人的身上。一開始,楊母仍然溺愛孩子,不願意讓楊鎖幹活。

但是,繁瑣、沉重的農活,不是楊母一個人能夠做的下來的,她的身體也被沉重的勞動拖垮了,她不得不叫兒子楊鎖去幹活。但是,這個時候的楊鎖已經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一點不願意幹活

楊母去喊他,楊鎖不但不幹活,有時候還生氣打罵她,楊母只好帶著病去幹活。五年後,楊母終於扛不住,積勞成疾最後去世,全家就剩下了楊鎖一個人。

這時候的楊鎖,搬到了自己的堂哥楊德玉家裡生活。楊德玉是楊鎖的堂哥,但他並不準備像楊鎖的父母一樣養著他,他準備給楊鎖找一份工作,讓他自力更生。

楊德玉首先想的是,讓楊鎖在自己的身邊工作。楊德玉在鎮子上的一個建築工程隊裡工作,楊鎖雖然沒有什麼技術,但是可以去工地上幫工

楊德玉將楊鎖帶到工地裡,滿心以為一個大小夥子,怎麼樣都能幹點活。誰知道,他到了地方之後,先是說太熱了沒辦法幹活,後來又趁著別人幹活的時候自己跑回了家

楊德玉覺得特別的無奈,楊鎖不幹活他也不可能只讓他呆在工地上啥也不幹還開工資,自己的工作忙,勸說楊鎖他也不聽,只能先放任他回家了。

同村的人可憐楊鎖父母雙亡,工地的活確實有點重,就想辦法給他重新介紹了一個在縣城酒店當服務員的工作。這個工作相比於工地上的活,就輕鬆了很多。

楊鎖來到酒店,仍然是什麼事情都不幹,反而讓別的人來伺候他生活,這樣的服務員,哪個酒店也不會要啊!最後楊鎖被送回了家,這個工作機會也被搞砸了

23歲被凍死家中

經過了幾次找工作不順之後,也沒有人給楊鎖介紹工作了,都知道他是個不幹活的人。

回到家鄉後,楊鎖再也不願意出門,還從堂哥家裡搬了出來,回到自己家裡的老屋住。一開始,他靠變賣自己家裡的東西生活,不久就把值錢的東西都賣光了。

錢花光之後,他也不願意謀生,甚至自己家裡有地他也不去種。開始了自己的乞討生涯,他每天到各家要飯吃。村子裡左右都是親戚,開始的時候還接濟他吃喝。

後來大家都覺得不能一直讓楊鎖這樣生活下去,要讓他學會謀生,起碼自己學會做飯。村裡人都看他可憐,給他送了不少的菜和肉來。但是,他從來不動這些東西,寧願把東西放壞都不去處理

他慢慢的越來越懶,達到了一種新的境界。他不願意洗衣服,就穿壞一件扔一件,換一件繼續穿。吃飽飯之後就躺著睡覺,餓醒了之後就出門到別人家討飯吃。

等到冬天,就更不得了了。他連門都懶得出,外面山上遍地的柴火一根都不撿。為了取暖,他不出門撿柴火,而是直接拿屋子裡的東西燒,桌子、凳子什麼的就不說了,甚至睡覺的床都被拿來燒掉了

沒有睡覺的床,他就裹著被子在地上睡覺,連方便都在屋裡,方便時就在堂屋的地下隨意刨個坑蓋上。就這樣,一個冬天,他就將自己家裡搞到家徒四壁。

村裡的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懶的人,他明明手腳健全、精神正常,卻一點事情都不願意幹,恨不得像三歲的孩子一樣,連吃飯都餵到嘴裡。村裡的人都說,遲早他會懶死

誰知道,一語成讖。2009年的12月,外面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雪,出行不便。雪停後,楊德玉想到楊鎖肯定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過東西了,就帶上飯菜和被子前去看望楊鎖。

到了楊鎖家,敲門沒人應,進去之後,楊德玉才發現,楊鎖早已全身僵硬,原來是活活被凍死、餓死在了自己家裡。這一年,楊鎖只有23歲。

事情爆出,所以人都說他真是「天下第一懶人」

一個正常的23歲青年,竟然能夠在和平的年代凍死在自己的家裡。究其原因,還是父母的過度溺愛造成的。「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楊鎖的父母,在該教導他的時候一味寵愛,養成了他懶惰的性格,最後使得楊鎖走向死亡。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懶人:走路怕累吃飯靠餵,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
    說到懶惰,在我國有這樣一個人,「懶到極致」最終被活活餓死。他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走路怕累、吃飯靠喂,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導致他越來越懶惰,同齡人會走路的時候,他還沒有學會。別人三四歲就會自己穿衣服,他還依偎在媽媽懷裡讓父母幫忙穿衣服。甚至父母會在洗衣做飯的時候在他脖子上掛一張餅。讓他餓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啃到,生怕他被餓著。
  • 走路要人挑吃飯要人餵,父母去世後23歲被餓死
    每次帶著他出門,他的父母都是輪流抱著,生怕他下地走路會累著他,就連楊鎖8歲的時候,都是兩人拿著擔子挑著他。楊鎖 影視劇形象每次吃飯的時候,楊鎖的父母都是親自將飯端到楊鎖的面前,偶爾還會親手餵他吃飯;家裡的家務活從來不讓楊鎖幫忙,什麼洗碗、掃地、洗衣服等等都是由父母來做,楊鎖長到20多歲都沒有摸過掃把
  • 第一懶人楊鎖:懶到都不想吃飯,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家中
    比窮更可怕的就是懶,相信大家都聽過懶人吃大餅的故事,脖子上掛著大餅,卻因為懶得吃而活活餓死,故事中的懶人我們無從查證,或許只是個虛擬出來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卻真的有一位這樣的懶人,據說是被自己活活懶死在了家中,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人背,23歲被自己餓死家中
    父母總是給出去自己十分的愛去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想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有時候,過度的寵愛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中國第一懶人"發現餓死家中一名河南的23歲的小夥子,被鄰居發現在家中餓死。這名男孩叫楊鎖,他是"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父母老來得子,對很是疼愛,是捧在手心裡養的,嬌生慣養這四個字在他身上發揮到了極致。別的小孩一歲就會開始學走路,而他八歲才學會獨自走路,因為父母總是把他放在扁擔裡挑著他。
  • 中國頭號懶人楊鎖,從不去工作,吃飯母親餵,23歲活活餓死在家中
    距離至今11年的2009年,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一位23歲的青年楊鎖在家活活被餓死,結果村民們都對其感到了唏噓,都在說楊鎖是被父母活活害死的。但楊鎖在餓死的時候,父母都已經去世,何來被父母害死這一說呢?這就要從楊鎖「不一樣」的童年說起。
  • 中國「第一懶人」:吃飯要人餵,父母死後不久被凍死,年僅23歲
    不過就在幾年前,在中國大地上,就出了一個「第一懶人」楊鎖,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吃飯要人喂,整天躺床上,就連走路都不想自己走。從此以往整個人就變成了廢物,終日無所事事依賴父母。後來父母去世了,他沒有任何生存能力,最後被活活凍死。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
  • 曾經的「天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都就地解決,23歲終懶死家中
    雖然這只是為了教育大家從小不能養成懶惰習慣而杜撰的一則寓言故事,但是在真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並不是未曾發生過,河南省曾經有個被媒體稱為「天下第一懶人」的楊鎖,就在23歲這個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時,生生餓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年沒幹過活,父母去世後餓死家中
    就是說,善於教育兒女的人,必須從小抓起。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能聽到:「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之類的話。很多家長因為溺愛孩子,將孩子寵得無法無天,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殊不知,這樣才會害了孩子的一生。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因溺愛孩子造成的家庭悲劇。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吃飯要餵從不工作,父母走後他活活餓死在家中
    孩子8歲的時候還讓父母一口一口的違反,能不走路就不走路,每次需要出門的時候,父親都會挑一個擔子,然後把楊鎖放在扁擔筐子裡面。 但是每一次主動提出要幫忙的時候,父母也總是害怕孩子會累壞,所以時間一長,楊鎖就在父母的溺愛下變得越來越懶,基本上什麼事情都不做,這也就慢慢喪失了勞動能力。
  • 有種「懶人」叫楊鎖:燒家具取暖,刨坑上廁所,23歲終於懶死家中
    這也導致生活中的「巨嬰」的越來越多,這些「巨嬰」們不僅無法獨立去完成某一件事,甚至在離開父母時,連生存都是問題。如果聽別人說有人會「懶死」,相信有很多人都會覺得在開玩笑,畢竟這是一個物資極其豐富的時代。然而在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人被活活懶死,他就是因為懶,被活活餓死在家中的「中國第一懶人」楊鎖。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23歲懶死家中
    對於懶人的故事,家長也是給孩子講了一版又一版,有一個故事比較經典,從前有個人特別懶,他的吃喝拉撒完全由父母包辦,有一次父母想要出遠門,害怕孩子餓死,便在孩子的脖子上掛了一張餅,希望孩子餓的時候就吃一口,但是由於孩子太懶,只把面前的餅吃完了,後面的餅攔著伸手去夠,便餓死了。
  • 孩子突然「變小」,吃飯要餵走路抱,原因在父母,聰明父母這樣做
    做父母是世界上最累也是最開心的事情。孩子的成長過程也的父母成長的一個過程,今天宸爸就和朋友說一說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常見的現象「行為倒退」。有些父母會發現,在孩子2-4歲左右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比如說變得敏感愛發脾氣、以前孩子明明會自己吃飯、平時也不用抱了都是自己走,然後到2-4歲左右我們會發現他好像突然又變成小寶寶了,要大人哄、吃飯要餵了、走路也要大人抱了、上廁所啥的全都不會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這個故事聽起來不可思議,不少人覺得這是胡編亂造,然而現實中真的有人會懶到這種程度。這個人名叫楊鎖,他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23歲那年他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楊鎖8歲之前父親總是用竹筐挑著他,竹筐成了他的兩條腿。他們家生活貧困,日子過得緊緊巴巴,老兩口每頓飯寧願吃鹹菜就饅頭,他們也要給楊鎖買肉吃,雖說楊鎖生在窮困家庭,但是他的生活質量相當高。在父母的嬌生慣養下楊鎖變得刁蠻任性,稍不順心他就亂發脾氣,父母自然寵著他順著他,他上學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 他是中國頭號懶人,23年不幹活,吃飯靠餵,父母死後,最後怎樣了
    據說陳摶曾經還寫過《喜睡歌》,大體的內容是他生性笨拙只是喜歡睡覺,除了呼吸之外什麼都覺得累。宇宙上面看起來空空的,人生大概就像喝醉了一般。辛辛苦苦忙忙碌碌都為了為誰,還不如在高大的廳堂睡一晚。也許睡覺真能讓人長壽,陳摶活到了118歲,才不幸離世。陳摶的「懶」是基於養生,最後成了長壽老人。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靠人餵,如今怎樣了?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靠人喂,如今怎樣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父母最真實的鏡子,在孩子的教育上最不應該去放任不管,也不能過分的去溺愛。溺愛的讓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
  • 「懶癌巨嬰」楊鎖,23歲活活餓死家中:父母的溺愛,究竟有多可怕
    如果說世界上什麼人是無條件對子女好的人,那應該就是父母了。父母不僅給子女來到這個世界的機會,還細心撫養子女長大,可以說父母是子女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完全會影響到子女的一生。那麼父母對子女全心全意的愛就是對子女好嗎?事實也並非完全如此。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背,一天只想在家睡大覺
    楊鎖的生活日常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他的每一餐飯都是靠父母喂,除了吃飯勉強願意坐起來,其他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躺著的狀態。 其他的孩子7歲就上學,但是楊鎖10歲的時候才上一年級,上學之後的他依然不願意走路,甚至連作業都懶得寫。 可是楊鎖的父母卻不樂意了,他們竟然還要找老師說理,竟然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錯。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為取暖放火燒家具,23歲活活懶死在家中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父母都是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師。如果說一個家長沒能給孩子傳輸正確的觀念,或對其過分溺愛的話,那麼,在這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也必將會遭遇許多的磨難。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很多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通過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來避免過錯的發生。
  • 人能懶到什麼地步?此人自幼備受溺愛,父母過世後竟能將自己餓死
    蘭東死的原因非常簡單,他只吃了嘴前的那一點,其他地方並沒有吃多少,那麼為什麼明明有食物他還能把自己活活餓死呢?他懶得轉頭吃。這只是一個告誡人們的故事而已,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事情嗎?俗話說得好,藝術源於生活,現實中還真的有這麼懶的人。
  • 父母去世,56歲的啃老家裡蹲把自己活活餓死……
    大叔伸一的身材非常瘦弱,而且可以明顯看出他的身體情況日漸衰弱。弟弟二郎介紹說,曾經他和父母、哥哥一家四口住在一起。在11年前父母去世後,二郎隨後就搬離老家。在哥哥伸一去世後,二郎從家裡滿地的垃圾裡發現一本哥哥的筆記本,裡面詳細地記錄著父母留下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