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 【針灸治療面癱】 之 「面癱針灸秘法」.

2021-03-04 醫緣醫學

針灸治療面癱,我們經常使用的有十種方法,謂之「面癱十法」。


  一、甩針掛鈎療法
用二十八號五寸不鏽鋼針一支,由患側頰車穴進針,初刺時稍深,漸入漸淺,由頰外可見,待針尖正對口角為度。在距針尖五分處,以一手食指按壓皮膚,另手捏住針柄向一個方向旋捻幾下,持針的手猛力向外一甩,則面頰堆累皺縮,使口唇及顏面漸趨正常。


讓患者自已以手捏住針柄,保持原刺深度不變。過二十分鐘,讓患者鬆手,術者手捏針柄,向耳後一松一掣數次,猛然用力甩出,謂之甩針。
也有的患者鬆手後針體自然鬆動,可即拔出。拔出針後,細看針尖附近有肌肉纖維像絲線纏繞在針尖上,則效果更好。每隔三天一次。


二、三瞼療法



(一)落瞼    在完骨至翳風之間壓痛明顯處。找穴方法以拇指放在耳後乳突邊緣向下慢落至穴處則留滯不動。以一寸五分針對準眼球方向刺入至一寸左右。如果找穴和針刺準確時,則不能閉合的眼瞼能夠立即閉 上,故謂之「落瞼療法」。
(二)點瞼 上眼臉麻痺不能閉全,可用五分長不鏽鋼針,左手按緊上眼瞼,右手拇、食兩指捏針以十五度角沿皮邊刺邊退,像用針劃似的,不可深刺,不可使眼瞼出血。點刺後眼瞼立即合上,謂之「點瞼療法」。
(三)穿瞼 如經過落瞼或點瞼,眼瞼仍不能閉合是屬於嚴重的眼瞼麻痺。可用三十號一寸不鏽鋼針,一手捏起眼皮,由外端絲竹空下方沿皮橫刺,眼瞼共分五層,須恰好刺在中層,停留五分鐘,然後慢慢拔出,不令出血,眼瞼即感鬆快,且可微閉。對眼瞼痙攣亦有效。然而這是難度較大的針刺法。非手法熟練不可輕易濫用。謂之「穿瞼療法」。

 三種方法,可以選用,必要時亦可同時使用,故稱為「三瞼療法」。

三、口唇點刺


口唇久歪,咀嚼不便,飯粒常留滯齒外,甚者流涎。可用小三稜針,按緊口唇,在患側上下唇上輕輕點刺,使之微微出血。


 四、口腔瀉血
眼睛能閉,口唇歪斜經久不恢復者,用消毒紗布墊在唇邊,拇指放在唇內使腮翻轉暴露,以三稜針淺刺口腔黏膜,針針見血。再把三稜針放倒,由上往下輕輕刮壓,出血多些為好。吐淨瘀血,不必漱口,以防感染。放血後面腮松爽,口形有所矯正。


五、兩點四圍
有的患者病情較重,口歪眼斜不見好轉時可用此法。針患側四白、翳風兩穴,謂之兩點,宜用補法。再由地倉透人中,人中透健側地倉,健側地倉透承漿,承漿透患側地倉,對口歪往往收效。二者同時使用謂之「兩點四圍」。


 六、眼針療法
眼針的上焦區包括全面部和五官在內。左眼上焦區在外眥角上部即上眶邊緣二分許外四分之一處。右眼上焦區在下眶邊緣二分許內四分之一處。刺法:一手按緊眼皮,以五分三十號針沿皮輕刺入皮下,不可碰到眼臉。留針五分鐘,輕輕拔出,每天一次。對初發之面癱,尤其是兒童面癱,均有顯效。有六次治癒的病例。

七、交經繆刺
病程較久,經用多次針灸治療而無效時可改用「交經繆刺」。在健側面部,眼上至唇下各穴均可選用,每次取三至四穴,用瀉法。據《內經》「左勝則右病,右勝則左病」的原理,只在健側針刺,療效亦頗滿意。


 八、梅花針


患側面部知覺遲鈍,針刺效果不顯者,可用梅花針按常規操作,只在患側面部進行之。隔日一次,叩擊要輕,面積要在患側普及。


九、古傳經驗方活用


患部以膀胱經、膽經循行部位較重者,可取申脈、金門、光明、地五會等穴。(《標幽賦》)

患部以膽經、大腸經循行部位較重者,可取風池、頭臨泣、二間、聽會、迎香等穴。(《通玄指要賦》)

患部以大腸經、胃經、小腸經、膽經循行部位較重者,可選用頰車、地倉、太衝、顴髎、大迎、陽穀、俠谿。(《百症賦》)

承泣、四白、巨髎、上關、大迎、強間、水溝、禾髎、迎香、顴髎等,為通用穴,隨症選用數穴。如口眼歪斜者,選用上關、下關;口歪頭痛,選承光;口歪、衄血、頭重,選通天;口面歪甚,選完骨、列缺;口噤不能進食,選翳風。(《資生經》)

手法按患者身體虛實和病程久暫而決定。如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新病則瀉之,久病則補之。


 十、調整經絡


久治不愈,可用經絡測定儀按常規測定十二原穴,以皮內針埋藏背腧穴以調整經絡,可以促進速愈。


體會


(一)面癱有陽證、陰證之別,陽證易愈,陰證難治。試驗方法:先在患側下關穴刺入一針,達到應刺的深度者為陽證,刺至皮下被阻不得入者為陰證。屢試皆驗。

(二)病程越短,效果越好。發病十五天以內的比較易愈。


(三)各種療法,對證選用。其效果因病邪輕重而異,有的患者七、八次即愈。有的則數月不效,但經過針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久針不愈,或確屬由受風寒為誘因者,可用灸法,療效亦顯。

點擊關注【醫緣醫學】每天更新分享,讓您學習受益!請轉發讓更多人受益!功德無量!!!

相關焦點

  • 中醫針灸治面癱的經驗分享
    恢復期治療面癱恢復期,不同的醫家有不同的認識,我認為:面癱患者病情趨於穩定,耳後疼痛消失;部分患者出現向愈的跡象,抑或部分患者面部肌肉雖還「沉睡不醒」,但表證已解,諸症平穩。一般在患者發病後1周到1個月之間。此時治療,屬於前者:繼續面部採用早期治療穴位,加雙側足三裡,此時完骨穴可不用溫針灸,足三裡可以加溫針灸。
  • 面癱怎麼辦?針灸來幫您!
    引起面癱的原因有哪些面癱是一種常見病,一年四季均會發生.以冬季節最容易出現,常無先驅症狀。1.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緊張,過度勞累後.如連續熬夜或過度飲酒後人體正氣不足.抗病能力下降,風寒之邪乘虛侵襲面部經絡很容易得面癱。
  • 什麼是面癱?
    什麼是面癱?遇到面癱怎麼辦? 面癱的發病與季節更替存在相關性,冬天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季節;氣溫越低,特發性面神經麻痺發病率越高。什麼是面癱?面癱的康復治療及日常護理 康復治療:一旦發現面癱及時去醫院進行面診,遵醫囑服用藥物,同時進行面肌訓練、理療、肌內效貼、針灸等治療。
  • 面癱的治療方法
    面癱抗病毒、營養神經等治療效果均較差,首先針灸治療,並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針灸方法及配穴。 針灸治療方案 1)遺留額紋消失,不能蹙眉者,單日在患側採用梅花針沿攢竹-陽白-頭維-太陽行叩刺,輕叩至皮膚潮紅或微出血;雙日在健側行陽白平行3針刺,即陽白1針,距其上下0.5寸處各1針,呈吊針,可似滯針狀,沿額紋走向針刺;辨證配百會,遠端取合谷、足三裡。
  • 【科普】面癱怎麼治療效果最快?
    1.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面癱是以祛風通絡、疏通經筋為主,在治療上多採用局部取穴和遠部取穴相配合的方法。具有消炎消腫、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等作用。其最佳治療時機是急性期,而且時間越早,療效越好,療程越短。
  • 針灸能治療哪些疾病
    針灸對於內外婦兒科的疾病都有一定的療效,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針灸包括針刺和艾灸兩種療法,其中針灸一般用於一些實性的疾病,而艾灸用於虛性的疾病。針灸相對於藥物來講,副作用比較小,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一些。再者,針灸對於周圍性面癱也有確切的效果,一般針刺兩周左右就可以糾正面癱。當然,如果形成口眼聯動的頑固性面癱的,療效會比較差一些。另外,如果是中樞性疾病引起的面癱,針灸的效果就比較差一些。
  • 天冷了,舟山中醫院一周來了十多個面癱患者!
    對此,市中醫院針灸推拿科主任應海舟提醒,冬季是面癱的高發季節,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頭部和面部保暖;萬一得了面癱也不要著急,只要及時治療,治癒率還是比較高的。阿勇感覺不對勁,立即到市中醫院針灸推拿科求診。應海舟接診後,仔細詢問病史觀其發病症狀,確斷為面神經麻痺症,隨即安排針灸治療。目前,顧先生的面癱症狀得到緩解。
  • 手三裡穴治面癱
    追記一例面癱患者這是上個月的病例,三十多歲的女性患者,面癱第二天就在單位同事的推薦下來治療。
  • 傳統針灸療法 治病養生效果獨到
    暑期到來,來威海市中醫院針灸二科行針灸治療的患者較多,他們有的是來治病的,有的是來提升體質的。對於這裡的針灸效果,大家都讚嘆不已。60多歲的宋女士,家住石島,患有腰椎間盤突出多年,腰疼、腿疼,而且疼痛症狀越來越嚴重。
  • 遇上面癱「針」得治!
    於是當即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就診,被確診為面神經麻痺(俗稱面癱),在經針灸治療2周後康復如初。 針灸推拿康復科主任醫師劉未艾提醒:嚴冬易受風寒,小心患上面癱!
  • 針灸的好處與位置?
    針灸治這些病挺好 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患者常會因此感到神經疼痛,常常靠吃止痛藥緩解疼痛,但長此以往,容易對身體造成別的危害。針灸治療帶狀皰疹主要通過針灸加上放血、拔罐等方式進行,通過針灸治療帶狀皰疹,可以很快減輕疼痛,1到2周就能有效果。
  • 面癱
    關於面癱患上面癱會讓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它的危害不言而喻都是巨大的
  • 耳後疼痛當心是面癱
    在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安軍明主任醫師的門診,經常會見到新發麵癱患者前來就診。在談到最初的臨床症狀時,許多患者都表示,發病伊始,僅僅出現耳後、側頭部的疼痛,往往未予重視,緊接著就出現一側的口眼歪斜,這是什麼原因呢?
  • 針灸能治療面肌痙攣嗎
    面肌痙攣就是面部一側肌肉發生神經性的跳動.有許多人會把面肌痙攣和面癱混淆,多數的嘴歪眼斜並不是面肌痙攣,而是面癱, 面肌痙攣開始表現為面部一側抽搐,精神越緊張、激動痙攣越嚴重。由於面肌痙攣的初期症狀為眼瞼跳動,民間又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之稱,所以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
  • 一覺醒來,28歲男子「凍」面癱!醫生提醒:夏天千萬要注意這件事
    楊敏醫生在為面癱患者做針灸治療 通訊員代雨朦 攝頻繁出入冷庫導致面癱28歲的小吳家住漢口,在某船廠從事搬運工作,需要頻繁出入冷庫,將物品搬運至室外。在炎熱的夏天,小吳上班期間反覆經歷著冰火兩重天的更迭。8月1日早晨起床後,小吳照鏡子時發現自己右側口角歪斜,右側面部感覺乏力,右側耳前有輕度疼痛感。
  • 11個月大的寶寶突然嘴歪流口水 表情不對當心面癱 冰凍天氣出門別...
    孩子吹了冷風后 口眼歪斜竟面癱了孩子咧著嘴,哭笑時明顯歪向左側,右眼閉合不全,右側鼻唇溝變淺,右側眉毛不能抬舉。市中醫院針灸康復科主任醫師李麗萍一查,確定這個還不到1歲的小嬰兒患上了「周圍性面癱」。 「面癱不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疾病嗎,怎麼會出現小嬰兒身上?」
  • 貝爾面癱和Hunt症候群的區別
    這幾天的天氣變化之大,剛春暖花開、夏季快來之際,隨之急轉寒風刺骨,狂風大雨,一下子回到冬天。
  • 針灸常用腧穴——頰車
    【定位取法】位於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 ,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穴性特點】本穴正下方為咬肌,具有祛風清熱,啟利牙關之功效,為臨床治療齒痛的常用穴之一。【主治概要】1.《針灸大成》曰: 「頰車主牙關不開,口噤不語……牙車疼痛。」
  •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中醫奇才楊金洪
    醫學大家保佑百姓楊金洪,女,主任醫師,現就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1983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學院中醫系,獲醫學學士學位;從事針灸臨床、臨床科研工作30餘年。臨床上擅長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治療上有獨到之處。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系統疾病實用針灸療法,以及中醫藥標準化的研究,致力於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疼痛的針法研究。
  •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 中醫奇才楊金洪
    1983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學院中醫系,獲醫學學士學位;從事針灸臨床、臨床科研工作30餘年。臨床上擅長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治療上有獨到之處。主要研究方向為神經系統疾病實用針灸療法,以及中醫藥標準化的研究,致力於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疼痛的針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