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支隊以集中學習、重點幫教為途徑,全力抓實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始終堅持把加強黨的建設工作列入日常的重要議事日程,採用黨建、隊建和業務工作「1+2」的模式,著重把黨的建設與業務工作相結合,著重把黨的宗旨教育與從嚴治警相結合,著重把黨的作風與為民服務相結合。同時,突出黨支部書記帶頭模式和先進黨員示範模式,立足重點崗位、重要節點、應急處突等設立黨員先鋒突擊隊、黨員示範崗,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
該支隊黨委立足從「上層著力」到「基層發力」的工作理念,根據《中央和國家機關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三年計劃助力支部攻堅,以建設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的「四強」黨支部為目標,以提升組織力、充分發揮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為重點,提煉和總結先進黨建工作經驗和方法,激發基層黨建活力,切實履行好新時代職責使命,確保黨建三年工作規劃圓滿收官。
建立「微體系」 實現黨建工作網格化
該支隊優化黨建組織框架,以黨總支及所屬各支部換屆為契機,按照「支部設在大隊、小組設到戰鬥單元」的總體思路,精細化各級黨組織機構分工,要求各基層黨支部引導全隊民警、輔警,分別制定工作主體責任清單、職業風險點排查清單。同時,實行隊伍網格化管理,實現黨務、警務一體化指揮,將黨建工作貫穿業務工作始終,突出黨支部的戰鬥單元作用,促進工作高效開展。根據各個轄區道路交通行為特點,科學調整勤務安排,結合當前「減量控大」工作目標,精準化打擊治理超員超載、超速行駛、疲勞駕駛、酒後駕駛、涉牌涉證、未成年人駕駛機動車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全方位營造高壓震懾效應。並以各基層黨支部為核心,依託安委會和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議平臺,深化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對排查確認的安全隱患,全部提交安委會掛牌督辦。嚴把機動車註冊登記、年度檢驗和駕駛人考試、發證、審驗關口,突出抓好重點車輛及駕駛人動態監管工作。
上好「微課堂」 實現學習教育模塊化
該支隊各基層黨組織結合各自隊伍時間,每個周抽取一天,利用下班後一小時作為警營「微課堂」時間。在微課堂上,大家一起學習傳達黨風廉政建設最新文件要求和會議精神、通報不良現象和典型案例、重申警紀警規、點評上周工作、部署近期工作等模塊,不斷將警營「微課堂」做到規範化、程序化、經常化,在全支隊營造黨建引領、黨建帶隊建的濃厚氛圍,從而達到提高隊伍素質、強化隊伍管理、推動業務工作的目的。同時,以交警部門「領導幹部素質提升行動」為抓手,依託全國交警網校,採取上級組織練、單位安排練、個人自主練相結合方式,因地制宜,從學習先進經驗和參加視頻講座入手,廣泛發動各級黨組織領導幹部自覺學、主動學、真正學,以上率下,做好表率。並建立青年黨員上微黨課制度,要求全體青年黨員結合自身實際,多舉措多方式多花樣的踐行黨性學習,提高黨性教育的感染力、說服力。各級基層黨支部組織青年黨員從自身實際出發,現身說法講「微黨課」,開展黨史、國史等特色青年講座,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達到互相啟發、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開展「微服務」 實現警民關係和諧化
該支隊各基層黨支部通過開展常態化走訪調查,根據群眾期待和訴求,在窗口單位配齊紙筆、花鏡、飲水機等工具,確保辦事群眾坐有凳子、寫有桌子、歇有位子、喝有杯子。重點優化細化車管大廳、處違業務大廳、便民服務大廳等服務場所的便民設施和舉措,打造溫馨貼心、規範高效的管理服務環境。並大刀闊斧推進「放管服」改革,重點以車管所黨支部為突破點,拓展了欽州市小型汽車科目二榮新考場和科目三高新區考場,一舉攻克駕照考生積壓周期長的難點。同時,積極推行「兩個教育」線上學習,多舉措宣傳駕駛人「兩個教育」網上申請、網上認證、網上學習,提升「兩個教育」學習和效能,最大限度節省時間、方便群眾。
實施「微關愛」 實現警隊管理人性化
從生活點滴做起。該支隊黨總支指導各個支部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和節日主題活動,進一步豐富民輔警的業餘生活的同時,強化八小時以外生活圈、社交圈、娛樂圈的監督管理,預防違法違紀問題發生,落實各項暖警愛警措施,並充分調動和增強民輔警家屬參與大隊隊伍建設的積極性,確保民輔警在各種誘惑面前坐得端、站得直、行得正,在八小時外「乾淨純潔」「幸福愉快」。
從日常關懷做起。該支隊黨委強化隊伍日常關懷,對民警、輔警個人以及家庭遭受到重大變故等情況,在不違反八項規定的前提下,進行慰問關懷,讓民警、輔警感受到同志之間和組織上的溫暖。對民警、輔警或家屬發生疾病的,及時協調醫療機構進行治療,並在政策範圍內進行救助和困難申報。對因公負傷的,在第一時間做好工傷申報,協助辦理相關手續,協調有關部門解決相關費用和待遇。
從溝通交流做起。該支隊黨委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的職能作用,要求各級黨組織將與民輔警的談心交心、溝通交流融入到每個工作間隙,及時疏導教育民輔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並對有困難的家庭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和慰問,不斷贏取家屬對公安交管工作的理解、支持,減輕民輔警的心理負擔,凝結工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