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心動CEO黃一孟:未來會有更多遊戲廠商挑戰渠道商_10%公司_澎湃...

2021-01-14 澎湃新聞

2021年元旦,騰訊旗下遊戲遭華為遊戲中心下架,矛盾核心是應用商店的分成比例問題——國內主流安卓手機應用商店渠道,通常以遊戲聯運的方式對遊戲收入進行五五分成,但近來這一傳統正被打破。

不僅僅是騰訊,從去年開始,包括米哈遊《原神》、莉莉絲《萬國覺醒》、椰島遊戲《江南百景圖》在內的熱門遊戲,開始嘗試繞開傳統的國內安卓手機應用商店渠道,轉而上架TapTap等零分成的遊戲社區。它們依靠遊戲本身品質與口碑,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渠道的作用會越來越小。」 1月1日,心動公司(02400.HK)CEO黃一孟在知乎上評價騰訊遊戲與華為遊戲中心的事件時表示。心動公司運營著遊戲社區TapTap,本身也是遊戲開發商,因而對應用商店渠道和內容廠商的博弈深有感觸。

1月5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黃一孟表示,希望更多的內容創作者聯合起來,爭取自身合理的權利,以及被渠道公正地對待。

黃一孟也談到,在內容為王的大趨勢下,心動會抓住機遇大膽投入,將所有的利潤都投入到產品內容的研發中去,「短期的利潤絕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未來幾年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有能力把所有的利潤都拿出來投入到產品研發,引進人才和擴大市場規模上去。如果還是有太多利潤,只說明我們沒有做好。」

內容創作者和渠道的話語權變了

黃一孟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了渠道與遊戲開發者形成五五分成模式的原因。在過去,遊戲廠商依賴應用商店讓遊戲觸達用戶。「(遊戲)廠商跟渠道合作的本質是,把它(指分成)認為是一種推廣費用:賺來的錢分你50%,你來負責幫我推廣。」

但這一模式正在發生改變,優質的內容廠商,手中的談判籌碼正在增加。

黃一孟說,「當遊戲的研發越來越好,已經不需要你(指應用商店渠道)幫我推廣,甚至渠道還需要這款遊戲:你的平臺沒有我的遊戲的話,你平臺的競爭力會下降,(因此)整個的話語權會發生顛覆。」

在黃一孟看來,國內安卓手機應用商店五五分成的模式還帶來了諸多弊端:安卓應用商店的收入依賴遊戲聯運分成,其推薦算法天然地偏向收入更高的遊戲。「如果你的遊戲收入高,渠道就多給資源,如果收入不高,就不給資源。」

在這一機制下,遊戲廠商為了爭取渠道推薦,都努力提高手遊收入,使得用戶進入應用商店時,「滿屏推薦的都是那些他不想玩的巨『氪金』的遊戲。這是渠道的商業模式所決定的。商店首頁所有的流量都是它的資源,要把流量分給那些最賺錢的遊戲,但其實這件事情跟玩家的需求是矛盾的。」

「(五五分成)本質會影響的是:到底是哪些遊戲才是最好的、廠商該去做哪些遊戲、該把哪些遊戲提供給玩家。」黃一孟說。

即便是蘋果App Store的三七分成在五五分成面前稍顯「良心」,也有開發者開始反思這一模式本身的合理性。

2020年8月,人氣遊戲《堡壘之夜》(Fortnite)的開發商Epic Games挑戰30%的 「蘋果稅」,遭到蘋果下架,在全球範圍內引發廣泛關注。Epic Games同樣運營著遊戲商城,供玩家下載,因而對傳統渠道的異議最為激進。

黃一孟判斷,未來會有更多遊戲廠商跟進米哈遊、騰訊遊戲甚至Epic的做法。

「我相信未來遊戲廠商在內容上的投入會越來越高,在宣發上的投入佔比越來越低,那麼傳統的固定比例的聯運方式,會越來越持續不下去,它會不斷暴露出這種問題。」

為何要「警惕」硬體廠商

國產安卓應用商店與遊戲開發商的博弈過程,造就了心動公司的發展機會。

1月4日,在騰訊遊戲和華為遊戲中心事件後的首個交易日,心動公司股價大漲超過24%,這與投資者對心動旗下遊戲推薦平臺和玩家社區TapTap的發展期待有關。

TapTap被稱作「遊戲圈的豆瓣」,玩家可以在上面為遊戲評分。但與豆瓣不同的是,TapTap還提供遊戲的下載服務(安卓端)。但TapTap的商業模式與傳統的手機廠商應用商店或是Steam、Epic不同,TapTap不向遊戲開發者要遊戲收入的分成,而單純依靠廣告位獲取收入。

有遊戲行業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不僅僅是《原神》和《江南百景圖》,有越來越多的中小開發團隊,願意讓作品在安卓渠道上線時只上架TapTap。這不僅是因為團隊的人手不夠——因每多上一個渠道都要多做一個下載包,還因上架TapTap就能觸達絕大部分核心玩家。

但TapTap遇到的挑戰在於,國內安卓手機廠商會偏向於將用戶導回自有的應用商店進行下載遊戲,從而獲得那50%的收入分成。當玩家在TapTap或其他第三方應用商店下載遊戲時,手機常常會彈出「不兼容」、「有風險」等提示。

對此,TapTap在《2020年安卓手機開放度報告》中提出觀點:手機廠商對於用戶安裝非官方商店版本遊戲時,所作出的種種限制性警告行為,並非像警告文字所宣稱的,是為了保護用戶安全與隱私,這些警告僅僅為了穩固廠商自身的利益。

「我非常擔心,(安卓)手機廠商希望最終做成跟蘋果一樣,不允許第三方的安裝,只能通過他們商店,他們必須要去收50%的錢,也許將來覺得50%不夠,要收70%或者90%。」黃一孟表示。

黃一孟稱:「現在可能大家都還沒有意識到,硬體廠商在毫無節制地做這些事情。我覺得這是很可怕的,硬體廠商利用手機的資源完全控制了用戶的行為,這是需要非常警惕的一件事情。」

以下為澎湃新聞記者對心動公司CEO黃一孟的採訪內容

澎湃新聞:您怎麼看待當國產安卓手機應用商店渠道五五分成對遊戲行業的影響?

黃一孟:

當時我們做TapTap為什麼決定不分成,某種程度是因為心動作為一家遊戲研發商,在這一整套渠道五五分成的規則上經營得很不舒適。

這種不舒適,本質不在於很多人理解的50%分成很不合理、廠商的利潤太低了,最核心的問題是,一旦渠道跟遊戲廠商是做五五分成的聯運,就代表渠道看重的所有的東西就是遊戲的收入。渠道內部的KPI、推薦算法、對遊戲的重視程度,取決於遊戲的收入高不高。如果你的遊戲收入高,渠道就多給資源,如果收入不高,就不給資源。

當時我們自己做聯運發行就遇到了很大的困擾:我覺得我的遊戲做得挺好,只是可能第一天收入並不是特別高,這時就會發現,渠道給我的幫助和關注度都會非常弱,不給我推薦。因此,遊戲廠商為了爭取渠道推薦,都在努力把手遊的收入提高,渠道會特別看重第一日的效果,以此來考慮首頁到底推不推這款遊戲。

我們自己作為遊戲廠商,不想再去繼續去參與這種競爭。我覺得這種競爭是惡性的,做遊戲做得很痛苦,玩家玩得也很痛苦。玩家的體驗就是,他跑到渠道一看,滿屏推薦的都是那些他不想玩的巨「氪金」的遊戲。這是渠道的商業模式所決定的,應用商店的商業回報就是來自遊戲聯運的分成。商店首頁所有的流量都是它的資源,要把流量分給那些最賺錢的遊戲,但其實這件事情跟玩家的需求是矛盾的。

我們當時創立TapTap為什麼不分成?第一,不分成,TapTap可以跟廠商完全站在一起,兩者之間沒有博弈關係。第二,對於玩家也是這樣,我是不通過遊戲來向玩家牟利,這款遊戲充不充錢,賺不賺錢,和TapTap沒關係,一旦這樣,TapTap首頁推薦的遊戲,會更合玩家胃口,玩家在 TapTap 上會更簡單地找到真正好玩的遊戲。

對我來說,渠道聯運的五五分成模式,從遊戲產生利潤率的角度,其實影響並沒有那麼大,本質會影響的是:到底是哪些遊戲才是最好的、廠商該去做哪些遊戲、該把哪些遊戲提供給玩家。

澎湃新聞:從去年的米哈遊到今年的騰訊,廠商們站出來反對安卓手機應用商店渠道五五分成的模式,體現出遊戲發行的哪些新趨勢?

黃一孟:

原來的遊戲可能營銷佔比很高,(與安卓應用商店)聯運其實是讓廠商降低營銷的費用,甚至於不需要出營銷的錢了,合作夥伴(指聯運方)會幫忙推廣,賺了錢大家一人一半,這在當年也是很合理的現象。但是當整個行業發生改變,當遊戲不再是通過營銷,而是通過內容本身去吸引用戶時,這種固定的分成比例就變得不合理。

《原神》也好,或者騰訊的《王者榮耀》或《和平精英》,買量成本佔遊戲總成本的比例並不那麼高。《原神》的巨額投入中,研發佔到絕對大頭,宣發成本佔比已經很低了。

遊戲廠商來的想法是,遊戲研發已經花了那麼多錢,目的是為了讓遊戲質量足夠高,當遊戲推出時,不需要再去花宣發費用。對於這種本身已經足夠好、足夠有吸引力的遊戲,渠道廠商還是以五比五的方式分成,會顯得特別不公平。所以最先跳出來覺得五五分不合理的,其實也是那些內容足夠有競爭力的遊戲。

澎湃新聞:相當於用戶下載這款遊戲,是因為遊戲本身就好,而不是因為商店把這款遊戲放在了首頁。

黃一孟:

廠商跟渠道合作的本質是,把它(指分成)認為是一種推廣費用:賺來的錢分你50%,你來負責幫我推廣。但是當遊戲的研發越來越好以後,已經不需要你(指安卓商店渠道)幫我推廣,甚至渠道還需要這款遊戲:你的平臺沒有我的遊戲的話,你平臺的競爭力會下降,整個的話語權會發生顛覆。

澎湃新聞: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的遊戲廠商跟進,去挑戰渠道商?

黃一孟:

我覺得一定會。底層的原因是玩家群體的成長。玩家群體原來可能沒怎麼玩過遊戲,對他來說,第一次接觸手機遊戲,平臺推薦給他什麼,他就會願意嘗試一下。但隨著玩家不斷成長,大家都會玩過很多遊戲,會形成自己的品味和喜好,會自己去尋找遊戲,會對遊戲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對於遊戲廠商,傳統的推廣宣發已無法解決用戶來源的問題,廠商都得靠自己的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口碑)。

所以我相信未來遊戲廠商在內容上的投入會越來越高,在宣發上的投入佔比越來越低,那麼傳統的固定比例的聯運方式,會越來越持續不下去,它會不斷暴露出這種問題。 

澎湃新聞:這種市場環境下,會鼓勵遊戲廠商進行更精品化的創作。

黃一孟:

對。我覺得這是對行業很好的機會。玩家也希望這樣。對於玩家,希望給廠商的每一分錢,廠商都用來做內容創作,而不是每分錢都用來投廣告。

澎湃新聞:TapTap會被稱作遊戲界的豆瓣,如何維繫TapTap的用戶黏性、增進用戶的互動力和創造性?

黃一孟:

其實我們對豆瓣還算蠻熟悉的,我們當年做VeryCD的時候跟豆瓣同一時期創業,是看著豆瓣一路走來,對那套體系比較了解。當年做VeryCD的時候,對這種社區評分評論體系比較有經驗。所以TapTap基礎的用戶評分評論(體系)對我們來說是駕輕就熟的事情。

遊戲的本質跟電影一樣,口碑的佔比會越來越大。口碑需要承載,承載之一就是類似於像TapTap的評分、豆瓣評分,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市場機會,只是之前沒有人去做。

各大應用商店都有評分,但是他們對於這塊的重視程度有多大?花多大的力氣去維護公允性、防止被水軍刷?TapTap之所以今天有相對的成功,是因為對這塊足夠重視,導致大家覺得TapTap是公允的,願意來這看評論發評論,這是我們現在做得還不錯的原因之一。

澎湃新聞:TapTap如何平衡社區調性和用戶量級?

黃一孟:

如果TapTap把自己定位為豆瓣,一定是偏核心人群。但是我們也不想只做豆瓣,我們希望能夠服務更多的用戶群,TapTap會更像Netflix,提供內容吸引玩家來到平臺。不僅是進來看遊戲的評分多少,而是真正進來下載和玩遊戲。

所以對於TapTap,根基那部分核心玩家,但新增玩家來源還是靠獨家的內容。所以心動會非常努力,不管是通過合作還是自研,希望真正能夠做出全民級的遊戲作品,把更多玩家帶到平臺。

澎湃新聞:但TapTap又不僅是遊戲圈的豆瓣,用戶可以通過TapTap下載遊戲,那麼TapTap又跟Steam很像。

黃一孟:

TapTap在社群、評分體系上跟Steam非常像,但在商業模式上有差別。Steam本質也是走渠道分成模式,收30%的渠道費用。因為30%相對會好一些,而且Steam的運營不會那麼的功利,在推薦上的問題不是那麼大。

但即使是分成30%,仍然會遇到問題。Steam發展的前10年非常好,在PC遊戲領域的佔比非常高,但最近這一兩年也遇到了很大的挑戰。Epic出來和Steam競爭,賣點就是Epic的分成比例比Steam低, Steam收30%,Epic收12%,這吸引了很多開發者跑到 Epic商店。

我覺得這也是Steam商業模式所決定的缺陷,導致Steam沒有機會成為真正的PC遊戲上的豆瓣,因為Steam上面的遊戲是不全的,它上面就沒有Epic的遊戲,沒有EA的遊戲,也沒有暴雪的遊戲。這種聯運模式決定它並不會形成一個完全的公允的社區。只是它遊戲夠多,所以大家會認同它。

但是TapTap不一樣,TapTap不走聯運,在TapTap上面有最全的遊戲評價體系。所有的遊戲在TapTap這邊都需要有,都要能夠給它打分,讓玩家評價和評論。

澎湃新聞:這兩年有些遊戲在國內發安卓渠道時,只上了TapTap,未來會不會有更多這種獨家上線的遊戲?

黃一孟:

我們目標和期望是這樣。我們希望所有外面的、別人有的東西,我們都有,然後自己還會拼命做很多獨家內容,吸引更多玩家到我們的平臺。

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商業邏輯跟Netflix一樣,作為平臺,需要大量自製獨家內容讓玩家來到我的平臺。但TapTap跟Netflix不一樣的地方在於,Netflix所有東西都要自己來做,或者自己來買,靠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好萊塢和所有電視臺。但我們不要這樣,因為我們不做聯運,所以外面有的東西我們這都有,然後我們自己還拼命地要投入資源去做自己的獨家內容,這就是我們跟Steam和跟Netflix的差別。

澎湃新聞:在這種背景下,TapTap發展的瓶頸在於,安卓手機對於非官方應用商店的第三方下載存在一些限制,經常會提示用戶回到官方應用商店下載。

黃一孟:

對,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如果只是平臺間正常的競爭的,收50%還是收90% 都無所謂,只要廠商願意,平臺就可以收。

但問題在於,它(指應用商店)不是通過正常的商業合作,而是利用自己的壟斷的地位:因為所有的手機出廠,就 已經安裝了自有的應用商店。這也是為什麼Epic要去跟蘋果再打官司,因為蘋果有這種壟斷地位,用戶(下載應用)沒法跳過它。

今天安卓市場還稍微好一點,用戶能夠跳過,用戶能夠裝TapTap。但是我們所擔心的是,手機的廠商們為了追求他們(分成的)百分比,越來越不節制地控制作業系統的底層。我非常擔心,手機廠商希望最終做成跟蘋果一樣,不允許第三方的安裝,只能通過他們商店,他們必須要去收50%的錢,也許將來覺得50%不夠,要收70%或者90%。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總不至於讓某某品牌手機用戶不能玩《原神》吧?但你要玩,它一定要收50%,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也是我們今天想站出來呼籲大家警惕這件事情。

心動做了《2020年安卓手機開放度報告》。《報告》通過第三方測試平臺,測試了覆蓋目前過安卓市場90%以上份額的100個機型,發現國內安卓手機對於第三方安裝行為的攔截安裝行為,已經越來越嚴重,甚至有被濫用的情況。

手機廠商做的所有警告,本質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用戶,抬高從第三方安裝的門檻,讓用戶覺得第三方安裝很不方便,或者有問題,從而把用戶導到自己的商店裡。我覺得這是很大的問題,甚至既牽涉到壟斷又牽涉到隱私:一些廠商預裝它自己的商店,它的商店能夠得到的安卓作業系統權限要比第三方商店多得多,安裝的時候不需要確認,更新的時候不需要確認,完全是利用這種壟斷方式,為產品謀取優勢。

隱私也是一樣,比如用戶在TapTap下載《和平精英》,安裝完以後系統彈一個框出來提示:你要不要到華為/三星/小米商店去裝《和平精英》。它利用作業系統權限,知道用戶在裝這個遊戲,而且還彈了廣告出來,讓用戶別到TapTap裝,去到手機自己的商店裝,這樣它能分到50%的錢。

現在可能大家都還沒有意識到,硬體廠商在毫無節制地做這些事情。我覺得這是很可怕的,硬體廠商利用手機的資源完全控制了用戶的行為,這是需要非常警惕的一件事情。

澎湃新聞:渠道商不會輕易放棄既得利益,作為開發者,怎麼去改變這種情況。

黃一孟:

我們希望更多的內容創作者聯合起來爭取自身合理的權利,以及被跟渠道公正地對待。本質上,內容的影響會非常大。比如在遊戲主機的競爭中,索尼、任天堂跟xbox的競爭,軟體在當中的佔比因素很大。

今天大家買手機的時候,會覺得誰的手機漂亮、性能高,就買哪家手機。但買遊戲機的時候,玩家不是看哪個遊戲機做得最漂亮或者性能最高,更多是看哪個主機上有他喜歡的遊戲。

現在的手機廠商還沒有意識到內容的重要性,內容還沒有影響到消費者購買手機的決策。但是我覺得將來有一天會出現。特別是硬體廠商跟內容創造者的矛盾越來越大,甚至一定要站在對立面。

我覺得好的內容是能夠影響玩家用戶的手機購買行為,在這當中,內容廠商並不是完全沒有博弈的能力,只是我們需要更強大,需要更多的內容創作者聯合起來。

澎湃新聞:內容開發者和手機應用商店比較平衡比較合理的狀態,您覺得應該是什麼樣?

黃一孟:

我肯定是期待一個開放的市場。

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人可能還不覺得蘋果現在的生態有問題,蘋果的人老是說,封閉的生態能夠創造出一個安全的系統。但對於這句話,Mac就是最打他們臉的。Mac其實不是封閉生態,Mac允許用戶自己安裝軟體。

蘋果企圖在Mac也做App Store,在裡面賣東西,但廠商只要有選擇,都會選擇不在App Store裡面賣,因為App Store會被蘋果分掉30%錢。有一段時間,我用的Mac版的QQ 和微信是在App store裡面裝的,後來我發現,還不如直接從官網下,因為官網下的更新快,在App Store更新還要等蘋果的審核,更新需要晚一兩天。

但是Mac本身的系統安全性又沒問題,因為它有很多機制可以解決安全性問題,並不是只有所有軟體都要通過蘋果審核,都要通過App Store下載,才能解決安全性問題。

我不希望將來在用一個硬體設備,在用一個開放的作業系統時,作業系統裡面每一樣東西都要經過硬體廠商的審核,並且還要讓硬體廠商分成。這件事情是很可怕的,相當於你在Windows上面每一個軟體都要通過微軟的審核,都要被微軟分成。

澎湃新聞:心動在2021年有哪些新產品會和玩家見面?

黃一孟:

我們今年會有許多新作品出現。我們現在的立項方向,是希望做一些相對來說不同的、市面上少見的遊戲作品。我們有非常大的動力為TapTap平臺提供大量獨家遊戲作品。

澎湃新聞:去年《原神》出來之後,大家對這種精品遊戲的投入和期待又上了一個臺階,作為遊戲開發商,會覺得壓力更大嗎?

黃一孟:

對我們來說還好。我們跟米哈遊的大偉哥一直也非常熟,經常在聊這個話題,我覺得是《原神》的成功讓我們更有信心了。有了《原神》的案例,大家(研發投入)膽子會更大,會更有信心。

心動在2019年12月上市,上市後的第一年,之前有人會擔心公司上市後會變得追逐短期財報的漂亮,被資本市場綁架,動作走形。但上市後我們,我們沒有做任何傳統的市值管理和維護,而是和投資人坦誠相見,不做任何遮掩。

短期的利潤絕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未來幾年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有能力把所有的利潤都拿出來投入到產品研發,引進人才和擴大市場規模上去。如果還是有太多利潤,只說明我們沒有做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專訪心動CEO黃一孟:未來會有更多遊戲廠商挑戰渠道商
    1月1日,心動公司(02400.HK)CEO黃一孟在知乎上評價騰訊遊戲與華為遊戲中心的事件時表示。心動公司運營著遊戲社區TapTap,本身也是遊戲開發商,因而對應用商店渠道和內容廠商的博弈深有感觸。1月5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黃一孟表示,希望更多的內容創作者聯合起來,爭取自身合理的權利,以及被渠道公正地對待。
  • 心動公司董事長黃一孟,80後遊戲資深玩家,要革手遊傳統渠道的命
    這樣的迷茫期,在黃一孟的人生中出現過兩次,一次是VeryCD(電驢)面臨轉型難題的時候,另一次,則是心動網絡的頁遊業務逐漸走下坡路,手遊又沒有大起色的時候。不同的是,第一次迷茫,是關於生存的彷徨。第二次,公司不愁錢,更多的是對未來發展的困擾。心動網絡是中國最早一批靠頁遊起家的遊戲公司,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垂直屬性、平臺+產品雙驅並行的遊戲公司。
  • 對話丨心動網絡CEO黃一孟:遊戲社區TapTap沒資格向優秀內容要分成
    作為ChinaJoy唯一深度財經合作媒體,《每日經濟新聞》專訪了心動網絡CEO黃一孟,深入聊了聊旗下TapTap的商業模式。心動網絡於2019年雙12港股上市,截至8月4日,公司股價41.15港元,市值187億港元。「好遊戲沒資格要分成」TapTap誕生時間並不長,黃一孟回憶稱,4年前的ChinaJoy,他開始正式對外安利TapTap這個平臺。
  • 心動公司(2400.HK)為何讓人心動?
    這場風波過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港股心動公司(2400.HK)大漲24.4%,在遊戲板塊一枝獨秀。大漲的原因,是市場在華為騰訊之爭後,將目光投向心動公司旗下的TapTap平臺——或許,它可以成為渠道分成之爭的答案。內容為王or渠道為王?渠道分成之爭由來已久,是一個存在於內容方與渠道商之間的利益矛盾。
  • 心動CEO黃一孟:我和Epic老闆擼過串,我肯定100%支持他們
    當時恰巧公司剛開過一個管理諮詢會,整理過一次公司的目標與願景,那場會上我們很傻逼的得出一個所謂的目標,就是「心動要做全世界最好的遊戲公司,TapTap 要做全世界最大的遊戲平臺」。所以我們後來就再也沒提過「最好遊戲公司」「最大遊戲平臺」之類的目標,我們後來制定出的「聚匠人心,動玩家情」的公司使命,其實受 Tim 的影響非常大。所以你要問我信不信 Tim 和 Epic 是為了使命在進行戰鬥?我當然選擇相信,我還在摩拳擦掌期望有資格加入戰鬥呢。
  • 精品獨佔戰略亮眼:心動(02400)舉辦2020 TapTap 遊戲發布會 獨家...
    TapTap 由心動聯合成立,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手遊社區及安卓遊戲平臺。為配合推出《泰拉瑞亞》手遊版,心動公司表示將投入大量發行和營銷資源,而505 Games授權的另一著名手遊《人類一敗塗地》的中國手機版亦會由心動網絡在TapTap和App Store推出。當前,中國獨立及付費遊戲市場潛力巨大,並正迅速增長。
  • 《人類跌落夢境》熱銷兩百萬背後,我看到了黃一孟所說的「長期價值」
    在今年的四月,心動網絡CEO黃一孟曾在「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談到,「聚匠人心,動玩家情」是他們的理想,也是對遊戲行業的理解和信仰。而對於貫徹不聯運分成,堅持以內容為王的TapTap平臺來說,心動已發行的數款獨立遊戲能持續獲得巨大成功,其背後的運營邏輯與黃一孟的理念不謀而合。
  • 產品研究報告:TapTap,遊戲渠道商破局者?
    這種硬體渠道的市場格局與手機硬體市場高度關聯,且具有較高的用戶獨佔性,這使得遊戲公司要持續關注手機硬體市場的變化。第二種是垂直渠道廠商,垂直渠道廠商的典型代表是TapTap,這種渠道應用在遊戲分發之外,主打遊戲社區和服務。
  • 心動在TapTap發布會亮出了底牌
    《心動小鎮》,一款生活模擬經營遊戲。就宣傳片來看,遊戲具備種植、烹飪、裝修、駕駛、釣魚等多種玩法,而且具有濃重的社交屬性。在《摩爾莊園》取得成功之後,我猜心動會再次抬高對這款產品的要求和預期。 以常理揣測,《Flash Party》、《心動小鎮》和《T3》這樣的遊戲想實現商業成功可能不太容易,市場上也有過不少失敗的例子。但心動依然願意通過漫長的試錯,試圖找到合理的設計解決方案。
  • 開羅遊戲在TapTap「訴苦」被代理商刪帖,黃一孟親自回應!
    開羅遊戲旗下產品的風格和特質從沒變過,題材卻是千變萬化,他們也因此受到玩家的喜愛。但是,中國玩家們並不知道,從2018年至今的這三年,自己玩到的由開羅遊戲開發,識君代理的產品,其實可能都算不上「正版」。10月15日,日本開羅社創始人臼井和之突然發布了一份《開羅遊戲代理事件告玩家書》(下稱:聲明)。
  • 中信建投:心動公司(02400)以手遊為核心 TapTap社區增長及商業化...
    遊戲業務——手遊出海驅動營收提升,公司未來遊戲儲備充足《仙境傳說:守護永恆的愛》在全球多地區的成功證明了公司的研發能力。同時心動公司自研及代理運營遊戲與TapTap具有良好的協同效應。公司遊戲產品儲備豐富,遊戲業績增長穩定。
  • 精品獨佔內容主力驅動TapTap增長:心動網絡代理發行經典大作《泰拉...
    7月10日,心動公司(02400.HK)宣布,已與Digital Bros S.p.A.附屬公司505 Games建立夥伴關係,在中國大陸、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及臺灣地區的App Store,以及TapTap平臺發行《泰拉瑞亞》手機版。
  • 505 Games CEO專訪 全球遊戲發行巨頭的中國夢
    而我們也有幸在發布會之後,專訪到了遠道而來的CEO Raffaele Galante先生,請他來聊一聊505 Games這家公司,以及他們對中國市場有怎樣的決策與看法。但我們深信高品質的遊戲永遠是有市場的。」  在他看來,505 Games這麼多年來經歷過很多行業內的變化,他們也從渠道商變成了多平臺發行商,現在更是逐漸深入開發,唯一不變的就是對精品遊戲的堅持,而相信這也是廣大中國玩家所認同的——近來付費PC玩家的急劇增長,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 ...科技公司合伙人高麗貞:遊戲市場持續增長,廠商出海需要差異化策略
    FBEC2020 | 專訪智線科技公司合伙人高麗貞:遊戲市場持續增長,廠商出海需要差異化策略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12-11 分享到:
  • 心動的第一款UE4自研手遊,任重道遠
    文/馬睿博去年5月,心動CEO黃一孟曾在虛幻引擎技術開放日上表示,他們已經立項了3個用UE4製作的遊戲項目。而今年7月,《火炬之光:無限》在TapTap的發布會上,作為心動唯一一款自研產品首個出場,並在之後的CJ中提供了試玩。
  • 夾縫中求存的TapTap|遊戲陀螺
    而在這之前,心動早已是一家集研發、發行、渠道於一身的綜合型遊戲公司,2019年遊戲業務總營收逾23億元,同比增長超50%。這段時間遊戲陀螺接觸過不少團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有個共同觀點:心動的生態正在閉合成環,而TapTap正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拼圖——一位業內人士甚至不吝讚美:TapTap正在興起一場渠道革命。
  • 二八法則下,遊戲業正面臨怎樣的洗牌?——盤點55家上市公司年報有感
    當姚記科技、浙數文化等中小廠商書寫逆襲神話的同時,曾經大手筆收購的上市公司們如今又有多狼狽?手遊那點事整理匯總了55家遊戲上市公司的2019年財報數據,並根據營收規模歸納出四類遊戲廠商,嘗試剖析馬太效應下遊戲行業的競爭格局。(55家上市公司營收數據總表附在文末)
  • 心動網絡黃一孟:RO手遊將如何賺錢?
    現場,心動網絡CEO黃一孟發布了MMORPG手遊《仙境傳說RO:守護永恆的愛》,並且宣布在1月19日不限號測試,3月1日開啟全平臺公測。這一次仙境傳說RO主題音樂會中,完整版OP也首度曝光。心動網絡與來自中國和日本最優秀的動畫團隊合作,共同打造了這一部動畫,同時,這段OP中的主題曲則是由心動娛樂的戰鬥少女組合ATF演唱。
  • 都2019年了,你還不知道這家中國遊戲公司?
    於是,黃一孟聯合有海外遊戲發行經驗的黃希威、懂社區運營的張乾,一起搞出了「TapTap」。Indie Camp2017年的心動,已經在國內遊戲圈有了很大的名氣,這不單單來自於「TapTap」和《艾希》的成功,更是因為,大家看到了他們奮發上進的決心。而身為心動CEO的黃一孟,則想做一些更具有創造精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