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ICC報導】中國最新臨床研究論壇:砥礪前行,讓中國原創登上...

2021-01-10 騰訊網

2020年10月22日~23日,長城心臟病學大會中國最新臨床研究論壇開幕。中國最新臨床研究論壇為新增論壇,呈現了2019~2020年高影響因子的中國臨床研究成果,內容涵蓋心血管流行病學研究、環境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研究、冠心病相關研究等,講題新穎,並引發熱烈討論,為臨床醫生提供了一場視聽盛宴。

心血管流行病學研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脈耕教授解讀了中國心血管疾病整體負擔情況。從1990年至2016年,我國每年心血管病(CVD)整體患病人數倍增,CVD死亡人數也在逐年增加,但以年齡標準化傷殘調整壽命年測算的全國CVD負擔顯著下降,其中女性降幅較男性更為顯著(43.7% vs. 24.7%)。儘管目前我國整體CVD負擔較前降低,但仍需正視不同地域間持續存在的巨大差異,未來更需針對不同地區制定個體化CVD防控方針,從而有效地全面減輕我國CVD負擔。

張健教授解讀了"心力衰竭現狀調查(2012~2015)";董建增教授解讀了"評估中國心力衰竭的證據實踐差距:心力衰竭患者結局登記(HERO)研究";王增武教授解讀了"中國外周動脈疾病患病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的全國性研究:2012~2015年中國高血壓調查"。這些高影響力的研究結果均對CVD的防治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環境與心血管疾病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進行了團隊研究成果解讀——652個城市大氣顆粒汙染與日死亡率關係,該論文發表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研究在24個國家聯合進行,結果顯示:短期暴露於PM10和PM2.5之間與每日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呼吸系統死亡率密切相關。該論文被評為NEJM"2019年度最佳論文",對我國公共衛生的防治有指導價值。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閆小響教授對中國COVID-19患者心肌損傷的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血肌酐和血清乳酸脫氫酶水平與COVID-19感染過程中心肌損傷的發生顯著相關,與cTNI水平顯著相關。閆小響教授提出基礎心血管疾病是導致COVID-19和併發症的高危因素,對這一人群需加強預防,使用遠程醫療設備日常監測可以減少疾病暴露;不同患者對病毒存在異質性,感染者的特異性會影響疾病發展;住院後立即監測心肌損傷標誌物並在住院期間進行動態監測可幫助早期幹預,改善治療效果。

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研究

趙冬教授介紹了其中心牽頭的"3C研究"——由美國心臟協會和中國心臟病學會聯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一項註冊研究。"急性冠脈症候群女性患者的院內管理和結局"是對2014~2018年中國192家醫院的82196例ACS患者全面調查研究得出的結果。趙東教授指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是其中的最危險死亡因素。女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率高於男性,與入院時男女不同性別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差異和入院期間接受的治療差異有關,並非單純性別差異所致,為臨床工作的未來側重點提供了方向。

張策教授介紹了NT-proBNP在冠脈三支病變中的風險預測價值。冠脈三支病變在冠心病人群中發病率達30%,死亡率高。目前指南推薦依據SYNTAX評分選擇治療方式,但在臨床工作中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張策教授團隊對8943例患者進行分析,依據NT-proBNP水平分為四組人群,結果顯示NT-proBNP水平升高與全因死亡、心因性死亡和MACCE風險增加相關,因此NT-proBNP也是影響冠脈三支病變患者不同治療策略遠期預後的因素。

此外,論壇特邀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王建安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盛夏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張航教授在各自領域講解相關研究成果。

盛夏教授在左束支起搏治療症狀性心動過緩方面進行了開創性研究。王建安教授就"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的發生率和預測因素:一個中國人群的觀察"這一臨床研究進行主題演講。王建安教授詳細講述了TAVI患者術後發生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原因,與主動脈瓣下室間隔膜部的傳導系統解剖特點有關,通過"杭州方法"判斷瓣膜支架大小及支架鉚釘位置可以減少TAVI術後永久起搏器植入事件。

冠心病及醫療器械相關研究

特邀北部戰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陳紹良教授、溫州醫科大學黃偉劍教授等大咖分享了臨床研究成果。

陳紹良教授介紹了DKCRUSH系列研究進展。2019年DKCRUSH-Ⅴ研究的3年隨訪結果發表在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雜誌。研究結果顯示,根據病變的複雜程度和NERSⅡ評分或SYNTAX積分對患者進行分類後,對於有複雜病變或高風險的患者,DK Crush組在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的發生率較對照組均顯著降低。DKCRUSH--Ⅴ研究3年隨訪結果的公布進一步驗證了DK Crush術式對複雜左主幹分叉病變介入治療的獲益。期待目前正在入選的DKCRUSH-Ⅷ研究中,IVUS指導下的DK Crush術式能夠在複雜左主幹分叉病變治療中進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近年來,我國原創性心血管病臨床研究捷報頻傳,無論是大規模流行病學數據分析,還是大樣本隊列前瞻性觀察,都集中體現了中國心血管病臨床研究的騰飛。中國臨床研究論壇的講者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大咖雲集,也有負責項目實施的青年專家走上臨床研究的學術舞臺,精彩紛呈。期待未來我們在中國的臨床研究道路上繼續前進,讓更多來自中國的原創性研究登上國際舞臺,引領全球學術發展。

相關焦點

  • 只爭朝夕,砥礪前行——中國國禮書法家張源達恭賀新春
    在這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美好時刻,中國國禮書法家張源達先生向廣大書法愛好者和長期關心、支持書法事業發展,傳承中華文化的社會各界友人,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砥礪前行,共同迎接2020鼠年的到來!
  • 2020中國應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在京公布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馬曉冬 烏夢達)2020中國應用新聞傳播論壇暨中國應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頒獎大會12日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辦。長江雲」、四川廣電「四川觀察」抖音號、新浪移動客戶端、南方周末內容付費探索、三聯生活周刊原創數字內容產品、快手直播電商助農、「丁香醫生」獲選2020中國應用新聞傳播十大創新案例。
  • 砥礪前行吧,青年!中國傳媒大學寄語2020年高考
    待疫情被戰勝後,盼你在中國傳媒大學一展青春風採。白巖松等主持人深情朗誦《愛是橋梁》,「隔離病毒,但絕不會隔離愛」,用聲音傳遞溫暖、鼓舞人心,並積極對話各級黨政領導與醫療衛生專家,將疫情動態和防控諮詢傳達給千家萬戶;無數新聞記者,更是奔赴武漢第一線,向社會大眾報導最新戰「疫」消息。這群可愛又可敬的人,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正是畢業於一所名字響噹噹的高校——中國傳媒大學,一個點亮心燈的神奇地方。
  • 隗瑋:堅守本心 砥礪前行|畢業季
    紮根大地,理實交融作為一名對科研工作充滿熱愛的博士生,隗瑋立志紮根中國大地做研究。隗瑋認為,目前,金融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制度設計大多依託於西方的研究範式和制度實踐,但中國在制度環境、發展路徑和文化特徵等方面與西方存在較大差異,因此西方現有研究的結論並不一定完全適用於中國實際。
  • 超200位原創設計師參與 2019設計中國首屆原創設計師論壇將在上海
    2019設計中國首屆原創設計師論壇將在上海盛大開幕3月24日,2019設計中國——首屆原創設計師論壇在上海盛大開幕。論壇是由中國上海社會科學院品牌中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藍絲帶基金、上海芸歸原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以「芸眾天地回歸本原,創真世界至美人生」為主題,凝聚中國原創力量,倡導品牌回歸原創,打造設計師平臺為宗旨。
  • 在傳承與發揚中砥礪前行——宋聞名專訪
    他曾多次發表論文學術成果,並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有著紮實的醫學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病毒疣類皮膚病,是很多患者的噩夢,患病者往往需要承受來自病痛和心理的雙重折磨。對於該類疾病的治療一般採用冷凍治療或者雷射治療,病情易反覆。傳統中醫治療儘管治癒率較高,卻具有療程長,見效慢的問題。每天都有排著長隊的病毒疣患者,等著接受宋醫生的治療。
  • 優化臨床研究,加速新藥上市,生物藥臨床研究專題論壇順利召開
    11月29日,由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主辦的「生物藥臨床研究專題論壇」在上海成功召開。 他基於當前新藥臨床藥理專業審評中常見的模型研究內容和有代表性的案例,結合國內外模型指引的藥物開發相關技術指導原則,對主要應用範疇進行了探討,並簡要討論了其應用於新藥研發的幾點建議和註冊申報的一般考慮。
  • ...院士專家齊聚,2020年第四屆中國杭州臨床試驗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為進一步拓寬廣大醫務工作者的臨床研究思路,增進對臨床試驗開展流程和相應管理規範的了解,由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中國科學院基礎醫學與腫瘤研究所聯合主辦,浙江省抗癌協會、腫瘤學雜誌社協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杭州臨床試驗高峰論壇」於2020年12月12日—13日在杭州成功舉辦。
  • 學術美萊:2020中國痤瘡診療專家論壇圓滿舉辦!
    來源:新浪證券12月12日,由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皮膚修復專委會、雲南省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雲南省整形美容協會皮膚美容分會主辦,美萊集團皮膚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0中國痤瘡診療專家論壇在春城昆明圓滿舉辦。
  • 助力健康中國 攜手解「鬱」前行——《解鬱丸臨床應用專家建議...
    7月5日,《解鬱丸臨床應用專家建議》發布會在西藏天晟健康空間雲醫療平臺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以「健康中國,解『鬱』前行」為主題,在大會主席陸林院士主持下,來自全國13位頂級專家,就解鬱丸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在線交流。
  • 知名專家匯聚第三屆中國皮膚屏障高峰論壇 分享皮膚屏障修復新研究
    第三屆中國皮膚屏障高峰論壇30日舉行。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皮膚屏障專家蔄茂強在視頻中透露,研究團隊正在進行的兩項與屏障受損相關皮炎小鼠模型的研究——接觸性變態反應性皮炎和接觸性刺激性皮炎。  研究人員發現,無論對鼠耳腫脹厚度或炎症細胞因子mRNA表達,玉澤屏障功能修護劑與氫化可的松具有同樣的抗炎效果。
  • 中國光大銀行威海分行5周年慶丨孫翔飛:創新謀變 砥礪前行
    即日起,本網特推出「光大追夢人」系列報導,走近中國光大銀行威海分行的一線員工,展示他們的追夢之路,感悟個人奮鬥與時代使命在個體身上的融合,以及由此凝聚的無盡動力。孫翔飛:創新謀變 砥礪前行 服務一流財富管理銀行建設他叫孫翔飛,2015年4月加入中國光大銀行威海分行,現任中國光大銀行威海分行零售業務部副總經理兼任威海分行營業部零售業務負責人。
  • 中國健身行業榜樣高峰論壇
    9月12日,匯聚行業精英,備受行業關注的「中國健身行業榜樣高峰論壇」在廣州頤和大酒店如期舉行。 上海體適能作為本次論壇的支持單位,受邀為本次論壇「打頭陣」。
  • 衡水中學實驗學校|緬懷領袖 砥礪前行
    2020年12月26日,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7周年,衡水中學實驗學校團委組織高一二年級開展以「喜迎70年校慶系列團課——緬懷領袖 砥礪前行」為主題的團課活動,來表達對偉大領袖的懷念之情。團課過後,同學們紛紛表示,我們要始終深刻緬懷以毛主席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豐功偉績,更要倍加珍惜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為新一代青年,更應承擔民族使命,不忘初心,追求卓越,砥礪前行。學生感悟臨近毛澤東誕辰127周年,回顧崢嶸歲月,緬懷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先生。
  • 未來已來,砥礪前行!先行示範的C位留給你!
    簡介「讀特」客戶端於2016年3月28日上線,是深圳報業集團傾力打造的客戶端,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權威新聞的移動發布平臺,致力於提供專業原創新聞,播發權威官方資訊,立足深圳這片沃土,聚焦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與探索
  • Call for Papers: 《經濟研究》 | 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2020)
    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2020)徵文啟事為推動制度經濟學理論與應用研究在中國的發展,探索制度經濟學未來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提升中國制度經濟學研究的國際化水平,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話語體系的經濟學研究,由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和《經濟研究》雜誌社於2018年10月共同發起「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
  • 「2019設計中國——首屆原創服裝設計師論壇」24日在滬舉辦
    ——首屆原創設計師論壇」24日將在滬盛大開幕。本次論壇由中國上海社會科學院品牌中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藍絲帶基金、上海芸歸原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上海報業集團新聞晨報、深圳市蝶訊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環上大國際影視園區協辦。
  • 第三屆中國皮膚屏障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
    10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等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皮膚屏障高峰論壇在滬舉行。專家學者交流與研討後疫情時代「健康皮膚、美麗皮膚、健康身體「的專業解決方案和研究成果。  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陳崑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教授徐慧帶來了與皮膚疾病防治有關的前沿研究。
  • 疑難腫瘤論壇暨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疑難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會議報導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這一特殊時期,第四屆長徵疑難腫瘤論壇暨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疑難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於12月12日如約而至。此次會議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疑難腫瘤專業委員會、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上海申康醫學與健康促進中心和北京生命綠洲公益服務中心主辦,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腫瘤科承辦,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腫瘤科協辦。在前期論壇成功舉辦並日益發揮越來越大影響的背景下,本次論壇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吸引了26000多名線上、線下觀眾的目光,是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
  • 砥礪前行8年給答案
    砥礪前行8年給答案 2020年12月23日 17:31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對如何做到健康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