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為什麼有三個地方叫「蓋亞那」?

2020-12-13 環球情報員

世界上,重名的國家和地區有很多,比如非洲有兩個國家叫「剛果」,有三個國家「幾內亞」。除非洲之外,南美洲也有三個地方叫蓋亞那,即蓋亞那(合眾國)、蘇利南(原荷屬蓋亞那)和法屬蓋亞那。

三個蓋亞那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兩個分別脫離英國和荷蘭獨立,另一個則依然留在法國,成為法國的海外大區。

▲三個蓋亞那

除了英屬、法屬、荷屬之外,南美原本還存在西屬和葡屬的蓋亞那,加起來一共有五個蓋亞那。南美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蓋亞那呢?為什麼有的蓋亞那消失,有的依然留在原宗主國,而有的卻選擇了獨立?

▲五個蓋亞那

一、瓜分蓋亞那,五個蓋亞那形成

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蓋亞那原本是一個地理概念。它包括南美洲北部的高原和沿海地區,主要以河流為界,在自然地理學上叫做「蓋亞那地盾」。

▲蓋亞那的地理概念

最早瓜分美洲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作為大航海時期的開啟者,兩國在美洲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雙方一度兵戎相見。因兩國都是極度狂熱的天主教國家,在殖民地爭奪問題上,天主教領袖的教皇成為了仲裁者。

1493年,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劃分出一條從南極到北極的子午線,即「教皇子午線」。但葡萄牙在美洲沒有領地,這個方案破產。1494年,在教皇的主持下,兩國締結《託德西拉斯條約》,以另一條子午線為準劃分美洲勢力範圍。

▲兩次教皇子午線的劃分

1494年的教皇子午線剛好橫穿了蓋亞那地區,葡萄牙獲得了蓋亞那高原東部,將它劃分在巴西總督轄區的阿馬帕州,西班牙則把剩餘的蓋亞那置於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

16世紀開始,隨著西葡的衰落,荷蘭、英國和法國也把觸手伸到了美洲。雖然美洲被西葡瓜分得到了歐洲列強的默認,但北部的蓋亞那地區卻成為了列強競爭範圍。

1588年,英國通過戰勝西班牙,成為新興殖民帝國。1630年兩國籤訂《馬德裡條約》,西班牙將西屬蓋亞那的部分地區割讓英國,即「英屬蓋亞那」成立。

▲英西戰爭,英國戰勝西班牙,奪得海上霸權

英國的海上霸權面臨著荷蘭的競爭。英國通過頒布《航海條例》限制荷蘭,兩國先後爆發了三次英荷戰爭。

1663年,英國佔領荷蘭在北美哈德遜河口的殖民地,第二次英荷戰爭爆發。這次戰爭以荷蘭的勝利告終,1667年英荷籤訂《布雷達條約》,英國將英屬蓋亞那的部分地區割讓給荷蘭,但作為條件,英國換取哈德遜河口的殖民地,即紐約。「荷屬蓋亞那」成立。

▲荷蘭在曼哈頓島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即後來的紐約

法國也在開始向美洲大陸擴張。1643年,法國佔領蓋亞那東部的卡宴地區。

法國佔領該地引起了英葡兩國的不滿。葡萄牙以這裡是教皇子午線規定的葡萄牙勢力範圍為由,一直希望奪取這片土地。而英國和法國是老對手,自然不希望法國做大做強,因此極力支持葡萄牙。

18世紀末,法國爆發大革命,歐洲建立反法同盟對抗法國,西葡英三國都加入反法同盟陣營。1809年,英葡兩國組成聯軍,利用法國忙於歐洲戰事佔領法屬蓋亞那。

但葡萄牙人對這裡的佔領沒有持續太久。1814年法國戰敗,戰後為了不讓法國被過度削弱,保持歐陸平衡,英國卻同意將卡宴地區還給法國。自此,「法屬蓋亞那」確立。

▲第六次反法同盟戰爭,法國戰敗

經歷了大國長達幾個世紀的爭奪,英法荷西葡都沒有獨佔蓋亞那地區的能力。南美形成了英屬、法屬、荷屬、西屬和葡屬五個蓋亞那並立的局面。

▲五個蓋亞那分布圖

二、五個變三個

西班牙將西屬蓋亞那,劃分給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的委內瑞拉都督轄區,葡萄牙則把蓋亞那地區劃分在巴西總督轄區,其餘三國則單獨成立「蓋亞那」。

蓋亞那地處熱帶地區,水熱資源充足,適合熱帶經濟作物的種植。但無一例外的是這裡的財富都掌握在宗主國手裡。19世紀初開始,西屬蓋亞那所在的新格拉那達總督轄區,在玻利瓦爾的帶領下,開啟了反西班牙運動。

▲南美獨立戰爭領導者-玻利瓦爾

而在南美南部的西屬殖民地,則形成了以聖馬丁為主的反西班牙勢力。在玻利瓦爾和聖馬丁一南一北的聯合夾擊下,西班牙遭遇潰敗,西屬殖民地紛紛獨立。西屬蓋亞那被併入了到了新獨立的國家-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後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解體,西屬蓋亞那併入委內瑞拉)。

葡屬蓋亞那所在的巴西,此時也發生了反葡鬥爭。19世紀20年代,葡萄牙爆發資產階級革命,王權旁落。為保護王室的權力,留守巴西的葡萄牙王子佩德羅宣布巴西獨立,葡屬蓋亞那劃分給巴西。

▲巴西帝國第一任皇帝,原葡萄牙王子

西屬和葡屬美洲獨立影響到了英國、法國和荷蘭的殖民統治。英屬、法屬和荷屬蓋亞那人民也紛紛起義,加入到反抗鬥爭中。然而三地人民的反抗不像西葡殖民地那樣聯合作戰,而是陷入了孤軍作戰的境地。

相比於衰落中的西葡,英法荷擁有更強大的軍事實力。三個蓋亞那的反抗鬥爭無一例外被鎮壓。從19世紀20年代到二戰後,南美一直保持了除三個蓋亞那是殖民地之外,其餘地區均是獨立國家的格局。

▲1823年,英屬蓋亞那奴隸起義

三、二戰後的不同選擇

五國為了瓜分蓋亞那,曾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導致該地土著人口急劇下降,為彌補勞動力人口的短缺,英法荷都從其他的殖民地引入勞動力。

英國主要從印度引進勞動力。從1838年到1917年,約有20萬印度勞工到達英屬蓋亞那。荷蘭主要從印尼的爪哇島(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為主)和印度引進勞動力人口。

因此,在英屬和荷屬蓋亞那,印度裔佔據著主要比例。法國則主要從非洲引進勞動力,法屬蓋亞那的人口以非洲後裔和法國非洲黑白混血為主。

▲蘇利南(荷屬蓋亞那)人口比例,大多為掠奪的勞工後裔

當時選擇移民的人們,本國經濟狀況落後,因此來到蓋亞那也是為了更好的謀生,他們抵抗宗主國的情緒,沒有西葡殖民地的人民強烈。

但面對宗主國長期的壓迫,越來越多人開始覺醒。二戰後的民族解放浪潮席捲世界,英屬和荷屬蓋亞那人民掀起解放運動。

面對蓋亞那地區的獨立運動,英荷採取了不同的政策。受到二戰打擊嚴重的英國也希望順勢擺脫龐大殖民地的財務負擔。1961年,英國賦予了他們有限自治權,改稱「蓋亞那」,但權力依然掌握在英國人手裡。

▲二戰後,拉丁美洲解放圖(紅色為尚未獨立的地區,但法屬蓋亞那因屬於海外省,嚴格意義上屬於法國領土一部分)

1962年至1964年,蓋亞那爆發三次大罷工和暴亂,要求英國給予蓋亞那獨立權。為緩解緊張局勢,1966年英國通過《1966年蓋亞那獨立法》,將蓋亞那從一個半獨立的自治領,變成獨立的大英國協國家。

《蓋亞那獨立法》的出臺只是蓋亞那人民爭取獨立的第一步。1970年,蓋亞那宣布退出大英國協,成立「蓋亞那合作國」。

而荷屬蓋亞那的鬥爭則更加漫長。20世紀20年代,荷屬蓋亞那發現了鋁礬土資源,使得當地從熱帶作物種植區變成了礦區。豐富的鋁礬土資源,刺激了荷蘭重新控制這裡的欲望。

▲蘇利南的鋁土礦

1945年,荷蘭給予荷屬蓋亞那普選權,但普選權並不意味著荷蘭要放棄這裡。為了獨佔當地礦產資源,荷蘭於1954年將荷屬蓋亞那變成了海外自治省,控制這裡的防衛和外交權。

但受到民族解放浪潮影響的人民依舊舉行各種抗爭,在「去殖民化」的影響下,此時荷蘭已無任何道義去鎮壓。1975年11月25日,荷蘭不得不承認其獨立,荷屬蓋亞那改名為「蘇利南」。

▲1975年,荷蘭承認蘇利南獨立

不過,法屬蓋亞那二戰後沒有選擇獨立,而是在1946年成為了法國的海外省,正式宣布了對法屬蓋亞那實行管轄權。1947年,法國賦予法屬蓋亞那兩個參政席,法屬蓋亞那獲得了在與法國本土其他地區一樣的權利。

為鞏固的統治,法國取消了對海外省的歧視的政策。1977年,法屬蓋亞那成為法國的海外大區。至此,法屬蓋亞那居民享受和法國本土居民同樣的待遇。

除政治上逐漸趨同法國本土的政策外,法屬蓋亞那經濟對法國的高度依賴,也是其沒有獨立的原因。與蓋亞那(21萬平方公裡)和蘇利南(16.4萬平方公裡)相比,法屬蓋亞那(8萬平方公裡)面積狹小,礦產資源匱乏,市場小。

二戰後第三次工業革命席捲了全球。為了爭奪太空的主導權,各大國都開始發展航空航天事業。法國亦不例外。

▲法國在法屬蓋亞那建立的歐洲航天中心

法屬蓋亞那因地處低緯,有利於火箭發射,成為了法國理想的航天基地。1968年,法國在這裡建立起「歐洲航天中心」,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

隨著歐盟和歐元區的成立,法屬蓋亞那是法國的海外領土,也成為了歐盟和歐元區的一部分,目前法屬蓋亞那已經成為了南美洲經濟發展最好的地區,人均GDP高達18000美元,是南美洲最高的地區。如果法屬蓋亞那人民選擇獨立,恐怕這樣的發展程度是很難憑自己實力達到的。

長期作者|雄鷹

直播吧體育作者|足球與歷史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蘇利南:存在感很低的南美洲國家,本來是三個蓋亞那中間的一個
    蘇利南共和國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南美國家——也是南美洲12個國家中最小的。蘇利南位於兩個「蓋亞那」之間,西面是蓋亞那合作共和國,東面是法屬蓋亞那。因此,蘇利南本來是三個蓋亞那中間的一個。這三個國家其實原本都是蓋亞那:蓋亞那合作共和國原本是英屬蓋亞那,蘇利南則是荷屬蓋亞那,再加上法屬蓋亞那,其實也就是英國、荷蘭、法國在原本的「大蓋亞那」區域的劃分。蘇利南雖然人口不多,卻分成了褐種人、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紅種人五個人種,分別代表了荷蘭籍印度人、非洲黑人、華人、歐洲人、南美原住民。
  • 蓋亞那:南美洲唯一的英語國家,第一大族裔為什麼卻是印度裔?
    蓋亞那是唯一一個在南美洲說英語的國家。除了語言不同之外,蓋亞那還有一個特點是擁有大量的印度族裔。印度裔佔該國總人口(78萬)的40%,是該國的第一大族裔。蓋亞那位於西半球,而印度位於東半球,相隔萬裡。印度後裔是怎樣漂洋過海在蓋亞那紮根並繁衍生息的呢?他們又是怎樣成為蓋亞那的第一大族裔呢?
  • 拉丁美洲可不是南美洲,來看看拉丁美洲到底包括哪些地方
    因此,不包括海地和法屬加勒比島嶼、講英語的加勒比(包括牙買加和特立尼達)、講英語的貝里斯和蓋亞那大陸國家以及講荷蘭語的半球國家(蘇利南、阿魯巴和荷屬安的列斯群島)。二、中美洲中美洲由七個國家組成,其中六個說西班牙語。
  • 作為法國在海外最大的領地,法屬蓋亞那為什麼要主動放棄獨立?
    法屬蓋亞那,是法國目前在海外最大的一塊領地,面積8.35萬平方公裡,鄰國有巴西和蘇利南。法屬蓋亞那遠離距離歐洲萬裡之遙,這塊土地是如何成為法國領土的一部分呢?正當獨立運動在南美高潮迭起時,法屬蓋亞那卻仍然靜若處子,眼觀周邊大小殖民地紛紛獨立,包括法屬蓋亞那的鄰居英屬蓋亞那和荷屬蓋亞那實現獨立後建立起了蓋亞那和蘇利南兩個國家,而法屬蓋亞那卻似乎沒有要獨立的意思。
  • 【方言】有個地方叫懷安縣,有個地方叫一堵牆……
  • 南美洲加拉辛合集(燈魚,鉛筆魚等)
    南美洲加拉辛是加拉辛科種數量龐大的一種熱帶魚,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一帶。它們的特徵是口中長有牙齒,尾柄上長有一個小小的脂鰭。
  • 蓋亞那海底電纜中斷向中國求援 寧波特別技術組不辱使命完成搶修...
    在返回的路上,他接到了公司的電話,想派他去蓋亞那首都搶修一條被損壞的海纜。沒有多想,他就答應了。「因為我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也是一名勞模,我有這個責任去把這個工作做好。」蓋亞那此次破損的這根海纜,劉明並不陌生,早在2019年也發生過一次損壞,當時也是劉明帶隊去搶修。但這一次的任務,卻因為疫情顯得有些不同。「那一次準備時間比較長,從接到任務到出發,中間有間隔3個月時間。
  • ...多米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格瑞那達、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
    泛美衛生組織(PAHO)近日表示,包括玻利維亞在內的10個拉美國家將免費獲取新冠疫苗。將免費獲取新冠疫苗的10個拉美國家分別是:玻利維亞、多米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格瑞那達、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聖露西亞,以及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丹麥格陵蘭島面積那麼大,為什麼不算入國土面積?
    作為人類現代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歐洲有1016萬平方公裡,四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而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自然也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如果要問歐洲面積第二的國家是哪個,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
  • 南美洲有12個國家,但有個國家沒有和我國建交,這是怎麼回事
    巴拉圭是南美洲中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其東北方向與巴西接壤,南邊與阿根廷相鄰,西北方向則是玻利維亞。在這三國的環抱下,巴拉圭也成為了南美洲為數不多的沒有出海口的國家。 南美洲一共有12個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國家,其中有11個都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唯一沒有和中國建交的國家就是巴拉圭。
  • 南美洲最美的大陸—馬丘比丘
    秘魯是南美洲最古老的國家,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神秘的地方,來到秘魯的馬丘比丘,如同來到了人類文明對岸另一種文明的心臟。馬丘比丘所在的南美大陸是離亞洲最遠的一個人類居住的大陸,我週遊世界的時候,中國到南美的航線還沒開通,去南美洲得向東經過日本和美國,或向南經過香港和南非,而我是經過歐洲的巴黎,感覺實在是太遠了。
  • 南美洲,冬季旅行的不二之選!
    南美洲,一個擁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世界上水量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世界落差第一大的瀑布的大洲,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這裡有茂密的熱帶雨林,有令人心曠神怡的藍天白雲,有高大的棕櫚樹影婆娑,有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宮廷建築,這裡有你嚮往的一切。
  • 客家三及第為什麼叫三及第?
    三及第從食材到烹調,講究的都是一個「鮮」字。講究的老闆,還要先在頭一夜熬好骨頭湯,做備用的煲底湯,做出來的三及第才有鮮美的味道。 離開了三及第,對蕉嶺人來說,是不可想像的。外出的蕉嶺人,想念家鄉最多的,就是三及第。它的味道,它的美好,早已根植於蕉嶺人的靈魂深處,走到哪裡,思念就跟到哪裡。每處地方的人,都有一個懷念的本質,它就像一根隱形的繩索,牽著你我,走得再遠,也割捨不了那份情懷。三及第,就是蕉嶺人牽掛故鄉的那份情懷。
  • 蓋亞那1分洋紅帆船郵票,一張被中學生發現的價值千萬美元的郵票
    「郵王」菲利普·馮·費拉裡很快,一些集郵家開始意識到了這枚郵票的價值,尤其是有義大利貴族血統、號稱「郵王」的德籍集郵家菲利普最終英屬蓋亞那1分洋紅帆船郵票被美國紐約尤蒂卡石油富商、集郵家阿瑟·欣德(Arthur Hind,1856年~1933年)以35250美元拍到,他以創當時紀錄的高價而成為這枚珍郵的第五任收藏者;在阿瑟·欣德收藏這枚郵票11年之後,有一位客人求見並說他要出售自己的另一張英屬蓋亞那1分洋紅帆船郵票,欣德對他的郵票用高倍放大鏡進行了嚴密地檢查
  • 南美洲治安最好的城市,智利首都聖地牙哥
    聖地牙哥的全稱聖地牙哥德智利(Santiago de Chil,西班牙語),既是智利首都又是它的最大城市,也是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世界上取名聖地牙哥的城市、河流、島嶼很多。就城市而言,多米尼加北部聖地牙哥省省會叫聖地牙哥,古巴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奧連特省省會叫聖地牙哥,巴拿馬商業中心,委拉瓜斯省省會也叫聖地牙哥。阿根廷、巴西,甚至到歐洲的西班牙,也都有叫聖地牙哥的城鎮。
  • 雷納這一類球員,為什麼有為多個國家隊效力的可能性?
    那麼,包括雷納這些球員為什麼出現多國爭奪呢?一.全球人口流動的「福利」諸如雷納等多種球員的爭奪,跟全球人口流動的福利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美國以南的美洲大陸,自然地理上分為南美洲和北美洲)人員流動更為頻繁。尤其是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哥倫比亞等南美國家,他們有著良好的足球基礎,發達的人才體系。然而,因為國家經濟實力薄弱,國內俱樂部因為薪資緣故,無法留住人才。為了經濟利益,很多南美俱樂部往往在人才剛剛冒尖的時候就把他們賣到更加富裕的歐洲俱樂部。
  • 溥儀東北復國,為什麼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主要有三個原因
    滿洲國自建立至結束一共有13年的時間(1945年蘇聯對日本宣戰並在同時進攻滿洲國,滿洲國因為日本的幹預,所以軍備十分弱小,在蘇聯的進攻下幾乎頃刻間就土崩瓦解),相信不止一位朋友都曾經想過,為什麼溥儀復國後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 去南美洲,你應該學會哪些語言
    眾所周知,地球上有七個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在這七個大洲中,除了南極洲因為地處南極圈內,寒冷多冰,基本上不適合人類居住和生存外,其他的六個大洲均有人類居住。每個大洲上都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多多少少的國家和地區,每個大洲的人們也說著不同的語言。
  • 某地方官規定當地女孩滿12歲必須被強 奸!
    皮特克恩島上的島民2、南美洲:兄弟姐妹亂搞南美洲有些民族的配偶被賦予權力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等同輩親屬發生性關係,也就是說丈夫可以和妻子的姐妹 6、法屬蓋亞那成族男丁:人人都能搞新娘法屬蓋亞那,做新娘可不容易,因為新郎整個家族男丁都有權利同新娘同房,直至做到新娘當媽媽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