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島的不可思議的歷史》:烏託邦不是虛構,它真實存在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科幻作品,總離不開烏託邦的設定。

但,這往往並非是個好詞兒。

《飢餓遊戲》裡的虛假繁榮,建立在對底層的瘋狂剝削。

還有前陣子大火的《彌留之國的愛麗絲》。

人們也能在殘酷的遊戲世界建立起自我麻痺的理想世界。

可見,科幻中的烏託邦,實質上都是反烏託邦。

邪惡,虛偽,恐怖,基本成了這類作品的關鍵詞。

最近,網飛又推出了一部烏託邦題材的新片。

與眾不同的是,這個烏託邦不是虛構的,而是真實存在的。

你信不信?

今天魚叔就來跟大家聊聊這部電影——

《玫瑰島的不可思議的歷史》

L'incredibile storia dell'isola delle rose

電影於去年12月上線。

小語種,又沒有大明星,國內目前看過的人不算多。

但豆瓣上,依然給出了8分的不俗成績。

這倒是跟中文譯名很映襯——不可思議。

雖然冷門,但《玫瑰島》的幾位卡司還是實力很強的。

主演埃利奧·傑曼諾,在國際上名氣不小。

2010年曾憑藉《我們的生活》在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贏得最佳男演員。

去年,又憑藉《我想藏起來》,贏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最佳男演員。

在這部影片中, 他貢獻了藝術家級的表演。

將一個孤僻、怪異又天賦異稟的大畫家演繹得入木三分。

《我想藏起來》

女主角則是義大利新生代女星,馬蒂爾達·德·安傑利斯。

在最近妮可·基德曼的新劇《無所作為》中擔任重要配角。

但凡看過,一定對她過目難忘。

片中還有個很臉熟的配角演員湯姆·拉斯齊哈。

他曾在《權力的遊戲》中飾演無面者賈坤。

雖然戲份不多,但依舊是粉絲眼裡最帥的角色之一。

《權力的遊戲》

故事的開頭很有意思。

1968年的某天,歐洲委員會大樓門口,大雪紛飛。

主席一眼就看到了外面停著一輛奇奇怪怪的車子,上面積了厚厚的雪。

走進大廳,一眼看到個奇奇怪怪的年輕人。

大雪天裡,只穿個單薄的衣裳。

坐在大廳裡顫顫發抖,咳個不停。

顯然,在主席眼裡,這就是一個瘋子。

這裡只負責處理主權國家間的紛爭,哪有工夫管一個年輕人的麻煩事。

主席想用隨便把他打發走。

但出乎意料的是,對方竟然聲稱自己就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

這個年輕人,名為羅薩(埃利奧·傑曼諾飾)。

他來這裡,是為了拯救他的國家。

說是國家,其實這是一座400平米的人工島。

而這座島如今卻面臨著被摧毀的危機,急需歐洲委員會的幫助。

這位羅薩到底何許人也?

故事回到一年前的義大利。

那會兒,羅薩剛博士畢業,並通過了國家考試,成為了一名工程師。

正在酒吧與好友們喝酒慶祝。

不曾想,竟在這裡遇到了自己的前女友(馬蒂爾達·德·安傑利斯飾)。

兩人開始敘起了舊。

羅薩是一個痴迷於技術改造的夢想家。

曾經因為改造電視,差點把自己老丈人給炸瞎了。

最後也導致女友與自己分手。

他還親手製造了一輛汽車,就是影片開頭主席看到的那倆奇怪的交通工具。

羅薩沒有駕照,也沒有車牌。

但為了抓住機會與前女友破鏡重圓,他堅持要在酒後開場將前女友送回家。

如此古怪的車,很快就被警察攔了下來。

結果竟發現,他還有犯罪前科。

私自開過一架沒註冊的飛機。

因而收到了飛行禁令。

在羅薩看來,開飛機跟開車都要註冊,這就很不科學。

雖然可能是借著酒精說了大實話。

但他還是收到了女友的一陣白眼。

關係修復失敗,以及,警局一夜遊。

第二天,還是父親來把他帶回家的。

其實,父子關係也並不和睦。

父親本來給他安排了好工作,但他並不樂意去。

在父親眼中,兒子就不是個「正常人」,這種叛逆的行為就是擺明了讓自己不開心。

這樣的話,當然讓羅薩感到委屈。

開不開心難道不應該自己最了解嗎?

受不了嘮叨的羅薩,離開了父親,去找前女友道歉。

結果同樣受到了一陣狠批。

在女友看來,他太自私,只顧沉迷於自己的世界。

最親近的人都覺得他不正常。

爭吵的時候,羅薩說了一句氣話「也許我可以建造一個世界」。

沒想到,這句氣話也激發他構想出了一幅宏偉藍圖。

羅薩找到了朋友毛裡奇奧(萊昂納多·利迪飾)。

講完自己的想法後,兩人一拍即合。

毛裡奇奧正好討厭現在不自由的上班族生活。

而羅薩藍圖中的那句「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規則」,深深吸引住了他。

他想要一個喝多少都不受限制的酒吧。

既然想要不受任何規則約束,島的選址就很重要了。

羅薩定在了義大利外海。

按照國際規定,離海岸10公裡以上屬於公海。

在公海建一座小島,義大利是完全管不著的。

說幹就幹。

先是從頭學習建島方法,想辦法解決了最關鍵的打樁問題。

造了9根空心鋼管,利用灌入海水使其插入海床。

隨後用水泥填充防止被海水腐蝕。

很快,「玫瑰島1.0」完成。

不過這時還只有一個空空蕩蕩的平臺。

擁有自己的小島的羅薩,在第一個夜晚留了下來。

原本海風吹著,咖啡喝著。

美好夜晚突然被驟變的天氣打斷。

頂不住海浪的拍打,小島上的東西幾乎都被捲走。

羅薩很快意識到小島不夠好。

於是他又找來了原是公關的諾艾曼(湯姆·拉斯齊哈飾),負責小島的外交。

其實說是外交,更像是吸引更多人來這座小島。

讓小島變得有名氣。

因為諾艾曼,小島迎來了巨大的變化,升級為「玫瑰島2.0」。

很快,一個自由、獨立的島嶼傳聞迅速傳播。

起初是在羅馬,後來傳遍整個義大利。

到最後,全歐洲都知道了這個叫「玫瑰島」的地方。

酒吧、打牌、蹦迪……

那些時下充滿娛樂精神的東西,玫瑰島應有盡有。

玫瑰島聲名鵲起也趕上了「好」時候。

1960年代末,正是各種民權運動此起彼伏的時代。

現實的動蕩迫使人們想要尋求一個更好的世界。

而玫瑰島,仿佛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烏託邦,成了人們最嚮往的理想之地。

隨著玫瑰島名氣越來越大,羅薩決定將小島變成一個獨立國家。

羅薩則成了總統,另外四位好友分別擔任起了不同的職務。

玫瑰島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很快傳開。

羅薩開始往返各國之間,徵求官方認證。

但這也引起了義大利政府的注意。

政客們覺得這是羅薩想出來的逃稅手段。

身處義大利境外,但享受著義大利旅遊業的紅利。

氣炸的政客們想要懲治這幾個人,因為這也讓他們丟盡了顏面。

於是,玫瑰島一邊不斷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申請成為公民。

一邊又面臨著義大利當局的針對。

在義大利政府的威逼利誘下,他們之中有人動搖了。

畢竟,這個島還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國家。

不值得為它背上叛國的罪名。

這也正是為什麼羅薩在一開始要求助於歐洲委員會。

好在,委員會主席願意認真對待羅薩的申請。

經過討論之後,歐洲委員會決定考慮承認玫瑰島共和國的國家地位。

這個消息傳到羅馬,義大利政客們再度暴跳如雷。

他們直接派出了一艘軍艦,目的只有一個——

毀滅這個「玫瑰島共和國」。

碩大的軍艦一來,這座小得可憐的玫瑰島不堪一擊。

亡國之難,近在眼前。

在危難之際,羅薩的好朋友在聽聞消息後都回到了玫瑰島。

誓死與「國家」共存亡。

故事的結局無需劇透也顯而易見。

玫瑰島在軍艦的炮擊下化成一片廢墟,而主角一夥全部被逮捕。

象徵浪漫的玫瑰,居然成了一場戰爭的中心。

頓時覺得有些荒誕可笑。

歷史永遠比電影來得更加荒誕。

這個關於玫瑰島的故事並非完全虛構,而是有真實的歷史背景。

歷史上的玫瑰島共和國

這個國家以世界語作為法定語言。

制定了自己的國旗,以及郵票。

還確立自己的官方貨幣叫「米爾」(Mill)——雖然從來沒有發行過。

玫瑰島共和國真實發行的郵票,描繪人工島被炸的場面

旅遊業是這個國家的支柱產業。

400平米的領土上,餐館、酒吧、紀念品商店樣樣俱全。

一個無拘無束的世外桃源,一個縱慾狂歡的真·烏託邦。

從玫瑰島寄來的信,信封上蓋著玫瑰島郵票和郵戳,是浪漫的象徵。

義大利的一份雜誌曾這麼評價玫瑰島:

「玫瑰島的本質是一個隱喻,一個通過建築設計來批判的政治行為。」

如今,那個離海面26米,佔地400平米的建築,已經逐漸被淡忘。

但這部影片卻讓我們重新了解那段不可思議的歷史。

可惜的是,羅薩本人已於2017年逝世,無緣看到此片。

晚年的喬治·羅薩

在那片海域之下,人們至今會找到不少玫瑰島的遺蹟。

義大利的潛水員曾從玫瑰島原位置的海底打撈上來一塊石頭,送給晚年的羅薩老人。

上面寫著:

「裡米尼的潛水員們很榮幸,把夢的碎片還給做夢的人。」

全文完。

原標題:《這片牛逼啊,更牛的是真人真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真實故事改編《玫瑰島的不可思議的歷史》值得一看
    玫瑰島的不可思議的歷史L'incredibile storia dell'isola delle rose (2020)推薦值:希比利亞 / 弗朗塞斯卡·馬尼裡主演: 湯姆·拉斯齊哈 / 弗朗索瓦·克魯塞 / 埃利奧·傑曼諾類型: 喜劇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上映日期: 2020-12-09(義大利)又名: Rose Island玫瑰島的不可思議的歷史的劇情簡介
  • 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
    何瑜(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教授、電視劇《太平天國》歷史顧問):在歷時14年、遍及18省的戰鬥中,太平天國的英雄們確實為歷史提供了許多新的東西,譜寫了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它提出的《天朝田畝制度》代表了廣大農民階級的利益,它提出的《資政新篇》代表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這不是誰想抹煞就抹煞得了的。
  • 英國傳奇的亞瑟王:虛構還是真實存在?
    英國的亞瑟王傳說:是一個偽造的歷史還是真實的歷史?在很多個世紀以來,歷史學家都的存在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大家爭論的焦點,是亞瑟王是否真實的存在,但是基本沒有定論。另一位威爾斯和尚的作品《不列顛歷史》或稱《英國歷史》寫在9世紀初,包含亞瑟一生中曾參加的12場戰鬥的細節。該書將亞瑟描繪成一個軍事指揮官,而不是國王。他說:「寬宏大量的亞瑟,與英國的所有國王和軍事力量一道,與撒克遜人作戰。」 書裡面提道:「他十二次被選為司令官,並且經常被徵服。」
  • 歷史場景、浪漫激情、諜戰懸疑:真實與虛構織就的歷史針腳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把虛構的人物和歷史人物相結合,通過浪漫激情和諜戰懸疑的情節設計,展現了宏大的歐洲戰爭史,用真實和虛構織就成了歷史的針腳。小說無論是從視角切入、創作的背景設定、還是情報間諜因素的引入,都使其既具有思想的深度又具有受眾的廣度,成為暢銷讀物,經典作品。
  • 遊戲裡沒有世外桃源,《動森》也不是烏託邦
    短短20天內就走完了從出圈、走紅、亂象到下架全過程,讓我們對動森產生了更多興趣,想知道它靠什麼出圈,更想知道好好一個休閒烏託邦怎麼就成了現實氪金遊戲。往下探討,可能還會帶到兩個更嚴肅的話題,小眾走向大眾是否必然就會變味?我們真的能在一款大眾遊戲中獲得烏託邦精神家園嗎?
  • 編吉讀經典|烏託邦對人類來說到底有什麼歷史意義?
    在這個社會裡,人即為最根本的存在。這是文藝復興對於這本書最大的影響。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社會的精神結構是一個金字塔形結構。而處於金字塔頂端的即為神。但是由於神實為統治階級虛構的產物,所以生活在金字塔底層的人民都是統治者借用神之名義實施黑暗統治的受害者。而文藝復興徹底打破了神這一虛幻的代表,將人推向了金字塔的頂端。
  • 這些顛覆認知的史實,每一件都像是虛構,其實歷史上都真實存在過
    在歷史上,有著不少編撰的故事,因為其場景的活靈活現,往往被人們認為是真實發生的故事,比如說貂蟬和穆桂英,其實都是虛構的人物,然而這些顛覆認知的史實,每一件都像是虛構,其實歷史上都真實存在過,不妨讓我們來看一看吧!第一件,便是關雲長的刮骨療毒。
  • 烏託邦小史:是未來藍圖還是空中樓閣?
    正如20世紀俄羅斯著名思想家別爾嘉耶夫所言:「烏託邦是人的本性所深刻固有的,甚至是沒有不行的。被周圍的世界的惡所傷害的人,有著想像、倡導社會生活的一種完善和和諧的制度的需要」。這種逃避現實的烏託邦想像的確是普遍存在於人類歷史的。芒福德對烏託邦故事的梳理局限於西方世界,事實上,中國歷史上同樣不乏此類故事。
  • 社會主義已有500年歷史?源自1516年《烏託邦》
    莫爾及其描繪的烏託邦島圖。但是,不少人因為不是從第一集起開始收看的,所以不禁存在這樣的疑問:「社會主義如果從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算起,才有約170年的歷史,如果從俄國十月革命創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算起,才有將近100年的歷史,怎麼會有社會主義500年之說呢?」還有的人問:如何從整體上把握社會主義500年的歷史?我們從社會主義500年歷史中可以獲得哪些深刻的歷史啟示呢?
  • 手握聖劍的亞瑟王,真的存在於真實的世界歷史嗎?
    那麼,著名的亞瑟王真的存在嗎?亞瑟王的故事在英國家喻戶曉,是中古歐洲文學的瑰寶,流傳之廣大概僅次於莎士比亞與希臘羅馬神話。當讀者不滿足故事的跌宕起伏,想要追尋傳奇誕生的源頭,也許都會忍不住發問:亞瑟王真實存在嗎?虛構說:亞瑟王是憑空杜撰的,與任何歷史人物無關。羅馬不列顛領袖說:亞瑟王原型是一名抵抗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的羅馬—不列顛領袖,是凱爾特人,活動時期約為5世紀末6世紀初,活動範圍在威爾斯和英格蘭西部。
  • 《凡爾賽玫瑰》:愛在歷史中升華
    我從未見過這麼帥氣的女人,王者saber,弒神的兩儀式,硬朗的羅賓或是搖滾範兒的娜娜都是我腦中聯想得到帥氣的女人,現在卻只有oscar讓我覺得當之無愧,她佔據了人性中的一切美好,在那個黑暗的時代裡更顯珍貴,她是大家仰望和憧憬的對象,並且她真實地在每個人身邊,溫柔且強大。毋庸置疑,法國人民眼中玫瑰身邊,那個金色耀眼威風凜凜的少女奧斯卡才是那朵真正的凡爾賽玫瑰。
  • 這不是真正的歷史!盤點《延禧攻略》中的四大虛構歷史
    而這種和人物角色之間的共情,往往會導致看劇的人將劇中的人物事件當成了真實發生過的歷史。老叔幾天在這裡,就和大家盤點一下《延禧攻略》中的四大虛構歷史。第一、我們在劇中時常可以看見這樣一幕,就是嫻妃的母親經常性地進入皇宮,但實際上,在真實地清朝歷史中是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的。
  • 揭秘《詩經》中的麒麟,它究竟是虛構的圖騰,還是真實存在的動物
    麒麟作為中華文化中盡人皆知的圖騰,它究竟是一種純屬虛構的圖像呢?還是一種曾經在中平華大地上真實存在過的動物?在所有關於科學和科學家的電影當中,這是我最鍾愛的一部——《愛因斯坦與愛丁頓》。倒不是愛因斯坦偉大的科學精神徵服了我,僅就學習物理來說,我的天分實在太劣,絕不足以領會大師的學術思想。
  • 一個男人因前女友幾句話,就在公海建了國家,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工程師羅薩和好友胖子在那裡建立了一座人工小島並宣布獨立,「玫瑰島共和國」正式出現在歐洲國家的版圖當中,這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某位小說家的幻想,而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義大利導演希德尼·希比利亞便將這段歷史搬上了大熒幕。
  • 書海拾遺:花木蘭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嗎?
    而她又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嗎?事實上,不少的歷史學家對此都很悲觀,他們傾向於推測花木蘭的整個故事都只是一個傳說。當然,這不是說花木蘭一定就是虛構出來的人物,而是說即便她真實存在,如今的我們也沒有任何事實依據來重構她的真實故事,除非發明時間機器。
  • 動物森友會》是年輕人逃離生活的烏託邦
    動物森友會》(簡稱動森)全網人民被已被它支配了,成功全網刷屏熟悉的情節又回來了,只不過這次不是偷菜在我眼裡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島內人」、第二種是沒有switch的「島外人」整個朋友圈瞬間活躍起來
  • 盜墓筆記並非全虛構!小說中出現的詭異之物是真實存在的
    這些獵奇的物體真的只是虛構嗎?事實上,其中有些物體經過證實是真實存在的哦。今天就來看看這些真實存在的古墓之物吧。一、金絲棺在盜墓作品中,古墓中常常有這樣一件稀奇的棺槨,那就是用金絲楠木所做成的,這件棺槨的珍貴之處就是能千年不朽,這對古代皇族貴族人來說是最想要的了。事實上,楠木是真實存在的,其木質堅硬耐腐,壽命長。
  • 英國文學的獨特氣質: 「烏託邦文學」與「反面烏託邦文學」
    英國人對國家政治藍圖設計的濃厚興趣,也表現在文學創作中,由此形成了「烏託邦文學」。它是一種政治文學,對未來的國家政治和世界政治加以暢想、預測並予以形象表現。「烏託邦」一詞是16世紀英國人文主義作家託馬斯·莫爾(1478—1535)在《烏託邦》(1516)一書中創製出來的,是「虛構的理想國度」的意思,顯然受到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理想國》的影響。莫爾採用了人文主義時期常見的遊記體敘述方式,想像並描述了一個完美的烏託邦國家,系統地構想和規劃了烏託邦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宗教、對外關係等方面的主要特徵。
  • 聽說,電影《巨鱷島》裡面的生物都是真實存在的?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挺不錯的災難動作片,《巨鱷島》,2020年2月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講述的是一群人在一個名為「巨鱷島」的地方,與巨型鱷魚展開的一場生死搏鬥,本片是由徐仕興、趙晉儀共同執導,羅嘉良、廖銀玥、胡雪兒、何其煒等演員聯合出演的災難動作電影。
  • 《烏託邦》作者--託馬斯·莫爾爵士,他有怎樣的傳奇一生?
    莫爾的作品包括關於異端的對話,路德的回應,靈魂的祈禱,以及理查三世未完成但有影響力的歷史。他最著名的作品,當時和今天,是烏託邦,發表於公元前1516年,描述了一個理想的國家,位於一個虛構的島嶼上,在赤道以外的某處與歐洲隔絕了1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