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湖北省科技廳發布了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公示,共建議329項科學技術成果和15家企業獲獎。其中:自然科學獎45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22項);技術發明獎31項(一等獎11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0項(一等獎36項,二等獎87項,三等獎117項); 科技成果推廣獎1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9項),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獎15家。
其中,涉及食品領域的有30項,包括: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24項,科技成果推廣獎3項。
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名單(食品領域)
序號 | 獎種 | 項目名稱 | 完成人 | 完成單位 | 提名者 | 等級 |
40 | 自然科學獎 |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系統調控的分子機制 | 張忠明、朱輝、曹揚榮、陳桃、餘海翔 | 華中農業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3 |
46 | 技術發明獎 | 柑橘全果利用與綠色加工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 潘思軼、徐曉雲、王魯峰、範剛、 付彩霞、陸勝民 | 華中農業大學、秭歸縣屈姑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土老憨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宜昌海通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華中農業大學 | 1 |
58 | 技術發明獎 | 畜產品真實性精準鑑別和快速檢測關鍵技術 | 劉榜、許文濤、王勤、林振宇、周翔、王文君 | 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福州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2 |
77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花生高油種質發掘創製與新品種培育 | 姜慧芳、雷永、程增書、廖伯壽、 李玉榮、陳玉寧、塗勇、姬小玲、賀梁瓊、羅懷勇、陳四龍、黃莉、周小靜、劉念、李飛 |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漯河市農業科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 省農業農村 廳 | 1 |
78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油菜機械化耕播關鍵技術與裝備創製及應用 | 廖慶喜、廖宜濤、舒彩霞、丁幼春、張青松、任耀武、肖文立、羅穎、萬星宇、盧燦炯 | 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 | 華中農業大學 | 1 |
79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油菜精準輕簡高效養分管理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 | 魯劍巍、任濤、王積軍、魯明星、 秦璐、陸志峰、葉俊、張哲、叢日環、劉祖鋒、王雁峰、劉詩詩、李銀水、田貴生、蔣博 | 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湖北省油菜辦公室、新洋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施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華中農業大學 | 1 |
80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柑橘害蟲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 | 張宏宇、吳黎明、郭元成、張求東、嚴翔、譚振華、謝合平、王珊珊、金化亮、譚銘、鄭薇薇、夏長秀、王永模、張振宇、姚志超 | 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漳州市英格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植物保護總站、贛州市柑桔科學研究所、丹江口市柑桔試驗站、宜昌格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湘南臍橙綜合試驗站、宜昌市夷陵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華中農業大學 | 1 |
113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華油雜12號」和「華油雜13號」 等優良甘藍型油菜兩系雜交品種的選育和推廣 | 楊光聖、洪登峰、董發明、萬麗麗、鄒立成、餘大龍、徐義、魯欣 | 華中農業大學、武漢聯農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華中農業大學 | 2 |
114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新產品創製與應用 | 曹春霞、黃大野、張光陽、匡勝、 楊妮娜、楊丹、廖先清、劉芳、劉友梅、姚經武 | 湖北省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生物 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康欣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果茶辦公室、鶴峯縣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湖北省鶴峰鑫農茶業有限公司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 | 2 |
115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山藥產業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 吳金平、郭鳳領、周潔、陳磊夫、楊建國、黃聰、徐繩武、陶玉池、易禮美、周雄祥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鹹寧市農業科學院、 利川市匯川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襄陽市臥龍山藥專業合作社、湖北萬星面業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 | 2 |
116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機採茶樹鮮葉加工技術及關鍵裝備研發與應用 | 高士偉、葉飛、龔自明、滕靖、張 強、曾維超、崔清梅、桂安輝、戴 居會、王勝鵬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湖北省果茶辦公室、隨州神農茶業有限公司、湖北 採花茶業有限公司、宜昌市夷陵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茶葉局 | 湖北省農業 科學院 | 2 |
117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主要十字花科蔬菜種質創新與優良新品種選育及產業化 | 汪愛華、周國林、李德超、林處發、張小康、鄧耀華、寧斌、熊秋芳、宋莉萍、張雪麗 | 武漢市農業科學院、武漢蔬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武漢市 | 2 |
119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營養米製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 趙思明、張賓佳、謝健、林親錄、牛猛、王輝、彭永洪、林利忠、紀道斌、賈才華 | 華中農業大學、國糧武漢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北國寶 橋米有限公司、湖北省糧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金健米業股份有限公司 | 華中農業大學 | 2 |
122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酵母浸出物深度開發和綠色製造關鍵技術及應用 | 李嘯、陳雄、鄧張雙、李知洪、鄒坤、吳朝暉、伍業旭、談亞麗、趙小軍、吳曉峰 |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三峽大學、湖北工業大學 | 宜昌市 | 2 |
123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民族傳統風味食品現代加工關鍵技術創新及產業化 | 莫開菊、程超、汪興平、田成、羅 凱、羅祖友、候令謙、徐慶斌、田延富、陳松濤 | 湖北民族大學、湖北省思樂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湖北土家愛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利 川柏楊康美食品有限公司、湖北鳳頭食品有限公司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2 |
124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食品級聚合磷酸鹽及複合磷酸鹽生產關鍵技術 | 屈雲、張越非、張亞娟、範佳利、 李維、呂仁亮、屈滿意、鄭國偉、孫浩、卞春麗 | 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工 程大學、湖北省興發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宜昌市 | 2 |
200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優質高產多抗玉米新品種堰玉18、 鄖單19等的選育與應用 | 周剛、吳平華、吳承國、葉青松、郭元平、李永學、李忠正 | 十堰市農業科學院、湖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湖北扶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十堰市 | 3 |
206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油茶北緣產區良種選育及其豐產栽培關鍵技術 | 周忠誠、李飈、白濤、毛燕、李毅、侯梅、王瑞文 |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省林業廳林木種苗管理總站、穀城縣林業科技推 廣站、陽新縣林業科學研究所、穀城縣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 | 省林業局 | 3 |
207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核桃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產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發 | 陳春芳、管蘭華、吳楚、王長斌、向珊珊、章定青、魏彤雲 | 湖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湖北省林業局林木種苗管理總站 | 省林業局 | 3 |
209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桂花栽培生理及早產豐產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 | 陳洪國、鄒晶晶、史玉敏、劉忠、楊潔、曾祥玲、蔡璇 | 湖北科技學院、湖北八月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香谷生態園有限公司 | 鹹寧市 | 3 |
210 | 科學技術 進步獎 | 羅非魚綠色養殖的精準營養調控技術研究與應用 | 蔣明、文華、田娟、吳凡、羅莉、劉偉、喻麗娟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西南大學、福建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澳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省技術 市場協會 | 3 |
213 | 科學技術 進步獎 | 山藥保鮮與高值化加工關鍵技術及應用 | 喬宇、陳運中、廖李、蔡羽、桂常青、顏春潮、秦正平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湖北中醫藥大學、湖北馥雅食品 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萬星面業股份有限公司、利川市匯川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 湖北省農業 科學院 | 3 |
214 | 科學技術 進步獎 | 稻穀產後減損增效關鍵技術開發與示範 | 劉啟覺、劉珏、謝澤良、劉道貴、 李棟、劉漢勝、丁彬雲 | 武漢輕工大學、湖北華苑糧油有限公司、 湖北天和機械有限公司、鄂州樊口國家糧食儲備庫、中國農業大學 | 省教育廳 | 3 |
215 | 科學技術 進步獎 | 小麥、薯類膳食纖維食品化利用技術創新與應用 | 梅新、蔡芳、木泰華、何建軍、孫 紅男、施建斌、陳井旺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湖北金銀豐食品有限公司、湖北龍之泉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 | 3 |
216 | 科學技術 進步獎 | 釀造食品功能微生物調控關鍵技術及應用 | 胡勇、劉庭林、祁勇剛、魯緋、石勇、王德良、程永強 | 湖北工業大學、勁牌神農架酒業有限公司、湖北順溪生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 | 省教育廳 | 3 |
217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穀物加工鏈增效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 劉剛、王學東、秦新光、常憲輝、 張海枝、宋勁松、李勃 | 武漢輕工大學、武漢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中糧米業(嶽陽)有限公司、武昌工學院、江蘇康之源糧油有限公司 | 省教育廳 | 3 |
218 | 科學技術進步獎 | 米制食品專用粉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示範 | 丁文平、王月慧、呂慶雲、莊坤、周興伍、陳建友、王國珍 | 武漢輕工大學、黃岡東坡糧油集團有限公司、河南黃國糧業股份有限公司 | 省教育廳 | 3 |
317 | 科學技術成果推廣獎 | 高山蔬菜生態高效栽培技術示範推廣 | 邱正明、朱鳳娟、矯振彪、王娟娟、嚴承歡、李金泉、張振興、袁尚勇、唐麗、陶偉林、楊海興、袁遠國、楊紅麗、胡正梅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蔬菜辦公室、湖北省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重慶市農業科學院 |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 | 2 |
321 | 科學技術成果推廣獎 | 廣適高產穩產型玉米品種宜單629的推廣應用 | 田甫煥、李知洪、許貴明、騰峰、 魏昌松、董家利、唐道廷、常紅萍 | 宜昌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湖北騰龍種業有限公司、湖北省種子管理局、湖北省現代農業展示中心 | 宜昌市 | 3 |
322 | 科學技術成果推廣獎 | 雙低油菜綠色輕簡高效生產技術推廣應用 | 李春生、程勇、顧建偉、丁曉雨、彭祺、趙光、祝四、劉月 | 湖北工程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孝感市 | 3 |
(來源:湖北省科技廳)
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名單.pdf本文由食品夥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繫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