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店品牌差異性 -並不小眾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2020-07-26 元瑧

最近一直在忙著在各個品牌之間選款,以及品牌合作項目的推進;各種數據報告,分析做個沒完,也看到很多優秀但國內比較少被了解的品牌,比如紐約跨性別時尚先鋒品牌EL 。

Eckhaus Latta品牌源自創始人 Zoe Latta和Mike Eckhaus的名字組合,作為已經成立9年的時間的跨性別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在紐約早已聲名大噪。雖然兩人都並非科班出身,但設計卻風格獨樹一幟,注重工藝細節和質感的同時擅長對往季時裝布料再次開發利用,使得每一季度的產品在風格存在很強的延續性;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他們的設計更加具有藝術氣息。只要看過Eckhaus Latta的秀場,就不難發現比起選擇去使用大牌超模,設計師更喜歡用日常生活中的男男女女去呈現作品,用最直觀的方式告訴我們:時尚與生活是可以融為一體的;甚至多次採用跨性別模特去演繹品牌大片,直不拘一格卻又恰到好處;


買手店品牌差異性 -並不小眾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買手店品牌差異性 -並不小眾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買手店品牌差異性 -並不小眾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買手店品牌差異性 -並不小眾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買手店品牌差異性 -並不小眾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買手店品牌差異性 -並不小眾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買手店品牌差異性 -並不小眾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買手店品牌差異性 -並不小眾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這個品牌從2015年就開始關注,設計完完全全是深入我心~ 當下主流的流行元素其實在Eckhaus Latta早期的作品上已經運運用的駕輕就熟,近幾季也有保持著品牌一貫水準;正是如此讓人感覺風格過於固化,這些秀場圖不看背景,如果說是同一季的產品我可能也會相信~這也是先鋒品牌的特點~

先鋒品牌更多的強調先於時代的風格品牌風格理念,大眾市場對其接受度普遍偏低,當然也不乏優秀案例:比如說RO,Guidi,以及在代購圈火過一段時間的Carol Christian Poell, 它們更注重品牌文化的傳遞,說是賣噱頭也毫不為過,比起時裝品牌銷售模式上也更加單一傳統,好似冒險家對自己未來不停探索,設計上注重面料上的創新,獨特的剪裁,強調其獨一無二的特殊性~ 參考BLACKLASH的皮衣~~

對我而言,保持對時裝的熱愛是我去做買手的原動力,很多時候在遇到產品優秀卻冷門的品牌時,就算我想,但多數情況下還是不會建議和此類品牌合作,風險係數過高,原因後面說。選款時個人審美只能佔20%,更多的還是要靠市場和數據去判斷!

隨著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不斷提升,強調個性消費的群裡逐漸增加,不難發現這兩年身邊的買手店是越開越多,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做呢?國內的買手經歷和我在加拿大幾年的買手經歷完全不同。。。

基本上我目前合作的買手店都有相似性的通病:SKU寬度&深度無法平衡,品牌容量偏低,運營不當造成客戶黏性性薄弱等。隨著越來越多中國獨立設計師品牌興起,不難發現多數買手店都還是以國內設計師品牌為主,信息的高度透明反而成了劣勢。店主及買手本人,為了降低庫存周轉壓力,選品上難免會出現很高的重複性;不是說國內設計師品牌不好,而是國外不為人知的優秀設計師品牌實在太多..(價格也是相當的優秀)

買手店缺乏獨特性和稀缺性較強的設計師品牌,那麼如何做到品牌的差異性,利用獨家產品創造稀缺性的「標籤」是買手店需要去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團隊正在做的。

和國外品牌合作除了要有對外貿易經營者的備案,還要解決進口商品清關等問題,不難但手續過於繁瑣,對於多數買手店來說日常的店鋪的運營,管理等方方面面已經夠忙了,如果還要去操心這些怕是真的會分身乏術,多一個人工的同時也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過於冷門的小眾品牌需要對客戶投入的教育成本較高,且不一定會成功;當然也有接受度包容度極強的客戶實力很強的客戶~(扯遠了);很多時候消費者並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更多的是盲目跟風,所以對消費者進行審美培養也是買手店需要去做的。

與本身就已具備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合作,要求上也相對較高,當然具體能和品牌方談出什麼樣的合作條件就看每個人的談判能力了。

除了前期的市場調查以及過往銷售數據分析,影響銷售額的因素還有很多,包括門店整體的視覺設計,產品陳列,運營推廣,銷售計劃的制定,售後服務(直接影響進店率&成交率)以及來自行業競爭的壓力、市場環境,消費者信譽等多方面因素

解決辦法不是沒有,以後會慢慢分享

總而言之,從計劃開買手店那刻就要開始進行一個長遠的規劃,店鋪風格定位(很重要,通過多品牌產品的整合為店鋪去建立統一的風格定位實現價值最大化,也是為了針對性的營銷),環境分析,資金,選址,視覺設計,推廣,銷售等等等各個方面~一言兩語說不清楚(主要是懶)

相關焦點

  • 不走尋常路的紐約時尚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
    最近一直在忙著在各個品牌之間選款,以及品牌合作項目的推進;各種數據報告,分析做個沒完,也看到很多優秀但國內比較少被了解的品牌,比如紐約跨性別時尚先鋒品牌EL 。Eckhaus Latta品牌源自創始人 Zoe Latta和Mike Eckhaus的名字組合,作為已經成立9年的時間的跨性別先鋒品牌,Eckhaus Latta在紐約早已聲名大噪。
  • 賣產品也賣概念—訪廣州多品牌買手店
    多數買手店都是以買手或者店主本人的獨特眼光為基準,從全球各地搜羅符合自己審美標準的產品(包括不同品牌的時裝、鞋子、包包以及化妝品等),然後將這些產品根據自己的理解融合在自己的店裡。很顯然,買手店在賣產品的同時,也在賣概念,而它所能吸引到的消費人群便是與之志趣相投的一部分小眾。慢半拍的廣州  迎來買手店的春天?
  • 【買手店迎來市場的春天,跨界強勢引入歐洲品牌】
    品牌集合店的貨品種類並不限定於某個類別,可以為服裝、鞋、包、首飾等多個品種,甚至店面裡面可以設有書店、咖啡館、花店。倫敦有一家男裝買手店裡面甚至開設了傳統的男士理髮店(Barber Shop),並有髮蠟、須後水等男士護理用品售賣。雖然每個品牌的風格與設計理念不盡相同,但卻通過藝術、時尚等多元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讓消費者記住並且追隨其特有風格的品牌集合店。
  • 酷到倒抽冷氣的暗黑買手店,認識一半品牌算你牛
    曼哈頓拔尖暗黑買手店裡一半以上品牌你絕不知道。臥虎藏龍的紐約,從來不乏小眾品牌的忠實擁躉者,但今天客裡撕要重點敲黑板的兩家買手店,暗黑範兒正到一般愛好者完全發懵…進店一秒被震懾,拿起吊牌,設計師的名字更是高冷到舌頭拌蒜。所以愛暗黑範的你還在買rick owens和guidi大皮靴?就請..真的..不要再說你喜歡小眾品牌了。
  • 重慶探店|全城唯一暗黑先鋒小眾買手店
    原諒我才知道重慶居然有這麼酷的暗黑先鋒買手店今天本來和朋友約在N+COFFEE STATION喝咖啡 意外發現了在他隔壁的Lab sickle門頭真的太低調以至於一直以來都錯過了他的存在.怎麼說呢 暗黑風就是我平時很少嘗試但又一直為之心動的風格 店鋪進門處是與拾荒者SCAVENGER的定時櫥窗展 完全小眾又時髦.進店後有種別有洞天的感覺 店內面積很大有上下兩層樓 裝修和設計都是店鋪主理人自己做的牆上的塗鴉和店內的陳列把暗黑風格演繹的淋漓盡致
  • Glossy、TASTE Shop等多品牌買手店的中國生存之道
    買手店已成為一個城市時尚消費品味的指標,隨著消費者日漸成熟,對產品專屬性及獨特性需求變大,個性鮮明的中國本土買手店大量開出,成為平衡奢侈品消費的重要元素。那麼買手店的中國真實生存狀況到底怎麼樣呢?以下是來自時堂楊炯授權發表的文章。
  • 精選全球18家頂尖時尚買手店
    有著超過25年的時裝零售經驗,Lorenzo Hadar絕對是時尚圈的買手店先鋒人物。坐落於好萊塢日落大道上的買手店H.Lorenzo於1984年開設,匯集各大品牌。GR8東京成立於2005年的前衛潮流買手店 GR8,好比巴黎的 Colette 、紐約的 KITH Brooklyn。店內集結世界各地最新、最具話題性的新銳品牌,從巴黎高級時裝設計師到街頭獨立設計師的作品。
  • 中赫時尚魔都探店——時髦精鍾愛的小眾買手店
    國內外的時尚買手店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而現實中的他們也在對店鋪的運營和思考進行著不斷的調整,只為期待與你在未來的陽光下再次相見。店裡匯集幾十位亞洲的獨立設計師作品,成為了無數時尚弄潮兒們的體驗社區。△ LABELHOOD 聯合創始:Tasha一樓是比較日常實用適合上班族的衣服Comme Moi,Ms Min, YIRANTIAN, 千元小眾首飾。
  • 為什麼全球買手店命運多舛,中國買手店卻風生水起?
    消費者會迭代、新一代顧客也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喜好和風格,而新晉買手店品牌也能在小眾賽道裡,不斷挖掘出新的商機。成熟市場裡的消費者很難再透過實體買手店獲得零售新體驗,是部分老牌店鋪難以為繼的原因,買手生意本就規模小又趨於衰減期。 今年四月份,義大利知名買手店 10 Corso Como 宣布關閉紐約海港區的概念店,開業時間還不到兩年。紐約分店裡除了時裝,咖啡廳、餐廳、設計產品、書籍、畫廊等同屬於概念店很重要的內容,而這些業務幾乎都很難在短期內看到回報。
  • 小眾香氛品牌OSMOSE入駐萬象城與高端買手店PENCE合作
    近日,亞洲小眾香氛品牌OSMOSE入駐南寧萬象城,與高端精品買手店PENCE合作發售,在城市中心用小眾品質香氣,為人們打造嗅覺藝術購物體驗,首日上線發售便瞬間引起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和好評。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時尚買手店數量猛增的背後
    時尚買手店在近年出現井噴式增長,不斷佔據商場內的主流區域,與此同時,知名買手店也出現連年虧損,背後暴露出這一業態普遍坪效偏低的尷尬。當下不少買手店多是集合高端奢侈品,然而在真正的「個性」品位上,做得並不到位。只有真正主攻稀缺性,同時平衡性價比才能贏得長久青睞。
  • 這些個性買手店的「孤品」才是真正的手慢無
    其實Agate是新款秀款及Vintage都有的高能買手店。店內有很多國外暗黑先鋒大牌,幸運的話,還能遇到限定限量的特別款,碰上一款只一件的誘惑,錢包想必是捂不住了。LOCUS,所經營的服飾風格是一致的暗黑系,數是魔都眾買手店中十足小眾的一員了。
  • 巴黎時尚買手店路線|走明星走過的路!
    無論你是大蘿莉正太,還是玉姐熟男,統統都能在買手店買到合適的衣服。注意:這鞋潮店均有劇毒,時尚神經病想被毒害的可以考慮前往。而這些店鋪滿足了你所要的需求,雖然店鋪很隱蔽,並不為廣眾所知,但小編還是要推介一下。因為很多店只有時尚圈內人和當地人才知,這些店也是偶遇明星的機率最高的地方哦。是明星的飄過...
  • 2015廣東時裝周-秋季 多品牌買手店四方街首次登上廣東時裝周
    除吸引時裝周的買手外,來自廣州、重慶、大連、邯鄲等地形象店也在此集中訂貨。2013年初秋,幾個來自香港和留學歸國的年輕設計師,因為有著共同的設計理念和夢想,要為年輕的時尚女性帶來多樣化的精品設計時裝及購物體驗,四方街SiFangStreet品牌就此誕生。作為新銳設計師品牌集成店,為有品質追求的愛美族,提供觸手可及的輕設計。
  • 紐約10大精品買手店,剁手擺拍潮起來!
    逛紐約的買手店有兩個好處,第一,如果恰好是你的風格,你就像擁有了一個私人買手,會定期把適合你的最新尖貨帶到店裡。第二,這樣的買手店還總是能讓你在自己的風格領域中發現新的品牌。紐約大大小小的買手店逛了不少,maybe是所有?今天醬醬請小諾老師給大家帶來10家還能堅守自己「態度」的小眾買手店,如果其中有能和你的獨特風格「相愛」的買手,醬醬就要開心的飛起來啦~
  • 西安居然也有設計師款小眾品牌包包買手店
    有一度瘋狂迷戀香港的買手店,因為那裡可以買到歐洲小眾品牌設計師款包包!質量好,價格公道,最重要:避免撞包風險!無奈今年情況如此,都很久沒買過包了!中午在skp吃完飯溜達去停車場意外發現這家買手店,有很多歐洲韓國香港的獨立設計師品牌。試了好幾款,挑到這個MELI MELO 的包,這是英國品牌,凱特王妃的最愛之一,牛皮原材跟愛馬仕來自同一供貨商,經典款搖籃包這季新色有焦糖棕和大象灰。
  • CLAP:隱於成都四合院的時尚買手店
    對於「買手店」,你的印象是怎樣的?它們往往開在商場或是寫字樓底層,有品味獨特的服裝大牌選品,高級冷淡的空間設計,以及並不那麼日常的服裝設計。對客群審美力還有一定的匹配,單品價格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甚至連走進去都會讓人感到壓力......於是在人們的認知中,買手店是小眾的,而非大眾的。事實的確如此,但時尚買手店CLAP正在創造獨屬於自己的全新路徑。
  • 川久保玲的買手店終於要進入巴黎了 還是首次開美妝店
    川久保玲的買手店終於要進入巴黎了 還是首次開美妝店來源:聯商網2019-03-01 18:30經典買手店 Colette 2017 年底關門之後,時尚買手們在巴黎少了一個地標可去,不過這個局面可能即將被 Dover Street Market(以下簡稱 「DSM」)打破了。DSM 將於五月底在巴黎瑪萊區開一家小型美妝店,這是它第一次涉入美容領域。
  • 堅持只賣日本本土品牌的買手店 STUDIOUS等海外首店落戶香港
    提到買手店,我們總能自然聯想到巴黎的Colette 、紐約的Opening Ceremony、義大利的10 Corso Como、香港的IT日本的Dover Street Market、STUDIOUS等。      近幾年,日本的時尚品牌逐漸被世界所認知,無論是縫紉技藝、亦或是設計風格都得到了全球業內人士的認可。
  • 英國哪裡的買手店最香最好逛?本地10家最強潮店盤點
    買手店,是一個新興的時尚標籤,越來越受到潮人和追求時尚的人群的追捧。買手店。倫敦的時尚是高級,前衛,和先鋒。川久保玲創辦的買手店,由她的丈夫和她聯手打造,在紐約,東京,新加坡,北京,洛杉磯都有店鋪。但是在倫敦總部這間才是靈魂所在。除了每季定期更換櫥窗設計以外,店內還經常會有藝術展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