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缺水缺電危機加劇 蔡英文不理「朝政」一心忙選舉

2021-01-08 環球網

臺灣包袱鋪,高溫扛不住。我是在5月份的尾巴快被曬化的撩叔。最近全國各地普遍高溫,走到哪裡都是「烤肉」的味道,不過如果你去臺灣,你會發現,這邊的肉都快「烤糊了」!

5月27日上午11時,臺北出現了38.2的高溫,打破了設站122年來5月的最高溫記錄,讓人直呼受不了!高溫來了,空調風扇當然都要開起來,不過提到電,又回到了一個老話題,那就是臺灣的愛……額……電不夠用啊!

有人會說,沒有空調,那衝個冷水澡也不錯啊,但你不知道,比起電來,臺灣的水資源也不夠啊!缺水+缺電,已經成為臺灣這個自詡「發達地區」的頭等大事!

先來看供電。從5月2日開始已經有10天亮起橘燈,用電一直在警戒當中,尖峰用電甚至已經兩度突破3500萬千瓦大關,備載容量可能低於4%。一句話,供電緊張,後備電力不足。

另一邊,負責供電的臺電基礎設施接連發生故障,臺北、新北許多地區都接連發生跳電事故。讓撩叔想起了小時候在農村的童年時光……

還記得去年蔡英文當局因應用電緊張的妙招嗎?公務人員下午1點到3點關掉空調~這種3歲小孩解決問題的邏輯,承包了撩叔一周的笑點;不過同一時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安穩地坐在沙發上,開著冷氣、穿著長袖襯衣、抱著小貓咪、看棒球賽,順便刷刷推特。

問題是,缺電危機已經演變到如此嚴重的地步,蔡英文當局依然不承認「缺電」這一事實。「立委」費鴻泰又爆了一個料:

從6月1日開始,所有用電大戶少用5%,做不到的還要罰!有沒有搞錯?正常的邏輯來看,一家供電公司應該希望大家多用電才好盈利嗎,怎麼會讓企業自己減電呢?減不掉還要罰?這是要把兒童節過程愚人節嗎?

再看缺水的問題。臺灣近日高溫、乾旱,各大水庫供水告急。水資源比較豐富的臺南有三大水庫,不但要供應本市使用,還要供應隔壁的高雄。

臺灣嘉賓在節目中歸納蔡當局解決缺電問題的套路,方法之一,就是把全臺性的問題變成各縣市的問題,打個比方,國民黨執政的新北市缺電,那就是你新北的問題,你新北要自己解決,蓋個火力發電廠。那麼按照這個邏輯,解決供水問題也應該比照辦理嘛。高雄不是缺水嗎?那你們自己去蓋個水庫吧~

蔡英文當然不會這麼做,因為新北市長的名字叫朱立倫,而(前)高雄市長是陳菊。

對於缺水缺電的問題,蔡英文心裡其實一清二楚。撩叔特別翻出了一年前臺灣「中央社」的報導:2017年2月14日,蔡英文鄭重強調,水電是經濟跟社會發展的基礎,水、電戰略就是臺灣「國安戰略」,面對缺水缺電問題,當局已經準備好了。

現在所有人都在問蔡,你到底準備啥了?費鴻泰給出了答案:

缺電?那就少用嘛!邏輯無敵!

當然很多臺灣網友都在罵蔡英文沒有作為,但是撩叔要站出來為蔡主席說句公道話,蔡主席,你絕對是一個稱職的民進黨主席。最近蔡忙得熱火朝天,當然不是解決缺水、缺電的問題,而是為了焦灼的選舉拉票。

蔡英文出席活動時還特別表示,聽很多人說新北建設發展與預期有落差,相信若蘇貞昌當選新北市長,新北必有大建設。

你聽領導人說話,確實有水平,朱立倫在新北苦心經營這麼多年,民調、政績都這麼好,怎麼挑毛病?蔡英文很機智,首先是「聽說」、然後是「與預期有落差」,緊接著拋出一個蘇貞昌,再給你許個「大建設」。

說起「大建設」,臺灣網友立刻回應,這肯定指的是深澳電廠,投蘇貞昌就是投高汙染的深澳火力發電廠~果然是好隊友。

不過玩笑歸玩笑,臺灣政論嘉賓分析了一下蔡英文的言下之意。

別忘了,搞建設可不是蔡英文自己掏錢,而是所有臺灣民眾的納稅錢,把納稅錢當黨產拉選票,缺電、缺水的燃眉之急卻不解決,臺灣老百姓真是用選票選出了一位「卓越」的民進黨主席。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相關焦點

  • 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雖然贏了,可臺灣卻輸了!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結果就是韓國瑜落敗於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實現成功連任。此結果一出立即引起臺灣民眾的廣泛議論,而蔡英文成功連任的秘訣也被廣大臺灣民眾所詬病。筆者認為,蔡英文能夠成功連任主要還是臺灣民眾錯誤的判斷當前形勢從而產生錯誤的行為,因為蔡英文在競選期間大力鼓吹已經獲得美國的支持,這也使得臺灣民眾最終做出錯誤的選擇,這也是蔡英文連任之後被臺灣民眾所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 2020臺灣地區兩項選舉開始投票 韓國瑜蔡英文等亮相
    中新網1月11日電 綜合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及民意代表選舉11日8時開始投票。截至目前,韓國瑜、蔡英文及柯文哲、馬英九等已分別亮相投票所。本次選舉投票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韓國瑜11日上午8時5分左右抵達戶籍地高雄市林園區的普願寺投開票所。韓國瑜穿著成套西裝,女兒韓冰則是白色T恤現身,一直站在爸爸身邊,父女倆緊緊牽著手,站在隊伍中排隊投票。
  • 蔡英文為自己的陰謀得逞洋洋得意,卻不知道臺灣已經危機重重
    在這一次連任之後,蔡英文也完全拋棄了之前在選舉過程當中對於民眾的承諾,要關注臺灣民生,依然不顧旅遊業者的經濟發展,而是一直想要搞獨立搞破壞,破壞兩岸之間的關係,使兩岸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所以現在臺灣的旅遊業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甚至有一些出現了倒閉的情況。
  • RCEP籤署後臺灣3大危機,若大陸此時終止ECFA,會要臺灣的「命」
    RCEP籤署後,臺灣在貿易出口、產業發展、企業競爭力等3方面將面臨危機,經濟會受到嚴重衝擊,也宣告蔡英文當局「鮭魚返鄉」經濟計劃提前破產 。若蔡英文當局繼續走分離主義「臺獨」路線,兩岸關係無法好轉的情況下,這種危機註定越來越深重。
  • 臺灣2020選舉,韓國瑜落敗,蔡英文獲連任
    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立法機構選舉今(11)日投開票,蔡英文一路領先,當選下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2020選舉下午4時結束投票,開票作業隨即展開,蔡英文一路領先,並在16:45率先突破100萬票,此後蔡英文與韓國瑜的差距逐漸拉大,晚間8:43左右,韓國瑜在落後蔡英文二百多萬票的情況下,由李佳芬、韓冰陪同上臺發表敗選感言,感謝選民支持,並希望選完後,能見到一個團結的臺灣。
  • 蔡英文還不知道,臺灣已陷入四大危機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宋魯鄭】趁著選舉勝利的勢頭,蔡英文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繼續操弄「反中」議題,卻全然不知她治下的臺灣已然危機四伏。第一大危機是制度危機。臺灣的政治制度是由於歷史偶然因素和美國的外壓力下,不得不照搬西方。其一方面存在自身文化與移植的制度之間的衝突和不兼容,另一方面也同時兼具西方制度的弊端。
  • 臺灣地區2020選舉 韓國瑜落敗 蔡英文獲連任
    原標題:臺2020選舉韓國瑜落敗蔡英文獲連任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立法機構選舉今(11)日投開票,蔡英文一路領先,當選下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2020選舉下午4時結束投票,開票作業隨即展開,蔡英文一路領先,並在16:45率先突破100萬票,此後蔡英文與韓國瑜的差距逐漸拉大,晚間8:43左右,韓國瑜在落後蔡英文二百多萬票的情況下,由李佳芬、韓冰陪同上臺發表敗選感言
  • 2020「大選」結束,臺灣的危機要來了嗎?
    2020"大選"結束,臺灣的危機要來了嗎?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再次大敗,民進黨勢如破竹,蔡英文拿下817萬多票以壓倒性優勢獲得連任,同時也創下臺灣地區領導人選票史上最高票記錄,民進黨"立委"席次再次過半。
  • "獨派"大佬:蔡英文危機處理釀更大危機 災害恐不只在臺北!
    民進黨3日主辦「百工百業挺改革大會–臺北場」,蔡英文(左)為選情一直低迷的姚文智(右)加油打氣。(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9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3日為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造勢,但當蔡英文上臺喊議員參選人起立接受歡呼時,居然只有1位參選人在場。「獨派」大佬、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直言,真是慘得可以!蔡英文的危機處理,終於造成更大的危機!
  • 蔡英文還要吹破多少「牛皮」?
    雖然很尷尬,但蔡英文應該不會放在心上,畢竟「大選」當前,就連執政者最應重視的民生福祉都可以讓位,更何況「打臉」這種經常發生在蔡身上的「小事」呢?  蔡英文上臺3年多,臺灣經濟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持續下滑的勢頭,臺灣民眾的觀感也是如此。生意不好做、工資不好掙,滿大街娃娃機,洋垃圾大舉進口,民眾瘋搶衛生紙……臺灣經濟不斷向下的信號明明已經這麼明顯了,蔡英文自己的感受卻永遠跟百姓的相反。
  • 臺灣選舉臨近,臺媒曝:蔡英文祖墳整修兩次 或經「高人」指點
    蔡英文祖墳的水道(來源:TVBS)海外網1月7日電 臺灣2020選舉進入倒計時,島內南部「民俗家」廖大乙爆料,他暗中到蔡英文位於屏東楓港的祖墳觀察,發現從去年初至今已兩度整修,出現了14道「蜿蜒的水路」。消息一出,引發島內爭議。
  • 蔡英文靠它贏得選舉?——臺灣大選不可忽視的網絡新媒體因素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新媒體成為臺灣社會運用程度極高的媒介之一,島內民主政治生態也進入全新時期。目前臺灣有1900萬Facebook用戶,830萬Instagram用戶。新媒體的普及使民眾對選舉的參與度空前提升。今年臺灣大選,網絡新媒體深度介入選舉,成為影響臺灣大選的重要因素。
  • 臺灣遭霧霾籠罩如陰屍路 檢測發現:蔡英文得票越高縣市汙染越重
    臺灣遭霧霾籠罩如陰屍路 檢測發現:蔡英文得票越高縣市汙染越重 2017年12月02日 12:17:48來源:中國臺灣網   空氣檢測結果得出一個驚人結論:幾乎是越挺蔡英文的地方,汙染越嚴重;臺灣人「越挺民進黨就越慘」!
  • 一圖看懂2020臺灣地區選舉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背負國民黨和「韓粉」厚望的韓國瑜,對陣尋求連任的民進黨蔡英文,原本已看點滿滿。然而在最後關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跳出來,自稱「無時無刻不想處理好兩岸關係」,決定第五度參選。 歷經一年的宣傳造勢,臺灣地區「四年一度」的選舉大戲將於1月11日上午8點正式上演,預計於當晚10點完成計票。
  • 評論丨臺灣選舉,執政「差等生」蔡英文為什麼還能勝出?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終於落幕,投票率超過70%,蔡英文以超過800萬票勝出,獲得連任。韓國瑜得票超過550萬,可以說,這未必美好的一仗他已打過。按說,這是幾個月前民調已經顯示的情況,但實在因為韓國瑜的造勢場合太熱,支持者過度熱情,使選情在最後一個月顯得撲朔迷離的詭異。
  • 2020臺灣地區2項選舉開始投票 韓國瑜蔡英文等亮相
    (原標題:2020臺灣地區兩項選舉開始投票 韓國瑜蔡英文等亮相)
  • 臺媒:「九合一」選舉 蔡英文成民進黨內大贏家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臺媒稱,這場選舉之所以受到重視,是因為它的結果被許多政情觀察家視為對馬英九的「信任投票」及國民黨2016年能否繼續執政的先行指標。開票結果顯示國民黨不僅僅輸,而且輸得極為難看。馬英九勢必要面臨任內最大的權威危機,未來日子肯定不會好過。慘敗的藍營也勢必將邁入盤整期。
  • 2020「大選」結束,臺灣的危機真的就要來了嗎?
    2020年1月1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籍候選人蔡英文以出人意料的817萬多票擊敗了國民黨籍候選人韓國瑜,獲得連任。蔡英文的得票數也創下自1996年來臺灣地區領導人得票最高紀錄。而在「立委」選舉當中,民進黨也取得勝利,所佔的席次再次過半。
  • 選舉語言的秘密:解析韓國瑜 蔡英文「圈粉術」
    臺灣2020選舉,藍綠兩大黨候選人韓國瑜、蔡英文一路纏鬥,留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選舉語言。這些話語不只建構選民對候選人的印象,也成為民眾投票時的重要依據。
  • 臺灣選舉文化加劇社會浮躁
    實際上,除了臺北市長選舉外,2024年誰來做臺灣地區領導人也已成為島內輿論熱門話題之一。有媒體通過對比可能人選近期動態發現,曾與蔡英文競爭2020年大選門票的現任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以及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現最為積極。其中,鄭文燦已經開始在網紅節目中「刷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