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矢解憂雜貨店》|雞湯加胡椒,營養又催淚

2020-12-15 終南影話

#文章作者

一段路

引子:「儘管現在看不到未來的道路,但請你千萬不要絕望,不要氣餒,你的未來就像是一張白紙,正因為是白紙,什麼樣的畫都畫得出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你擁有無限的可能性,我衷心地希望你可以無悔燃燒自己的人生。」———致無名氏

由著名導演廣木隆一指導的影片《浪矢解憂雜貨店》於2018年2月在大陸上映,本片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儘管在大陸的上映時間稍晚於國產版《解憂雜貨店》,但日本版的影片在創作時間上還是早於國產版。此前由影片《誤殺》引起的關於同一文本的跨文化改編策略問題十分火熱,相似的改編問題也出現在對於《解憂雜貨鋪》原小說文本的使用上。對比之後不難得出,由於對故事發生環境文化背景的把控程度不同,日版的影片無論是在時代脈絡的整體把控,還是對原作的內容理解都有著天然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雜貨店意向的營造以及對於時間節點的選取。

影片中的故事是圍繞著「浪矢解憂雜貨店」展開的,店主每天都會以寫信的方式回答人們的問題,幫助大家解決煩惱,問題的方面可謂五花八門。既包括「怎樣才能在不作弊的情況下拿到滿分」或是「涼了的鬆餅還能叫鬆餅嗎」這樣充滿童趣的腦筋急轉彎式問題,也有來自大人的關乎夢想與現實,堅持自我與隨波逐流之間的困惑。老闆都會一一作答,遇到關乎隱私的回覆就會把信件放在門口的牛奶箱裡等待客人來取。

從故事的發生時間以及雜貨店的裝修風格來看,這是一間充滿了昭和風格的店鋪,近年來昭和風雜貨鋪這一意向被越來越多地使用,頻繁出現在各類作品中。這類店鋪具有某種共同點,透過這些共性,我們可以從共性上把握影片中浪矢的店是以一種怎樣的形象出現在影片中的社會環境裡的。地域上,這類雜貨鋪一般都在鄉下,之所以是鄉下,是為了在敘事上製造一種與城市話語的差距。影片中在講述幼犬女士的故事時,特意表現了她在成功後一直居住在位於東京的豪華公寓中,但在探親時還是會回到鄉下來,解憂雜貨鋪也作為日本昭和時期的鄉村圖景之一,和留守在鄉下的老年人一樣,成為了前去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心裡放不下的一種牽絆。

整體形象上,此類雜貨店具有空間相對緊湊、貨品種類偏重日常的特點,在影片開頭裡出現的大商店偏重蔬果生鮮的售賣,與雜貨店一共構成了鄉下購物的完整系統。經營策略方面,這類雜貨店一般由在鄉下的老人經營,這類老人在藝術作品中又被設計為和藹、慈祥的形象。為了迎合當時經濟即將騰飛的社會背景,青壯年的孩子形象這樣的家庭中始終處於缺席狀態,一般是前往大城市打拼。影片中浪矢的店符合上述全部特點,因此成為了孩子們口中的「老地方」。這樣的雜貨店在鄉下不僅是日常購物的去處,更是具有信息交換的媒介作用。

由於原著的故事發生地就是以日本為背景,因此日版在拍攝《解憂雜貨店》時無論是在在歷史的還原上還是場景的搭建上,甚至是演員的選取,對於原著的理解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種優勢有效地避免了原著在改編的過程中的水土不服,為影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被拿來與原著進行比較是所有改編作品都逃不過的命運,與文學作品相比,影視藝術作品的篇幅有限,往往不能將原著的所有細節絲毫不差地表現出來。因此除了要避免水土不服之外,篇幅的取捨是創作者需要面對的又一個問題。影片《浪矢皆有雜貨店》主要講述了原著中的三個故事,分別是魚店音樂家、幼犬女士逆襲、小三母親拯救孩子,像原著中的100分男孩只是用幾個鏡頭帶過,本文不做分析。得益於原著的精彩講述,影片儘管在講三個分散的故事,但卻在最後巧妙地利用孤兒院這一地點完成了敘事上的統一,雜貨鋪內外的時間差距也通過信件的連接變得不再割裂。

雜貨店內外時間的割裂是影片製造敘事張力的一大秘訣,初看影片會被動輒好幾十年的時間差搞的暈頭轉向,其實只要確定影片中兩個主要時間節點,理解在這連個時間節點上雜貨店內外的時間差不同即可。1979年店主浪矢先生住院時,店外的信被寄到2012年的時間線中,但在1980年浪矢先生去世的前一天,已經讓兒子發布32年後雜貨店復活一天消息的他卻在店內收到了來自2012年的信,此時店內時間是1980年,店外時間是2012年。也就是說,三名身處2012年的輕人在幫助浪矢先生回覆信件的同時將自身命運與雜貨店緊緊聯繫在一起,而浪矢先生,也在即將離世前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願,看到了曾經收到自己回信的人的確是從中得到了幫助。故事至此圓滿,無論是時間上,空間上還是敘事上。

儘管在敘事上形成了閉環,但影片的剪輯節奏過快,對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來說很容易錯過導演精心設計的情節。除此之外,影片對於原著中表達人性之美的細節呈現不夠,像是小三母親拯救孩子的細節,原著中展示了小三母親在何種情況下插足他人戀情,在孩子誕生後她一直在打零工,最瘦的時候體重只有可憐的三十公斤。原著中塑造的這樣一個堅強的母親形象在影片中只是簡單地幾筆帶過,對於內部行為動機表現不足,成為了影片的內傷。

在影片《浪矢解憂雜貨店》裡,店主浪矢先生一直用鼓勵的話語激勵前來尋求幫助的人們,因為他相信,來提問的人早在內心深處有了答案了,只是需要一種鼓勵。但2012年的青年三人組卻用近乎批評的語氣來質疑前來諮詢的人們,以「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信條為人們解決問題。如果說浪矢先生端給人們的是一碗雞湯,青年三人組無疑是給這碗雞湯加了一把胡椒,讓這部影片在可口的同時多了幾分辛辣,營養又催淚。

一影一話 譜人世虛實

俱是覆舟風雨 書字可抵愁

公眾號團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戲劇影視學

終南影話 電影小組

相關焦點

  • 《浪矢解憂雜貨店》解憂不僅僅只有杜康
    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句經典名句,但杜康雖好,卻過於虛度和逃避,而困難或者憂愁依在。現實我們面對的方法,莫不是幾種,直接面對和側面面對,自己獨自承受又或者與人傾訴尋求幫助。而《浪矢解憂雜貨鋪店》這部日本電影,確是用輕柔的格調敘述了這樣一個解憂的故事。
  • 無愧最催淚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溫暖治癒心靈空洞
    轉眼間,日語版的《浪矢解憂雜貨店》也已面世。我相信很多影迷都是第一次去看這部電影,所以讓我們今天一起談談這部電影,看看你對他的看法。電影介紹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第一懸疑作家東野圭吾同名小說《解憂雜貨店》。這個故事講的是三個青少年在做了壞事後躲在廢棄的雜貨店裡。原來,雜貨店的郵箱裡有一些寫給雜貨店老闆的信,都是32年前的。那晚也成了改變他們生活的「奇蹟」之夜。
  • 《浪矢解憂雜貨店》今日公映 門脅麥動情獻唱
    由廣木隆一執導,山田涼介和西田敏行主演的電影《浪矢解憂雜貨店》今日溫暖上映,片方同時發布了日本原版主題曲《重生》。這首原著中多次提及的歌曲,經由日版原汁原味的詞曲風格來詮釋,更加抒情暖心,感動了無數網友。
  • 東野圭吾治癒系電影日版《浪矢解憂雜貨店》暖心來襲!
    雜貨店和街道整體沉浸於夕陽的餘暉之中,給人一種溫馨又懷念的感覺,外加華燈初上的街道和飄落的黃葉,更是讓日式治癒風呈現的淋漓盡致。作為2018年開年暖心治癒之作,《浪矢解憂雜貨店》受到了廣大書迷及影迷們的熱切期盼。
  • 《浪矢解憂雜貨店》中的3封書信,也是多數人想要諮詢的人生煩惱
    《浪矢解憂雜貨店》這部電影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我們在大多數人眼中的荒謬行為,終究只是少數人願意理解的世界。人是社會性動物,可就在這看似人人緊密相連的社會關係中,我們都懷抱著相對獨立的內心世界。我們在看《浪矢解憂雜貨店》之前,都奢望有一個人能真正懂得自己,能在自己迷茫之際,給出正確的指引方向。但當我們看完《浪矢解憂雜貨店》這部電影後,我們會釋然,即便在別人眼中,我們的行為有多麼荒誕可笑,那也是他們不曾看懂的世界。
  • 《解憂雜貨店》:我這麼努力,為什麼還是「窮」?
    書中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不僅滿足了讀者對那美好而又嚮往的神奇的解憂雜貨店,而且其中那環環相扣的人物關係和絕妙的情節設計,將讀者徹底留在了浪矢的解憂雜貨店裡。
  • 《解憂雜貨店》裡的故事,耐人尋味!
    《解憂雜貨店》真的能解憂嗎?這部出自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長篇小說,杵在我家的書架上,整整半年之多,煩惱的時候不去理它,覺得沒用,大不了又是一碗油膩的心靈雞湯,早已乏味。高興的時候,想不起來看它,覺得不需要調味,平淡的生活也挺好。
  • 五分鐘帶你讀完《解憂雜貨店》何以解憂?唯有東野圭吾的雜貨店
    但是他的家庭不允許他走音樂這條道路,他很煩惱,在獨自散步時,意外的得知小時候知道解決煩惱的雜貨鋪還有在進行著煩惱的諮詢,告訴他的人就是前文提到的月兔,於是,克郎也把自己的煩惱寫成信,投進了雜貨店,信封就是茶色的。
  • 《解憂雜貨店》經典語錄!心,一旦離開了,就再不會回來!
    解憂雜貨店經典語錄。心,一旦離開了,就再不會回來。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他覺得一個人奮鬥更輕鬆自在。跟沒有幹勁的人在一起廝混,只會徒增壓力。其實很久以前我就知道自己應該怎樣選擇,只是一直無法下決心捨棄夢想。到現在,我依然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真的可以解憂嗎?
    解憂雜貨店,乍一聽到這書名,我以為這是一本現代雞湯讀物,不由得會想到摸摸頭啊乖啊一類的暢銷書,低欲望時代裡,這種雞湯讀物大行其道,靠的是麻痺讀者思維的能力,在感情沉溺中,獲得一時解脫而已,說白了就是放縱讀者逃避現實的衝動。
  • 《解憂雜貨店》經典語錄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5、心,一旦離開了,就再不會回來。——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6、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7、只要全家同舟共濟,一起回到正路上也完全有可能。——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8、一切全在你自己。
  • "解憂雜貨店"東京開店 山田涼介門脅麥為眾解憂
    "解憂雜貨店"東京開店 山田涼介門脅麥為眾解憂 時間:2017.09.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Lecea 分享到:
  • 《解憂雜貨店》,黑暗中的暖陽!
    《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作的長篇小說。——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2、 滿腦子天真想法的人,在社會上吃點苦頭也是好事。 ——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3、 就算是恨,也是一種很抽象的感情。 ——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4、 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
  •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
    —— 東野圭吾 《解憂雜貨店》《解憂雜貨店》作為東野圭吾最溫情的一本小說曾一度霸佔各大圖書榜單豆瓣評分也高達8.6「其實我們也曾有解憂雜貨店,報刊上的讀者來信、電臺裡的午夜心聲。人們把煩惱塞進信封,抱怨長不高個子、考不了滿分,如何讓父母不要爭吵,如何追到暗戀的女孩。
  • 《解憂雜貨店》——何以解憂,唯有跟隨心中答案
    何以解憂,唯有跟隨心中答案三個心存善念的小偷一間已經廢棄的雜貨店一個連接著過去與未來的牛奶箱《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作的長篇小說。《解憂雜貨店》共有五章,有著五個講述者,而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月兔」真名北澤靜子,小偷三人組收到的第一封諮詢信的筆者。因從高中開始練習擊劍入圍被日本抵制的1980屆莫斯科奧運會的候選名單,體格健壯、肌肉發達、身體素質高。和擊劍教授墜入愛河,對方卻身患癌症,餘日無多。
  • 《解憂雜貨店》:每人都需要一個給出答案的雜貨店
    在最近的時間段裡總能聽到一些關於《解憂雜貨店》的推薦,不免引起內心的好奇。
  • 讀書:解憂雜貨店
    解憂雜貨店、丸光園孤兒院,五個故事都是圍繞這兩個點展開,所有的人物都和這兩個點有關聯。緣分是很奇妙的東西,而雜貨店和孤兒院之間的這根線就是緣分。感覺冥冥中有人在天上操縱著這根線,它讓5個故事裡的每一個人物,是各自故事中的主角,同時也是別人故事中的配角,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解憂雜貨店》|感受東野圭吾有靈魂的文字
    01 偶遇《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看完了。合上書,心卻捨不得走不開。這本小說能讓人回味的東西太多太多。其實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看。02 《解憂雜貨店》講了什麼故事這間「廢棄屋」就是解憂雜貨店。之所以說是「廢棄屋」,是因為這間雜貨店33年來都沒有人居住。在一天夜裡,翔太、幸平、郭也三個故事主角,入室搶劫完後,躲到了這間雜貨店。
  • 《解憂雜貨店》:一間能為你指明未來人生的奇妙小店
    《解憂雜貨店》是日本知名作家東野圭吾的長篇小說,2012年出版以後,很快獲得了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獎。自從2014年引進中國,至今暢銷不衰,備受讀者喜愛。解憂雜貨店的前世今生1970年代,在一條僻靜的街道上,有一家很不起眼的雜貨店。別看它普普通通,卻有一個非常奇妙之處。不論是誰,只要你寫下自己的煩惱,投進店前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門外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因此,它被人們稱為「解憂雜貨店」。
  • 《解憂雜貨店》煩惱與生活
    《解憂雜貨店》是東野圭吾寫的一本很有意思的書,以往我對東野圭吾的認識,就是一個純正的、優秀的懸疑小說家——讀過他寫的《白夜行》、《幻夜》和《嫌疑人X的獻身》,總的來說,讀懸疑小說只是為了消遣時間因為是大二讀的,現在已沒有很深的印象,只記得是在很久以前,一個僻靜街道旁,有一個雜貨店,店主是個很聰明的老爺爺,經常有人來找他解決生活中的煩惱,後來漸漸有了這麼一個規矩——有煩惱的人把自己的煩惱寫成信,投進店裡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