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2月20日電 近日,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副總編輯遊江介紹書籍《走向世界的花都人》,書中記錄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00多位花都籍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事跡,是一本描述傑出花都人的優秀書籍。
原文摘編如下:
30年前,我大學畢業不久,來到廣州花縣(今廣州花都區)鍛鍊,在花縣鄉音(今花都鄉音)社工作了一年。當時,徐旺興大姐是鄉音社的編輯、記者。我們曾一起採訪、編稿、驅車到佛山的印刷廠校對版樣。她工作認真負責,為人真誠大方。後來,她一直沒有離開她熱愛的僑務工作,直到退休,仍筆耕不輟。今年10月,她撰寫的《走向世界的花都人》(第一卷)(以下簡稱《走向世界的花都人》)出版,可謂集腋成裘,厚積薄發,我向她表示祝賀!
《走向世界的花都人》記錄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00多位花都籍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的事跡,是一批傑出花都人的群像。
長期以來,廣大海外僑胞秉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熱情支持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業,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重要貢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花都鄉賢,就是他們的代表。他們是故鄉榕樹開散出的枝葉,他們的根永遠與故鄉、祖國緊緊相連。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他們愛國愛鄉,百折不撓,桑梓情深,樂善好施。他們有的捨身取義,為國捐軀;有的艱苦創業,經商有道;有的多才多藝,文武雙全;有的參政議政,積極融入當地社會,為僑胞發聲,維護華僑華人權益;有的雄才韜略,投資興業,積極投身祖國和家鄉的現代化建設;有的熱心公益,為故鄉為祖國積極捐建老人院、學校、醫院,等等。書中介紹的人物既有聲譽卓著的人士,如華人參政先驅、連任5屆加州州務卿的餘江月桂,香港著名企業家、合和實業董事長胡應湘,著名電影人、香港武俠片奠基人和開拓者徐小明,國際奧委會委員徐亨,澳門教育家畢漪汶等等,也有默默服務鄉親,無私奉獻的僑領、白領,如美國花縣總會館的歷任主席、巴拿馬花都同鄉會的歷任會長,香港高級女督察宋麗芬等等。
作為一個曾經在花都工作、生活過的異鄉人,翻閱《走向世界的花都人》,我得到很多啟發。我為花都這片土地走出的優秀兒女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為他們的開拓拼搏精神,為他們的愛國情懷、桑梓情深而感動。
花都是廣州市轄區,有廣州「北大門」、「後花園」、「省城之屏障,南北粵之咽喉」之稱,是中國重點僑鄉。據不完全統計,分布在海外和港澳臺地區的花都鄉親有50多萬,其中美國和巴拿馬鄉親最多。花都僑胞是巴拿馬華僑華人的主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移民。除巴拿馬花都同鄉會外,花都人在巴拿馬其他重要的僑團組織,如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巴拿馬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都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十幾萬花都籍僑胞在當地紮根發展,團結互助,不但在經濟上取得很大成就,在政治上他們積極維護僑胞權益,融入當地社會,為促進中巴友好,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花都僑情最重要的特點。
本書以國家、地區分類,文筆生動、樸實。作為《花都文史》第35輯,《走向世界的花都人》力求平實、客觀地描寫人物,不刻意拔高。作者注意認真核對事實,加上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圖片,使得作品真實可信,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參考價值。
寫人物,離不開他所處的周圍環境和社會背景。作者通過講述主人公豐富的人生經歷,如何創業,如何組建社團,怎麼開展社團活動,怎樣團結鄉親,服務社會等等,不僅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的花都人形象,也為讀者打開一扇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從中可以窺視花都鄉親所在國和地區的風貌,有助於我們了解海外僑情。比如「花都人在美國」部分,作者介紹了美國加州中部維塞利亞(Visalia)加州中部中華文化中心前主席黃侶文以及中心董事局人員。我們從中可以了解維塞利亞僑社的基本構成情況,了解加州中部文化中心的運作模式、活動內容等。這個文化中心開展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開辦的培訓班有中文、書法、音樂、舞蹈、針灸、廚藝、太極拳等等,以凝聚僑心,弘揚中華文化,教育華裔下一代。
寫花都人,自然要寫到生養他們的那片土地。京塘蓮藕是花都特產,長得像樹根,又細又長,其貌不揚,但是口感香甜,又糯又滑。書中關於花都榮譽市民梁榮的篇章寫道,祖籍花東鎮京塘村的梁先生聽說家鄉的一片蓮藕塘被汙染,十分焦急,坐臥不安,於是他捐款重修了塘基,清淤除汙,從而使蓮藕塘恢復了生態,修長而爽甜的京塘蓮藕再獲豐收。讀到這裡,一汪清澈的蓮塘,田田荷葉,似乎在我的眼前鋪展開來。作者並沒有刻意地用大段篇幅去描寫花都的青山綠水、美食佳餚、民俗風情,而是在敘述中,結合人物,自然平實地提到花都的各個鄉鎮、茶樓、食肆、酒店、名勝和工程項目,字裡行間讓人感受花都的人文風情,感受花都的發展變化,廣州的發展變化, 大灣區的發展變化,甚至中國的發展變化。
雖然我在花都工作生活的時間很短,但是書中無處不在的「花都元素」,都勾起我的許多回憶。書中花都精英雖然無緣相識,但是他們有的早已聞名遐邇,有的人物事跡和一些老照片曾經在《花縣鄉音》(今《花都鄉音》)刊登過。我記得鄉音社時常接待回鄉的僑胞,他們感謝故鄉定期給他們捎去「集體家書」,有的只要回老家一定要來鄉音社坐一坐,順便捐一點出版費。所以每一期的雜誌幾乎都有固定的一頁,用於發布為雜誌社捐款的鄉親芳名,本書中不少人物的芳名就經常出現在捐贈榜上。因此,閱讀《走向世界的花都人》,我感到十分愉悅和親切。
讀這本書,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花都人取得的各種成就,同樣,也可以感受花都的歷史人文、風土民情,從而汲取正能量,激發自豪感。從這個意義上講,《走向世界的花都人》是一本鄉土教育的好教材,值得大力推介。
《走向世界的花都人》,300多頁煌煌大作,50萬字精裝本,是作者數十年從事僑務工作成果的結晶,凝聚著作者的大量心血。
作者出生在一個華僑工人家庭,當過農民、教師,曾經擔任《花都鄉音》主編、花都區僑辦副主任、花都區僑聯副主席,長期工作在僑務工作第一線。她退休後,仍關注僑界動態,筆耕不輟。即使赴加拿大探親,她和當地花都同鄉會等社團和僑領保持聯繫,時常參加同鄉會的活動,因此寫起這些僑領,包括他們的家庭、妻子和孩子,甚至興趣愛好,如數家珍,順手拈來。2017年12月,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裔州務卿餘江月桂逝世。當時我在美國僑報社工作,很快收到了徐旺興的文章,圖文並茂地介紹餘江月桂的生平事跡。文章很快在《僑報》整版刊發,受到讀者好評。這篇文章就是《走向世界的花都人》開篇--《執掌加州 連任五屆--記美國加州前州務卿餘江月桂》。
作者在幾十年的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華僑華人資料,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整理;加上有的採寫年代久遠,不少情況已發生變化,有的人物已經離開人世,需要進一步採訪核實,可謂工程浩大。為此,她專程赴香港、澳門,核實相關資料,並補充採訪了一些人物。本書的出版面世,除了有花都政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以及旅外鄉親的配合,更與作者內心對「僑」的感情,與作者的執著和熱忱是分不開的,對此我十分感佩。
徐旺興是一名優秀的僑務工作者。在書中,我還看到一批像她一樣默默奉獻、工作在第一線的幹部和僑務工作者。他們在聯絡鄉誼,服務僑胞,激發僑胞的愛國愛鄉情懷,鼓勵、幫助華僑華人積極投身家鄉建設,參與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等方面,做了大量認真細緻的工作。他們為了讓香港著名導演徐小明和老家的十叔聯繫上,千方百計託人,將徐小明爺爺和父親的老照片以及十叔的錄音磁帶捎給徐小明。徐小明收到照片和磁帶後,看著爺爺和父親的照片,聽著深沉而凝重的鄉音,仿佛聽到故鄉的召喚。不久,徐小明就帶著家眷來到花都參加活動並尋根問祖,他後來曾擔任花都區政協第五至第八屆、第十屆委員。花都作為重點僑鄉,接待任務自然十分繁重。僑務幹部經常陪同僑胞回鄉洽談項目、一起去養老院慰問老人;他們為傑出鄉親頒發榮譽市民證書;他們鼓勵海外僑團培養年輕僑領參與僑團事務……,正是他們的真情付出,與旅外鄉親「同聲同氣」,因此也得到僑胞的信任,開展工作也容易做到事半功倍。
不久前,通過徐姐,我認識了徐小明和香港花都僑港同鄉會的秘書長宋國輝。他們介紹說,《走向世界的花都人》出版後,很受香港花都鄉親的歡迎。由於初版的第一批書很快發送完,香港的花都鄉親直接向出版社匯了十幾萬元,又增訂了一批書。我們都期待著《走向世界的花都人》第二卷、第三卷的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