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記 | 穿越千年,尤自帶芬芳

2021-01-07 岐黃問答

又到一年端午,家家戶戶開始吃起粽子,插上菖蒲。街上網絡上售賣香囊的小商小販也越來越多。

說到香囊,我就想起楊貴妃。

天寶十四載(西曆755),漁陽顰鼓動地來,安史之亂爆發了,叛軍迅疾攻佔潼關。唐玄宗攜楊貴妃倉皇入蜀,走到馬嵬坡,六軍徘徊,持戟不進,殺了楊國忠,又請求再誅楊貴妃。唐玄宗無奈,賜其自盡,這就是大家熟知的「馬嵬坡之變」。

《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後,唐玄宗自蜀地重返京都,思念舊情,曾秘密派人改葬貴妃,挖開舊冢時發現「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悽惋……」這裡所記載的香囊,是用金銀製作不易腐壞的香囊。在這樣悽惋的心情下,唐玄宗傷感嘆息,愁苦鬱悶成疾,終於在對楊貴妃的念念不忘中死去,只留下《長恨歌》成為哀惋的絕唱。

八十年過去後,詩人張祜感嘆此物此事,寫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詩,曰:「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繫心腸。」

香囊從此成為青年男女愛情的信物,曹雪芹寫《紅樓夢》裡也是如此,黛玉送給寶玉的香囊,疑心被轉送他人,可把黛玉氣壞了,回屋就把寶玉求她做的另一個給絞了。我們知道,黛玉的心思全在寶玉身上,只有你是我的心上人,才配我給你縫香囊,這哪裡是香囊,這是一片冰心啊!

中國人使用香囊的歷史,相當久遠。

《禮記》裡說:「男女未冠笄者,鹹盥、漱、櫛、縰、拂髦、總角、衿纓, 皆佩容臭。」翻譯成今天的白話文,就是說未成年的男女,在拜見父母長輩時,必須要佩戴香囊以示敬意。這裡提到的「容臭」,即是最早形態的香囊。

現在的香囊多是佩於胸前,這跟唐代是何其的相似。香囊最初就是佩囊發展而來的。佩囊是古人用來盛放零星細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上沒有口袋,一些隨身攜帶的必需品,如印章、憑證、鑰匙、手巾、錢幣、珠寶等,多貯放於這種囊內,外出時則將其佩於腰間,故謂之「佩囊」,又稱「荷囊」。香囊即屬於佩囊的一種,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又稱香包、香纓、香袋、香球、佩幃、荷包等〗

事實上,香囊不只有隨身佩戴這一種使用方式。

我們都知道辛棄疾的《青玉案》裡有句「寶馬雕車香滿路」,宋代女性出行,喜歡讓小丫鬟拿著大號香囊在旁邊伺候著,自己袖子裡再裝倆小號的,充當人工車燻。以致香菸如雲,數裡不絕,塵土皆香。

更早唐人也這麼幹,唐懿宗的愛女同昌公主,每次出巡,她的步輦四角,都要換上新裝了西域進貢的高級香料做的香囊。什麼闢邪香、瑞麟香、金鳳香,常換常新,比今天香奈兒多少號,不知高明到哪裡去了!

其實香囊的作用是什麼呢?

我看主要還是出於健康目的,香囊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防病保健方法,它屬於中醫特色療法裡的「衣冠療法」。無論成人、小孩均適合能使用,隨身攜帶,或置於辦公桌,抑或掛床頭都方便。通過香囊中獨特的草藥香氣作用於大腦,對於一些小的病症祈禱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最後,我還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香囊的有據可查的一個實驗,1972年我國考古學界在長沙東郊發掘了馬王堆漢墓,一號漢墓出圖的文物中,發現屍體手中握有兩個香囊,內裝有香材,另外在槨箱裡發現四個香囊等,都裝有藥物,經有關部門研究鑑定為辛夷、桂、花椒、茅香、佩蘭等,都是草本香藥。

人們取了這幾個品種的新鮮香藥做成香囊,掛在胸前,觀察預防感冒的效果,並進行了對照試驗,結果表明有明顯作用。經過科學研究發現上述香藥對細菌和病毒無直接抑制作用,但能使人體呼吸道分泌出較多slgA,甚至在停止用香囊七天後尚保持較高水平。提示這種香囊掛胸前的方法,有提高呼吸道局部免疫機能的可能,從而減少細菌和病毒感染,起到「驅邪闢穢」的作用。

可見我們的先祖還是很智慧的。

今日互動:說出你與香囊的故事,有機會獲得驚喜獎品哦,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穿越千年說端午,粽葉艾草香,粽包分兩髻
    端午節,攜著自然的芬芳, 踏著文化的步履,穿越數千年的風風雨雨,走到今天。端午節起源「浴蘭湯兮沐芳,華採衣兮若英。」——屈原《九歌·雲中君》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我們最熟知的,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屈原。
  • 荷包與香囊,古人的飾品是真「香」
    在這裡,那裝著半顆檳郎的荷包又成了賈璉這個浪蕩子挑逗尤二姐的利器。三 大觀園由勝而衰的助推器香囊是荷包的中的LV,無論香塵、香粉還是香餅子,放入小小荷包便可馥鬱芬芳,撩人於無形。在香囊中放入各類中藥材,用其揮發的藥力便可達到防疫避瘟、減少疾病的目的。4.表達情感香囊是貼身之物贈給親密的人無疑非常合適,於是香囊便順理成章成閨中女子贈情人的首選。因為香囊還是針線水平的體現,那密密縫起的一針一線每一針都充滿著濃濃的情誼。
  • 濃情話端午,素手制香囊|高新雲璟邀您共赴一場風雅之約
    奇趣端午 粽情潮樂1暖場手作艾草香囊DIY2精彩活動射五毒憤怒的小鳥3民俗體驗民俗體驗相信我們以下都是你不能錯過的【節日時光】暖場手作:艾草香囊製作盛夏初至,天氣多變流感易發,神思常倦一枚艾草香囊安神醒腦,更留心香一瓣如果它恰好來自你的手作還有比這更美妙的嗎?
  • 端午帶香囊,3分鐘教會你自製香囊,比買的更「香」!
    其實端午節佩戴香囊是有很多好處的:1、端午節過後天氣逐漸炎熱,蚊蟲也逐漸變多,而香囊則可以起到驅蟲的作用,佩戴於身可以防蚊蟲叮咬。2、傳統的香囊是由多種中藥材香料製作而成,而這些中藥有一定的殺菌消毒的作用,用古人的話就是說,香囊可以防瘟疫。3、香囊本身帶有一種中藥的芳香之味,佩戴於身不僅可以使人一身充滿芬芳之味,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醒神、怡情的作用。
  • 香囊手藝人:端午節佩香囊 過去是為對抗「壞天氣」
    來自浙江嘉興市的香囊手藝人鄭鶯鶯告訴新京報記者,香囊中一般都有點中藥材,舊時佩戴也是為了對抗這個時節潮溼、悶熱的「壞天氣」,聞一下提神醒腦,前些年佩香囊的傳統習俗有些落寞,這幾年隨著各類節日民俗活動的興盛,喜歡香囊的年輕人多了起來。
  • 2020天津東麗湖恆大溫泉帶你穿越千年「夢回漢唐」
    每逢初秋,正是禪享溫泉之日恰逢東麗湖恆大溫泉「夢回漢唐 恆緣肆載」四周年慶典9月26日,帶你一起穿越千年常言道,人靠衣服馬靠鞍。唐裝漢服之華,不僅是服飾的華麗,更是一種民族氣質和民族精神。在過往千年的時光裡,唐裝漢服不僅僅是保暖蔽體的衣物,更是承載著先人情懷的生活美學。據悉穿著唐裝漢服到天津東麗湖恆大溫泉即可免費泡溫泉,並且還能參加評選獲得全年免費泡溫泉資格,此次活動主要是配合溫泉特有的漢唐風招募漢唐服裝愛好者,一起重塑古代衣著之美,感受漢唐文化氣息。
  • 古法香囊,2000年的端午記憶.
    、健健康康佳節將至,我們向你推薦這兩款「綾絹香囊」與「中國色香囊」。註:香囊布料由一整塊花布裁剪而來,不同區域花紋結構可能不一樣,與圖片微有差別。每個人拿到的香囊都略有不同,是屬於自己的獨特香囊。香方:佩蘭、側柏、崖柏、甜葉菊、薄荷、藿香、松苔、茉莉、香茅「鳳,神鳥也」,祥瑞的象徵。這款雲鳳紋綾絹,是高雅的灰色,經緯交織中,又有銀色紋路若隱若現。
  • 五彩香囊,飄「香」端午
    中醫院中藥香囊與您更配喲!傳統節日配傳統香囊、傳統外觀配傳統中藥。沉穩大氣的仿古色,傳統雅致的刺繡圖案,關鍵是內涵——組方精良、質量上乘、氣味芬芳端午將至,夏至之時正是用中藥香囊驅蚊、醒神、防感冒、避穢的最佳時機。請大家不要錯過「聞香治病」的最佳時機哦。中藥香囊如何「聞香治病「根據香囊配方的不同,預防的疾病也不同,但大都是芳香類藥物組成。
  • 綠意掩映纏香囊,陣陣藥香撲鼻來
    改造後的罍+巷是合肥本土文化的承載者傳承市井文化的精髓近日,迎來一家古方草藥香薰店沸氏香鋪徜徉在巷中陣陣藥香撲鼻而來仿佛穿越千年NO.1香囊香物沸氏香鋪能提供超過100種不同的香型均由天然草本古法炮製而成獨家設計製作香囊、燒香、香爐等打造一個天然古法香的博物館▲這款香名為秋日涼。
  • 廁所穿越記 | 喜加一
    《廁所穿越記》是一款動作冒險遊戲,講述了男主在一次與好友的桌面DND遊戲中上了一次廁所,之後廁所點燈熄滅,他點亮打火機,卻莫名其妙的被傳送到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城之中。該作有一定難度,細節逗趣。支持多人聯機,自帶官方中文。
  • 自帶香氛效果! 《龍之谷》芬芳三件套驚豔登場
    為了讓谷迷玩家也能隨時隨地在阿爾特裡亞大陸感受到百花爭鳴的美好,《龍之谷》特別推出芬芳三件套,在翅膀、尾巴、印花中都加入花朵圖案,讓這組三件套仿佛變身成為自帶芬芳效果的三件套。純白的設計搭配上粉嫩的花朵,壓抑已久的少女心在這一刻完美釋放!
  • 古人為什麼鍾愛香囊?揭秘佩戴香囊的開運功效
    香囊與荷包並非同一種物件。 它是古代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古代農耕文化的產物,是越千年而餘緒未泯的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
  • 風靡網絡的玉雕香囊
    這些隨著人與車陣陣飄來的香氣,絕大部分便是來源於古人的重要配飾——香囊。 由皇室到平民,千年來風靡不斷。 清 白玉鏤雕雙魚式香囊 故宮博物院藏 香囊裡應該裝什麼?
  • 戴香囊 品文化 護安康
    小小香囊跨越千年  端午節「戴個香草包,不怕五蟲害」,香囊早已融入百姓生活。國醫大師周仲瑛推薦大眾佩戴香囊,以發揮「化濁解毒」的預防功效。  小小香囊,跨越千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嚴利依介紹,「香囊」,亦稱「佩帷」「容臭」「香袋兒」「荷包」等,內裝多種氣味濃烈芳香的中草藥細末。  香囊是古人生活用品之一。
  •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體驗來報名啦! 源自中醫「衣冠療法」的傳統中藥香囊,已成了一些人的抗疫新品。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群注重自身的健康需求,正逢漢族節日端午,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時代變遷,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 古法手作端午香囊,天然本草清香,安康常伴
    與往年不同,此次眾籌除了適合日用的天絲荷包香囊,還特別推出具有收藏價值的緙絲、盤金繡兩款精品香囊。 古法手作端午香囊,現在一條生活館眾籌▼
  • 巧手做香囊 安康過端午
    沐浴蘭湯、懸掛香囊、燻蒸艾草、酒飲雄黃……這些都是傳承了上千年的端午習俗,而佩戴香囊則是人們最為熟知的習俗之一。
  • 文化尋蹤|小香囊大智慧
    隨著寶馬雕車遠去的,不僅是被香囊渲染的車香、佳麗香,還有作者心頭浮動的暗香,驚豔了千年。香囊,古人最喜愛的佩飾物,又名香袋、香包、香纓、花囊,也叫荷包、耍貨子、絀絀,一般繫於腰間或肘後之下的腰帶上,官宦人家還繫於床帳、車輦上,就像現在噴的香水一樣,走到哪裡香到哪裡。中國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追溯到商周時期。
  • 賦予小而美的古老香囊當代文化蘊意
    原標題:為非遺傳承立下「高標準」,國內香囊行業首個企業標準在滬制定完成賦予小而美的古老香囊當代文化蘊意屈原在《離騷》中寫下「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和《孔雀東南飛》「紅羅復鬥帳,四角垂香囊」的文字
  • 端午漫遊金澤古鎮,恍如穿越千年~
    端午漫遊金澤古鎮,恍如穿越千年~ 2020-06-26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