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島特產代表之一、王哥莊街道「第一張名片」,王哥莊大饅頭在今年的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中可謂是大放異彩,閃亮國際舞臺,大大提升了「王哥莊大饅頭」這一特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歲末將至,年味逐漸濃厚,嶗山王哥莊大饅頭也開始進入「忙年模式」。一直以來,王哥莊大饅頭注重經典的傳承與工藝創新,並於今年登上了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在嶗山王哥莊,大饅頭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食物,更凝聚了當地居民多年的勤勞和智慧。隨著王哥莊大饅頭在全國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大饅頭產業帶動了王哥莊當地食品、文化、旅遊產業的持續發展。
王哥莊大饅頭今年冬天特別「忙」位於王哥莊街道的二月二農場最近又開始熱鬧起來。饅頭坊裡師傅們熱鬧地忙活著,生產間裡一個個饅頭製作成了型,灶臺邊一個個大鐵鍋蒸製的大饅頭熱氣騰騰地冒氣,在這裡,仿佛整個冬日都「熱乎」了起來。「快到臘月了,我們已經開始接客戶們定做過年饅頭的訂單了,這裡面除了一些老客戶,還有今年因為我們的『上合專供』吸引而來的朋友們,雖然訂單量大幅上漲,我們會始終按照傳統工藝製作,把好質量關,做出讓客戶放心滿意的大饅頭。」二月二農場李經理說道。據悉,二月二農場的饅頭坊佔地近2000平米,目前是省內最大的鐵鍋蒸饅頭生產企業,經過近10年的努力,二月二已經在國內外形成了「客戶圈」。在今年6月份舉辦的上合青島峰會中,二月二農場生產的王哥莊大饅頭經過相關部門嚴格考察成為指定供應商,並被評為「食品安全保障企業」。
在王哥莊街道,除了二月二農場之外,久香園饅頭店、阿明饅頭店、鼎盛香饅頭店等正宗地道的王哥莊大饅頭製作商戶都因優質的產品和市場口碑獲得上合的「青睞」。如今,王哥莊大饅頭不只是一種青島美食,更是作為媒介,充分展現出青島嶗山的獨特文化,體現了王哥莊人的匠心。
傳承與創新並舉大饅頭經久不衰經歷了500餘年的王哥莊大饅頭為何能經久不衰、與時俱進,產業越做越紅火、越壯大,這裡面離不開其獨特工藝、本土文化及政府扶持。「專供麵粉+嶗山水+手工揉+鐵鍋蒸+木柴燒」是王哥莊大饅頭的傳統工藝。其中,最重要的是用嶗山礦泉水和面,王哥莊返嶺社區被發現為世界萬年古冰川遺蹟,是「嶗山水」的主產地,而麵粉更加體現了政府的用心,「今年,王哥莊街道通過麵粉企業報名、現場考察和綜合評定,最終確定了具有國家級相關資質的10家王哥莊大饅頭專供麵粉企業,使用專供麵粉的饅頭商戶將享受到政府的補貼,通過這一舉措全面保障大饅頭食品安全的源頭關。」王哥莊街道旅遊發展科負責人賈宗忠介紹說。近幾年,我們發現,王哥莊大饅頭一直在讓大家驚喜,這融入了傳統民俗文化和創新時尚元素的麵食,成為了「內涵」與「顏值」兼備的「網紅」。王哥莊的能工巧匠們製作的福祿壽喜、十二生肖系列成為最受歡迎的「中式蛋糕」。2015年,嶗山麵塑成功入選市級「非遺」。
近年來,王哥莊大饅頭產業的健康有力發展得到了區、街道的精心培育和大力扶持,使這一特色產業越來越紅火。
除了麵粉專供,街道全年還協調食藥等部門對王哥莊大饅頭採樣抽檢300餘批次,重點抽檢防腐劑添加情況,不僅規範了大饅頭加工工藝,也為王哥莊大饅頭食品安全、產品品質、產業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登上「舌尖3」大饅頭火遍全國今年,王哥莊可以說是「火」了一年,春節登上了「舌尖3」,讓青山漁村和甜曬魚火了一把,6月登上上合峰會的「世界舞臺」,讓王哥莊大饅頭、嶗山茶、嶗山水、海產品火了一把,前段時間的「網紅」甜曬魚讓王哥莊又火了一把。今年的王哥莊在《新聞聯播》、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日報等多家央級主流媒體頻頻亮相,山海小城的魅力不可抵擋。
今年6月底,王哥莊街道在二月二農場指導舉辦的「傳承非遺經典,弘揚工匠精神」2018王哥莊大饅頭文化節暨第十屆王哥莊花樣大饅頭大賽獲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評,在饅頭節中,街道不僅評出了「王哥莊大饅頭十佳巧媳婦」及金銀銅牌大饅頭獎項,更是現場蒸製大饅頭,將第一鍋饅頭送給模範,體現了其內在的文化底蘊。除了指導辦特色節慶,王哥莊街道還組織名優特色商戶進城市社區辦特產巡展,在島城樹立了王哥莊大饅頭的正宗品質和口碑,得到了市民朋友的追捧和認可。
打造特色產業帶動全民致富品牌要叫響、要做強,保護和發展都是關鍵。今年,王哥莊街道加快推進特色產品品牌化建設,以特色品牌提高王哥莊的知名度,提升產品的附加值,確立了政府統一特產產品管理主體,成立了「青島市嶗山區山海小城特色產業服務中心」,設計發布了「嶗山王哥莊」區域公用商標,開設了「嶗山王哥莊」海昌極地海洋世界特色產品展館等一系列的舉措,都全面保障著王哥莊大饅頭產業真正成為市場的「放心產業」、百姓的「致富產業」、區域的「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