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實施環境保護後,結果卻讓農民處處碰壁,農民說出實情

2020-12-13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這兩年對於農村的環境改善力也在不斷的推進著,力度也有所增加,因為環境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時候,北方很容易出現霧霾情況,嚴重的時候,三米之外是看不見任何東西,當然,除了空氣汙染,我們所喝的水以及食物都會受到影響,所以這兩年我國針對環境的保護也比較重視了。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隨著保護環境,在農村的不斷推進,也給農民朋友帶來了幾個不利於目前現狀的生活,同時也增加了很多農民朋友的負擔,不知道你們認同嗎?

第一點,現在在北方,很多地方都已經供暖了,集中供暖也只是針對城市裡邊的小區,但是身在偏遠地方的農村,卻只能自己想辦法,在過去農村,到了冬天都是燒柴燒煤取暖,一個是比較方便,另一個成本比較低,但是現在我國針對農村環境不斷改善,現在在農村,已經禁止燒煤取暖,燒煤取暖已經在大城市裡邊禁止了,在農村也開始實施,看似給農民朋友使用了煤改氣的惠農政策,以及煤改電的政策,但是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整個冬季都使用天然氣的話,這是一不小的開支,所以很多家庭條件不太好的農民,都不敢大方的使用天然氣,只能到了晚上使用一下,這也是為了節約生活開支。

其次,在前幾年為了環境不被汙染,那些在村莊附近的散養戶都已經被強制拆除了,這些散養戶一方面沒有對汙水處理的設備,另一方面,養殖場的所在地離村莊比較近,還有的因為處理汙水設備比較貴,而沒有能力採購,不得不關停,被迫這些散養戶拆除。

還有現在在農村建房子,所使用的紅磚已經不見了,因為紅磚是需要燒的,而我國為了控制這方面的汙染,已經禁止或者對那些不合格的磚窯廠關停,這樣就會讓農民朋友在建房的時候成本再一步加大。

最後一點就是在農村禁止秸稈焚燒,秸稈焚燒對很多地方來說已經實施了很多年,在秸稈焚燒的過程中,會對空氣帶來嚴重的汙染,所以有專家就建議農民朋友秸稈還田,但是最近這兩年農民朋友發現秸稈還田之後,對下一季的農作物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裡邊包含著病蟲害,對土壤的危害進一步加大,所以農民朋友對這些秸稈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我是耕耘,對於環境的保護,我們都是雙手贊成的,但是希望有些專家能站出來,為我們農民朋友說說話,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廁所改造後,為何農民卻當成了「儲物間」,農民:不實用!
    劉阿姨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農村廁所改造後,為何農民卻當成了「儲物間」,農民:不實用!作者:劉阿姨【首發百家、原創獨家作品】插圖:由圖庫提供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今國家發展越來越好,而近幾年農村的發展,在國家的支持下也開始步入高速發展期。農村整體人居環境都得到了巨大的改觀。不光是農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條件提升了,農村的村容村貌以及生態環境也有了全新的面貌。
  • 在農村被稱為「小耳朵」的衛星鍋為何停用,專家說出實情
    在之前的農村因為通訊不是很發達,先進的技術也傳達不到,所以農民們沒有什麼機會能夠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人們想要了解什麼外面的訊息大部分是通過村上的大喇叭,村長或者是其他幹部通過喇叭廣播給他們。再到後來村裡面有了電視,農民們每天晚上閒暇的時候通過看電視來放鬆一下。
  • 五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農民們如何走?看完了解了
    所以在有限的土地下農民們只好外出打工去賺錢,那時候外出打工的工資每月僅僅有一千多元,和現在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在十幾年前,農村農民的工資不僅如此稀少,就連村子裡也是處處呈現「髒亂臭」的現象。那時候沒有鄉村柏油路,只有兩三米的泥巴土路磕磕絆絆的伸張村外,而村裡的農產品因為無有道路,而被村民們忍痛的拋棄掉。
  • 數說| 這五年,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資料照片) 南報融媒體記者 杜文雙攝「十三五」期間,南京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農業農村發展持續穩定向好,農業現代化水平、脫貧攻堅戰等碩果亮眼,農民幸福感顯著提升。在11月10日召開的「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發布會上,相關部門發布鄉村振興「成績單」,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 在農村,「偽寡婦」和「留守婦男」越來越多,村長說出「大實情」
    在農村,「偽寡婦」和「留守婦男」越來越多,村長說出「大實情」在農村,由於這幾年來種田的收入並不可觀,很多人考慮到農藥、體力等等問題
  • 農村統一建房後,老房子將面臨3種處理結局,農民朋友你怎麼看?
    導語:農村統一建房後,老房子將面臨3種處理結局,農民朋友你怎麼看?以前的農村大家也知道,簡直是不堪入目,就連居住了多年有村民也一再吐槽,什麼時候能離開這個鬼地方過好日子呢,為什麼說以前的農村不好呢?不過還好,經過國家這幾年對農村的不停扶持,如今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也紛紛回到自己的村裡,因為道路通了,買東西方便了,更重要的是網絡也有了,各方面的配套設施都跟上了,農民的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
  • 農民暢享,農村發展,五年後會是什麼樣
    很明顯農村就是那個相對城市來說貧困的家鄉,所以首先要說的是——五年後的農村怎麼樣,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你我:如果說現在的你和我只是在這裡說說,當個樂子,那五年後的農村將不會有任何改變;如果留在家鄉出謀劃策,五年後或許貧困依舊,但十年、二十年後絕對會煥然一新。
  • 我國「十四五」時期農村環境保護總體思路探討
    1 近年我國農村環境保護事業長足發展1.1 農村環境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任務之一。自《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規模化畜禽養殖汙染初步得到有效防控,而非規模畜禽養殖量大、面廣,存在汙染治理設施配套不足、環境監管難度大等問題,使得非規模畜禽養殖對環境造成的汙染日益凸顯。2.2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依然薄弱一是農村環境監管能力長期嚴重不足。大多數鄉鎮沒有環保機構和配套人員,缺少必要的監管執法手段,難以對農村環境保護實施有效監管。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提升農民幸福感
    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立足實際,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增強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統籌協調,大力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該街道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結合農業農村工作實際,認真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抓規劃引領,聘請了上海、南京等多家高資質設計院編制總規、村莊規劃和修建性詳規,力求規劃符合本地發展實際。
  • 農村「光棍漢」越來越多!原因在於農民?什麼道理?
    就在近日,網絡上披露了關於有婚姻中介以組織農村男青年赴巴基斯坦找對象實施詐騙的事件,當事男青年在每人交了一二十萬的中介費用後,在巴基斯坦成婚無果而陷入了人財兩空的境地。
  • 專家:農村燒柴做飯會汙染環境?農民反問專家問題,感覺很有道理
    做飯的時候,燒的也就是農民們每年剩下來的秸稈或者是小麥杆,這些都是農民不需要花錢買的,自己都多的燒不完。而且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在城市裡,人們通常用天然氣做飯,而不是柴火。但在農村,傳統的燒柴爐灶最常用於做飯,天然氣近兩年才開始進入全國一小部分地區。即使在連接了天然氣的農村地區,農民仍然保留和使用爐灶。
  • 農民燒火做飯汙染環境?國家衛星圖給出答案,這鍋不能都讓農民背
    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但就是在這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前發展的時候,環境汙染問題也浮出了水面並且愈加嚴重,人們不得不去反思,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環境的汙染呢?近年來,空氣汙染也越來越嚴重,有些專家將造成空氣汙染的原因全部推給了農民:是因為農民燒火做飯,焚燒秸稈才造成了空氣的汙染。這樣的說法似乎不是很準確。
  • 如果給農村農民的土灶封了,農民該怎樣做飯
    在農村,用土灶燒柴做飯,那是多少年的傳統解決溫飽問題的方式,不是說封就封的。首先肯定一點,土灶燒柴做飯存在很多不良後果,如大氣汙染,破壞環境;存在安全隱患,容易引發火災,對財產和生命造成威脅;不乾淨不衛生等等。但是,封了灶臺,雖然環保問題解決了,那麼農民吃飯的問題如何解決?
  • 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民豐收節應普及基層 調動全國各地的積極性
    央視網消息:農業農村部8月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中國農民豐收節是以農民為主體,城鄉共慶、全民共享的節日,應該廣泛發動、普及基層,特別是要調動全國各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所以,我們考慮從今年開始,計劃每年把農民豐收節的主場活動都放到不同的地方,這樣既可以展示中華優秀農耕文明的博大精深,又可以烘託帶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更廣大農民群眾搭建創業創新的平臺和風採展示的舞臺。
  • 2021年,農村「五規劃、三統一」真的來了,村村涉及,農民期待中
    近期,關於「村莊如何規劃」相關的話題也引起了農民的廣泛熱議,據南峰了解的情況,現在有不少農民還是比較支持農村統一規劃的措施,尤其是在村莊規劃方面,筆者也聽到了不同的說法; 如;網友黑彪1表示:現在的農村真的需要規劃了。不能瞎佔土地亂蓋房子。
  • 農民燒柴火產生的炊煙影響環境?霧霾的「鍋」農民不背!
    近期很多媒體在討論農民燒柴火產生的炊煙影響環境?確實是這樣。所以國家提出了煤改氣和煤改電項目,我們這裡就是去年實行的煤改氣。家裡的暖氣由原來的燒煤改成了燒燃氣,家裡做飯燒柴火的鍋臺都給拆了,以前用的煤氣罐也都換成了天然氣。
  • 農村宅基地盤活,農民自主權更高?專家:三條紅線不能碰
    農村宅基地盤活,農民自主權更高?專家:三條紅線不能碰隨著農村的發展,各種新的管理規定也不斷出臺,畢竟對於如今的農村來說,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生活條件都比以往都有著明顯的變化,新的管理規定自然也就隨之要不斷改變,以適應農村的變化,更好的保障農民的權益。
  • 廣東豐順慶祝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農民直播節圓滿舉行
    此次活動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梅州市人民政府指導,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豐順縣人民政府主辦,南方農村報社、豐順縣農業農村局、豐順縣砂田鎮人民政府承辦。豐順縣委、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和縣紀委監委等單位的領導同志;豐順縣知名企業家、商會、鄉賢代表;縣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鎮(場)黨委書記、分管農業工作的負責同志以及農民代表;參加表演、展覽人員和新聞媒體記者近300人參加活動。
  •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平涼日報記者 魏麗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全區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速達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預計2020年底,全區一產增加值實現11.41億元,糧食總產量可達19.1萬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09元。這是篤行致遠的五年。
  • 農村禁止燒煤取暖,農民過冬怎麼辦?專家給出2個方法,你看行嗎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農村禁止燒煤取暖,農民過冬怎麼辦?專家給出2個方法,你看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