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福建中東部沿海的一個地級市,同時也是海峽兩岸的經濟中心城市,經濟發展還是非常給力的。泉州雖然是東南部的沿海城市,但是其實城市的發展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早在周朝時期海邊就有漁民生活,三國時期設縣,在宋元時期達到鼎盛,但是泉州可是世界第一大港口,海上貿易極度的繁榮。這裡還被聯合國認定是海上絲路的起點。
鯉城區則是泉州的老城區,也是中心城區,泉州被稱就是鯉城。鯉城區還是泉州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域,轄區面積僅有53平方公裡,2016年常住人口為39.4萬,2019年實現GDP420億元,經濟發展還是不錯的。歷史上鯉城區長期都是泉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是到了近代泉州的中心就轉移到更靠海邊的豐澤區了。
繼鯉城區之後,泉州又迎來一員「猛將」,就是南安市。南安市是泉州3大代管的縣級市之一,在1993年撤縣設市的,位於泉州的中部,東部和鯉城區接壤。不過南安市的地域面積就相對比較遼闊了,為2036平方公裡,2018年戶籍人口為165.5萬,2019年實現GDP1295億元,經濟實力還是比較好的。
而且南安市多年來也獲得了多項城市榮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綜合實力百強縣市,還有潛力百強、綠色百強、營商環境百強等等。而且南安市的經濟實力在福建省內也能排在前十。南安市的經濟發展可能和這裡湧現出不少知名華僑有關,像黃仲鹹、李光前等等。而且歷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祖籍也是南安人。
南安市主要是一個工業城市,市內的建材行業發展興盛。當然這也和地區的資源儲藏有關,南安市金屬礦相對匱乏,但是非金屬礦儲量還是比較可觀的,主要有花崗巖、高嶺土、紫砂土、輝綠巖、絹雲母、水晶等等,其中花崗巖的儲量最為豐富,達30億立方米,而且利於開採,為建材行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隨著經濟的發展,南安市這幾年的旅遊行業也逐漸改善,境內有國家級5A景點一家,其他A級景點眾多。像天柱山、大佰島、黃巢山、九日山、五塔巖、雪峰寺、鳳山寺等等都非常值得一去。而且除了自然風景,南安市也能領略不少文物古蹟的古韻,其中比較出名的有蔡氏古民居建築、鄭成功陵墓。
南安市還有一點和其他城市不同,這裡對於高級技術人才是比較推崇的,境內也建設有不少技術學院,像泉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雖然創辦時間不久,但是在當地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學院內設有汽車工程系、機械工程系、建築工程系等等門類,學科的實用性比較好。從經濟、歷史、文化、科教等方面看,南安市都是泉州的一員「猛將」。
雲南一自治州「要小心」,被麗江、怒江「相中」,或將被瓜分
繼浦東新區之後,國內又新添一「高級區」,4條城際鐵路過境
楚雄自治州有望「一分為二」的縣,常住人口僅24萬,未來各自發展
繼思茅區之後,普洱市又迎來一員「虎將」,巖鹽儲量達25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