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理念逐漸理智化:奢侈品牌失寵 輕奢顯良好勢頭

2021-01-10 贏商網

  幾年前的中國消費者對迅速湧入中國市場的「洋品牌」充滿了追逐與青睞,擁有奢侈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追求國際一線大牌變身時尚人士是多少消費者樂此不疲的樂事。然而,隨著消費理念逐漸過渡到理智階段,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品牌在國內的銷售呈現出疲態,加之國內中產階級的消費群體不斷增加並成為消費主導,消費者對服裝品牌的選擇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奢侈品牌失寵輕奢顯良好勢頭

  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然而,就在中國國內的高端奢侈品消費進入低迷期之際,國際奢侈品牌chanel、cartier等再次啟動了全球漲價之風。chanel等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升幅達到10%~15%,國內的經典款漲價幅度為3%左右。

  根據貝恩諮詢公司一項研究顯示,按照固定匯率計算,今年全球的個人奢侈品銷量預計將增長4%~6%,2013年的增幅為6.5%。奢侈品銷售料在2014年進一步放緩,因中國、俄羅斯和歐洲需求疲弱,抵消了全球遊客購物上升以及美、日的強勁需求。中國奢侈品市場陷入寒潮。

  從2012年以來,老牌奢侈品在中國的銷售業績一直岌岌可危,貝恩諮詢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增長引擎正從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轉移至西方和南方。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輕奢」品牌在中國的強勢崛起。從去年第四季度起,頂級小眾奢侈品牌的集中入華趨勢頗為明顯,zilli、johnlobb、lvankatrump集中進駐中國市場。

  小眾且低調的奢侈品牌們看到了中國消費者的成熟,logo崇拜的年代過去了,從看得見的消費到看不見的消費的轉變,給了這些輕奢品牌無限商機。而為何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產生如此差別的轉變?

  首先,輕奢品是理性消費的衍生物,比起傳統奢侈品的昂貴价格,輕奢品既保持了普通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優良體驗,同時產品價格相對平易近人很多。

  其次,輕奢品牌在產品研發方面更容易推陳出新,可以迅速填補大牌奢侈品「退潮」之後留下的市場空白。業界對於「輕奢」的定義是「可以負擔得起的奢侈品」。具體來說,就是有適中的價位、流行的設計、不錯的質量、在高端商場裡有門店的品牌。目前,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輕奢品牌有michaelkors、coach、katespade和一些奢侈品大牌的延伸產品和副線,例如alexandermcqueen旗下的mcq,giorgioarmani的副線emporioarmani等。

  這些品牌的特點是,既擁有奢侈品的「基因」、款式特色,自身極具設計感和獨特性,又兼顧消費者較為年輕、多變的心態。最重要的是,輕奢的價格檔次向下延伸,讓更多人消費得起。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隨著消費者的逐步成長以及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奢侈品的溢價空間進一步降低,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時開始重視「性價比」了。

  另外,獨特、稀缺、珍奇是奢侈品特性,從服務少數人的奢華品淪落到人手一件的普通品,當然這中間也充斥著很多大牌仿品比如現在國內市場流行的「a貨」。對於那些追求個性、不與大眾消費為伍的消費者來說,有什麼能既滿足其奢求、又不失時尚,且消費又不高?輕奢品牌成為不二之選。

  輕奢拉攏年輕消費群中產成為消費主力軍

  鄭州丹尼斯百貨人民店營業部經理常瑞認為,相對於國外的消費群體,在國內輕奢品牌面對的是一個更為年輕和個性化的群體,以年齡在25歲~40歲的消費群體最為活躍。這個消費群體對輕奢的追求目標也不一樣,有的消費者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和鑑賞能力,對時尚行業有一定的了解,追求高品位的生活以及社會地位的體現;有的消費者是年輕白領,希望在工作繁忙之餘偶爾犒賞一下自己;也有家庭主婦。

  一項來自貝恩諮詢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輕奢的主力消費人群是中產階級,佔50%;30%是新富階層;15%是企業高管、富二代等富裕階層;5%是家庭主婦。在仁和春天百貨市場推广部總監翟雪看來,「如果我們把整個消費市場分成5層的金字塔形,根據二八定律分析,現在位於第二層和第三層的消費者是最有潛力可挖的。」

  輕奢的消費群體還有一個顯著的消費特徵:希望能與「大款」、「土豪」區別開來,追求有品質、有文化的低調奢華。

  奢侈品牌定位於市場中1%或者更少的消費群體,似乎更容易獲利,製造稀缺、製造距離、製造符號本身就是奢侈品營銷的核心。但在中國市場,僅僅將眼睛盯在1%的消費者身上,大部分的奢侈品可能會一無所獲,原因在於中國奢侈品的消費群體與歐洲等國家有很大差異。在歐美國家,時尚奢侈品的主力消費群體基本上是40歲以上人群,但在中國,時尚奢侈品的消費群體呈現年輕化特徵,大範圍集中在18歲~50歲;小範圍集中在30歲~50歲;18歲~39歲的人群是目前時尚奢侈品消費的主力群體。這意味著,奢侈品如果僅僅定位於將產品賣給那些年紀偏大、有錢的中國富人,市場空間則是非常有限的。

  更重要的是,中國消費者處於對於時尚的追逐階段,嚴格意義上來說,輕奢侈的消費人群還不能清晰的劃分標準,在很多場合,輕奢侈和奢侈品的消費人群是一併存在、時有交集的。特別是一些品牌有意為之的商業運作模式——通過多贏戰略吸引複合型消費者,更難以分清輕奢侈消費群體,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是清晰的:輕奢侈產品的消費人群不斷增加也不斷趨於細分,其對適合自己的輕奢侈品牌的忠誠度越來越高。

  商場加大輕奢比例緩解同質化詬病

  在國內定位中高端的購物中心或百貨,國際一線奢侈品牌成為標配,為了引進這些高端品牌,一些商場甚至不惜降低平均扣點,更有甚者願自掏腰包為這些大品牌做門店裝修,除了要付出諸多代價來吸引大牌撐門面,商場本身還要做推廣、管理,這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然而,正因業態重複、單一,各大商場因此而被頻繁詬病,這樣的商業規則導致商場最後不得不放棄對奢侈大牌的招商引進,轉而向輕奢品牌伸出橄欖枝。

  如今不少百貨開始拒絕和奢侈品玩「虧本遊戲」,並非因為對傳統奢侈品產生審美疲勞,更多是百貨在考量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做出的無奈選擇。從銷售返點看,國內品牌在商場的扣點通常是20%~30%,一些奢侈品牌扣點可以低到10%以下。商場在銷售返點上少了很大一部分利潤,商場本身還要做推廣和管理,最後基本上屬於養著大牌,反倒是一些走輕奢路線的潮牌,提袋率和渠道商利潤更高,同時也具有極強的吸客能力,因此輕奢侈品品牌逐漸成為商場百貨業的寵兒。

  來自鄭州丹尼斯百貨人民店今年1月~4月的數據顯示:輕奢銷售業績較去年同期增長23%,銷量增長15%,客單價增長8%,佔奢侈品總業績的30%;輕奢消費價格帶在3000元~5000元,lovemoschino、dkny、redvalentino等國際一線品牌的支線品牌為主的輕奢品牌業績相對較好。與此同時,北京漢光百貨在更名之際也做出了品牌調整,漢光百貨董事長王小雨表示,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輕奢品牌的進駐比例。

  輕奢消費的流行釋放出了中國消費者追求奢侈的一種態度,不再盲目跟風大牌,或是為了買一件奢侈品而「省吃儉用」好幾個月,但輕奢消費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倡導,而非對具體品牌的青睞和購買,這樣,無論是消費者、品牌還是商場,都會更加理性地接受輕奢品消費。

本文轉載來自:世界服裝鞋帽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新中產階級青睞的「輕奢」是什麼?這將是未來消費的主流
    而在國外,這一類品牌更多地被稱為Contemporary Fashion(當代時尚)。日本管理學者大前研一在著作《M型社會》中談到,全球化後,「能夠負擔得起的奢華」是未來消費的主流。而崇尚「無負擔、有品質」的輕奢主義,正成為全球範圍內的熱議話題。輕奢業態近年來良好的銷售業績是最好的呈現。
  • 溫芝女裝:未來十年,輕奢將成為國內女裝品牌發展主方向
    ▌輕奢女裝增長勢頭強勁國際奢侈品相對大眾而言消費單價較高,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輕奢市場以其產品風格獨特、品牌文化有內涵、線下購物體驗良好等特點成功吸引中高端消費者。女裝行業按大類分為低端、中端和高端,更為細分大致可以分為重奢、輕奢、高階、大眾、平價和折扣等。由於大眾和平價等低端女裝未能滿足消費升級的要求,近年來景氣度欠佳。而快消品牌以其快反系統強大、上新速度快、設計更新及時等優點,佔據中低端女裝的大部分市場。重奢領域雖然增勢良好,市場一直以來被國際奢侈品品牌壟斷,進入門檻較高,幾乎難見國內品牌的身影。
  • 輕奢品牌走「飢餓營銷」路線吸引消費需求,打造獨立性刻不容緩!
    《中國服飾》雜誌9月26日消息(記者 丁丁 報導):2012年左右,輕奢概念開始在國內流行起來。其英文是affordableluxury,即「可負擔的奢侈品」。雖然名字裡有「奢」字,不過它更像是一個時尚的概念——最初消費者購買輕奢品牌,是想要在自己的消費能力之內或稍高的範圍內,享受名牌產品,獲得滿足感。
  • 中國輕奢消費趨勢指數正式發布
    2020年10月24日下午3點,瀘州老窖全新戰略品牌「高光」上市發布會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辦。發布會上,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和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編制的「中國輕奢消費趨勢指數」正式發布。指數以2015年為基期,基準值為100點,指數值越高表明輕奢消費趨勢越顯著。指數通過全國範圍的接近10萬大樣本調查,從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兩方面,研究我國消費者的客觀消費升級行為和主觀消費升級傾向。輕奢消費行為通過主要消費品類中的中高端產品滲透率進行衡量;輕奢消費理念則通過消費者對相關理念的認可度進行反映。
  • 大牌降溫 時尚界迎來「輕奢年代」_贏商網福建站
    分析人士認為新一屆政府的高調反腐和遏制炫耀性消費的決心,決定了中國奢侈品市場不可能迅速回暖,甚至將成為一種常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輕奢品牌在中國的強勢崛起。統計數據顯示,在整個中國奢侈消費群體中,輕奢侈消費約佔35%,並且上升速度迅猛,在商場百貨中,輕奢侈品的消費者熱衷度比一線大牌高出25%。
  • 在消費新增長的環境下,潮牌集合店耕種消費新業態「收穫」Z世代
    消費升級時代下的用戶升級,奢優優輕奢潮牌集合專賣店帶大家看看如今服飾市場的「波瀾起伏」,如今時代消費主力軍的Z時代們眼紅與輕奢潮牌與自己「個性」的高匹配度與「品味」的高契合度。因此,很多企業商家開始在輕奢潮牌品類「試水」,想要一探究竟這個「紅利窗口」,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品牌與消費者的雙豐收呢?
  • 海外輕奢消費浪潮來襲,奢優優輕奢品牌集合加盟店怎麼接招
    從消費人群體來看,如今的消費主力軍90後00後人群都屬於進口消費新勢力,他們愛嘗鮮,愛輕奢生活,進口國際化消費呈現「常態化」「精緻化」「品質化」「內容化」四大趨勢。在他們國際化消費日趨常態化,購買品類越來越精細化的環境下,奢優優顯現出更加凸顯的優勢。
  • 【當奢侈已成往事】全球最火的10大輕奢品牌 照樣拉風!
    全球最火的10大輕奢品牌
  • Kate Spade創始人自殺身亡 輕奢品牌現狀如何?
    如今,追求真正的好設計和高品質的顧客越來越多,但傳統奢侈大牌的高價對很多人而言仍舊是奢求,現有的流行時尚品牌又無法滿足品質和設計的雙重需求,此時,「輕奢侈」順理成章地出現。輕奢(Affordable Luxury),其直譯過來就是可負擔得起的奢侈品。它們定位中高檔,帶有獨特品位的生活體驗感受,正受到白領群體的熱捧。
  • 「內循環」給輕奢時尚服飾配搭品牌帶來新機遇
    正在緊張籌備參展的輕奢時尚服飾配搭品牌LIVIN MOMENTO領慕品牌創始人趙世尉雖然很忙,但還是抽時間接受了採訪。而中國製造的品牌之路始終是趙世尉專注思考和樂於表達的議題。「中國製造」的潛臺詞是什麼?如果還有人以為是「最廉價」顯然已經OUT了,因為近年來,外界已經逐漸將made in China的定義歸納為「具有高性價比」。
  • 瀘州老窖全新品牌「高光」亮相,中國輕奢消費趨勢指數發布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瀘州老窖戰略品牌「高光」發布會上致辭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指數事業部副總經理曹佔忠代表研究團隊發布了 「中國輕奢消費趨勢指數(2020)」,從宏觀視角系統解讀輕奢消費現狀與發展趨勢。
  • 天然鑽石仍是奢侈的代表,比利時魔星莫桑鑽將更多輕奢時尚領域
    隨著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需求的迅速擴大,加工商正在加大融資規模,擴大收購和生產,融資成本的增加逐漸推高了成品鑽石的價格,加工商瘋狂收購毛坯鑽石,使得價格向毛坯鑽石的傳遞增加..中遊公司債務在2013-2014年達到頂峰來源:微動,戴比爾斯,Edahn戈蘭2、消費趨向新興市場以美國、歐洲、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地區國家進行市場受經濟社會發展趨緩、結婚率下降的影響,婚慶珠寶的需求分析正在不斷降低,與此同時,為自己企業購買珠寶的女性主義正在逐漸增加
  • 日本輕奢品牌BASE進駐中國市場,劃分時尚輕奢主義市場
    日本輕奢品牌BASE進駐中國市場,劃分時尚輕奢主義市場 2019年07月02日來源:網際網路 提要:隨著消費結構的調整、收入水平的日漸提升以及年輕女性對時尚的追逐,90後也逐漸成為了奢侈品箱包、服飾、化妝品的追逐者。
  • 美國輕奢侈品牌MICHAEL KORS在中國的野心
    據諮詢公司麥肯錫早前發布的《「雙擊」中國消費者》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時尚行業延續兩極化的趨勢,輕奢領域增速顯著,中國消費者的時尚消費增幅將在未來五年內達6%至7%。需求多樣化、訴求悅己化、過程體驗化、信息扁平化、決策衝動化和渠道合一化將成中國時尚消費者的六大新趨勢。
  • 從美國消費史看中國消費市場的三大變遷
    在歷時 3 年的衰退之後,耐用消費品融資業務在 1933 年重獲良好的發展勢頭,得益於更為寬鬆的信貸條件 和新一輪的信貸擴張:汽車銷售的未償還額從 1932 年的 3.26 億美元增長至 1936 年的 14 億美元,耐用消費品 貸款總量從 1933 年的 7.99 億美元上升至 1939 年的 16 億美元。
  • 輕奢集合加盟店消費市場火熱?縱觀奢優優,告訴你答案
    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以及消費者的更新迭代,年輕消費者代表「個性」「性價比」「時尚」等特點的輕奢潮牌推上了消費市場的頂峰,佔據了大眾的視野。那麼為什麼奢優優輕奢品牌集合店能夠這樣被年輕消費者所追捧呢?年輕消費者的好奇心比較重, 在進行消費的過程中會受到獵奇心的影響, 年輕消費者對新事物常常會產生較大的興趣, 並且勇於去嘗試, 這也是年輕消費者的消費對象常常帶有個性化風格的主要原因。因此,加盟品牌集合店的輕奢潮牌在多元品類,豐富產品,各色主題,集合零售上迎合消費者對於新鮮事物的欣喜。
  • 艾達雙響炮美國本土輕奢品牌
    輕奢與金錢、地位、職業、年齡無關,更多時候是一種品質的追求,每個人都可以保有對高品質生活的理想,不是頭腦發熱,更不是虛榮心作祟。以奢侈品消費觀來看,輕奢是趨於一種理性、健康的消費方式,是自我需要和生活信念,是對性價比的理性分析和肯定。本期艾達雙響炮為您推出的話題是:美國本土輕奢品牌。
  • 加盟一家輕奢潮牌集合店,對消費主力軍有怎樣勾魂攝魄的魔力呢?
    在全 球整體萬億美金的服裝市場中,有別於奢 侈品牌以及標準化的大眾品牌,輕奢潮牌集合店奢優優更是作為一股新興勢力,在近年來的商業世界中逐漸釋放出巨大的商業價值。2000 - 2010年潮牌是全 球化擴展期,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國家經濟崛起,消費升級背景下,明星又開始成為推動潮牌的主力軍; 2010年至今,潮牌已經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小眾品類,它們正式登堂入室,打破與高級時尚的界限,輕奢潮牌更是受大眾所青睞。一家輕奢潮牌集合店對於消費群體到底有怎樣勾魂攝魄的魔力呢?
  • 面對電商平臺等網際網路消費熱 奢侈品牌幾乎毫無退路
    奢侈品消費所帶來的「剁手」愉悅感、高逼格身份象徵……這一連串消費主義的甜頭,即便是超越日常生活物資的高昂標價,也阻擋不住這幫高檔貨從冰冷櫃檯竄逃,成為全民消費的「生活必需品」。(編輯:杜明偉)從排斥到重視,全民網際網路消費習慣的巨大轉變,使各大奢侈品牌開始不斷自建官方在線購物、以及入駐電商平臺等業務。
  • 以品質打造國民女性輕奢護膚品牌
    近年來,中國品牌逐漸崛起,人們越來越關注國貨,例如手機數碼行業有華為小米搶佔行業份額;服裝行業有中國李寧引領國潮審美,而輕奢護膚品行業,EZEZ輕奢護膚品牌的橫空出世,以用戶為本的理念備受大家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