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未必不好,做到這三點會更有魅力

2021-01-09 黃式情商

因為對性格有一定的研究,有朋友對自己的內向性格一直煩惱,便前來詢問我尋求改善的妙招。事實上,性格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我們不能說開朗的性格就是好的,內向的性格就是不好的。

性格開朗有開朗的好處,同樣也有一定的弊端;同樣內向的人也有利弊,就看你如何來揚長避短,展現性格中的優勢,避免性格中的缺陷。

如果你是內向性格,覺得自己安靜、被動、不愛說話,不敢也不會表現自己,並且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念,一直苦於性格的弊端,不能更好的展現自己,缺少朋友不說,也喪失了很多的機會和錯過了不少人。

想要改變,嘗試了很多的方法卻遲遲不見效果,開始灰心、自暴自棄。其實,沒有不好的性格,只有不會發揮優勢的人。性格內向的人未必不好,如果做到這三點,會讓自己更加有魅力。

一、追求完美,力求做得更好

事實上,凡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領先的人物,做得好的人,都是對本行業或某件事非常的鑽研和痴迷,他們追求完美,並力求做得更好。

在以前我們會把這類人稱為「某某匠」,例如鞋匠、鎖匠、零件匠、軟體匠等等,而把產品做到極致,創造更多價值和奇蹟的人,就是被稱為「某某匠」的人,而內向的人就具備這種「匠人精神」。

內向的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非常痴迷,且不易改變,他們更樂意更深入地去研究和鑽研。賈伯斯在推出Iphone之前就說過,不需要做市場調查,我們只需要把手機做到極致,內在軟體以及外觀的結合,成為手機業的第一,蘋果手機吸引了無數的人為之買單和收藏。

內向的人要發揮自己的天然優勢,專注在自己的事業和感興趣的事上,力求做得更好,發揮到極致,依然會獲得非凡的人生。

二、願意傾聽

溝通最好的方式不是很會說,很會表達,而是在於會傾聽。一位父親帶著六歲大的兒子坐飛機旅行,閒來無事便來考兒子,「如果飛機上只有一個降落傘,飛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沒有油了怎麼辦?」「那我會第一時間乘降落傘跳下去。」

父親對兒子的回答非常不滿意,立即批評道,「飛機上還有很多的老人、女人還有比你小的孩子,你怎麼那麼怕死和自私,只顧你自己逃命。」

聽到父母的批評和指責後,小兒子心裡感到非常的委屈泣不成聲說道,「爸爸,其實我是想先跳下去找人來救你們!」聽到這父親感到了深深地愧疚,由此可見傾聽是多麼的重要。

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很多的矛盾來自於誤解別人的話,沒有耐心、不耐煩、也不願意傾聽別人說的話。遇到和自己不合的言論,表面上是在聽,實則是在思考如何來反駁他們。甚至別人還沒說完,還沒有完全表達出觀點就開始打斷,予以否定。

傾聽是一門藝術,傾聽是一種尊重,傾聽也是一種能力。內向的人應該更容易且更願意去傾聽別人說的話,扮演好傾聽的角色,也能做出很出色的成績。

一位保險業務員看到一位中年婦女臉色很差便上前慰問,因為自己性格內向也不懂什麼銷售技巧,就很耐心地傾聽中年婦女抱怨自己遭遇的不幸。中年婦女說完自己的遭遇後覺得整個人都輕鬆了,也沒有那麼難受了,便問起了業務員的職業,並誇他口才很好。

事實上將近一個小時的對話下來基本上都是中年婦女在說,保險業務員在傾聽,最後中年婦女在保險業務員那給自己和家人各買了一份保險。傾聽是一種素養,生活節奏快速和生活壓力加大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變得浮躁不願意傾聽,懂得傾聽的人一般動氣都不會太差。

三、懂得容忍

孟子說「仁者無敵」,當下我認為「忍」者無敵更適應生存法則。群經之首《易經》中說道,「潛龍勿用」,當你的能力和資質還不成熟還達不到的情況下,不要過早地展現出你的野心和能力,這樣會受到能者或位高權重的人打壓。

俗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你能力還達不到的時候你就得容忍,當能力達到了,時機也到了,這時再出頭水到渠成。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最終滅了吳國。歷史上忍辱負重的案例數不勝數,過去人很會容忍,雖說時代在進步,現在人反而變得不太會容忍。遇到點小事和委屈便針鋒相對,大打出手,嚴重破壞了和氣和社會的治安,氣急敗壞的同時,自己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得不償失。

內向的人對於容忍更加有優勢,有些人有些事忍忍就地去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讓並不是一種懦弱,相反它是內心的強大。受了那麼大委屈的人都能忍住情緒不發火的人,前途一片光明。

性格沒有好壞之分,一部分人是天生,一部分人受後天影響。你也無需苦苦改變自己的性格,不要把自己改變成別人眼中希望的樣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成為第二個別人只會讓自己變得沒有價值,你只需把自己性格中的優勢發揮出來。

內向的人未必不好,把優勢發揮到極致,你就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今日話題:你對自己的性格滿意嗎?歡迎留言和討論。

-END-

★作者:小澤説;情感原創作者;用文字記錄,用心生活。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內向性格的人,未來更有潛力
    一個人的性格是非常複雜的,最常見的分類是外向與內向。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某某很外向,聊起天來侃侃而談;或者是你看這個小孩子臉紅了,也不說話,一定很內向,諸如此類的言論。所以大家普遍是通過一個人在社交方面的外顯行為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該找哪些工作?有哪些工作更適合他們!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該找哪些工作?有哪些工作更適合他們!大部分人內心都會有這樣一種認知,那就是性格外向的人要比,性格內向的人在社會上,更有優勢,找到好工作的機會比較大。性格內向的人,不善社交,不喜歡與他人主動溝通交流,更不愛表現自己,導致他們在職場吃不開,混不好。
  • 心理學家:真正內向的人具有三點優勢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常有一種緘默的智慧,即充滿智慧的人,往往是說話最少的人,他們更喜歡傾聽和觀察,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直擊心靈。性格內向者就是這樣的人,他們不喜歡在公眾場合表達自己,也不想在別人面前侃侃而談,喜歡傾聽他人說話,願意理解他人,這些特質讓他們成為了絕佳的傾聽者。
  • 心理學家:那些性格內向的人,最害怕做這四件事
    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性格不盡相同。有的人性格活潑外向,有的人則是孤僻內向。他們在面對生活困難時,處理方式和解決手段也不一樣。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那麼你一定會發現有些人的行為舉止與常人不同,這類人極其內向,你不開口詢問,他們也不會主動來和你談話。
  • 心理學家: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
    很多人似乎都有誤區,認為內向性格的人不合群。 其實,這只是因為內向者需要向內獲得能量,更習慣獨立思考問題,獨自一人時自身壓力才能釋放,活力得到補充;而外向者則是向外獲得能量,所以他們在社交場合中總是如魚得水。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根本不需要社交
    在促進社會高速發展,創造巨量物質財富的實際需求下,外向者的種種行為、語言、情緒、判斷都更能讓人和社會感受到前進的激情,改天換地的魄力與魅力,從而廣受歡迎。 而他們的種種成就,也讓性格內向者們承受著莫大的壓力,一度以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為標籤,小心翼翼的,暗自生活在性格外向者主導的社會環境中,身心都備受考驗。
  • 心理學家:時間久了,你會發現,性格內向的人越厲害
    她就是著名女演員奧黛麗·赫本,很難想像到電影裡面的優雅女神,現實生活中居然是個典型的內向型性格。實際上,在如今社會,人們總是願意把那些內向的人,喜歡獨處,不隨大流的人打上各種內向的負面標籤,譬如不合群,跟別人不一樣,孤僻等等。事實上,心理學之所以把人分為內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就是兩種性格實際是處於平等的地位,沒有孰輕孰重的意味。
  • 為什麼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心理學家的解釋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心理學家的解釋告訴你答案! 現代社會,「內向」逐漸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人們總是習慣於把那些在公眾場合不善交流的人打上各種負面標籤,認為他們是不合群、孤僻、不懂得人情世故、極度內向的。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根本不需要社交,他們未來資源會更多
    ——他人眼中的內向者  對於我們而言,社會當中那些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會被外人認為是不愛說話的、沉默的、愛獨處的。甚至是反應慢的、在交往中容易吃虧的。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內向只是一種個體的氣質類型,其情感常常指向內部。  他們只是不太喜歡與人交往,而並不是不會、不善於與人交往。
  • 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性格內向的人,建議從事這幾種工作
    我們生活中有兩種性格明顯的人,一種是外向的,另一種是內向的。這兩種性格沒有區別,但是在人們的潛意識裡,他們總是認為內向不是一件好事。是真的嗎?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這本書——《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讓你清楚內向人的本質。
  • 社會心理學:內向的人好不好?看看這3種內向型性格
    你是個內向的人嗎?喜歡看看書、玩玩手機?現實生活中,大部分都是為外向者設計的。那內向是不是不好呢?許多人喜歡旅遊,可你對此不感冒,總覺得是花錢買罪受。對於一個內向的人,回家是一種最大的誘惑。內向分為社交型內向、思考型內向和焦慮型內向。
  • 心理學家:只有真正性格內向的人才能看懂這四個場景
    在一般人的印象裡,內向的表現是不善言談、不善交際,其實,這並不是內向性格的絕對表現。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內向性格是能量來源於自身的內在世界。 那真正內向的人都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從幾幅漫畫入手,來談談內向性格的人會有的四種表現。
  • 哪種性格的人更適合做老師?這三點分析說透了
    楠楠父母擔憂的點在於女兒的性格偏內向一點,而作為老師一般都需要外向活潑,那麼內向的特點是否就不適合當老師呢?關於這個話題,其實不僅僅只是當老師會碰到的煩惱,其他任何職業都可能會遇到。對此,我是這麼看的。
  • 心理學家表明:如果你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建議從事這四個行業!
    心理學上認為,內向其實是一種氣質取向。如果一個人的言語、思想、情緒都指向內部,那麼這個人屬於內向型性格。著名心理學家艾森克,認為,內向的人通常更關注自己內心的想法,更喜歡獨處而不是與他人接觸,安靜且不愛交際,更喜歡與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 內向的男生怎麼追到自己喜歡的女生?做到這三點就夠了
    確實,現在社會都在強調社交的重要性,那些在職場上混得開的也是那些比較開放的人。只能說開放的人會比內向的人相對來說更加受歡迎。但是很多兄弟錯認為內向是一種罪過。性格內向的兄弟在心底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覺得這樣的自己不會受到女生的喜歡。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亮點和優勢,只要找對方法,性格內向的人感情的結果往往都比那些性格開朗的人更長久,更穩固。
  • 心理學家:性格內向並不可怕,學會這5點,讓你的缺點變優點
    生活中人們有很多固執的觀點。比如說,「內向就是不好」、「內向就是不如外向」、「內向的人很難獲得成功」。內向就真的不如外向,難以獲得成功嗎?不見得。中國姓馬的兩個首富就是一個內向一個外向。馬化騰為人低調內斂,沉默寡言。馬雲個性張揚,善於交際。 內向之所以會被「抹黑」,確實是有很多「缺點」。
  • 性格內向不喜歡巴結領導,但也要明白這三點,直來直去會得罪人
    現實的職場,不管在什麼公司中,都會有性格內向的年輕人,這種員工在公司裡只懂得做事,對於人際關係從來都不放在心上;而且對於巴結領導的行為,不僅不會做,還會討厭這樣的事情;性格內向的人,從來不明白職場就是戰場,同事之間的惡意競爭也不會明白,同事之間的交流,更是經常吃虧,這就是現實職場中的潛規則
  • 讀完這篇文章,你還會認為你是內向性格的人或內向性格不好嗎?
    他們喜歡參加各種聚會,跟人去交談,喜歡出去嗨,比如說喜歡出去唱歌,喝酒,聚餐,在這種比較熱鬧的跟很多人交流溝通的場合裡面,外向型性格的人感到很舒服,他們會覺得很有意義。內向型性格的人,他們的能量是指向內部的,他們雖然也會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但是,其實他們更喜歡的是一對一的深度交往,或者是這種小圈子的交往。
  • 我內向,是否會影響職場發展?三點教你把內向變為性格優勢
    蘇珊·凱恩,曾經在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中講到:這個世界上內向的人佔總數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所以,你身邊的三個人裡面就有可能有一個人也是內向的。在這個內向性格佔多數的社會中,學會區分哪些認知是錯的,才能不被錯誤認知所影響,甚至更好的利用性格特點去成就自己。
  • 內向的人如何成就自我,做到三點,讓自己不自卑
    不是不願意,而是感覺格格不入,與人交往總有一段莫名其妙的距離。當然也還沒有達到獨來獨往的程度,和身邊的人相處很好,就是沒有親近感。因為學業比較重,當時也沒有想什麼。到了大學,時間多了,寢室裡的其他人都加入社團,也和他們一起去參加過幾次面試,可每次輪到我了,就打了退堂鼓,才發現內向的性格不好,準確來說是內向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