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椰子的前世今生
在海南人心中,椰子樹是忠誠的「人類之友」,親密度等同於陪伴家裡多年的老黃狗。▲ 尚未成熟的椰子。圖/視覺中國
▲ 綠色椰子堆,是海南最常見的景色。圖/視覺中國
作為「一物而十用其宜」的神仙水果,極具營養價值的椰子,被菲律賓人譽為「瓶子裡的藥店」。海南「世界長壽島」的稱號,和佔據海南人飲食「半壁江山」的椰子,也不無關係。除去甘甜的椰子水和脆嫩的椰肉,堅硬的椰子殼也可以物盡其用,被雕刻成各種精美的模樣。▲ 椰子殼的頂部,有三個硬幣大的圓形小點,從此處下刀,比較容易切開。圖/soogif
「椰子的「花樣」食用指南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這樣描述椰子:「食之不飢,令人顏面悅澤」。這樣令人食指大動的水果,怎能躲得過我「大吃國」子民善於製作美食的巧手?▲ 堅硬的椰殼,自帶椰香,是烹飪椰味美食的絕佳容器。圖/soogif
▲ 甘甜的椰汁水,清涼解暑,被海南人讚譽為「長在樹上的水」。圖/視覺中國
▲ 椰汁多為奶白色,由椰肉搗碎過濾而成,味道更為濃鬱。圖/soogif
椰子水喝乾後,留在椰子內殼的椰肉,才是椰子最迷人之處。將椰肉取出打碎,榨出乳白色的椰肉漿,加水過濾後,便是清甜香滑的椰汁。若說椰子水讓人想起海南午後的烈日,那麼一杯椰汁,就像是海南夏日傍晚的微風,溫和又愜意。▲ 椰肉不僅可以做成椰汁,還可以做成椰蓉、椰奶油等食物。圖/視覺中國
一旦接受「椰子=海邊」的心理暗示,再燥熱的夏日,捧上個椰子,都仿若能感受到涼爽海風的吹拂。冷卻的椰子凍,自是涼爽加倍,無論多燥熱的內心,都能被這抹清涼撫慰。▲ 椰皇的果肉更為瓷密,有著自然的椰香。圖/soogif
經過時間沉澱的椰皇,汁水更為濃鬱香甜,果肉散發著天然的芋香。椰肉打爛成椰奶,混入椰子水及魚膠片小火燉煮幾分鐘後,將煮好的湯汁倒回椰子殼,放入冰箱冷藏近10個小時。接下來,便是冰冰涼涼的椰子凍,拯救夏天的「英雄時刻」。▲ 冷藏近10個小時的椰子凍,口感Q彈,像極了椰奶香味的布丁。圖/視覺中國
掀開椰蓋,椰子味的白色寒氣飄出,引誘著食客揮勺大啖。奶白色的椰漿早已變成了爽滑細膩的果凍,咬上一口,椰凍在嘴巴裡化成一包水。▲ 椰子凍,顏值與美味並存,一度成為食客競相排隊購買的「網紅」食品。圖/soogif
燒烤在東北的夜市上有多火爆,清補涼在海南的夜市就有多受歡迎。▲ 內料充足的清補涼。圖/網絡
作為海南人最愛的甜品之一,清補涼遍布海南夜市的每一個角落。口感、顏值絕佳的清補涼,並非近些年才誕生的「網紅」食物,而是兩千多年前,由隨軍醫生發明的隨軍藥膳。▲ 最原始的清補涼,內料以蓮子、百合、芡實等重要滋補類食材為主。圖/圖蟲·創意
經過改良,果粒、芋圓、冰淇淋等食材,亦成為清補涼裡的常客。但無論食材如何變動,作為靈魂的椰子,永遠堅守著清補涼椰子味的「尊嚴底線」。▲ 經過改良的清補涼,果粒、冰淇淋等食材加入,日漸成為人們齒頰間的新寵。圖/網絡
糯米和椰子相互補充、配合,為海南人的餐桌,送去了一道口味獨特的美食——椰子飯。
▲ 椰子飯是海南最傳統的食物之一。圖/視覺中國
將老椰子摘下,倒出的椰子水,是清洗糯米的最佳水源。將糯米填入椰盅後,奶白色椰汁的注入,為椰子飯注入了「靈魂」。▲ 因切開後的椰子飯,多為船型,椰子飯又名椰子船。圖/圖蟲·創意
細碎的椰肉包裹在飯粒上,挑起一筷子,送入口中,香糯的米飯和脆甜的椰肉零距離地抱在一起,又糯又綿。
▲ 裹在米飯上的椰肉粒,是椰子飯的亮點。圖/網絡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火鍋絕對是「萬人迷」。▲ 椰子雞火鍋,為口味清淡的火鍋愛好者,提供了火鍋的另一種打開方式。圖/soogif
霸佔海南人餐桌的椰子雞火鍋,脫胎自海南名菜椰子雞。
清甜的椰子水作為鍋底,加入椰肉、「馬蹄」等配料,待椰子水煮沸後,將雞肉放入鍋中涮煮幾分鐘,高溫催逼出雞肉多餘的油脂。
▲ 椰子雞火鍋的精華,在於椰子味的湯汁。開吃之前,先來一碗椰子雞湯,開胃又溫補。圖/網絡
入口後,鹹鮮的醬料,中和了雞肉的油膩。嫩滑彈脆的雞肉,在口中迸發出濃鬱的椰香,為清淡的雞肉增補了一味芬芳的餘味。一方鍋內,各種滋味抵消與共生,宛若百味交織的人生。
▲ 若嫌椰子雞口味清淡,可在蘸料上多下「功夫」。圖/網絡
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熱愛美食
以及小表妹的好朋友「地道風物」
用專業的攝影作品、用心的文字
把地道的中國風貌展給你看
↓↓↓
來源:深夜愛報社微信公眾號(ID:SYABSIR)、「地道風物」微信公眾號(ID:didaofengwu)
本文內容及圖片均經「地道風物」微信公眾號(ID:didaofengwu)授權轉載
值班主任:張杰
值班總監:李國棟
責任編輯:李倩 張琬茜
一看到海南東方的這些特色小吃,什麼寒風都攔不住口水!覺得內容好看
點個「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