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稀少、最珍貴的寶石了。且不論事實到底如何,但是比鑽石更少見的小眾美麗寶石卻也有不少,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番!
·塔菲石·
Taaffeite
在紫色寶石裡,可以說算得上「登峰造極」了。倒不是因為它有多美麗,而是因為實在是太太太…稀少了!翻開所有的專業書籍,提及塔菲石,幾乎無不眾口一詞地描述為「比鑽石還稀有的寶石」!
塔菲石,化學式MgBeAl4O8,屬於六方晶系,硬度在8-9。從顏色上來看,塔菲石通常為紫色,也可有無色、綠色、藍色,當含有Cr元素的時候會出現紅色或是粉紅色。確實是一款少女色系的寶石。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塔菲石長期以來被視作普通的尖晶石,真是可憐了塔菲石,就因為稀少而被認錯。據說1945年,愛爾蘭寶石學家Taaffe伯爵發現了它,在1951年確定成為一種新的寶石品種。自發現以來,數量極其稀少的塔菲石便成為收藏者的競相追逐的目標。看來越是稀少的寶石越是能夠激起寶石收藏家的興趣。
·硼鋁石·
Jeremejevite
硼鋁石首度於1883發現於西伯利亞Adun-Chilon山區。並由蘇聯礦學家命名。
硼鋁石是一種極其稀少的藍色硼酸鹽礦物,最著名的產地為非洲納米比亞。硼鋁石色澤為藍色、白色及無色。已知礦區僅在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段和非洲納米比亞、德國艾菲爾山三處若干小礦坑,同樣是極其罕見。這麼稀少的寶石真的很想見一見他的真容。
·矽硼鎂鋁石·
Grandidierite
矽硼鎂鋁石於1902年在馬達加斯加南部被法國的礦物學家Alfred Lacroix所發現。雖然這種礦物於1902年就被發現了,但是直到2015年的下半年,刻面的寶石級矽硼鎂鋁石才流到消費市場。可見太過稀少的寶石品種要出產一顆寶石太不容易。
除了馬達加斯加之外,矽硼鎂鋁石也產於其它國家,如非洲的馬拉威,納米比亞還有斯裡蘭卡。但是到目前,市場上的絕大多數寶石級矽硼鎂鋁石都只來自馬達加斯加。
寶石價格來看,這種寶石的價格比較貴。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它太稀有了,市場反而會覺得缺少一定的流通性。會購買的,一般是那些狂熱的寶石標本愛好者。但是如果消費者同樣有對稀有寶石的狂熱追求,那麼購入稀有寶石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看來,稀少確實使這些寶石更吸引人,但是想要購買卻不是一件容易事。
·藍錐礦·
Benitoite
藍錐礦在1906年被發現時,一度被誤認成藍寶石。看來被認錯是稀少寶石的常事兒了。目前藍錐礦唯一產地為美國加州聖貝利郡;不過藍錐礦最特殊之處,是在紫外光照射下會發出耀眼的藍色螢光。藍錐礦具有很高的折射率和中等的雙折射性和強色散,這些性質的使得切割好的藍錐礦比鑽石還要閃耀!藍錐礦在這些稀有寶石中算是數量較多的那一種,但比起大多數寶石來說,它仍然是難得一見。
·矽鈹石·
Phenakite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矽鈹石(Phenakite),又名「似晶石」。其化學成分為Be2SiO4。因為鈹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較低,矽鈹石產量很少,所以是一種罕見的礦物,近年來在市場上偶有出現。矽鈹石與很多寶石都有著相似的性質,如水晶、鑽石等,有時很難區分。她的英文名——Phenakite,這個詞來自於希臘語 phénax (deceiver),意為「欺騙/騙子」,因為這種礦物在野外是非常容易與水晶混淆的。又名 「似晶石」也是由此而來的。
·磷葉石·
Phosphophyllite
磷葉石(Phosphophyllite)又稱磷頁石,是一種稀有的水合磷酸鋅礦物。化學成分為Zn2Fe(PO4)2·4H2O,單斜晶系,摩氏硬度3-3.5。由於其化學組成中含有磷元素,解理紋有如樹葉(希臘語φ λλον ,phyllos)的形狀,故名磷葉石。
磷葉石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石之一,但與一般硬寶石不同,一般與母巖伴生,無色至藍綠色,由於性脆易碎,切割加工難度較大。至今未發現大塊者。因無礦脈可尋,很難見實物,主要產地玻利維亞波託西Huallani、德國巴伐利亞州Hagendorf North Pegmatite,美國等地偶能發現,價值勝于田黃。因太珍貴,稍大的材質均不做解理面,作原石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