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最容易被人誤解的話之一!

2020-12-16 中華神秘文化

#孔子#

話語是誤會的根源。尤其是幾千年前古人的話,常常會被人們所誤解。

比如,孔子的這句「不患寡而患不均」,今天往往被大家理解為:

人都是不怕自己掙的少,就怕別人比我多;哪怕生存比較困難,但只要周圍的人都一樣,也就心理平衡了。

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不患貧而患不安」。兩句話連起來,似乎是孔子在向統治者支招——

不用擔心物質匱乏,關鍵要平均分配(這樣大家就平衡了);不用擔心老百姓窮,關鍵要讓他們安分守己(從而防止造反)。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講的是這個意思嗎?

這聽起來,怎麼像是策士、謀士的權術之言,而不像是主張「仁者愛人」的聖人之言呢?

還是讓我們回到這兩句話的原始出處——

在《論語·季氏》篇中,孔子得知季氏將要討伐顓臾的消息,認為不應發動這場戰爭;他批評自己的弟子冉求和子路沒有盡到責任,並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簡單來說,孔子主張用仁、義、禮、樂(修文德)來使遠人歸服,反對發動戰爭。

對其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幾句,孔子十世孫、西漢經學家孔安國的註解是:

「國,諸侯也;家,卿大夫也。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理之不均乎;憂不能安民耳,民安則國富。

東漢經學家包鹹也註解道:

政教均平,則不患貧矣;上下和同,則不患寡矣;大小安寧,不傾危也。

這就是說,「寡」,並非指物質財富匱乏,而是指土地、人民寡少;「均」,也不是指財物的平均分配,而是指「政教均平」,即分配施政管理原則的公平、公道

諸侯、卿大夫(有國、有家者)不必擔心土地、人民寡少,關鍵是要施政公平合理,人民才能安心發展生產,逐步擺脫貧困,過上富足的生活。政通人和、百姓安樂、文明昌盛,就能招撫「遠人」來歸服。已經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

這,才是孔子這兩句話的本意,也是與其「重仁」學說一脈相承的。

當然,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是有分歧的。

西漢儒學大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將這兩句話寫成了「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即「寡」、「貧」二字作了互換。

清代著名學者俞樾也認為,應該這麼互換,文理才通順。因為「貧」和「均」,是從財富著眼的「寡」和「安」,是從人民著眼的,二字互換,才能上下貫通。《論語》原文應該是傳寫有誤了。

不過,這麼一換,意思就徹底變成了「不怕民貧,就怕民財不均;不怕百姓少,就怕他們不安分守己而犯上作亂」

如此一來,主張仁政愛民的孔子,也一下子變成了維護統治階級、敵視人民的策士嘴臉。可見,一字之易,對於孔子思想的評價,影響有多大!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發表高見!

-完-

魯迅先生名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是褒義還是貶義?

相關焦點

  • 孔子如何看待財富-光明日報-光明網
    (《論語·陽貨》)言下之意人不是「匏瓜」,人要吃飯,就要掙錢過日子,他是不得不赴佛肸之約的。這裡孔子說的「匏瓜」雖然只為一種借喻,但所表白的「焉能不食」,則也非常清楚地表明,在孔子看來人的生存欲求,是不證自明的,也是天然合理的。    其次,孔子認為合義的財富是可欲可求的。孔子曾近乎發狠地說過一句頗為有名的話:「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 孔子看待財富:君子愛財,應取之有道
    孔子曾近乎發狠地說過一句頗為有名的話:「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文中「執鞭之士」,據楊伯峻先生的研究,指的是市場守門人。過去偏重於強調其間的限制性意義,即財富是不可以恣意求取的,而忽視了其間關鍵性的肯定含意,亦即如果是正當的財富,那麼再不體面的活我也不推辭。從此角度這樣來理解,這句話表明孔子不僅不排斥財富,而且主張財富是可求的。
  • 【清風堂】惠寡患貧告閭閻疾苦未平莫向訟庭甘對簿 以養以教課殿最...
    【清風堂】惠寡患貧告閭閻疾苦未平莫向訟庭甘對簿 以養以教課殿最拊循之術重新官閣愧峨冠 2020-06-23 0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論語》: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孔子強調擁有仁德的重要性,作為君子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仁德,哪怕是一頓飯的工夫,在最匆忙的時候都要與仁德同在,在最顛沛的時候也要與仁德同在。後孔子又說了,反映仁的問題,如何知道一個人有沒有仁呢?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孔子認為,人都會犯錯誤,每個人犯的錯誤有著不同類型。
  • 不患寡而患不均(深度好文)
    前些日子,老師打電話讓良成過去,問了些很奇怪的問題,眼神很怪異,有點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意思。良成心粗,沒有多想。過兩天良成替孩子檢查作業,無意中看到孩子的一篇作文,頓時呆住了。作文中有幾句話,大概意思是:……這個社會,為什麼如此不公?為什麼有些人一天到晚什麼也不幹,卻吃香的喝辣的?比如我大舅李良成,他一家人每天除了看電視,就是逛街購物,卻總有花不完的錢?
  • 【書摘】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貧困艱難的時刻不怨天尤人,很難做到;富貴榮華中不驕傲膨脹,這倒容易。《憲問篇第十四》富而無驕,其實等於錦上添花,稍微有點常識與分量的人做起來並不難。貧困呢,等於你的地位下滑,榮譽耗散,滿腔鬱積,豈能一味壓制?
  • 《嚮往的生活》裡,黃磊與何炅這段神仙對話,讓人對黃磊刮目相看
    節目的成功之處,不僅在於有趣的創意,還在於所邀請的嘉賓非常到位,既可以風花雪月,亦不缺生活的煙火氣。何炅與黃磊連續四季擔任《嚮往的生活》的主持人,兩人素來以溫文爾雅、博學多才著稱,在第四季第六期的節目裡,小解就發現了他倆一段堪稱神仙級的對話。對話起於任嘉倫的一個困惑,他說,一些小時候很要好的朋友,長大後卻會因為你事業越來越好,從而都疏遠你。
  • 這次,我讀懂了孔子為什麼這麼討厭冉求
    看了網上各種「出門打斷腿」的特色標語之外,天生膽小怕事的我更加不敢出門。每日宅在家裡的最大好處,莫過於在補足了覺、刷膩了屏後可以安心讀讀書,之前想不明白讀不懂的地方,如今細細品索,參驗人事,有些地方竟能豁然開朗。我今日的收穫,便是終於讀懂了孔子為何這麼討厭冉求,附帶著對具臣也有了新的認識。冉求其實是孔子的高足,孔子曾稱讚他說「求也藝」,這裡的藝,就是多才多藝的意思。
  • 6種男人容易患上陽痿
    陽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勃起功用障,主要是指男性的陰莖不能正常的勃起,所以不能完成正常的性交,有很多的男性由於本人患有陽痿而絕望懊惱,到底哪些人群容易患上陽痿呢。
  • 職場裡什麼人最不受待見、最容易被排擠?
    職場中的排擠分很多種情況,有的人,領導和同事都不喜歡,有的是領導喜歡,但被同事排擠,情況很多,但被人排擠肯定是有原因的,一般而言,最容易被排擠的有這麼幾類人。一方面就是利益因素,這一情況比較常見,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人處世,也就是情商低,無意中得罪人。
  • 當你不被了解,甚至被人誤解的時候,選擇堅持還是放棄?
    人生在世不可避免會歷經千百般磨難,所做的事情不被別人了解,甚至被別人誤解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時候怎麼辦?是堅持還是放棄?《周易》中有一卦叫做「大過」:湖澤之中草木叢生,一棵樹生長在低洼之處便會被淹沒。這就是「大過」的象。
  • 這2種性格的人,是最容易患上「戀愛恐懼症」的,你知道嗎?
    這2種性格的人,是最容易患上「戀愛恐懼症」的,你知道嗎?在我們的心中是特別甜蜜的事情,在愛情裡面我們都可以作為小朋友和班裡人一起重新長大。是有錢人卻無法感受到愛情甜蜜,他們並不是不渴望愛他們,只是害怕進入一段親密的關係裡面也害怕疼愛。
  • 最容易患抑鬱症的星座,處女座完美主義者,巨蟹座不擅長表達情感
    導讀:也許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抑鬱症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更加不懂為什麼好好的生活,會有抑鬱症的存在,可是生活哪有那麼多的如意,有的人天生就是樂觀開朗的存在,不管做任何的事情,都會積極地面對,絕對不會讓自己太過負面,可是還有的人,他們總是會讓自己變得極其的卑微,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當中,最容易患抑鬱症的星座都有哪一些吧
  • 職場裡什麼人最容易被排擠?最不受待見?
    在職場裡,排擠也是分情況的,有些人,是領導和同事都不喜歡,有的人寧肯被同事排擠,也不能被領導討厭。一般而言,職場裡最容易被排擠的有這麼幾類人:被人排擠,肯定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就是利益因素,在職場裡面因為利益而產生衝突,這是最正常不過的情況了。
  • 城府深的人,都懂這3點職場「潛規則」,平時自保,最後當領導
    古今中外的職場上,一旦涉及到人,往往會存在著一些「潛規則」,而哪些有城府的人,往往深通人性,知道以下3個「潛規則」,平時自保,最終登上高位:01 有城府的人,都懂利益格局:公司無派,千奇百怪孔子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 【八大人覺經】五欲過患
    記得在我的故鄉豐原鎮,有一位地方人士為了要競選鎮長,選舉前,幾乎每天都挨家挨戶的去拜訪選民,晚上回家又要與智囊團研究策略,日夜不得休息,家中像是開流水席似的,進進出出的人川流不息,只能用車水馬龍來形容他家的盛況。投票結果他是當選了,可是就在當選那天,他竟因中風而死了!想想他為了名位, 辛苦奔波,結果最後的下場是人死、錢盡、名空。這又有何用處呢?
  • 趣味測試:你最容易患什麼病?我的是懶癌!
    A:B:C:不許偷看答案解析:A:診斷:懶癌病情:幾乎可以說是全方位的懶。凡是需要努力爭取的,幾乎不花力氣就直接放棄了,特別是感情。懶得和人爭辯,懶得和人解釋,總會說行行行,都可以。藥方:勤快膠囊,懶沒啥好方法, 就是得找個人,拿小鞭子抽著。
  • 專家:喝全脂奶患「三高」風險更低!
    作為日常生活飲品之一的牛奶,幾乎為男女老少喜愛。在運動後補充牛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含有天然的優質蛋白質,有助於增強肌肉,而運動飲料或水通常不含蛋白質。但是,隨著現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呈現「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問題,飲食方面會刻意避開含油脂的食物,就連牛奶都不例外,往往會刻意選擇脫脂奶或低脂奶。1、喝全脂奶容易患「三高」?不少人以為要避免「三高」,必須完全避開含油脂食物,但是這觀念並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