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上演「宮鬥劇」?從兄終弟及制說起,談沙特國王的誕生

2020-12-14 熊熊評說

在古裝電視劇中,經常上演的「宮鬥」劇情是觀眾們喜聞樂見的情節。近年來,無論是國外《權力的遊戲》還是國內的《甄嬛傳》等影視劇,宮鬥劇情都是其核心內容。

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在當今世界的一些王權國家中,依然在上演著真實版的「宮鬥」劇情,比如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

關於沙特這個國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石油和財富。而其同時也是一個王權國家,而且這個王權不是象徵意義的,而是具有實際權力的。因此,王位對於沙特數千王子們來說是很有誘惑力的。

2020年3月6日,沙特以「涉嫌叛國」的罪名,逮捕了4位王室高級成員,包括沙特國王的弟弟艾哈邁德·本· 阿卜杜勒·阿齊茲親王、前王儲穆罕默德·本·納伊夫和其兄弟納瓦夫·本·納伊夫親王,以及納耶夫·本·艾哈邁德王子(艾哈邁德親王之子)。

這四位王室的高級成員是沙特數千王子中距離權力中樞最近的,而且其中有人本來就當過王儲,因此外界認為這是沙特王室內部的「宮鬥」結果,意在為現任的小薩勒曼王儲掃清潛在威脅。

關於這件事情未來的走向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沙特的國王繼承比較特別,我們不妨去探查下沙特王位繼承的那些事兒。

一:權力的誕生

沙特家族在阿拉伯半島上的存在已經很長時間了,經過了多年的積累,到18世紀時已經成為了半島中部的內志地區最有實力的三個家族之一。

1750年,穆罕穆德伊本沙特與宗教人物阿卜杜勒瓦哈比聯合,隨後不久建立了酋長國(後來也稱第一沙特王國)。酋長國的建立,使得沙特家族從此開始發跡。

但是當時的中東地區,大都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勢力範圍。沙特家族在貧瘠的內志地區折騰沒關係,可當其將手伸向西部沿海的漢志地區時,奧斯曼帝國便有所行動了。其指派埃及遠徵軍將沙特酋長國剿滅,時間是1819年。

由於當時的埃及實際上已經不受奧斯曼帝國的絕對控制了,而且阿拉伯半島以貧瘠著稱,其並沒有在半島立足,並維持統治。

沙特家族趁勢東山再起,復國成功(也稱第二沙特王國)。可是好景不長,到1891年,其又被半島上的拉希德家族所滅。

當時年僅9歲的伊本沙特隨著破滅的家族遷往了科威特流亡,同時也在暗中積蓄著力量,以圖重回半島。

1902年,在科威特酋長穆巴拉克·薩巴赫的支持下,22歲的伊本沙特帶著40多名精銳士兵突襲利雅得城得手,隨後以此為基地建立了政權。

由於奧斯曼帝國餘威仍在,因此伊本沙特復國後表面對其進行依附,但暗地則加緊部署,統一了內志地區。

當時,阿拉伯半島上西部沿海地區稱為是漢志,中部內陸區域為內志。伊本沙特的基本盤是內志,而漢志地區則由哈希姆家族統治。此外,半島東部沿海及南部地區,還有其他勢力及英國的殖民地。

一戰開始後,伊本沙特倒向英國,在後者的支持下經過了10餘年的血戰又統一了漢志地區,將伊斯蘭教的麥地那和麥加兩大城市收入囊中。

1927年,伊本沙特與英國籤署《吉達條約》,使得國家獲得了正式的獨立。而到了1932年,伊本沙特宣布國家統一,並以沙烏地阿拉伯為國名。

此時距離他奇襲利雅得之戰已經過去了30年時間。當年那個青年男子此時已年過半百,但經歷了52場血戰後,在他的腳下,已經為沙特家族打下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江山。

二:兄弟治天下

伊本沙特以不大的本錢打下了沙特王國的江山,無疑是一位雄主。但想要讓長期僅在內志地區有影響力的沙特家族具備在整個國家行使權力的威信,就必然要籠絡半島上的其他家族。

為了籠絡其他的家族,伊本沙特與各大家族聯姻。

據統計,伊本沙特一生中娶了300多位老婆,到他1953年去世的時候,光是有名有姓的兒子就有43位,直系的子孫總計超過了160人。

我們知道,王權國家權力繼承是以血親為紐帶的。可是這麼多的兒子,又以什麼原則來選繼承人呢?

伊本沙特的長子是圖爾基,其生於1900年,早就被確立為是繼承人。

如果圖爾基沒有在1919年因流感早逝的話,沙特極可能是父死子繼的王位繼承制度。

因為圖爾基的早死,使得伊本沙特對王位的繼承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其去世前,不僅立了當時年紀最長的沙特·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為王儲,還立了自己喜愛的四子費薩爾為副王儲。

也就是說伊本沙特生前不僅指定了下任國王,還指定了下下任國王。

之所以如此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伊本沙特打天下的過程中,年紀較大的幾位兒子立過大功,但同時也掌握了很強的權力。如果採用父死子繼的繼承方式,那麼第三代國王繼位時,其將面臨眾多叔叔們的強勢威脅,容易造成內亂。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伊本沙特指定了第三任國王,這解決了暫時的危機,但也為後來沙特王位繼承的混亂埋下了伏筆。

沙特第二任國王繼位後,其處理內政外交的能力不足,更關鍵的是其有意培植自己兒子的勢力,試圖將王位父死子繼,這自然引起了費薩爾親王在內沙特王系的強烈反對和不滿。

1964年,沙特發生政變,廢黜了第二任國王,由費薩爾親王登上大統,成為沙特王國的第三位國王。

費薩爾的能力很強,在位期間的多項舉措提升了沙特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尤其是在1973年中東戰爭後,其使用了石油武器,引發了西方的石油危機。

但在沙特實力和話語權提升的同時,費薩爾卻也招來了殺身之禍。

1975年,費薩爾國王在利雅得的一次宮廷覲見儀式上被其侄子開槍擊殺。據說開槍的王子精神錯亂才導致了弒君事件的發生,但外界認為這恐怕還是與沙特內部的權力更迭有關,同時跟其發動石油戰爭也有莫大的關係。

費薩爾國王在生前的時候,曾指定其弟弟哈立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為王儲,另一位弟弟法赫德·阿卜杜勒-阿齊茲為副王儲。

通常來說現任國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跟自己不是一個派別,第二順位繼承人才是,或者說第一、第二順位繼承人跟自己都不是一個派別,但第一和第二順位繼承人肯定不能是一個派別,這是沙特內部權力妥協的結果,也是日後的一個準則。

費薩爾國王遇刺身亡後,哈立德順利成章地成為了沙特王國的第四任國王,法赫德則抵進為王儲

有意思的是,1975年費薩爾國王被殺,哈立德國王繼位,同年美國陸續與沙特等產油國籤署協議,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並將石油價格維持在美國等國家的可承受範圍之內。自此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石油美元的體系得以確立,這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作為回報,美國承諾給沙特絕對的政治支持和軍事保護,兩國成為了親密的盟國。

正是因為有著巨大利益的存在,美國才對沙特王權的獨裁統治視而不見,而且還要確保沙特的絕對安全。

但對沙特來說,正是由於有了美國的安全保證,其王位的繼承在之後就顯得正常多了。

1982年,哈立德國王病逝,法赫德國王繼位,而隨著法赫德國王執掌權柄,沙特王室進入了蘇德裡七兄弟時代。

三:蘇德裡集團

看過清宮戲的朋友都知道,在努爾哈赤的諸多子孫中,其實是有好幾撥勢力的。比如繼位的是皇太極,可皇太極死後,執掌大權的反倒是多爾袞兄弟了。

沙特的情況也與之類似,伊本沙特去世後,最開始的幾位國王都是其年紀較長的兒子擔任。可是連續三任國王統治之後,已經過去了30年時間。

這麼長時間中,有年長的親王已經過世,還有的也已經老去不在權力中樞。到了上世紀80年代法赫德擔任國王的時候,其本人和一母同胞的六個弟弟相對來說年紀還不是特別大,但又不是特別小,因此便成為了沙特王國的最高統治集團。

這七個人因為都是由伊本沙特的一個寵妃而生的,其關係天然地就比其他兄弟更為緊密,因此稱他們為蘇德裡七兄弟集團。

由於沙特兄終弟及制的存在,為防沙特王室的大權全部落入七兄弟之手,在蘇德裡七兄弟掌權前的哈立德國王時代就對後來的事情做出了安排。

哈立德在位的時候,法赫德王儲的地位不能動(上一任指定的),但是現任國王可以指定副王儲(下下任國王)。前面說過,這種相間指定的方式是為了確保沙特的王系不在同一集團中延續。

因此哈立德國王指定了蘇德裡七兄弟之外的弟弟阿卜杜拉為副王儲,因此他去世後,法赫德國王繼位為第五任國王時,阿卜杜拉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王儲。

但法赫德國王繼位後同時又指定七兄弟集團中的蘇爾坦為副王儲,待阿卜杜拉國王后,使得王位再次回到自己的兄弟手中。

到上世紀90年代,伊本沙特最小的兒子也已經有將近50歲了,而在現任的法赫德國王之外,還有阿卜杜拉和蘇德裡七兄弟集團之一的親王排著號當國王。

誰都能預見到,等最後那位親王當完國王后,伊本沙特的兒子們恐怕也基本沒幾個在世了。即便在世,其年齡也不太適合當國王了,王位必然要傳到伊本沙特的孫系中去。

於是1992年,法赫德國王頒布的《政府基本法》以國家法律的形式首次對王位繼承問題做出明確規定,王位繼承人除了是伊本沙特兒子外,還加了「及後裔」。同時還明確:國王以敕令形式遴選和罷免王儲,選擇王位繼承人的標準是個人能力和品行,而非年齡和資歷。

這就是說,國王可以選定和罷免王儲,同時還可以按照「個人品行」選擇王儲。

這是為後來鋪路的,因為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伊本沙特兒子們很多還在世,法赫德還沒有實力罷免上一任國王指定的王儲阿卜杜拉。

但是阿卜杜拉之後下一任國王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等其上位後,在下一任國王的選擇上就可以在孫系中選擇蘇德裡七兄弟集團中的後代擔任國王,這才是這個法案真正的目的。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就是這個道理。

1996年,法赫德國王中風,由阿卜杜拉攝政,後者實際控制了沙特的實權,2005年繼位後,又一直執政到了2015年。

而在法赫德國王指定的隔代繼承人中,蘇爾坦和納伊夫都沒能活過阿卜杜拉,因此當2015年後者過世的時候,繼位的是蘇德裡七兄弟集團中的另一位——薩勒曼。

薩勒曼是蘇德裡七兄弟集團中的老六,繼位時已經80歲高齡。但其前任阿卜杜拉國王仍然在生前給其埋了一顆雷,指定伊本沙特最小的兒子穆克林為薩勒曼之後的繼承人。

穆克林是1945年出生的,在其從副王儲升為王儲之時,才70歲。

也就是說現任的薩勒曼國王未必能活過這位最小的弟弟,而這位小弟弟當上國王后,下一任國王肯定是伊本沙特的孫系了,而幾乎可以肯定,穆克林對後續國王的指定絕不會在蘇德裡兄弟的後裔中。

為了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薩勒曼國王開始了一系列操作。

四:權力的遊戲

2015年,薩勒曼國王正式繼位。因為自己年事已高,其對繼承人布局的動作很著急。

上位僅僅三個月後,就廢掉了剛從副王儲轉正的穆克林,理由是其年齡太大,王位的繼承人應該更年輕些。

20多年前,法赫德國王的布局,在這一天終於發揮了作用。

可是將王儲從伊本沙特的兒子中轉移到孫系中,選擇面實在太大了,足有幾百人之多。到底該選誰呢?按照蘇德裡集團最初的布局,自然是選這七位兄弟的後裔了。

可是,七兄弟基本都走完了,而且這老哥幾個的兒子們也是好幾十號人,薩勒曼國王產生了私心:想立自己的兒子當王儲。

但自沙特立國以來,還從沒有哪位國王立自己的兒子當王儲,自己廢掉了小弟弟穆克林就已經打破傳統了,直接立自己的兒子,招致的非議會很大。

於是薩勒曼玩了一招「曲線戰略」,立自己哥哥(七兄弟集團中曾當過王儲的納伊夫)的兒子小納伊夫為王儲,再立自己的兒子小薩勒曼為副王儲。

這一招其實已經激發了沙特王室蘇德裡七兄弟集團之外成員們的不滿,但是在2017年6月薩勒曼國王又廢掉了小納伊夫,直接立小薩勒曼為王儲。

這使得蘇德裡七兄弟集團的後裔子孫們也對現任國王產生了極大的不滿。

甚至薩勒曼國王的親兒子中,也對現在的安排有意見,因為這位國王有12個兒子,其中除了兩位已經去世外,還有10位王子,而現在被確立為王儲的僅僅是其中的小兒子。

既然內部不服,那麼最直接的一種方式就是讓小薩勒曼在內政外交上做出自己的成績,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掌握國家的實權,這樣別人也不能說什麼。

2015年,薩勒曼國王剛即位就對葉門的胡塞武裝發起了大規模軍事行動,這實際上不單單是為了自己立威。更主要是讓當時的副王儲小薩勒曼熟悉並掌握軍隊,然後還做出成績來,畢竟在沙特的眼中,胡塞武裝不過是一群遊擊隊而已。

而在內部的經濟方面,小薩勒曼提出了2030願景計劃,改革沙特經濟,促使該國收入多元化,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的依賴;外交方面,強勢打壓卡達,並大宗購入美國等國家的武器及產品,尋求外部支持。

但是大家都知道,葉門的戰事使得沙特灰頭土臉,不僅地位沒有提升,還白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對內的經濟改革也是困難重重,畢竟對於吃慣了石油福利的沙特人來說,沒人願意改變現狀。

隨著內外困境的到來,小薩勒曼不僅沒能做出成績來,反倒還加劇了國內王族和百姓的不信任,一些勢力開始有所動作。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小薩勒曼再出奇招:

一方面縮減國民福利,並開始徵收部分稅目;另一方面以「反腐」為名逮捕了數十名王子,在榨取其財富後,也打擊了其地位。

這只是明面上的,在暗中小薩勒曼王子也在嚴酷地鎮壓異己。

2018年,卡舒吉事件東窗事發,這位著名記者被沙特派去的特工虐殺在了沙特駐土耳其的使領館內。因為「髒活兒」做的不乾淨,還被土耳其情報部門拿到了證據,並對外公布,使得沙特遭受了巨大的輿論危機。

其實,卡舒吉並不僅僅是一位記者,他的身份很複雜:

其本人是伊本沙特私人醫生的後代,也是沙特另外一個王子的幕僚,還擔任過沙特情報部門的發聲筒和與賓拉登之間的聯繫人。他同時還是軍火商阿德南·卡舒吉的侄子和前英國王妃黛安娜去世時情人多迪·法耶茲的表弟。

卡舒吉的身份很複雜,而且接近權力中樞,但是其陣營並非是現在的國王及王儲陣營。也正因為如此,其遭到了被虐殺的結局。

可以肯定,卡舒吉的被殺只不過是沙特內部權力遊戲中的一部分。

但是這一事件被引爆後,對王儲小薩勒曼的輿論壓力極大。最後還是向美國輸送了大量利益後,才由美國出面將事情壓了下來,幫助小薩勒曼度過了難關。

但是,小薩勒曼的危機還沒有徹底平穩的時候,艾哈邁德·本·阿卜杜拉阿齊茲卻回國了。

這位是蘇德裡七兄弟集團中最小的一位,其出身於1942年,是現任國王薩勒曼僅剩的一位一奶同胞的弟弟。

因為權力爭奪的關係,這位親王一直在國外,此時得到了美英的安全保證後,又返回了沙特。

艾哈邁德回國後的這一年多時間內到底幹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知道的是,他現在被抓了。

這老哥就是文章開頭中,被沙特以「涉嫌叛國」的罪名逮捕的四位王室的核心成員之一。

另外三位中,有一位是其兒子;其他兩位是蘇德裡七兄弟中納伊夫的兒子,其中一位就是2017年被廢掉王儲地位的小納伊夫。

艾哈邁德是七兄弟中最小的,同時是伊本沙特的兒子,本來有希望當國王的,但自己的哥哥卻說以後國王從下一代中產生了,自己就此與王位無緣,而且自己的兒子也沒戲。

小納伊夫的父親生前被立過王儲,但死得早沒能當上國王,其本人被立為王儲後又被廢掉,國王的頭巾兩次擦肩而過,其內心也肯定是不滿的。

所以這次沙特逮捕的這四人不論是否真的從事了叛國行為,但確實是有可能對現在的王儲小薩勒曼造成不利的。因此後者索性先下手為強,逮捕之了事。

這毫無疑問是當代版的宮鬥戲,只不過屬於是蘇德裡七兄弟集團之間的內戰。

結語

曾經鐵板一塊的蘇德裡七兄弟集團隨著老一輩的逐漸凋零,現存的老哥倆和第二代之間的鬥爭已經如此白熱化了。

而對於其他伊本沙特的後裔來說,難道對國王的位置就沒有一點想法?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在蘇德裡集團內鬥的同時,更多的沙特王族可能也在蠢蠢欲動,而在伊本沙特的兒子們逐漸走入歷史之後,下一代的沙特王位繼承將更加混亂,其走向究竟如何,難以預料,但肯定是不輕鬆的。

相關焦點

  • 俠客島:沙特王室現有5千多個王子 國王娶38個妻子
    但按照開國國王的政治安排,核心邏輯是「兄終弟及」,哥哥當國王,弟弟當王儲,哥哥去世之後弟弟繼承。可以看出,這是典型的遊牧民族繼承方法,匈奴、蒙古、突厥、鮮卑等部落都是這樣的方式。其好處是部落領袖始終是成年男性,壞處則是有繼承權的人太多,一旦沒有外敵威脅,就容易陷入內部動亂和分裂。畢竟,要等到自己的兄長去世,那還是得熬年頭的。
  • 至今統治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朝代——沙特王朝歷代國王真容和簡介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簡稱沙烏地阿拉伯,通稱沙特,是位於亞州西部的君主制國家,至今統治沙特的朝代是沙特王朝,即朝代名字和國家名字相同,1932年由沙特家族族長伊本·沙特建立,實行君主專制制度,國王有絕對專制權力,伊本·沙特確立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法,因此在他之後的國王全是他的兒子,至今已經第七代國王,圖為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
  • 生活極為「土豪」的沙特王儲小薩勒曼,為什麼得到沙特人的支持?
    一、2018年6月 21 日,沙特國王薩勒曼宣布廢黜王儲穆罕默德·本·納伊夫,立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為新任王儲。這意味著沙特國王廢黜了自己的侄子,立了自己的兒子做王儲。在咱們看起來,國王把王位傳給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沙特,「兄終弟及」才是更為傳統繼承方式。
  • 沙特家族:白手起家到阿拉伯王室,沙特家族都做了些什麼?
    1932年伊本·沙特正式將國民改為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伊本·沙特是沙特王國一位跨時代的人物,統一以後他開始著手進行政治經濟改革,準備將沙特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國家。1953年伊本·沙特去世,去世前為了保證沙特家族的統治能夠平穩過渡下去,他確立了「兄終弟繼」的繼承制度。
  • 以為只有沙特王子有錢?其實在沙特公主眼裡錢只是個數字……
    不過話說回來,沙特這個國家除了錢特別多之外,王子也特別多,所以王子奪嫡爭皇位的權謀大戲就變得和壕無人性的凡爾賽同樣精彩~1926年,老國王阿齊茲徵服各部落後,為了鞏固統治,每到一處就會迎娶名門望族的女子為妻。
  • 沙特王室:因石油而興的中東第一家族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當時的國王費薩爾開始改變王室成員不準經商的傳統,但前置條件是不得張揚。 從那時起,眾多王室成員開始經商致富。吃到第一口「奶酪」的是沙特前國王阿卜杜拉,他創建了沙特最大的水泥廠、石棉廠和塑料廠等一系列民族工業企業,而且都取得了成功。卡拉德親王則近水樓臺先得月,在軍火生意上狠賺一筆,然後迅速轉向實業投資。
  • 沙特政策的蝴蝶效應
    這其實是為了沙特發大財,且還間接地消滅了恐怖組織,可沙特不就是石油噴發的土豪了嗎?還需要發財嗎?和開放女性開車竟然間接地消滅了恐怖分子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得先從沙特的國王說起,之前我們講到國沙烏地阿拉伯是絕對專制的君主國,沒有憲法,沒有政黨,一切國王說的算,靠著石油發財,是世界上數一數二土豪國,而國王繼承方式卻是採用兄終弟繼制,就是哥哥當完弟弟當國王,並不是傳給兒子,國王就在這一代人這樣輪下去,所以自開國老國王伊本沙烏地去世後,沙特的王位就在在老國王的40幾個兒子間傳來傳去。
  • 他31歲當沙特最年輕太子,不光會耍帥,還跟他爹一樣心機深不可測
    按照沙特「兄終弟即」的制度,王位從長子傳給第二子、第四子、第六子、第十子。。。在一群王二代手裡傳來傳去,老人掛了才能傳給另一個老人,大家拼誰活得長。不要看沙特到處是王子,統統廢柴!核心政治圈裡,多數是蘇德裡七兄弟和他們的身邊人。現在的國王薩勒曼就因為血統高貴,總算入了老父親的法眼。他外形帥氣,最像開國國王,能力也最強,從小就被看好↓↓
  • 沙特王子在沙特這個國家到底有多少個?沙特王室:遍地都是王子
    經常能看到新聞講說某某沙特王子被綁架,亦或者某某沙特王子被抓,這不禁讓人好奇,在這個國家的沙特王子有著多少呢?其實據不完全統計,沙特王室給出的數據便是王子就有5000多人,如此多的數量,沙特國王是有多大的能力呢?其實在當年伊本沙特帶著幾十人建立如今的沙烏地阿拉伯,如果大的國家,擁有這麼大的權力,自然美女少不了多少。
  • 「公主換王子」:沙特駐美使館迎來首位女性大使
    麗瑪公主成為沙特首位擔任該職務的女性。此次人事變動調走的哈立德王子,是沙特國王的親生兒子、王儲穆罕默德的親弟弟,剛出任駐美大使不到兩年時間。此番換將,有何緣由? 麗瑪公主是什麼來頭?姓名:麗瑪·賓特·班達爾年齡:44歲曾任職務:沙特體育總局女性體育事務部副主席 麗瑪公主於1975年生於沙特利雅得,父親是沙特開國君主的孫子班達爾·本·蘇爾坦·阿勒沙特親王,現任沙特情報機關主管。
  • 85歲沙特國王公開接種新冠疫苗 兩次低頭看手錶
    原標題:85歲沙特國王公開接種新冠疫苗 兩次低頭看手錶沙特國王薩勒曼接種新冠疫苗(阿拉伯新聞報)海外網1月9日電 據沙特《阿拉伯新聞報》報導,當地時間1月8日,85歲的沙特國王薩勒曼接受了第一劑輝瑞新冠疫苗的注射,並公布了現場視頻
  • 沙特如此有錢,為什麼泰國王室財富,卻碾壓沙特王室呢?
    在人們的印象中,世界最富的國家是美國,全球最壕的王室當然是沙特,因為沙特王室奢靡的生活讓全世界都有了「土豪」的印象。現實中,最有錢的實際是泰國王室。沙特的土豪氣質是暴露在外,而泰國王室卻是內斂的。沙特的人均GDP甚至比不上韓國,但其王室成員大手大腳,經常出去旅遊,一出手幾個億的壕無人性,讓大家都嘖嘖讚嘆:什麼叫有真正的錢人呢?真正的有錢人往往是內斂的、低調的。沙特王室有180億美元的資產,泰國王室卻有400億之多!而沙特的GDP足足比泰國高2000億美元,為啥王室就是沒人家有錢呢?
  • 老西班牙國王出賣國家利益,收了沙特6000多萬歐元,被現國王懲處
    比如說日本天皇也好、英國國王也好,都得時不時既表現出莊嚴肅穆的一面,又表現出親民愛民的一面,而且還不能有什麼違法。這可跟古代不一樣了,你說天子想違法隨便,沒有任何法律能治得了天子。現代國家的君主你更得嚴守法紀,否則有可能你國王都做不久了,比如說西班牙國王。
  • 在獄中求助的沙特公主
    她就是沙特第二任國王Saud bin Abdulaziz的小女兒Basmah bint Saud。本周,她發出的一條推文證實了外界長期以來的猜測。推文中的一條聲明這樣寫道,她在未被定罪的情況下遭逮捕並關押在沙特國內一處臭名昭著的監獄中,目前身體狀況不佳的她急需接受醫護服務。
  • 比利時國王退位53歲長子登基
    在君主立憲制國家,王室的職責之一就是要維護憲法。  菲利普宣誓使用三種語言意義深刻,與比利時的特殊歷史有關,講荷蘭語的北部弗拉芒區與講法語的南部瓦隆區之間的關係一直不是很和諧。講荷蘭語的弗拉芒區一直想獨立出來,成立共和國。分析人士認為,在比利時,只有國王和足球隊才能將這個國家團結在一起。
  • 安倍昭惠受沙特國王接待!入鄉隨俗裹頭巾,我卻被沙特王子帥到啦
    當地時間1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她的妻子安倍昭惠參加了沙特國王為他們所舉辦的歡迎儀式。從1月11日的時候,安倍晉三就與安倍昭惠開啟了訪問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和阿聯之旅。
  • 追不回的30公斤沙特珠寶:沙特外交官穆罕默德直言泰國人是魔鬼
    外來務工人員佔到了沙特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沙特人只負責一件事情,那就是享受人生。沙特的外來務工人員的來源地,包括全球各地,也包括東南亞,東南亞的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都是沙特務工人員的重要來源,但唯獨缺少了泰國。事實上,泰國也是一個勞動力輸出大國,但似乎沙特人對泰國人非常排斥,堅決不給泰國人發放工作籤證,造成了泰國人無法進入沙特工作。
  • 近親結婚的沙特皇室,生的孩子為何聰明漂亮?
    影片在英國播出後,成為了當時最大的皇室醜聞,被詬病至今。沙沙特龐大的皇室家族20世紀初,從沙特一代目伊本·沙特(縮寫)開始,他騎著駱駝徵服各部落,建立了統一國家。那麼近親結婚的沙特皇室,王子公主們為何還那麼聰明漂亮?
  • 沙特:累計確診病例108571例,沙特民航局表示再開放五個機場
    沙特衛生部宣布,沙特境內過去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3288例,新增治癒病例1815例,新增死亡病例37例。
  • 沙特-卡達走向和解的背後
    但「兩駕馬車」間的芥蒂也就此深種:沙特對卡達時任國王哈米德.本.阿勒薩尼(Hamadbin Khalifa Al Thani)扶持穆兄會、在埃及事務上頤指氣使十分不滿,遂通過向軍方提供援助,及扶持另一個埃及原教旨保守政黨——薩拉菲光明黨(Al Nour Party)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