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摩尼珠寶
作者簡介:
許燾:GIA《寶石與寶石學》技術編輯
Andrew Lucas:GIA卡爾斯巴德區實地寶石學內容策略經理
Vincent Pardieu:GIA曼谷實地寶石學高級經理
術語:
[鴿血紅]:描述紅寶石的體色,略帶紫/粉的紅色,呈現柔和、閃亮、帶紅螢光的紅寶石。
2014年6月12日-17日,Gemfileds的首場莫三比克出產的紅寶石的拍賣會於新加坡舉行——這是全球紅寶石貿易的一個裡程碑。Utngyu1zuanshi1,彩色寶石供應一直波動劇烈,因而價格也是變幻莫測。Gemfileds的舉措為行業提供產地可靠、分級統一及供應穩定的紅寶石,從而擴大了消費群體。首場拍賣會成交金額為3350萬美金,這讓業內外都聚焦於莫三比克的蒙特普埃茲Montepuez——世界最大的紅寶石礦床。
GIA團隊
許燾、Vincent Pardieu和Andrew Lucas
照片:Stanislas Detroyat
2014年9月,GIA團隊參觀了蒙特普埃茲的紅寶石礦床,得以看到整個重要礦床的運作過程。東道主蒙特普埃茲紅寶石礦業公司(MRM)目前正處於大量抽樣的階段:評估礦源、檢測選礦。這個過程將促進大型採礦作業的未來決策,目前拍賣會所售的紅寶石都直接來自這些抽樣。
莫三比克
THE COUNTRY OF MOAZAMBIQUE
莫三比克周邊地圖
插圖:Peter Johnston(GIA)
在葡萄牙近500年的殖民統治後,莫三比克於1975年贏得獨立,而葡萄牙語仍然是官方語言。飽受內戰和嚴重乾旱凌虐的莫三比克,於20世紀90年代才恢復平靜:在聯合國幹預下,於1992年籤訂和平協議,結束內戰。而本世紀初,莫三比克又遭遇了嚴重乾旱。
莫三比克的優美風景
多以孤立的山丘和巖石構成
照片:Vincent Pardieu
近十年來,儘管貧困讓莫三比克不得不依賴外國援助,但該國經濟仍以每年6%-8%的增速發展,是非洲發展最為強勁的國家之一。莫三比克豐富的天然氣、煤礦、鈦礦和水電資源,為其帶來了大量的外商投資,而這些經濟因素幫助了這個國家走向獨立之路。
彭巴小鎮
這個村莊正經歷經濟的高速發展
照片:Vincent Pardieu
彭巴海灘
此地正經開發,促進旅遊業發展
照片:Andrew Lucas
頂籃子的婦女
彭巴海灘上,經常可以看到頂著籃子的婦女
籃子裡裝著各種各樣的東西
照片:Andrew Lucas
農業是莫三比克經濟的另一個重要部分,該國81%的勞動力都從事農業生產,大面積種植生產棉花、腰果、甘蔗、茶葉、木薯根、木薯、水果、土豆、牛肉和其他家禽。莫三比克的東北部,則作為開採紅寶石是的新興經濟領域之一。
紅寶石的發現歷史
HISTORY OF RUBY DISCOVERIES
紅寶石的發現可追溯到莫三比克的殖民時期(1505-1975)。自16世紀發現後,到1975年殖民結束,莫三比克出產的紅寶石並未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開採。1991年,GIA《寶石與寶石學》對圖森展上的莫三比克紅寶石進行了報導,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任何內容跟進。直至2005年,Vincent Pardieu從泰國的熱處理師(「燒制師」)那裡首次聽說了該產地的寶石,他告訴Pardieu,當時有一些材料來自坦尚尼亞和莫三比克。
偶然的發現:2008年,坦尚尼亞出現了[莫三比克的紅寶石礦藏]報導。事實上,紅寶石是尼亞薩國家自然保護區M’sawize村莊附近的獵人發現的。GIA於2009年發布了初步研究:礦山在經歷了數個月的非法開採後,當局於2009年夏天將其封閉。該舉措獲得巨大成功,大多數非法採礦者被逼遷移到了蒙特普埃茲。2009年4月,Namhumbire村莊的一個當地人發現了另一個紅寶石礦山。
Vincent Pardieu和蒙特普埃茲的個體礦工
2009年12月
照片:Mark Smith
2010年:莫三比克紅寶石佔據泰國市場,主要來源於是無證礦主和商人。
2011年:莫三比克國有企業Mwiriti和英國跨國公司Gemfields建立合作關係,標誌蒙特普埃茲的紅寶石礦床邁入新紀元。合作成立的蒙特普埃茲紅寶石礦業公司(MRM)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改進基建、人員配備、安全及公共關係。
2012年:GIA考察了當地紅寶石。
2013年:莫三比克總統參觀MRM,予以最大認可。
2014年:6月,MRM首場紅寶石原石拍賣會於新加坡舉行;9月,GIA團隊來到莫三比克調查新的抽樣樣本。蒙特普埃茲附近的紅寶石礦藏被行業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紅寶石來源。
產量
PRODUCTION
迄今為止,MRM已在蒙特普埃茲處理了約180萬噸巖石,回收了將近800萬克拉不同顏色的紅寶石與藍寶石。公司希望,2015年能將生產力翻一番,處理360萬噸巖石,最終能實現年處理1000萬噸的巖石目標。
實際的紅寶石採收量更加難以預計。在次生礦床中,每噸寶石礫所蘊藏的紅寶石量想去甚遠,採集到的紅寶石品質也參差不齊。以Mugloto3號礦坑為例,它的採收率相當低:1噸礦石,僅能得到0.60到1.0克拉紅寶石原石。但這裡出產的紅寶石品質上乘,雖然採收率低,但仍能為礦山創造良好收益。與3號相比,Maninge Nice礦坑採收率較高,每噸可採收20-35克紅寶石,但原石價值較低。
次生礦床
逐米採集混合後
50-100克的樣品被打包
送檢進行化學分析
從而檢查是否含有紅寶石
照片:Andrew Lucas
原生礦床的採集率約為每噸162克拉,次生礦床則為每噸31克拉。
分揀選礦
SORTING
清洗過後,礫石被送往分選室。選礦工人從未真正接觸紅寶石,他們的手放在一頭裝有橡膠手套的袖套裡,從而規避盜竊的可能性。回收到的寶石被放入兩個洞中,一個為柘榴石、另一個為剛玉。選礦工人通過視覺外觀,尤其是晶體結構來辨別這兩種寶石。
選礦室
紅藍寶石、柘榴石從礫石中分離
照片:Andrew Lucas
在第三步中,一名高級職員在安保人員陪同下,將盛放寶石的盒子後方的鎖打開。
剛玉晶體經過清洗、揀選並歸類。原石被分成深色、淺色兩組,分別代表紅寶石和粉色藍寶石。紅寶石被進一步細分為四個類別:優質級、刻面寶石級、半透明-不透明的材料、剛玉。優質級、刻面寶石級的寶石按淨度、顏色、克拉大小再進行分級。
分離礫石
剛玉、柘榴石從礫石中分離
照片:Andrew Lucas
清洗紅寶石
經驗豐富的選礦工人清洗紅寶石
照片:Vincent Pardieu
混合紅寶石
品質不一的紅寶石
需要進一步分揀、分級
照片:Vincent Pardieu
通過日光分級
分級團隊負責人Philippe Ressigeac
展示用自然光檢查紅寶石原石淨度
照片:Andrew Lucas
來自緬甸抹谷的分級師
通過自然光、人造強光觀察淨度
照片:Andrew Lucas
頂級品質
蒙特普埃茲出產的頂級紅寶石原石
照片:Vincent Pardieu
優質紅寶石的原石分級在鄰近的一間擁有充足日光的房間內進行。我們親眼目睹了紅寶石分級的整個過程:首先是顏色、然後是淨度。顏色分級從分級師前方德爾窗戶透過的日光下進行。紅寶石放在一張白色的桌子上,分級師在桌子上對其進行檢查,也會將寶石拿起,對準日光檢查。
兩位來自緬甸抹谷的分級師進行的是淨度分級,他們很激動、很高興能夠見到各種品質的紅寶石原石。Gemfileds的紅寶石分級系統由MRM的Philippe Ressigeac領導的團隊開發。這位地質學家2009年畢業於GIA泰國校區,這一系統的基本要素是原石大小、顏色、形狀和淨度。
9.10克拉紅寶石
產地:莫三比克
2014年美國圖森珠寶展
低溫加熱處理
好的紅寶石稀缺而昂貴
照片:Robert Weldon
參考樣品收集
REFERENCE SAMLPLE COLLECTING
自2008年起,GIA曼谷實驗室便一直在各個寶石的礦區收集參考樣本及採礦信息。該團隊目前的重心是,在GIA協議基礎上,收集、研究各地紅藍寶石、祖母綠的參考樣本。
2009年、2012年,VincentPardieu率隊前往非洲礦區,那時候那裡的礦山尚未開始投產。參考樣本是從莫三比克的一些西非珠寶商、泰國珠寶商那裡收集來的。2014年9月,考察隊收集到了來自Mugloto和Maninge Nice的礦坑樣本。
樣品採集
探險家Stanislas Detroyat & Vincent Pardieu
Maninge Nice礦區
Gemfields保安保衛監管
照片:Andrew Lucas
GPS定位
收集樣品時,採樣的位置記錄也十分關鍵
照片:Vincent Pardieu
收穫的紅寶石
Pardieu、許燾、Stanislas的收穫
照片:Vincent Pardieu
在Maninge Nice礦坑,GIA團隊得到允許,可在公司安保人員監視下進行地面搜索。母巖閃巖的風化程度極高,因此從母巖中提取紅寶石相當簡單。Vincent和他的隊員使用石錘,把樣本從母巖中取出,最終收集了大量符合鑑定、分析要求的高品質樣本。
現場收集的這些樣本將成為GIA樣本庫的一個重要部分。它們屬於A類樣本,尤為珍貴(A類:由地質學家直接從巖石中採集的)。
在2012年訪問期間,MRM還僅僅處理Maninge Nice富含寶石的土地。因而,GIA團隊未能在Mugloto礦坑那裡找到樣本。上個月的區域性採集的樣本來自Gemfields的選礦室,樣本是礦工在礦山採集的,鑑於GIA成員未親眼目睹採集過程,樣本被歸為C類。
2014年9月10日,VincentPardieu、Stanislas Detroyat陪同Gemfields的地質學家來到了公司特許礦場外部的Nacaca地區。它們記錄了採礦活動,並從數位個體礦工那裡收集到了參考樣本,這些樣本來自他們的洗選區或營地。此行收集的樣本將由Gemfileds運至曼谷的GIA實驗室,進行分析並出具產地鑑定的研究報告。
礦工一天勞作的成果
照片:Vincent Pardieu
初步寶石學分析
PRELIMINARY GEMOLOGY
莫三比克蒙特普埃茲出產的紅寶石對整個產業有重大意義:它們數量龐大,涵蓋各種品質和大小。
它們擁有傳統寶石產地——緬甸(高螢光、低鐵含量)、泰國和柬埔寨(弱螢光、高鐵含量)的紅寶石所沒有的顏色。紅寶石的紅色來自於鉻Cr,而顏色會隨著鐵Fe的含量的變化而變化,鐵會削弱鉻產生的螢光。而蒙特普埃茲出產的紅寶石,它們的鐵含量相差甚遠,有的像緬甸大理巖紅寶石的含鐵量一樣低,有的卻像柬埔寨邊境玄武巖紅寶石的那樣高——這就意味著,這裡的紅寶石擁有滿足不同市場需求的潛力。
品質方面,這裡的小部分紅寶石擁有獨特的顏色和淨度,無須熱處理。但是,由於裂隙和內含物,大部分紅寶石的透明度較差。熱處理可以改變這種品質較低德爾材料,因此它們同樣能夠在珠寶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鉛玻璃充填應有於具有大量裂隙的寶石,而傳統的熱處理(添加/不添加硼砂類添加劑)則應有於裂隙較少的乳白色或絲狀寶石。總而言之,經處理的寶石比未經處理的更易獲得。
鮮豔明亮的紅寶石
較少鐵含量
產地:莫三比克Maninge Nice
尖銳的邊緣、稜角,表面有角閃巖母巖
照片:Vincent Pardieu
蒙特普埃茲的紅寶石產自幾個進行大量抽樣的不同地區,每個地區的紅寶石外觀稍有差異:Maninge Nice的紅寶石呈現紫紅色-紅色外觀、Ntorro的紅寶石原石顏色較暗,呈現更多的褐色或橙色(泰國經銷商稱為Bo Som,即泰語中「橙色的礦山」的意思)。曼谷GIA實驗室發現,Ntorro的鐵含量比Maninge Nice高,與泰國與柬埔寨的紅寶石接近。
次級礦床紅寶石
經幾百萬年滾磨、淘洗的風華作用
色深,鐵含量較高
產自:莫三比克 Mugloto地區
照片:Vincent Pardieu
蒙特普埃茲的紅寶石原石大多為扁平狀。原生礦床的材料自形程度更高,但更為細碎,具閃石和雲母內含物;次生礦床的原石一般會由更為圓潤,更透明,包裹體也較少。
角閃石和雲母
角閃石晶體與六邊形雲母晶體
照片:Vincent Pardieu
六邊形晶體
六邊形雲母晶體與色帶
產地:莫三比克蒙特普埃茲
照片:Vincent Pardieu
角閃石晶體
亮域照明有助於觀察這顆暗綠色角閃石
照片:Vincent Pardieu
雲母晶體
六邊形形狀和磨砂條紋
照片:Vincent Pardieu
針狀包裹體
薄而寬的針狀包裹體
照片:Vincent Pardieu
雖然存在一些100克拉以上的特大寶石,但蒙特普埃茲的大案部分未經處理的刻面寶石重量都在3克拉以下。2013年9月,曼谷和香港的展會上出現了超過10克拉的刻面寶石。蒙特普埃茲未經處理的紅寶石擁有均勻的顏色、高透明度和良好的光澤,非常適合校準切磨。
安保和小礦主
SECURITY & THE GARIMPEIROS
通過礦區的安保措施,抽樣、選洗和選礦區域的盜竊事件大幅減少。但是,外部的安全問題仍然是公司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在MRM的礦場上,無證採礦者(小礦主)的蹤跡遍地可尋。他們的支持者和資金贊助者是一大群外國人,小採礦主找到的寶石通過外商網絡銷往市場。這些「身懷絕技」的無證採礦者與MRM的安保人員每日上演著《貓和老鼠》的劇情。
MRM的安保人員和武警
安檢後,慢慢靠近小採礦主的礦井
照片:Vincent Pardieu
小礦主們往往在不遠的地方靜靜等待安保隊離去,而後捲土重來。部分原因在於,個體採礦主被認為是「無證」而非「非法」。如果MRM安保隊拘留了這些人,帶回警局後差不多會被立即釋放。
超過90%的無證採礦者都不是本地人,甚至並不是莫三比克人。他們來自莫三比克的各個地方,或者來自鄰國。而外商們包括坦尚尼亞、幾內亞、奈及利亞等,則為這些人提供資金,而這些外商的上級買家是泰國、斯裡蘭卡或印度的商人。
拍賣
AUCTION
Gemfileds的拍賣系統的好處之一在於為納稅提供了準確可信的評價體系。莫三比克政府本想在紅寶石原石離開本國前對其徵稅,但在Miwiriti的協助和努力下,Gemfields說服了他們:在拍賣前不可能準確估算紅寶石的價值,拍賣後方可的得知真正的市場價值,並據此徵稅。於是,政府同意,按照新加坡拍賣會的結果徵稅。
由於MRM的巨大紅寶石產量
Gemfields得以在最近的紅寶石拍賣會
提供大量優質的紅寶石
照片:Andrew Lucas
2014年的新加坡拍賣會非常成功。55家公司參與了競拍,創下了Gemfields的拍賣紀錄:62個拍品中成交了57個,佔價值的91%、重量的90%,總成交金額為3350萬美金。相比之下,Gemfields在蒙特普埃茲礦區的總支出為3400萬美金。現場經銷商表示,他們對紅寶石原石、分級系統及拍賣會操作模式非常滿意。
寶石學家很少有機會參與到能夠改變行業方向的事件,並記錄該事件發生的過程。實驗室的寶石學家可能會發現市場上新的合成/處理方式,並掌握其鑑定方法,而也可能成為記錄新產地寶石特徵的第一人。此次莫三比克蒙特普埃茲的考察之旅,便予以人們這樣的獨特視角,親歷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新事件、新改變